道路交通事故:专家指导备考:家长陪考需注意“四要五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1:03

随着高考的逐渐临近,考生们在经历了一年多备考之后,终于到了该“出兵打仗”的日子,不知道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情怎样,会不会感到紧张?不确定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还是有些激动和期待?

无论心情如何,相信每个学生此时都做好的准备。那么临考前的必要准备,你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具有丰富经验的张锁恩老师向记者介绍:在临考前的一两天里,关系到高考成绩的两大关键因素——知识运用能力和应考心态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已经基本定型,虽然为了维持已有的做题感觉仍要在这一时间段巩固和训练,但是对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解题能力已经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在临考前的最后几天,心态调节也就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题。除此之外,学大张锁恩老师还特别指出,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孩子的考试情况,要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与考生达成决胜高考的默契。而考生也要对考场注意事项进行更加明确地梳理,不要因为无意中触到了高考的雷区而造成终身遗憾;同时对于如何把握答题要领和应对考场意外情况的发生也要熟记于心,确保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高考前一天 家长看左边

据了解,通常到了临考前一天,家长往往比孩子还要感到紧张,他们不知道除了做出可口的饭菜之外还可以帮助孩子做哪些事情,想要叮嘱的话一不小心就会招来孩子的反感,也不知道是否该说;某些做法本是好意,却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家长们究竟怎样缓解焦虑的情绪?如何在高考的时候做称职的后援团?陪考的时候究竟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与孩子沟通时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学大张锁恩老师给家长们出谋划策,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专家指出:家长陪考“四要五不要”

历年高考时,众多家长在考场外陪考的场景可谓极其壮观,毕竟高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因此在考场外有家长照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在这里仍然要明确一点的是,家长陪考需要在孩子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未征得孩子的同意,家长最好还是不要陪考。

那么对于这些陪考的家长,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别注意呢?

陪考家长需做四件事:

1、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在考场外等候时,帮孩子准备一些不能带进考场的必需品,如遮阳伞、饮料等。

2、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如及时解决堵车、没拿准考证、突发疾病等问题;中午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就餐地点和休息场所;午休的时候及时叫醒他,以免影响考试。

3、营造轻松考试气氛

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考试期间多和孩子谈论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

4、察言观色注意聆听

及时给孩子鼓励和安慰,这个时候只有鼓励才是最有意义的。


陪考家长一定不做的五件事:

1、不打乱平日生活习惯

如果家里并不富裕,却给孩子订了一个豪华的钟点房,会让孩子感到特别有压力。

2、不问孩子考得怎么样

这样只会加深孩子的烦躁和不安。

3、不要对孩子造成干扰

不要告诉孩子你在考场外知道了某道题的正确答案,也不要对孩子说“刚听说某道题如何作答更准确”,这样的话对孩子毫无帮助,只能适得其反。

4、不要没话找话,切忌唠叨

高考这天由于孩子要花大量的精力应对考试,因此尽量少跟孩子交流,一切以孩子说家长听为主。

5、不表现出过分担心

高考时家长过分担心和忧虑的情绪更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平添忧虑,影响考试状态。

 

链接—课堂延伸:06年宁夏文科状元万木春:父母很懂得与自己沟通

每次提起父母,06年宁夏文科状元万木春都一脸阳光,她说父母特别了解自己,每次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帮助自己分析解决,让自己感到困难是可以全家一起来克服的。生活中,万木春的父母也在不断帮她树立信心,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她,使万木春从小就有好的心态,知道迎难而上、宽容别人。

与孩子沟通交流有讲究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对任何事情都有了自己判断的标准,而也就是这些标准让他们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并感到父母唠叨。而所谓“唠叨”的产生,一方面是做为“过来人”的父母想告诉孩子一些人生体验,避免孩子走弯路,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却往往是听到父母的劝告之后,多半在心里嘀咕“这件事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办”,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的话无动于衷时免不了要多说几遍,而独立中略显叛逆的孩子这时已经感到厌倦,甚至养成了“家长说东,他偏往西”的条件反射。

为了避免临考时由于沟通不当而引起的父母与子女间不必要的矛盾,就需要家长们在说话的时候注意措辞,说些听起来顺耳的,考生容易接受的话,增强考生的备考信心,有利于高考的临场发挥。当然这并不是要家长低声下气,而是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备考环境。

链接—课堂延伸:考前考生最不希望听到的10句话

1、忌语一:“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这样的话考生已经听老师们讲过无数遍了,就不希望家长在答题策略上再做什么评价,毕竟每个考生都不愿意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丢分。

2、忌语二:“祝你成功!”这句话含有太多家长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倒不如换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等嘱咐,让考生听着更感温暖。

3、忌语三:“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付出了太多,也自然希望得到孩子的回报,因此就会认为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而很多家长也一厢情愿地将孩子高考是否成功与将来的命运挂钩。

4、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都说这成绩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这是没有认清模考和高考的区别造成的乱下评论。模考好并不意味着高考一定行,另外,四处向外人炫耀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考生反感的原因之一。

5、忌语五:“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这又是一句让人感到家长只关心考分不关心考生死活的句子。很多家长太看重高考的结果,认为如果孩子上不了一个好的高中,前途必将黯淡无光。

6、忌语六:“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很多考生家长一直把孩子送到考场外,还要不停地嘱咐。其实,每个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7、忌语七:“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每位考生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把握住机会,但是听到家长这么说,多半会感到压力倍增,仿佛会听到隐含的意思“你平时是否认真复习还不一定呢,现在检验的机会终于来了,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8、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这是家长的攀比心理在作怪。做为家长的正确心态是,不管别人家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9、忌语九:“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考生往往对这样的话特别反感,他们觉得还没高考家长就这么说,这是家长对他们学习能力的一种否定。

10、忌语十:“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这句话往往会让考生感到自己是整个家庭的负担,仿佛爸妈的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存在而造成的,无形中增加了考生心中的不快不说,遇到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父母,以至伤害双方的感情,也影响到考生临考情绪的稳定。

以上列出的十句话只是给家长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对孩子的情绪和备考心理造成影响的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家长们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是否易被接受。不要因为简单的沟通交流而造成孩子已经决定开始与家长冷战,但家长却浑然不知。

链接—课堂延伸:临考前考生最希望听到家长说的8句话

1、别紧张,把心态放轻松了,一定不要带着负担去考试。

2、考不上大学不见得就混不开,现在出路多去了。

3、你是最优秀的,我们以你为骄傲。

4、爸爸妈妈为你加油!

5、高考不应该是你唯一目标,它只能检验出你实力的一个方面。

6、考完试你想怎么都行,现在就一心准备考试,不要分心。

7、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要抓紧最后这两天再好好复习,自己不能放弃。

8、文凭不代表就能找到好工作,考上什么名牌大学固然好,考不上也没什么

高考前一天 考生看右边

临近高考,家长们已经为考生营造了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那么做为主角的考生在高考前一天都需要做哪几方面的事情让第二天的高考有备无患?对于网上评卷的注意事项是否也已经了如指掌?以下是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前一天打点行装巧准备

很多考生都明白,高考前一天需要以放松心情为主,这个时候再过多的做题和看书已经对提升应试能力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么在这个时候,除了简单的看复习资料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之外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以应对高考考场上的不时之需呢?高考专家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亲临现场看考点

很多同学高考时都会被安排到一个离家较远的学校参加考试,这时看考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各学校一般都会在高考前一天下午统一安排看考点,考生们可在这个时候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同时对考点设施进行了解,包括考点办公室、医务室、厕所等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之前没有来过考点,就要记清楚行车路线,包括步行、自行车、公交车、打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另外还要清楚乘公交车是否需要换乘,坐几路车更为经济合理。

2、考试用品都备齐

《准考证》是考生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另外,要选择自己用着最顺手的蓝(黑)颜色的钢笔或者圆珠笔,一般不建议使用新买的笔,由于笔的质量没有经过验证,太粗、太细或者考场上笔头的滚珠突然脱落等情况都会影响考生水平的发挥。同时准备好2B铅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手表等。2B铅笔要慎防假冒伪劣商品,同时笔尖宜削成扁平,刚好一笔可覆盖选项为最佳。此外,考生和家长还要关注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倘若预报有雨,则需提前准备雨具。如果高考当天温度较高,则应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物,也可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等,以免考场中暑。

3、备考状态要保持

考前一天做过多的题或者是一点题都不做都是不合理的。题量过大容易使大脑疲劳,遇到难题也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而如果什么题都不做、很早就上床休息,就会打破备考规律,毕竟初三高三考生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很晚,生物钟已经适应了这种节奏。因此考前一天要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活跃、清醒的状态,但时间不宜过长。另外,也可以读报纸杂志、看看电视新闻,不仅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了知识,也许还能对第二天的写作有所启发。

4、考前早餐需加料

高考当天的早餐要格外注意,如果太稀,考试的后半场容易造成考生低血糖,头晕心慌。因此早餐以干点为宜,馒头比大米要好一些。同时要增加一些容易消化的肉类,如大排、肉丸等。另外,还可以带一块20克的巧克力,在9点半到10点的时候吃,10至15分钟后,可使血糖水平明显提高,维持一小时左右的正常水平。

5、自我暗示有信心

临去考场之前,可在家冲着镜子对自己微笑,或是想一些自我暗示的话。同时,考试时的心情一定不要受天气影响,如果是晴天,可暗示自己考试会像阳光般灿烂;如果是雨天,可暗示自己,考试时思路将如行云流水;如果是阴天,则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心态将异常平稳。

链接—课堂延伸:注意高考中的10个时间点

在高考安排当中,有很多时间点特别容易让人混淆,以下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10个时间点,希望有利于考生的区分。

1、考试时间和科目要记清。

2、考生入考点时间为考试开考前1小时。

3、考生进考场时间为:语文、外语科目开考前30分钟;其他科目为开考前20分钟。

4、开考前15分钟,老师开封试卷。发机读卡,考生填涂姓名和准考证号码。

5、考前5分钟开始发试卷,考生此时可以看试卷内容,但不能动笔作答。

6、考试开考铃准点打响。

7、外语考试开考前15分钟,其他科目开考后15分钟,考生不能进入考点。但提醒考生注意,如有特殊原因,不要轻易放弃进场,要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由老师协调处理。

8、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提前交卷。

9、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的时候,老师会提醒考生注意时间。这时候如果还没有填写机读卡,一定要停下其他工作,先填写机读卡。

10、考试结束铃打响的时候要停笔,否则属于违反考试规定。

应对网上评卷的注意事项

2008年,针对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实行网上评卷的情况,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等文件,从制度和技术层面规范网上评卷行为。

对于考生来说,也要对网上评卷的注意事项给予特别重视,做到规范填写答题卡,不要因为“技术性失误”,被电脑无情扣分。针对网上评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使用统一的笔答题

客观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应选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网上评卷使用的高速扫描仪对答题卡进行扫描,凡是达到2B浓度的答案都可以被计算机准确地读取和识别,不会造成误判。0.5毫米黑色签字笔经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可以方便阅卷教师看清答案,正确评分。

2、选橡皮不要只顾好看

考试选用的橡皮,要能轻易地把浓度较深的2B铅笔的印迹擦去。现在市面上出售的橡皮有的虽然很漂亮但是擦除质量太差。因此要提醒考生注意,不要选太柔软的橡皮擦,因为这种软橡皮在擦拭时方向不好掌握,而答题卡填涂点之间的间隔通常很小,很容易不小心把其他题目的答案也擦掉。因此,最好选用那种软硬适中、擦净效果好的橡皮。

3、修改主观题用“通用符号”

修改主观题的答案时,一定要使用通用的文字修改符号,比如“删除”,就应使用直线把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应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修改时,要注意答案应书写在原题号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否则会在扫描时被切掉。

4、按答题区域依次答题

答题卡主观题部分的电子图像,是由计算机对答题区域黑色矩形框内的内容进行扫描,并自动切割,以图像文件的格式存储,再随机自动分发到阅卷教师的终端上。考生答题时,若超出答题区域或不按次序答题,评卷教师看到的将不是本题的答题图像,会直接影响对考题的判分。

5、不要随便涂缺考标记

答题卡专门有一个“缺考”标记,这是由监考老师负责填写的,一旦误涂这一标记,考生的答题卡将被判为缺考答题卡,考生千万不要乱填。

6、遇到作图题应该这么办

遇到做作图题时,应先使用2B铅笔绘出,仔细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描写清楚,这样的作图答案经过扫描后,图像才会比较清晰。

中考、高考对于每一个人都不陌生,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如何应试的办法。究竟什么方法最有效果,某种程度上还是需要学生和家长做好自我调节和心态上的心细准备,再结合学大老师给出建议,相信更多的家长和考生会轻松度过大考时期,并最终取得优秀的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