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王沥川未删减种子:30岁清华校长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57:54

30岁清华校长的启示

丁 东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3期)

    如今三十几岁能当副教授,四十几岁能当教授,就算幸运儿了。像罗家伦那样30岁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奇迹,在今天根本没有再现的可能

    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爱国学生运动,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学潮。这场运动的意义,前人已经谈得很多。我只想说一点,这场运动的主要学生领袖,事后都到欧美留学,回国后都当过名牌大学校长。以北京大学三位杰出的学生领袖为例:

    罗家伦得到实业家穆藕初资助,于1920年秋,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6年归国,1928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年仅30岁,以后还担任过中央大学校长。

    傅斯年当年冬天就以山东省官费赴英国留学,后转柏林大学。1926年回国,他先后担任过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最后死在台湾大学校长任上。

    段锡朋现在不常被人提起,其实他当时是北大学生会的主席,后又担任了全国学生联合会首届主席,是学潮最主要的策划者和组织领导者。他当年毕业,留校任职,第二年也获得穆藕初资助,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赴欧洲,游学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1925年秋回国,任国立武昌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任中央大学代理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等职。

    学生领袖变为名牌大学校长不是五四运动特有的现象。发生在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也孕育了后来的名牌大学校长。比如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李昌。蒋南翔、李昌当时都是清华大学学生,都是“一二·九运动”的重要领导人。蒋南翔起草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两个宣言,李昌是北京和全国民先总队的总队长。他们后来到延安从事青年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南翔、李昌都担任了名牌大学校长。蒋南翔后来还兼任高教部长。李昌在改革开放初期曾被提名国家教委主任,因为胡耀邦需要他做纪检工作,才作罢。

    20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留学生在国外也曾有过群体抗争之举。刘道玉就是留苏学生中的抗争代表。他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担任了武汉大学校长,时年48岁。在他主事期间,武汉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最引人注目的先行者,使大批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一个大学校长,如果年轻时有过学生领袖的经历,对于治校的路径选择有重要影响。校长热爱青年,理解青年,学校才会有朝气,校园才可能有魅力。可惜的是,五四、一二·九的经验,未能延续至今。

    在平常时期,论资排辈是常态。这种状态往往导致学生幼稚化,甚至成为长不大的啃老族。三十年来实行的一胎化政策加重了这种趋势。大学生要想脱颖而出,站到社会舞台的前沿,机会并不多。只有竞技体育、艺术表演等少数领域,能让青年人独占鳌头。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制被不恰当地拉长了,硕士教育本科化,博士教育硕士化。一个学子从进入小学,到完成高级学历,往往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求学过程。就是拿到博士学位,到了工作岗位,也是人微言轻的小字辈,三十几岁能当副教授,四十几岁能当教授,就算幸运儿了。像罗家伦那样30岁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奇迹,在今天根本没有再现的可能。

    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都是民族面临危亡,青年人不满当政者的对外政策,以天下为己任,一步跃上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时势造英雄,学潮出栋梁。非常的时代,造就了非常的人才,给青年提供了非常的机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编/杜凤娇  美编/叶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