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牛旅游官方网站:蛤蚧的功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2:09:39
蛤蚧
添加义项设置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陆栖爬行动物
2.2009年王肃编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图书
1.陆栖爬行动物
编辑本义项
百科名片
     蛤蚧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太,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蛤蚧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
中文名称: 蛤蚧
外文名称: Tokay Gecko
别称:大壁虎、仙蟾、大守宫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有鳞目
亚目:蜥蜴亚目
科:壁虎科
属:壁虎属
种: 蛤蚧
拉丁文名称: Gekko gecko
命名时间: Linnaeus, 1758
目录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生长繁殖药用方法一、采集捕捉二、药材性状三、化学成份四、真伪鉴别五、药理作用六、炮制方法
医学作用中药化学鉴定名家论述一、《雷公炮炙论》二、《日华子本草》三、《本草经疏》四、《本草汇言》五、《本草再新》六、《海药本草》七、《日华子本草》八、《开宝本草》九、《本草衍义》十、《本草纲目》十一、《得配本草》
常用药方食疗附方一、人参蛤蚧粥二、蛤蚧补骨脂粉
养殖技术(1)生活习性(2)捕捉诱钩(3)饲房设计(4)饲养管理(5)采收加工
外形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药用方法一、采集捕捉二、药材性状三、化学成份四、真伪鉴别五、药理作用六、炮制方法
医学作用
中药化学鉴定
名家论述一、《雷公炮炙论》二、《日华子本草》三、《本草经疏》四、《本草汇言》五、《本草再新》六、《海药本草》七、《日华子本草》八、《开宝本草》九、《本草衍义》十、《本草纲目》十一、《得配本草》
常用药方
食疗附方一、人参蛤蚧粥
二、蛤蚧补骨脂粉
展开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蛤蚧(11张)
蛤蚧(拉丁文学名:Gekko gecko)陆栖的爬行动物,全长34厘米。体尾等长。头呈三角形,长大于宽,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其直径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一片达鼻孔;吻鳞宽,不达鼻孔;吻鳞后缘有三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于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三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侧有三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复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劈褶皮瓣,第一指趾不特别短小但无爪,余者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20余枚股孔,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体背为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液浸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宽;腹面近于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1]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越南、菲律宾、泰国、美国 (被引入至佛罗里达州和夏威夷) 。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和台湾等地。[1]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蛤蚧-生活习性
蛤蚧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瞳孔可以扩大4倍,视力增强,灵巧的舌还能伸出口外,偶尔舔掉眼睛表面上的灰尘。蛤蚧的动作敏捷,爬行的时候头部离开地面,身体后部随着四肢左右交互地扭动前进,脚底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在墙壁上爬行自如。原来认为它的脚下有吸盘,其实其趾端膨大的足垫并不是吸盘,而是在足垫和脚趾下的鳞上密布着一排一排的成束的象绒毛一样微绒毛,如同一只只弯形的小钩,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抓牢物体,可以在墙壁甚至玻璃上爬行,微绒毛顶端的腺体的分泌物也能增强它的吸附力。主要捕食蝗虫、蟑螂、土鳖、蜻蜓、蛾、蟋蟀等昆虫及幼虫,偶尔也吃其他蜥蜴和小鸟等,咬住东西往往不松嘴。蛤蚧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这是由于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由于尾巴是以糖原的形式而不是单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能量,而糖原化脂肪更容易释放能量,所以刚断下来的尾巴的神经和肌肉尚未死去,会在地上颤动,可以起到转移天敌视线的作用,因此在民间还流传着蛤蚧的断尾巴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的荒谬说法。断尾以后,自残面的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形成一个尾芽基,经过一段细胞分裂增长时期,然后转入形成鳞片的分化阶段,最后长出一条崭新的再生尾,但与原来的尾巴相比,显得短而粗。不过,蛤蚧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断尾,因为断尾毕竟是它身体上所受的严重损伤,不仅失去了尾巴上储存的脂肪,而且还因此而失去了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求偶时,尾巴完整的蛤蚧对于失去尾巴的蛤蚧有着极大的优势。蛤蚧通常在3—11月份活动频繁,12月至翌年1月在岩石缝隙的深处冬眠。。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蛤蚧
蛤蚧的繁殖期为5—8月,5月开始交配产卵,但以6—7月产卵最多。每次产2枚卵,白色,外面有革质鞘,比鸽子的卵略小,呈圆形,卵重5—7克,可以粘附在岩洞的墙壁或岩石面上,孵化期为35—45天,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刚出壳的幼体的体长大约为8厘米。适应力强,容易饲养。蛤蚧攀缘能力高,饲养箱必须设有植物及树枝给其攀爬。[1]
编辑本段药用方法
一、采集捕捉
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捕捉方法如下:
⑴光照:在晚间7~10点钟,乘蛤蚧出外觅食时,用灯火照射,蛤蚧见光立即不动,即可捕捉。
⑵引触:用小竹竿扎紧,伸向石缝或大树间洞中引触,乘其来咬,迅速拉出(因蛤蚧咬物不放),放笼中,
⑶针刺:在竹竿头上扎一铁针,趁蛤蚧夜出刺之。
一般的加工方法是将捕来的蛤蚧,用刀破开腹部,取出内脏,将血液抹干,不可水洗,再用细竹片撑之,使蛤蚧身体及四肢顺直,然后用温火烤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扎好即成。二、药材性状
    蛤蚧-中药材药用
该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0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2]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应用:
1、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本品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常于贝母、紫苑、杏仁等同出,治虚劳咳嗽,如蛤蚧丸(《圣惠芳》);或与人参、贝母、杏仁等同出,治肺肾虚喘,如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2、肾虚阳痿。本品质润不燥,补肾助阳兼能益精养血,有固本培元之功。可单用浸酒服即效;或与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等同出,如养真丹(《御院药方》)。三、化学成份
含肌肽(carnosine)、胆碱、肉碱(carnitine)、鸟嘌呤(guanine)、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
    蛤蚧
四、真伪鉴别
1.牙生于颚边,无大牙;背与腹部鳞片近等大;足有吸盘是蛤蚧。
1.牙生于颚内,有大牙;背部鳞片远比腹部鳞片细小;足无吸盘是伪蛤蚧。[3]五、药理作用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量增加。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品种未注明)提取液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淫羊藿、海马为弱。
1.性激素样作用:
1.1.雌激素作用:蛤蚧醇提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小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最增加)。蛤蚧醇提物(GEA)对雌大鼠附性器宫(子宫及阴道)主要为直接作用,但其完整作用须经卵巢、垂体及下丘脑。蛤蚧体、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幼年雌小鼠子宫及卵巢增重,蛤蚧尾增重作用较蛤蚧体强。体、尾分别与求偶素比较,尾的增重作用超过求偶素,体的增重作用接近求偶素。蛤蚧体及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幼年雌小鼠阴道开放的时间提前,而蛤蚧尾组又较蛤蚧体组时间提前。
1.2.雄激素样作用: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醇提物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蛤蚧体和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去势雄大鼠精囊和前列腺增重;而尾的增重作用较体强,但不及睾丸素;蛤蚧醇提物能缩短雄性果蝇交配潜伏期,延长交配时间,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只能使雄小鼠睾丸增重,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而脂溶性部分对雌小鼠子宫及雄小鼠睾丸均可增重。蛤蚧尾的性激素样作用较蛤蚧体增强,可能与尾的锌含量较体高有关。
2.平喘作用:
蛤蚧醇提物对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也具有直接松弛作用,而蛤蚧水煎剂无明显作用。但也有报道蚧蚧醇提物对组胺或乙酰胆碱致疼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无松弛作用。
3.免疫增强作用:
蛤蚧身和尾的醇提物均可加强豚鼠白细胞的运动力、肺和支气管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功能和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蛤蚧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脾重,并能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还能提高小鼠静脉注射碳粒的廓清指数,提高正常小鼠免疫后血清的溶血含量,蛤蚧尾醇提物能增强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提高抗体效价和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蛤蚧体仅能提高溶菌酶活性和抗体效价,而头则无明显影响。
4.延缓衰老作用: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GEA)可延长雄雌果蝇平均寿命及半数致死时间,提高果蝇飞翔活力和耐寒力,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初步证实蛤蚧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5.抗炎作用及其它作用:
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对甲醛性大鼠踝关节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及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蒌缩,还能显着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表现促肾上皮质激素样作用,但不能对抗蛋清所致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桂圆肉和蛤蚧的醇提物除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外,尚能增加正常小鼠体重,对利血平化小鼠体重下降有非常显着的对抗作用,并能增加小鼠脾重,提高小鼠对静脉碳粒廓清指数。[3]六、炮制方法
炮制: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每炮制蛤蚧10对,约用黄酒半斤)
干制:用刀背轻击蛤蚧头背枕部,将其处死,挖出眼珠,剖腹去内脏,用干布抹干,再以竹片将其四肢、头、腹撑开,并用白纸将尾固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焙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扎好即成。
编辑本段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含肌肽(carnosine)、胆碱、肉毒碱(carnitine)、鸟嘌呤(guanine)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略
【药理作用】
1、性激素样作用:蛤蚧体、尾乙醇提物皮下注射, 对去势雄性大白鼠可增加精囊腺、前列腺重量, 可使幼年雌性小白鼠子宫、卵巢增重, 并能使幼鼠阴道口开放时间提前;蛤蚧乙醇提取物未见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和蛋白同化激素样作用.另据报道, 蛤蚧的乙醇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只能使雄性小鼠睾丸增重, 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 而脂溶性部分对雌性小鼠子宫及雄性小鼠睾丸均可增重.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蛤蚧体、尾酒提取物肌肉注射, 能增强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提高抗体效价, 并可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 还可显著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加抗体形成.蛤蚧身、尾乙醇提取物肌肉注射3g/kg, 可加强豚鼠肺、支气管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功能.
3、抗炎作用:蛤蚧乙醇提取物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 对甲醛性大鼠踝关节肿胀、二甲苯所致鼠耳部炎症及醛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萎缩, 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 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4、抗应激作用:蛤蚧提取物腹腔注射或口服, 可显著延长小鼠在高温环境中的生存时间及缺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
5、抗衰老:蛤蚧醇提取物能提高18或19月龄大鼠心肌细胞、红细胞抗氧化能力, 降低脑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
编辑本段中药化学鉴定
(1)取菟丝子或大茧丝子1g,加水10ml,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ml,加α-萘酚试液2-3滴,沿管壁加硫酸1ml,与硫酸的接触面产生紫红色环。(检查糖类)
(2)取菟丝子1g,加甲醇10ml,冷浸12h,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及盐酸数滴,溶液呈桃红色。(检查黄酮类)
编辑本段名家论述
一、《雷公炮炙论》
蛤蚧,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二、《日华子本草》
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鬣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3]三、《本草经疏》
入手太阴、足少阴经。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3]四、《本草汇言》
入手太阴、厥阴经。五、《本草再新》
入心、肾二经。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六、《海药本草》
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七、《日华子本草》
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八、《开宝本草》
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九、《本草衍义》
补肺虚劳嗽有功。十、《本草纲目》
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十一、《得配本草》
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3]
编辑本段常用药方
一、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
二、治肺劳咳嗽: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亦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细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勿太急。(《圣惠方》蛤蚧散)
三、治肺嗽,面浮,四肢浮: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薄粥一盏,投药一饼,趁热,细细呷之。(《圣济总录》独圣饼)
四、蛤蚧一对连尾,涂以蜜、酒,放火上烤脆,研细末,加东北红参等量,共研匀,蜂蜜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一日两次,治咳嗽面浮,老人肺虚咳喘。
五、蛤蚧焙干10克,党参、山药、麦冬、百合各30克,共研末蜜丸,每服3克,一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久咳肺痨。
六、人参蛤蚧酒:蛤蚧一对连尾,放火上烤熟,人参(或红参)10-20克,同浸于2000克米酒中,七日后开始饮用,每日酌量饮20-50毫升。有补肾壮阳,益气安神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失眠健忘,阳痿早泄,肺虚咳喘,夜多小便等症。[3]
七、小便频数:蛤蚧1对,人参30克,鹿茸6克,肉发蓉30克,桑螵蛸20克,巴戟天20克,白酒1000毫升。浸酒 30日后服,每次 30毫升,每日2次。
八、肾虚腰痛:蛤蚧1对,切成小块,浸入白酒500毫升中,封闭2个月,饮酒,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常服也有延缓衰老、祛病延年之功[4]。
编辑本段食疗附方
一、人参蛤蚧粥
蛤蚧1对,用酒和蜜涂,炙熟;人参1支(或15g),与蛤蚧共研为细末,分作6份(原方系熔蜡和药末作饼6个)。每次用糯米约30g,煮成稀粥,投药1分,搅匀,趁热空腹缓缓服用。
源于《圣济总录》(原称独圣饼)。本方以人参与蛤蚧配伍,大补肺气而平喘嗽。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喘息咳嗽或浮肿。现代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或心性喘息等。二、蛤蚧补骨脂粉
蛤蚧1对,酒炒后烘干;补骨脂25g。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5g,温酒送服。
补骨脂辛、苦,大温,善于温肾壮阳;蛤蚧善于补肾壮阳。二药配用,尤为恰当。用于肾虚阳痿,亦可用于肾虚腰痛,遗精,尿频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