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财报看管理 pdf:突厥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6:09:38
   突厥人
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简介突厥语族历史和传说突厥崛起图腾和习俗突厥族的军事社会经济与文化与伊斯兰教渊源突厥人是属于那个人种历史上有突厥人血统的十六个国家
简介
突厥语族
历史和传说
突厥崛起
图腾和习俗
突厥族的军事
社会经济与文化
与伊斯兰教渊源
突厥人是属于那个人种
历史上有突厥人血统的十六个国家
展开
简介
“突厥”一词分广义和狭义。狭义足专指公元6-8世纪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建立突厥汗同的突厥族;
古国的   突厥人
广义则包括突厥、铁勒诸部。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碑刻上。 突厥人在南北朝至唐朝时住在现今中国西北地区。公元6世纪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属柔然族。西魏时首领土门连续败铁勃,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辽海,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攻灭东突厥,显庆四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1]?
突厥语族
突厥语族是由关系密切的诸语言组成的语族,属阿尔泰语系(另外还有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突厥诸语言的显着特点是结构一致,彼此相似,只有楚瓦什语和雅库特语有较大歧异。它们若与8世纪突厥语碑铭相比时,变化不大(这是相对于印欧诸语言的情况来说),那些碑铭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谷及苏联叶尼塞河附近发现的。根据历史地理原则,现代突厥诸语言可分类如下:
1.东南语支(察合台语支或维吾尔语支),包括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裕固语(又称撒里畏兀尔语)、撒拉语。
2.西南语支(为古思语支或土库曼语支),包括土耳其语(奥斯曼土耳其语)、加告兹语、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以及伊朗境内与阿塞拜疆语相近的诸方言。
3.西北语支(基普查克语支),包括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卡拉卡尔帕克语、诺盖语、库梅克语、巴什基尔语、鞑靼语、卡拉伊姆语、卡拉恰伊-巴尔卡尔语。
4.东北语支(阿尔泰语支),包括图瓦语、哈卡斯语、阿尔泰语(卫拉特语)。
5.哈拉伊语,与其它突厥语歧异很大,通行于伊朗。
6.雅库特语,有时也被划入东北语支。
7.楚瓦什语,因与其它突厥语差别极大(有许多古老特征),有时被看作阿尔泰诸语言的一个独立语群。
历史和传说
“突厥”一词,根据17世纪成书的《突厥语辞典》,意为“最成熟的兴旺之时”。突厥人属于中亚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为西方的阿拉米字母拼写。突厥人创造文字,开北方民族之先河,遗字散见于阴山和乌兰察布草原的岩画和蒙古国的碑刻上。
关于突厥族起源,有两则历史传说,这两则传说都与狼有关。一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一起杀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lO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另一说,突厥原在匈奴之北,其部落首领有兄弟17人,其中一个叫伊质泥师都,为狼所生。泥师都娶二妻,一妻孕生了四个男孩。大儿子名纳都六, 后来被推为部落首领,定国号突厥。纳都六有10个妻子。纳都六死后,10位妻子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大树下,约定所有的孩子向树跳跃,谁跳跃得最高,谁 为首领。纳都六小妻所生阿史那年幼敏捷,比所有的孩子跳跃得都高,遂被推为首领。这一说法,也说明突厥族为狼所传。
突厥崛起
公元五世纪,突厥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
柔然多次被北魏太武帝领兵击败,尤其是在公元429年,很多敕勒高车等各部落纷纷脱离柔然统治,投向北魏一方,人数达30万余众。而随着柔然军事上的惨痛失利,其他尚未投靠北魏的草原部落都开始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参考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战)
从五世纪后叶起,柔然被奴役的部落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为激烈。突厥人也逐步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546年(南北朝后期,北方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
东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 (“渭水之盟”)
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其文化及风俗习惯,如制造高轮木车、东向拜日、崇拜萨满巫师等,对契丹、蒙古多有影响。突厥人的后裔汪古部在阴山以北游牧,因支持成吉思汗建国有战功,被蒙古人视为“安答(伙伴)”,与成吉思汗家族保持世世通婚的密切关系。突厥汗国后分东、西突厥和后突厥,立国近200年(552年—745年)。
图腾和习俗
突厥人以狼为图腾,旗帜上绘制金狼头。可汗征发兵马时,刻木为信,并附上一枚金箭,用蜡封印,以为信符。各部接到信符,立即应征作战,战马的装备、给养皆由牧民自备。突厥人善战,以战死沙场为荣。实行火葬,死者集尸于帐内,子孙及亲属们杀羊马祭奠,并走马绕帐7周,其中一人至帐门前用刀割破自己的脸,血泪交流,连续7次。随后,择日取死者平生所乘之马和经常服用之物,与尸体一同焚化,收其骨灰。春、夏死者,待秋时葬;秋、冬死者,待春季葬。埋葬之日,各地亲友前来会祭,仍举行设祭走马和割面仪式。葬毕,于墓前立石树标,依生平杀人之数立石,杀一人,立一石,并以供祭的羊、马头挂于石标上,石上刻有死者相貌及生前所经过的战争场面。在内蒙古北部草原上,常见此类石人墓。有单石圈、双石圈以及多石圈等,石圈中间竖立一石人。石人有的刻得很简单,用一天然石条刻出眉、眼、鼻、嘴,稍加工以显出头部。有的石人一手握剑,一手端一杯。这样的石人墓在中国新疆以及今蒙古国境内、俄罗斯西伯利亚均有发现。
732年,突厥毗伽可汗为纪念其亡弟阙特勤的功勋而立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则立于735年。二碑分别记述后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阿史那骨吐禄的长子毗伽可汗和次子阙特勤的生平事迹和功绩。二碑俱在今蒙古国后杭盖省和硕柴达木,彼此相距约1公里,为大理石制成。阙特勤碑正文60行,毗伽可汗碑正文80行,分汉文和突厥文两部分。阙特勤碑的汉文碑文为唐玄宗亲书,而毗伽可汗的汉文碑文则是唐史官李融书写的,突厥文部分则由两人的外甥也里特勤撰写。两碑是研究突厥历史和文字(文学)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突厥约兴起于公元五、六世纪以前。它原来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部落。狼这种动物,外貌丑陋,生性贪婪、凶残。奇怪的是,在某些古代民族的传说中,狼却被描述成热心抚育人类幼儿的善良动物,甚至被视作他们的祖先而加以顶礼膜拜。突厥人以狼为图腾就是一例。当时,还处于母系社会的阶段,“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民族成员过着同姓共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氏族社会生活。
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以狼为图腾的一个部落,据《周书.突厥传》中记载,传说突厥人的祖先与狼结合后,生下十男,十男长大后,各娶妻生子,各自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中之一。后来迁移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公元五世纪中叶,突厥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从五世纪后叶起,柔然被奴役的部落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为激烈。突厥人也逐步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546年(南北朝后期,北方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落,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一方面与柔然断绝关系,另一方面,向西魏求婚。公元551年,西魏把长乐公主嫁给土门首领。公元552年,土门发兵大败柔然。土门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突厥政权--突厥汗国。此后不久,土门弟点密,统领大军十万人,攻占了西域各地,自立为可汗,建汗庭于鹰娑川(今新疆车县西北的小裕勒都斯河)。后又在今中亚楚河西岸设立夏都。在突厥西部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势力。
公元553年,土门死,土门弟木杆可汗即位。突厥灭柔然,东走契丹及奚,北并契骨,势力日渐强盛。突厥政权辖境辽阔,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汗庭设在于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
突厥汗国成立之后,把中亚草原、西域诸城郭国家、蒙古草原统一了起来,并创造了文字--突厥文--这是前所未有的,以前强大的匈奴和柔然都没有自己的文字,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语言突厥语,这个突厥语系(也称阿尔泰语系)横贯整个亚洲,覆盖了从东北亚--蒙古 大草原--中亚腹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这包括了我国长城以北地区和整个新疆地区。
公元562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 ,突厥人先与波斯萨珊王朝结盟,灭掉了突厥西部的劲敌哒王国并瓜分其地。但突厥人立即撕毁与波斯的议约,占据了哒故地全部,与拜占庭帝国在西亚的边境直接建立了连接,控制了丝绸之路。他们将在与中原王朝作战时获得的丝绸等财物转手卖到西方市场,获利甚丰。但面对强大的波斯帝国,他们必需有新的盟友。公元568年,一个突厥使团来到君士坦丁堡,与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结成同盟,于是爆发了双方联合进攻波斯的长达20年的战争。
突厥初起时,正逢内地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分裂和动乱时期。强盛而骄横的突厥人时时闯入内地劫掠财富人口。但当隋朝于公元581年建立后不久,突厥却因内讧而分裂为东西两部。这就使中原与突厥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改变。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
东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东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 (“渭水之盟”)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世绩、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东突厥灭亡。慑于大唐天威,“西北诸蕃,咸请上(太宗)尊号为天可汗”。
唐朝把东突厥降民安置在幽州至灵州一线,分突利可汗之地置顺、佑、化、长千州都督府,以突利为顺州都督统其部众;又分颉利可汗之地为6州,置定襄、云中二都督府,任命阿史那思摩为北开州都督,统辖颉利旧部,阿史那苏尼失为北宁州都督。
颉利可汗被俘后,突厥余部共推小可汗斛勃为主,打败薛延陀,在金山(阿尔泰山)之北建立牙帐,自称乙注车鼻可汗,收笼突厥散族,有兵3万人,势力复强。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派高侃率回纥、仆骨兵攻打车鼻可汗,突厥各部纷纷投降。唐朝在其地设置新黎等12州,分隶云中、定襄二都督府。高宗永徽元年(650年),高侃率兵出击,突厥诸部不服车鼻可汗调遣,车鼻遁逃,在金山被唐军捉获,其部众被安置在郁督军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抗爱山北),设置狼山都督府统辖。唐朝在此基础上设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统领各都督府,有效地管辖这一地区。
此后,中国史籍中的突厥事迹逐渐消失,而在波斯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和后来的西方人的史籍中,一批批名为“突厥人”的部族却在中亚大地上纵横驰骋,给世界历史留下深远的影响。
10世纪末顷起,萨曼尼朝衰微,在内部纷争的情况下,领土内的突厥族逐渐得势,自称君主。到了该世纪的最后年代,布格拉汗的后嗣伊列克(Ilik)汗遂进入布哈拉取代萨曼尼朝。这个王朝的势力达到天山南路的西部大概从这时开始。据伊斯兰教史家的记载,1043年有巴拉萨衷和天山南路的喀什噶尔(即汉代的疏勒)附近突厥族一万帐皈依伊斯兰教。这应是领有粟特地区的布格拉汗朝即黑汗王朝发展其势力于天山南路西部的结果。到该世纪末,喀什噶尔向的叶尔羌(汉代以后称莎车)也传入了伊斯兰教。这从当地新出土的文书可以得到证明。该文书为伯希和所获,内为写有1096年日期的关于当地突厥人买卖土地的内容,当事人要在伊斯兰教徒官员面前宣誓。用语为阿拉伯语,书式为伊斯兰教徒中间流行的普通形式,署名混用阿拉伯字和回鹘宇。这说明对不会写阿拉用文字的人允许使用回鹘字.伊斯兰教传播以前流行于天山南路突厥人中的这种文书的用语为突厥语,书式全模仿唐时的形式。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才有上述这种变化。
伊斯兰教在突厥人中的传播,象其它宗教例如摩尼教传播的情况一样,不单对他们的信仰,也对其一般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前所述,伊斯兰教徒都要直接学习阿拉伯文圣典,随着伊斯兰教信仰的盛行,阿拉伯文字和语言也在教徒中得到迅速的传播。从而在阅读圣典以外的用同样语言写的书籍并获得各种知识的同时,也为用突厥语阿拉伯宇母撰写著作开辟了道路。著名的《福乐智慧》(Qudatγu Bilig)的发现就是这个势头的开端,为当地突厥文学兴盛揭开了序幕。此书为巴拉萨衮人尤素甫Yusuf于1069年在喀什噶尔写成,是献给哈拉布格拉汗的。依现存维也纳写本,全书由73章组成,用当时该地流行的突厥语韵文以阿拉伯字写成。尚有用回鹘字书写的抄本。这是为不懂阿拉伯字的人专用回鹘抄写的。其内容为从伊斯兰道德立场,说教处世之道,把正义、幸福、智慧、知足四者人格化,用这四个人的问答形式来布上正确之道。著者说此书主要是为王者写的,但也适用于民众。著者又说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写成的这等著作很多,但用突厥语写成的这是第一次,突厥人对此书能用突厥语写成,会感到惊叹。在当时当地伊斯兰教徒间所谓书籍,一般只知为波斯语、阿拉伯语的,现在看到有用阿拉怕文字拼写自己语言的大部头著作当然要感到惊异和得意了。应当承认,在当地突厥族的文化发达上,信奉伊斯兰教当起了很大作用。
在这突厥族伊斯兰教徒文运进步的开始阶段,尚有与《福乐智慧》几同时编写的用阿拉伯语解释的《突厥语大词典》[3],但文化一般水平的提高不是很容易的,突厥文学引人注目的发展尚有待三百年以后。两河地方由于突厥族的侵占,粟特人遭到毁灭的命运。古粟特文明到了11世纪中期也和其语言一起差不多已消亡,代之而起的为在当地得到发展的同属伊斯兰语的波斯语。由于宗教上的关系,阿拉伯语当然占有优势。但阿拉伯语属于闪(米特)语系,与伊兰民族的语言不同。当伊斯兰教徒征服波斯后,东方伊兰民族在各种事情上总是与巴格达教主的政教合一政权发生捭阖,他们在语言和一般文化上仍顽强地执着于固有的传统。在从来通行于中亚到东亚的粟特语灭亡后,代之而起的波斯语直到突厥文字兴盛时为止,一直保持着这种状况。蒙古时代波斯语成了中亚及其以东的国际语。
蒙古领有中央亚细亚是西域史上的大事件。从文化方面来看,无疑是阻碍了其前进的步伐,但也来产生什么大的变化。蒙古原为崛起于漠北的小部族,文化发达程度与附近的部族相同,到底尚未离开未开化的状态。随同其势力的发展,诸种制度也渐次具备。要之,在开始时不外是采用契丹、女真、回鹘等先进部族的东西,其中尤以受回鹘文化影响最多。蒙古袭用回鹘文字就是一个证明。认为蒙古族的活动有如恶魔之猖撅,所到之处破坏了所有文化的说法不见得妥当。蒙古人的一贯方针是,对进行抵抗的虽实行彻底的破破和杀戮,但对不抵抗的则让其保持原样。蒙古族自己没有高度文化,所以很注意吸收所有文明的优点。在占有中亚后,即使未对其文化的发展有过贡献,但也未故意阻止其发展。所以中亚文化在蒙古族占有该地后,仍缓慢地有所发展。事实上伊斯兰教并未受到蒙古政权的任何迫害,而是和其它宗教一样享有信教和宣传的自由,其教徒也得到蒙古之任用,未受任何限制。成吉思汗西征时在花刺子模首都得到提拔、以后服务于几代蒙古可汗的、在理财上建立功劳的牙刺瓦赤、马思忽惕父子两人,以及其它受到蒙古朝廷重用的伊斯兰教徒是很多的。在蒙古政权初期被任命掌管锡尔河、阿姆河之间地方民政的有名的Jumilat-ulmulk,不言而喻也是伊斯兰教徒。他当时在那里建有许多伊斯兰教寺院和学校,蒙古人对此种事业未加任何压迫,从而此时伊斯兰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不仅几乎扩及到全部突厥人中,在新来中亚的蒙古族中也有改宗者,并给其广泛进出东亚创造了条件。
南宋灭亡后,中国在元朝统治下统一了,各民族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东北的女真人、契丹人,漠北的蒙古人,西北的维吾尔人,西南的藏、彝、白、僮(壮)、苗、瑶等各族人民,都处在这个统一政权范围内。最高统治阶级所属的蒙古族,过去只局限于在大漠南北游牧生存,同中原来往不多,现在则通过驻防、分封、屯田、从政等关系,大量迁居内地,吸收汉族文化。原来的契丹人、女真人,由于辽金两朝的会聚融合,多数都已汉化,元朝也称他们为汉人。这时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族。他们原是居于中亚和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部分维吾尔、波斯和阿拉伯人,自唐代以来就有东迁者,蒙古西征后,中西交通大开,加之元朝和中亚、西亚政治经济关系的密切,他们就大批来到中国内地,在和汉族人的多种交往中,他们仍保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同于汉族和其他族的新民族--回回族。回回族在燕赵地域也多有分布。
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唐朝初年传入中国,辽时传入燕赵。据史籍记载,辽耶速鲁丁奉敕建造北京牛街礼拜寺,为伊斯兰教传入燕赵之始。元代,成吉思汗对投靠他的外族人及其宗教实行宽容政策,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开始和蒙古人接触,当时的官文书中称他们为"回回人"。1219年蒙古军3次西征后,回民大批进入中原,有许多被编入"探马赤军"。蒙古统一战争结束后,忽必烈下令各地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在燕赵定居下来,他们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燕京、和林、定州、易县建立了一些清真寺。易县城内礼拜寺内一幢碑,称其寺建于元朝。定州市礼拜寺内一幢碑,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碑文中对回民人数、建礼拜寺及对伊斯兰教的教理、教义和一些制度都作了记述,成为燕赵伊斯兰教传播情况的最早记录。《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八八《为在大都回回户不纳差税事状》云:"今体察到本路(中都路)回回入户,自壬子年元籍,并中统四年续抄,计二千五百九十三户。"反映了伊斯兰教在北京的流传情况。《元史•赡思传》称,赡思家居真定(今河北正定),赡思是元代政治家,回族学者,他在正定的定居,为伊斯兰教在燕赵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突厥族的军事
突厥军队最主要的装备是战马和兵器,中国史书虽有记录,但颇嫌简略。因此必须用考古资料来诠释文献,才能提供一个关于突厥军队装备的具体概念:
《唐会要》卷七二《诸蕃马印》条云:"突厥马技艺绝伦,筋骨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这里已经概括地描述了突厥马的体质结构和工作性能,下面根据考古资料作些补充。前苏联科学院物质文化研究所考古队,曾在阿尔泰的牧民古墓中,掘出马的残骸23副,其中属于七、八世纪即突厥时代的共12副,包括肢骨10件、头骨6件。据查勒金研究,这12副马骸有11副可归入体高134——142厘米的"草原"马型,即几乎占总数的92%。因此可以确定,突厥时代阿尔泰马群基本部分的体型与现代哈萨克马近似。哈萨克马即我国所谓"伊犁马",是良种之一。《唐会要》的上述记载,看来是可信的。
有马必有马具,但文献失载,因此只能全部征引考古资料。马鞍大概因质料不便长久保存,所以没有遗留到今天,但马衔和马镫则曾大量出土。突厥时代阿尔泰的马衔是铁制,成对,但不完全相称。衔有两环,环端穿孔系带。带扣由铁、铜或骨制成,扣里有活轴,使带可松可紧。马镫据库莱墓葬群出土所见,可分三类:
(l)最流行的是宽镫板、小革孔的8字形马镫;
(2)形制略简,环孔顶端扁平,开一革孔;
(3)此类形制最繁,环孔上方有高鼻,革孔横开。
这些马镫制作甚巧,环孔及楼板镂刻花纹,有的镫还镶上草木纹银错。马橙的使用对突厥军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骑士的脚有了着力点,便能变砍击为切击,从而提高杀伤效果。
突厥军队使用的兵器,据《周书·突厥传》云:"兵器有弓矢、鸣镝、甲鞘、刀剑。"现参照考古资料,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和长兵四类,逐项进行考释。
(l)射远器:包括弓矢和鸣镝。阿尔泰人在铜器和铁器时代早期,用简单的曲体木引七至九世纪才使用形制较繁的引从阿尔泰突厥墓的发掘中,可知这种弓具有如下结构:木胎,把手及两端以骨为社。卸弦平放时其长度为1.25米,持满时两端曲屈成M字形。这种骨衬M字形弓,其射程、强度和准确性均较古弓为佳。铁制箭镞多为三角形的三叶镞。镞叶穿孔,镞的下方附有钻孔的骨质球体,射出时遇风发响,这就是"鸣镝"。
(2)卫体武器:阿尔泰古墓至今尚未发现突厥人服用的盔甲。但中国文献对此屡次提及,如唐太宗说突厥"以甲胄为常服"(见前引),黑齿常之"见贼徒(指突厥兵)争下马著甲",皆是。古米列夫认为有无甲胄是侍卫之士与控弦之士在装备上的重要差别。这可能是甲胄不见于阿尔泰墓的原因之一。
(3)短兵:根据阿尔泰突厥墓葬品及蒙古和南西伯利亚突厥石人像的佩饰,可把马刀、匕首和剑归人这一类。马刀柄直,有十字形的腊(也有弯柄无腊的),刀身厚重。匕首也是直柄,惟刀锋有楔。剑制作甚精,剑身楼刻图案,可能是贵族佩用的外来品。
(4)长兵:目前仅知有长矛和马绊两种。阿尔泰墓出土的铁矛,其形制为銎管颇长,矛尖狭长成校形,以利戳甲。马绊即套马索,既是游牧人的牧具,又是一种武器。由于它有这样的价值,所以突厥法规定盗马绊者处死。
突厥军队的上述装备,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优越的,难怪毗伽可汗十分自豪:"我父可汗的军队有如狼,他的敌人有如羊!"
突厥军队的优异装备,除自身"工于铁作"并继承前代游牧人的技术遗产外,还与直接利用局部的资源有关。例如黠戛斯"每雨,俗必得铁,号迦沙,为兵绝犀利,常以输突厥"。难怪有人把黠戛斯所在的米努申盆地称作"突厥汗国铁器制作和兵器生产的基地"。至于当时先进汉文化的影响也值得注意。隋唐两代突厥与中原连年文兵,通过俘掠和投奔等途径,人突厥的汉人为数甚多。据《隋书·突厥传》云:"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可知突厥的"强盛"与这些"中国人"有关。至于他们对突厥军事技术有何影响,史无明载,下面所述只是一些迹象:"突厥颉利可汗攻马邑,以(高)开道兵善为攻具,引之陷马邑而去。"看来,突厥人是在中原降兵帮助下获得有效的攻城手段的。此外,唐代河东道"北边突厥",这个地区以产弓著称,故李德裕"请甲于安定",同时又请"弓人于河东"。弓既是重要的兵器,而河东又屡遭突厥践踏,很可能有一批弓匠被掳入突厥,成为促进漠北制弓技术发展的外来因素。
社会经济与文化
由于突厥人所居地高昌北山一带盛产铜、铁等金属,突厥在南北朝时期就掌握了锻冶技术。
突厥人约在公元五世纪时,就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了。字母约有三十五个,有元音五个、半元音两个,辅音分硬性、软性和流性。每个字母有几种不同写法,字与字之间介以一个或两个点,通常由右向左横写。清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发现的树立在今鄂尔浑河畔的突厥文《阙特勤碑》及随后发现的突厥文《暾欲谷碑》是现存最珍贵的突厥族文化史料。这几个碑铭是公元八世纪前半期建立的,用散文书写,词藻华丽、名式整齐,还有对偶句,表现了一定的文学修养。
敕勒川自公元四二九年敕勒川人数十万落从贝加尔湖迁来,经过敕勒民族与蠕蠕等其他兄弟民族近一百多年的共同经营与开发,已经变成了人畜两旺、畜牧业空前发达、农业也已开化的富饶的北方草原了。
后自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五四六年),也即斛律金唱《敕勒歌》那一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打败并合并了铁勒各部五十余落(户)。木杆可汗时,又击灭柔然。从此,突厥汗国势大力强,威服了塞外诸族,不仅摆脱了柔然的种族奴隶的“锻妈”地位,而且成了北方各族的最大的奴隶主。从此,有较先进文化的突厥人便成了接替敕勒人开发敕勒川的主人了。
突厥人民和被突厥统治下的其他各族人民,以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原有牧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了手工业和农业,不断改变着敕勒川单纯牧业经济的繁荣。
唐初突厥归附以来,大漠南北已和中原完全统一。突厥和铁勒各部都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并于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名为“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驿站六十八处,这就打通了敕勒川与中原内外的通道,改变了敕勒川“战马频来去”的荒凉局面,使敕勒川由开发而渐向建设转化。
突厥人从事畜牧业,过着游牧生活。畜牧业是突厥人经济生活的主要基础。狩猎业也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突厥人的养马技术很高,当时唐朝就交换大批突厥良种马到中原。冶铁业和铸铜业也较发达。
突厥的社会是奴隶制。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第一个创造了自己文字的民族。突厥人有收继婚的习俗。
突厥人的宗教信仰有萨满教、袄教(拜火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佛教。
突厥人十分崇拜天神,认为天神腾格里是主宰一切的神,人类的一切,包括土地、食物、牲畜、权力、寿命、战争、胜败,甚至妻子儿女等都是上天腾格里所赐。在突厥鲁尼文的碑铭中,记载有“上天、女神(乌弥)及神圣地水必无疑助吾人(暗中)打击之”,“蒙天之佑”(墩欲谷碑),“承上天之志”,“因天赋以力”,“由天之意”,“然人生疏有不死,一至上天注定时限之时”(阙特勤碑),“承上天下地之福”(毗伽可汗碑)等语句。《乌古斯可汗的传说》里也经常提到腾格里,如“腾格里给你大地”、“在腾格里面前我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愿腾格里梦中启示,我们应验”等。甚至乌古斯可汗的第一个妻子就是在他“祈祷腾格里”时,随蓝光从天而降的。在这些碑文和史诗里,表达了可汗对腾格里的崇拜和赞颂。随着对腾格里信仰的发展,腾格里逐渐被用来指称一切崇高的神灵,除天神腾格里外,还有地一水腾格里。古代突厥人认为有必要用一个词单独指称最有威力的天神,于是便出现了“苍天腾格里”(Kok tengri),苍天腾格里是宇宙的主宰户这应是突厥人社会制度进入阶级社会在宗教观念上的反映。
突厥部落阿史德氏崇拜天神,另一部落阿史那氏原来崇拜日神,两部世代联姻。后来,突厥人把崇拜天、日合而为一,日为神,大为神名,形成敬天拜日的习俗。天神具有全智、全能的性质,总是作为突厥人的保护神出现。祭把时,只有朝着日出的东方拜,才能获得神的赐福。因此,突厥人的住所和墓地总是选择在地。在空旷的草原上举行祭扫,则需人工营建高台。据史载,突人祭天的风俗:“以五月中旬集他人水,拜祭天神,故都斤西有高国出,上无草树,谓之勃登凝黎,夏言地神也”。据学者研究:“按勃登凝黎,实乃 tengri的译音,其意非地神,而是天神,参稽其史料,这一在河畔山上祭拜天神的最盛大的节日乃五月八。”
突厥语“曼护赖·苏雅”(Mangalai Suyah),指从库车到喀什的塔里木盆地西部和费尔干地区,意为“向阳之地”。
突厥人原为柔然人的锻奴,有发达的冶铁技术,但以游牧经济为主。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其文化及风俗习惯,如制造高轮木车、东向拜日、崇拜萨满巫师等,对契丹、蒙古多有影响。突厥人的后裔汪古部在阴山以北游牧,因支持成吉思汗建国有战功,被蒙古人视为“安答(伙伴)”,与成吉思汗家族保持世世通婚的密切关系。突厥汗国后分东、西突厥和后突厥,立国近200年(552年—745年)。突厥人以狼为图腾,旗帜上绘制金狼头。可汗征发兵马时,刻木为信,并附上一枚金箭,用蜡封印,以为信符。各部接到信符,立即应征作战,战马的装备、给养皆由牧民自备。
突厥人善战,以战死沙场为荣。实行火葬,死者集尸于帐内,子孙及亲属们杀羊马祭奠,并走马绕帐7周,其中一人至帐门前用刀割破自己的脸,血泪交流,连续7次。随后,择日取死者平生所乘之马和经常服用之物,与尸体一同焚化,收其骨灰。春、夏死者,待秋时葬;秋、冬死者,待春季葬。埋葬之日,各地亲友前来会祭,仍举行设祭走马和割面仪式。葬毕,于墓前立石树标,依生平杀人之数立石,杀一人,立一石,并以供祭的羊、马头挂于石标上,石上刻有死者相貌及生前所经过的战争场面。在内蒙古北部草原上,常见此类石人墓。有单石圈、双石圈以及多石圈等,石圈中间竖立一石人。石人有的刻得很简单,用一天然石条刻出眉、眼、鼻、嘴,稍加工以显出头部。有的石人一手握剑,一手端一杯。这样的石人墓在中国新疆以及今蒙古国境内、俄罗斯西伯利亚均有发现。
732年,突厥毗伽可汗为纪念其亡弟阙特勤的功勋而立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则立于735年。二碑分别记述后突厥汗国的建立者阿史那骨吐禄的长子毗伽可汗和次子阙特勤的生平事迹和功绩。二碑俱在今蒙古国后杭盖省和硕柴达木,彼此相距约1公里,为大理石制成。阙特勤碑正文60行,毗伽可汗碑正文80行,分汉文和突厥文两部分。阙特勤碑的汉文碑文为唐玄宗亲书,而毗伽可汗的汉文碑文则是唐史官李融书写的,突厥文部分则由两人的外甥也里特勤撰写。两碑是研究突厥历史和文字(文学)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与伊斯兰教渊源
南宋灭亡后,中国在元朝统治下统一了,各民族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东北的女真人、契丹人,漠北的蒙古人,西北的维吾尔人,西南的藏、彝、白、僮(壮)、苗、瑶等各族人民,都处在这个统一政权范围内。最高统治阶级所属的蒙古族,过去只局限于在大漠南北游牧生存,同中原来往不多,现在则通过驻防、分封、屯田、从政等关系,大量迁居内地,吸收汉族文化。原来的契丹人、女真人,由于辽金两朝的会聚融合,多数都已汉化,元朝也称他们为汉人。这时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族。他们原是居于中亚和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部分维吾尔、波斯和阿拉伯人,自唐代以来就有东迁者,蒙古西征后,中西交通大开,加之元朝和中亚、西亚政治经济关系的密切,他们就大批来到中国内地,在和汉族人的多种交往中,他们仍保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了一个不同于汉族和其他族的新民族--回回族。回回族在燕赵地域也多有分布。
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唐朝初年传入中国,辽时传入燕赵。据史籍记载,辽耶速鲁丁奉敕建造北京牛街礼拜寺,为伊斯兰教传入燕赵之始。元代,成吉思汗对投靠他的外族人及其宗教实行宽容政策,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开始和蒙古人接触,当时的官文书中称他们为"回回人"。1219年蒙古军3次西征后,回民大批进入中原,有许多被编入"探马赤军"。蒙古统一战争结束后,忽必烈下令各地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在燕赵定居下来,他们保留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燕京、和林、定州、易县建立了一些清真寺。易县城内礼拜寺内一幢碑,称其寺建于元朝。定州市礼拜寺内一幢碑,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碑文中对回民人数、建礼拜寺及对伊斯兰教的教理、教义和一些制度都作了记述,成为燕赵伊斯兰教传播情况的最早记录。《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八八《为在大都回回户不纳差税事状》云:"今体察到本路(中都路)回回入户,自壬子年元籍,并中统四年续抄,计二千五百九十三户。"反映了伊斯兰教在北京的流传情况。《元史•赡思传》称,赡思家居真定(今河北正定),赡思是元代政治家,回族学者,他在正定的定居,为伊斯兰教在燕赵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突厥人是属于那个人种
突厥人种是黄白混血人种!
在生物学上,现在世界上的人种只是一个种,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Hominida-e)-人属(Homo)-智人种(Homo sapiens)。智人种根据共同遗传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智人种亚种。 1.蒙古利亚人种(Mongoloid):又称黄种人、亚美人种;该人种起源于中亚和东亚的干旱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其中包括居住于中亚-东亚-北亚的大陆人种、太平洋人种、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种-美洲的印第安人种;该人种在三大人种中人数最多,现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西伯利亚、中南半岛、南北美洲;该人种的特征是皮肤黄色、头发黑而直、头型近似方形,面部宽平,鼻低、颧骨突出,眼狭细。 2.尼格罗人种(Negroid):又称黑色人种、赤道人种;起源于非洲,其中包括西非的森林尼格罗人种、中非班图人种、南非布须曼人种、澳大利亚人种等;该人种现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西印度群岛、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其特征是皮肤黑棕色、毛发细短、卷曲、体毛特少、眼睛为棕色、头型长、鼻低而大、唇厚。 3.欧罗巴人种(Europeoid):又名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Cavcasoid);它起源于欧、亚、非相连接地区,包括北欧的波罗的海人种、东北欧的北海-波罗的海人种、南欧的印度-地中海人种、西亚的巴尔干-高加索人种、中欧人种;该人种现分布于全部欧洲、亚洲的西伯利亚、西南亚、北非、印度、澳大利亚、南北美洲。
从语言来说,白种人分印欧、高加索、闪米特含米特、乌拉尔共4个语系。 其中,斯拉夫、日耳曼、拉丁、凯尔特、希腊-阿尔巴尼亚、波罗的、吐火罗、雅利安、安纳托利亚、巴斯克属于印欧语系。(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高卢属于凯尔特,立陶宛-拉脱维亚-亚美尼亚属于波罗的,波斯-普什图-库尔德语-俾路支-塔吉克-奥塞梯属于西雅利安,巴基斯坦-印度斯坦-孟加拉-吉普赛-南尼泊尔-僧伽罗-马尔代夫属于东雅利安,赫梯-吕底亚-吕齐亚属于安纳托利亚) 卡巴尔达、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格鲁吉亚属于高加索语系。犹太-阿拉伯-柏柏尔-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的库施特-古埃及后裔科普特-乍得的毫萨属于闪米特含米特语系。
从人种来说,白种人内部同样差异很大,主要分北欧人种和地中海人种。北欧人种又分为波罗的海亚人种和巴尔干亚人种;波罗的海亚人种包括大西洋人(凯尔特人)、北欧人(日尔曼人)、东欧人(斯拉夫人);巴尔干亚人种包括南部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拉丁人。 地中海人种分为典型地中海亚人种和高加索亚人种。 典型地中海亚人种包括阿尔卑斯人(南部日尔曼人和凯尔特-日尔曼-拉丁混血的法兰西民族)、地中海人(拉丁人、希腊-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闪米特含米特人、帕米尔人(南亚雅利安人);高加索亚人种包括高加索人和西亚雅利安人。
历史上有突厥人血统的十六个国家
16土耳其帝国,民国以前的土耳其总统印章是由太阳( 16点/射线)包围 16个恒星. 太阳代表着目前的土耳其共和国和星星代表了16个独立的土耳其帝国已经成立 纵观历史. 这些问题是: 1 .匈奴帝国(公元前204 - 216 AD )的名称,创立嫁娶(巴阿特尔)西伯利亚接壤,在北部 西藏-克什米尔南部地区, 太平洋东部和里海以西(总面积约18,000,000平方公里) . 2 . 西部匈奴帝国( 48 - 216 AD )的名称,创立panu的面积超过现今中亚. 3 . 欧洲匈奴帝国( 375 - 454 AD )的? ū创办的蒙朱克,奥克塔尔, 鲁艾巴尔斯(兄弟)的面积现今俄罗斯南部,罗马尼亚北部,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南部和中部德国(总面积为4,000,000平方公里) . 逐步衰退后, 454专案. 4 . 白匈奴帝国( 420 - 552 AD )的名称,创立aksuvar (阿克松古尔) ,覆盖全国一半的印度北部,阿富汗与部分东突厥斯坦(总面积为3,500,000平方公里) . 5 . 格克蒂尔克的帝国( 552 - 743 AD )的残?创办入学校汗(图们)在进入山谷的阿尔 山区(埃尔盖内孔) (总面积约18,000,000平方公里) . 6 . avar的帝国( 562 - 796 AD )的?ª创立bayar汗的面积之间的伏尔加河, 匈牙利和bessarabiya . 7 . hazar的帝国( 602 - 1016 AD )的ª创办的hazar部落gokturks移居到西 在该地区定居,从高加索山脉到多瑙河流域的中间俄罗斯. 其最大统治者哈坎优素福. 8 . 维吾尔状态( 740 - 1335 AD )的½创立kutlug bilgekul汗覆盖中亚和蒙古北部. 9 . 喀喇汗( 932 - 1212 AD )的¹创办的萨尔图克汗bugra涵盖跨奥克苏斯包括地区和伊西balkash 湖泊. 10 . 该gazneli ( 962 - 1183 AD )的4?á创立alptekin面积从跨奥克苏斯至恒河, 从太平洋东岸里海草原帕米尔(总面积为4,700,000平方公里) . 11 . 伟大的塞尔柱帝国( 1040 - 1157 AD )的17:30创办的塞尔柱汗接壤balkash和伊塞克湖和塔里木银牌 在东部地区,爱琴海和mediterrenean海岸的西部,湖咸海,里海, 高加索和黑海的北部和阿拉伯海湾和阿曼在南方(总面积为10,000,000 763公里) . 12 . 该harzemshah ( 1077 - 1231 AD )的?创立kudrettin麦赫迈特( harzemshah )覆盖波斯,南高加索,达吉斯坦, 阿富汗和大多数中亚国家(总面积为5,000,000平方公里) . 13 . 金帐汗国( 1224 - 1502 AD )的残创办的巴特尔汗涵盖东欧,在乌拉尔山西部,克里米亚半岛及以北地区的伏尔加. 14 .帖木儿帝国( 1369 - 1501 AD )的屏幕ª创办的帖木儿古尔加尼接壤,在巴尔干半岛以西, 伏尔加在北印度洋,在南亚和中亚的美称. 15 . babur的帝国( 1526 - 1858 AD )的?ª创立babur沙阿涵盖阿富汗和印度(总面积为2,700,000平方 公里) . 16 .奥斯曼帝国( 1299 - 1922 AD )的?ü创立奥斯曼涵盖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阿拉伯,约旦, 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安纳托利亚,高加索,克里米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希腊,塞浦路斯(总面积约20,000,000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