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由行的国家:难忘的兵团人,难忘的边疆情 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3:30

难忘的兵团人,难忘的边疆情

——写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

2011年5月31日   05:05-新闻视点·要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楠/王钰深

兵团老战士李炳清和盛成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前。

上海知青们在阿拉尔市的知青林前合影。 均 周楠 摄


  本报记者 周楠 王钰深

    5月的新疆和田,阳光灿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前,84岁的兵团老战士李炳清一身军装,站得笔直,望着周围一群年轻记者,他清了清嗓子,“我给大家唱首歌表达我的心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毕,掌声雷动。

    这是日前记者在“十九省(市)媒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行”采访活动中所见的一幕。采访中,记者处处感受到,多年来党和政府对新疆和兵团的关怀,让每一个兵团人深切感念。而这份大爱,又化作“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如荒漠上的胡杨,在这块土地深深根植。

    唯有铭记传统,才能创造未来。恰逢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一周年之际,5月27日至29日,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又在北京召开。在这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军垦老战士:

“我们没有离开……”

    为改变历代边疆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长期稳边固疆,毛泽东于1952年2月发布主席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您满头的白发,飘逸着红军饱经硝烟战火的红旗/您粗糙的大手,铭刻着南泥湾大生产艰辛的记忆/您颤巍的双腿,创造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你们几十年默默耕耘,让黄沙腾起了绿浪/你们一辈子无怨无悔,把终身献给了边疆……”

    和田的屯垦戍边纪念馆内,墙上贴着一首 《献给老兵的歌》。李炳清,就是这样一位老兵。祖籍四川的他至今清晰记得,1949年1800余名解放军官兵为了解放和田,徒步18天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

    “那个苦,你可能无法想象!”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沙层松软,脚使不上力,战士们走一步退半步;天说变就变,风沙一大容易走散,大家想出了很多办法,唱歌、吹号;饮水更难,有一次,黄诚政委带着老向导和警卫员去找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尝是苦的,根本没法喝!水太宝贵,经常一壶水在队伍中从头传到尾,一人一口润润喉咙,偶尔发现马蹄印里有水,赶紧用毛巾沾上点湿湿嘴唇。”

    1949年12月22日,部队经过792.5公里的沙漠穿行走进了和田城,看到突然出现的部队,老百姓沸腾了,纷纷涌上街头欢迎,“他们以为是天兵天将。”李炳清笑道。

    当年的1800多位勇士,如今只剩下包括李炳清在内的10人。老人胸口别着多枚勋章,其中一枚是奖励他在新疆工作了30年。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后,李炳清先在农十四师四十七团担任农业技术员,随后当保管员,1970年领导找他谈话,说交给他一个任务——携家带口去看护水库大坝。当时他心里有过犹豫:因为保管员算是干部,看护大坝就变成工人了。但他又想,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去,坚决完成任务!这一去,一直干到退休。有人说他“傻”,李炳清却说:“想想牺牲的战友,有啥不知足?”

    1999年,兵团组织四十七团老战士去乌鲁木齐等地参观,在石河子广场王震铜像前,李炳清代表老战士向司令员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胜利完成了你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的任务,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新疆。我们做到了。我们没有离开四十七团……”

    这就是兵团的开拓者,他们宛如沙漠里的胡杨,坚毅、顽强,将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这片土地。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达257.3万,下辖14个师、175个团,2200个连队,4391个工交建商企业……采访末了,老人说,不久要去北京参加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沧桑的脸上,满是期待与喜悦。

上海知青:

“怎不爱这第二故乡?”

    1962年11月,农垦部长王震到上海与市委主要领导达成共识,3年内动员11万年龄在16至35周岁的上海青年到新疆参加兵团建设。1963年7月至1966年7月,10万余名上海知青来到新疆,其中安置在兵团的9.7万人,光农一师就有45402人。朝气蓬勃的上海知青就像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到兵团。在开发塔里木的岁月里,上海知青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地处天山南麓的阿拉尔市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这个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建设、管理的城市,筹建成立不到10年,目前已跨入全疆先进城市行列。车行阿拉尔,只见道路宽阔,树木葱郁,楼房成片,谁能想象50多年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这里,正是上海知青们集中扎根的地方。

    年近七旬的徐林根,黝黑、清瘦,从外表看已然是当地农民,只是一开口,地道的上海话依旧利索。老人记得,1964年6月4日他来新疆,送别时母亲在上海火车站大哭,“没想到一下子跑那么远”。“最难忘1969年到1970年间,抢修胜利水库。当时的口号是‘修一年水库当一年兵’,一天工作约15个小时,突击关头甚至长达20小时。我那时是班长,有一次拉肚子,还推着独轮车硬走了40里。”

    进疆时还不到15岁的上海姑娘王健,如今也鬓角斑白。她从医院化验员做起,通过努力学习,2000年退休时已是内科主治医师。“当时医疗条件落后,人手严重不足,用马灯照着显微镜连夜工作是常事;因为血型样本难以长时间保存,为了保证检测准确,我定期抽取自己的血液制成血型片,每月5毫升,坚持了20多年。”另一位上海姑娘柏菊珍,则当了一名保育员,教给一批又一批新疆孩子普通话、文化知识、文明礼仪,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上海阿姨”……

    “看到城市这些年的巨变,会很感慨,这是靠我们的肩膀一筐筐挑出来的,也是靠我们的知识灌溉起来的。”徐林根说。他现在月退休工资2600多元,全家住在商品房里,这是当年在“地窝子”里做梦也想不到的——“地窝子”是很多上海知青的“首套住房”:挖个坑,拿几根棍子撑一下,里边铺点麦草就成了。后来,徐林根住过土坯房、砖房,今年搬进了新家。

    在徐林根家中,我们巧遇另一名上海知青冯伟国。1999年退休回上海后,他来新疆3次,每次都要探望老哥徐林根。“当年来回一趟得15天,现在5小时飞机。虽然离开了,但我依然对新疆很有感情,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青春啊!”冯伟国说。

    阿拉尔市有一片茂密的知青林,是为纪念上海知青的贡献而建。在知青林,步入晚年的知青们唱起了当年青春的歌:“迎着暴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兵团后代:

“替父辈们守好并发展这片土地。”

    第一代兵团人的子孙们也广泛地加入到兵团中来,他们分布在兵团下辖的14个师里,有领导干部,有普通职工,他们秉承着父辈开创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对兵团的建设、新疆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记者问:“兵团精神是什么?”农十四师224团副政委林 回答:“兵团就是家的感觉,我们一代代兵团人都要为发展当地经济、维护当地稳定而努力。”

    林 的父母是广东人,上世纪50年代末援疆来到兵团,父亲当过拖拉机手,后成为政法干部,她从小上的便是兵团的学校,从新疆兵团教育学院毕业后,分配进入兵团工作。做了多年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后,今年4月成为农十四师224团副政委。林 说,兵团人的努力,就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当再问“兵团精神是什么?”时,《兵团日报》办公室秘书葛剑说:“这种精神就是勤奋和踏实工作,为热爱的事业添砖加瓦。”

    葛剑的爷爷跟随王震将军进疆,就地转业后成为兵团的普通职工,父亲则在农八师商业局工作。葛剑从新疆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了《兵团日报》。

    他的感悟来自长辈的言传身教。“爷爷不计个人得失,把一生奉献给兵团。他平时话不多,但若听说晚辈工作不踏实,必定以军人的口吻严厉训斥,跟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很像。”葛剑告诉记者,父亲同样要求严格,常板着脸跟他说,“工作不干完不准回来。”耳濡目染之下,葛剑有着兵团人的荣誉感,他的愿望很简单:通过勤恳工作获得更多荣誉,给兵团争光。

    三问 “兵团精神是什么?”——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何信说:“是种‘大无畏精神’,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荒滩戈壁上建起城市,偏远地区引来八方投资……”2005年大学毕业后,两代都是兵团人的家里希望他留在新疆工作,何信却有自己的打算:先到上海去闯闯。他先后从事过房地产和销售,非常辛苦。“常接到爷爷来信,老人总鼓励我:‘先做人再做事。’在上海4年,业绩不错,没给兵团丢人!”2009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招聘工作人员,何信顺利通过考试,负责对长三角地区的招商引资。

    说到回来后的感受,何信说:“这些年能明显感受到新疆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各大产业有很多政策支持,石河子也吸引了许多外来投资,这是非常好的机遇。作为兵团后代,我想替父辈们守好并发展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