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毕业旅游的地方:宜良:杨洪彬教子用双足写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19:39
宜良:杨洪彬教子用双足写人生
作者:   时间:2011-5-20   来源:云南日报

 本报记者 王怡文 文/图

    2010年,小时候因触碰高压电而失去双臂的19岁男孩杨孟衡在高考中考出了宜良县文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他自强自立的精神让无数人感动落泪,而杨孟衡却把自己的成功全归于父亲杨洪彬,他说:“如果没有当年父亲的严格要求,我想今天我也不可能用双脚走到今天。”

    在杨孟衡这名“折翼的天使”心里,父亲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一棵参天大树,也是让自己重获新生与希望的翅膀。  

    面对孩子的期盼

    1986年,杨洪彬在宜良县耿家营大戈比小学接过教鞭,从小学老师到中学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5年。在朋友、同事的眼里杨洪彬是一个儒雅、乐观的人,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他也总是微笑着,让人印象深刻。

    1997年4月17日,是杨洪彬一个记忆深刻的日子——刚满6岁的儿子杨孟衡来到村边的一座抽水变压器旁玩耍时,被10千伏的高压电夺走双臂。杨洪彬说:“当听到医生说,要保命就得做双臂高位截肢的手术时,我和妻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的一生会就此毁掉。要是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天之前有多好,尽管过去有很多辛苦,但最起码有希望。”这一夜,夫妇俩彻夜未眠,“对于一个失去双臂的孩子来说,未来的生活将会是什么?”事隔多年后,讲起这段往事,杨洪彬的眼里还噙着泪水。

    “他出事的时候我正好30岁,30正是而立之年,我的儿子却没了双臂。那种痛苦是一辈子都难以言说的,可是儿子醒来时说了句‘我要读书’的话,这句话每天都在我耳边萦绕,我想除了双臂之外,我不能让他再失去别的,我想让他和健全的孩子一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面对孩子的期盼,杨洪彬夫妻俩从痛苦中走出来,将全部的心思倾注在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上。

    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看完日本电影《典子》后,杨洪彬得到了一些启示,他和妻子开始试着教儿子用脚代替手的功能。在儿子的病床上,妻子用一块画板做桌子,用右脚夹住铅笔示范给儿子看,从一横、一竖开始了对儿子的特殊训练。他说:“开始时儿子连笔都握不住,但两个月后,儿子不仅能握笔,而且写数字和笔画也有形了。”在那之后,每天早上杨洪彬都带儿子跳远,训练他的腹肌力量;督促儿子做仰卧起坐,锻炼儿子的柔韧度;让儿子练习用口、下巴、脚来穿衣服裤子。

    杨洪彬还把更多心思放在了培养儿子乐观的性格与坚强的意志上,注意与孩子的思想沟通。有一次,孟衡觉得自己中考没发挥好,他给儿子做了一个晚上的思想工作。他说:“人生就是这样,发生了就不能改变。 ” 

    记者通过视频采访了正在广东上学的孟衡,这也是这对父子使用最频繁的联系方式。杨孟衡告诉父亲,自己获得了“中山大学2010年‘时代地产杯’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杨洪彬说:“年度就说明只是暂时的,你是今年这个年度的人物,但你能做一辈子的人物吗?你能做好吗?不要骄躁,踏踏实实地做好你自己。”

    父子俩也会用打字的方式交流,孟衡用双脚打字的速度与正常人用双手打字的速度一样快。孟衡说:“小时候父亲要求我必须用脚来打理自己的生活,只要是手能做到的事,我的脚也必须做到。有时候甚至觉得父亲对我很残忍,但是现在的我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如果没有当年父亲的严格要求,我想今天我也不可能用双脚搞定一切。” 杨孟衡为有这样一位父亲深感骄傲:“父亲教会我怎么去面对生活,他是一个执著的人,认定的事就不会改,也正是这种执著一直支撑着我走过来。”

    教育孩子的典范

    记者来到杨洪彬家采访时,他的妻子李玉芬正在沙发上为儿子制作袜子。因为杨孟衡要用脚做很多事,所以袜子需要特殊制作——把普通袜子一角剪去露出大拇指和二拇指……

    李玉芬边剪袜子边回忆说:“为了培养孟衡吃苦的精神,在他8岁的时候我们把他送到昆明市残联组织的‘残奥会体育集训队’,孟衡15岁那年正值青春期,在集训前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和我拌嘴,走的时候也没跟我说一声。”杨洪彬送儿子前往昆明集训途中儿子问:“妈妈怎么没来送我?”杨洪彬告诉他说:“只要你说一句希望她来送你,她马上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但是你走的时候都不告诉她一声……”儿子流下了眼泪。李玉芬说:“杨洪彬是一个懂得承担与负责任的人,每次我与孟衡之间有摩擦或是无法沟通时,他就像润滑剂一样,对家庭对儿子总是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他总是用他的实际行动温暖着儿子,也让笼罩在我心头的乌云渐渐消散。”

    许多人正在为杨洪彬夫妇能教育出这样骄傲的儿子而感慨时,杨洪彬却表示:“我并不是大家所说的教育孩子的典范,我也不想当这个典范,因为无论谁的人生都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如果能减少我的寿命能换来孩子的一双手臂,那么我愿意那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