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佛心禅话--[精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19:30



佛心禅话
(2007-12-02 10:04:35)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槃、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71.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75.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76.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8.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9.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80.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81.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2.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3.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84.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5.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 差 ” )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8.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90.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1.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92.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_fa_lun。
93.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94.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95.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不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96.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华。
97.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98.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槃。
99.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00.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0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0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0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05.真心是菩萨净土。
106.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07.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0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9.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10.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棲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11.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12.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槃。
113.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4.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15.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16.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17.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18.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19.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20.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21.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2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23.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24.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25.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6.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27.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28.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29.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3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31.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32.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33.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4.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35.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6.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137.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38.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139.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140.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141.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142.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143.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
144.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145.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146.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147.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148.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149.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150.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51.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152.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15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154.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156.佛是无心道人。
157.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15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159.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
160.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6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16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63.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64.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16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16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167.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68.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169.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170.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17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17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17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17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17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176.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177.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78.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179.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80.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181.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82.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183.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184.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185.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186.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187.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槃三祗。
188.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证。
189.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190.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191.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192.益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
193.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194.竹春生筍,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
19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196.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197.森罗即万象,一法之所印。
198.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99.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00. 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fa_lun。
201.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02.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203.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204. 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205.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06.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07. 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208.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10. 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11.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12.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槃。
213.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214. 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215.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216.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217. 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218. 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219. 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220. 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221.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222.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23.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224.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225.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226.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27.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228.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29.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30.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31.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32.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33.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34.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5.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36.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7.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38.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9.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0.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41.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42.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43.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44.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45.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46. 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247.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48.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49. 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50. 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51. 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52.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53. 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254. 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55.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56.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57. 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58.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259. 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260.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61.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62.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263.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264.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265.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266.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267.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268.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269. 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270. 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271. 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272. 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273. 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274. 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275. 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汎般若船。
276.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277. 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278.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279.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280.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281. 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282.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283. 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284. 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285.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286.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287. 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288.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289.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290. 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291.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92. 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293. 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294. 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295. 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296.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297.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298.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299. 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300.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301. 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302. 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303. 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
304. 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305. 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306. 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307. 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308. 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309. 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310. 此灵觉性,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311. 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312. 佛即心兮心即佛。
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
始是真如法身佛。
313. 妄身临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314. 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315. 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316. 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
317. 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318. 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319. 高峰禅师:「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320. 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321. 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322. 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323. 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324. 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少存情面。
325. 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326. 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327. 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328. 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己,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329. 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330.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331. 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332. 众生界即诸佛界。
333. 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
334. 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 槃生死,俱是强名。
335. 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336.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337. 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338. 无所住,不染不着,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见种种法。
339.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340.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341. 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342. 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343. 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所以有贪嗔也。
344. 世间万事莫非对待,于此中,看破其莫非彼此相形而有,既皆相形之事,则是一切虚幻不实,有即非有矣;然而不无幻显现,非有而有也。顾既超乎其表,是为不着,不如是不能证绝对之性体,此大智也;随顺其中是为不坏,不如是不能救轮回之众生,大悲也。
345. 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虚如空者,不住相是也。
346. 施不住相,福如虚空。
347. 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348. 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349. 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350. 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351. 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352. 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353. 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现在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354. 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
355.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槃 。
356. 心无去来,即入涅 槃 。是知涅 槃 即是空心。
357.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358.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359.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360.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361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362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363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364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365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367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68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369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370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371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372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73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74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75 .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376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377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378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379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380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381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382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383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384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385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386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387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簾 。
388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389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390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91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92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93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94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95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6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397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398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399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00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01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402 .无心者,无一切心。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寒不碍,无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
403 .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已。
404 .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灵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405 .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406 .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407 .如来藏本自空寂,并不停留一法。
408 .忘机是佛道,分别是魔境。
409 .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410 .一切法本空,心即不无,不无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411 .无名即是一切诸法得道之处。
412 .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心不可见,以无为见,契亦无契,无亦无无。
413 .无心似镜,与物无竞。无念似空,无物不容。
414 .欲求大道。先正其心。
415 .妄念无生,乃名真心不动。
416 .妄息心空,真知自现。
417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
418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419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已显现。
420 .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421 .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422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423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424 .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425 .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426 .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427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
428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
429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430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431 .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432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433 .离相为离念之方便,离念为离相之究竟。
434 .能不起念,一切相不离自离。
435 .取相之病若除,则内而五蕴,外而山河等一切法,便如楞严经所说咸是妙净明心净明体。
436 .性乃本具,万古恒常,非由因缘聚会而生者也。
437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438 .诸法缘生者,谓一切法本来无生,但由因缘聚会,假现生相耳。
439 .夫众生处处执着,一言执着,便有能所。就能执一面言,无非妄念。就所执一面言,便是诸法。
440 .欲遣我执,最妙观空。
441 .佛称医王,又称空王,即谓能医众生执实之病耳。
442 .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
443 .不得一法,名为传心。
444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
445 .诸法如梦,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即此空寂灵知之心,是汝本来面目。
446 .道元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
447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是处。
448 .欲得作佛去,不舍众生心,但莫污自性,即是解脱义。
449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450 .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451 .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
452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453 .心外见法即是外,若悟自心,即离生死,即是涅 槃。
454 .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455 .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456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457 .非有之有为妙有,非空之空为真空。
458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459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460 .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无取无舍,何得有别。
461 .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名为外道。
462 .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
463 .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
464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465 .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
466 .如来五眼: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467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468 .尽无尽。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
469 .天地在乎,万化由心。
470 .圣人妄念忽起,即同凡夫;一念回机还同本得,凡夫即圣。
471 .深深拔,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472 .深潭月影,任意撮摩。清谈对面,非佛而谁。
473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474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475 .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
476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477 .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
478 .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
479 .正念者,唯念菩提;菩提无所念,一切处无心。
480 .只个无念,是名真念。
481 .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482 .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483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484 .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485 .罪从心生,还从心灭。善恶一切,皆由自心。
486 .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487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
488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489 .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菩提。
490 .心住无住处;心不住一切处;心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不住不空,不住定不住不定;如是名无住心也。

491 .不住六尘生心。
492 .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493 .盖心虽无法,而法从心生。故十法界之性,不离乎惟一真心。
494 .念是业识,而性体中并无是事。
495 .虽业识纷动,而性净自若,犹之虚空中万相森罗,而虚空仍自若也。
496 .念乃随起随灭,并无实物,一犹之空花,幻有实无也。
497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念自性定,心地无我自性慧。
498 .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499 .布施何物?布施却二性。所谓善恶性,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

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1、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2、因贪嗔痴而发生的一言一行,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一切都是恶。在不贪、不嗔恨、不愚痴的状态下,一言一行,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一切都是善。
  3、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4、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在最高处。
  5、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忏悔的过程,直至我们圆满、成佛那天才不要忏悔,之前一直都要忏悔。
  6、我们都不愿意感受痛苦,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痛苦的因;我们都想得到快乐,但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快乐的因。我们所想与所作所为都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叫颠倒。
  7、观想不是着相。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相,这才叫不着相。相不是障碍,执着才是障碍。
  8、念佛一定能管用,一定能往生,但是我们嘴里念的是佛,心里念的是魔,都是私心杂念。这样“念佛”实际上就是念魔,表面上修行,实际上在造业。
  9、让众生高兴,这就是善事;让父母高兴,这就是孝顺。
  10、精进不是一种刻意、一种勉强,而是内心里的一种欢喜、一种迫切,渴望能学、能修、能得到,每时每刻都不会忘掉。
  11、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就没有意乐圆满;没有意乐圆满,我们就不能修持正法;不能修持正法,就不能解脱,不能成佛。
  12、我们是修大乘佛法的,要饶益众生,但是首先要饶益自己身边的,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
  13、很多人学佛精进不起来,根本的原因就是出离心没有修好。四外加行是修出离心的方法,把四外加行修好了,相续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出离心。
  14、我们现在所遭受到的所有的痛苦与烦恼,都来自于对轮回的贪念,对世间琐事的贪着。
  15、无论什么时候都敢面对、敢承担,这叫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会面对、会承担,这叫菩提心,是一种智慧。
  16、修行的过程就是修正自己的过程,并不是修正别人的过程。
  17、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可能不抓紧。你不抓紧时间,学佛修行的事情一拖再拖,这就说明了你没有希求正法的心,你没有意乐圆满。
  18、福报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想修福报,要具足布施、持戒、忍辱三个条件,如果做不到,不可能得到福报,相反只能减少原有的。
  19、仪轨是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发心、发愿。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方法,如果方法不正确,做什么也不会成功。
  20、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21、心一动就造业了。不管善业恶业都是造业,造业了就要感受果报,就有因果了。有因果就有戏论,有戏论就有轮回。
  22、受戒是为了让你增加功德,不是佛要求你什么,不是让你受苦受累。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报,有福报了就有智慧。
  23、要认真,但是不能执着;要放下,但是不能放弃。不认真是罪过,不执着是解脱。
  24、什么是真空妙有?要认真,这是妙有;不执着,这是真空。要放下,这是真空;不放弃,这是妙有。
  25、我执也是一种贪,贪着于自己。
  26、真正的佛法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心,别让心那么散乱。心散乱了活得就辛苦。
  27、一切功德的来源是信心和慈悲心,一切修法的基础也是信心和慈悲心。念念不忘上师三宝,才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念念不忘父母众生,才有真正的慈悲心。
  28、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29、能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不放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
  30、学佛就是学做人;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31、福报、智慧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修福报、修智慧就是让它显现出来。你去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承认自己是佛,这叫显现。
  32、你仅仅放生了,这不叫行善。从内心里做一个决定,从今以后全力以赴地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这个决心才是行善。
  33、不是将不清净的东西观为清净,将不圆满的东西观为圆满,而是本来就是那么清净,本来就是那么圆满。你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并且证得了这个道理,这叫开悟、证悟。
  34、阿弥陀佛是真心想接我们的,关键是我们是不是真心想去?如果真心想去,你肯定时时刻刻都发这个愿,到临终的时候也不会忘。
  35、回向的对境是无量的,回向的功德也是无量的,这是使功德得以圆满的一种善巧方便。为自己、为某某众生回向,你得到的功德就小,因为你的对境小、心量小。
  36、你能解脱,这是上师三宝的一种期望;你能利益众生,这是上师三宝更大的期望。你为了这些去爱护身体和生命,这实际上是爱护诸佛菩萨的事业,爱护父母众生的利益,并不是为自己。
  37、看见佛菩萨了、看见光了,有各种好的征相和梦境,这也是好事,但是这不等于解脱,也不等于成就。任何时候都不起烦恼、没有痛苦的时候才是解脱、才是成就。
  38、火点燃了,灰自然就有。你只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世间的福报自然而然就来。
  39、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去为众生,却使自己得到解脱;没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就是为自己,却什么也得不到。
  40、有善知识的指点,依照他的要求去做,这叫会学;有正确的方法,按照正确的方法去修,这叫会修。
  41、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42、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佛、什么叫往生、什么是西方极乐世界,还念佛求往生,这就叫迷信。信,要先明理,明理才能深信,才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43、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在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44、我们一定要学佛修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失去众生,不能失去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该做的一定要做好,该尽的义务一定要尽到。
  45、做从心里决定,“我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是慈心;“我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是悲心。对每一个众生都能发出这样的心,才是无量的慈悲心。
  46、我们不执着于快乐,也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我们不想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佛法的奥妙也正在这里。
  47、魔,分心魔和外魔,外魔是心魔的显现,心魔才是真正的魔。
  48、我们完全为众生的时候,才能断除我执和我爱,才能降伏贪嗔痴慢疑的烦恼。降伏了这些烦恼,才能不造业;不造业了,才能不受恶果。
  49、我们研究佛法、修持佛法,就是为了增强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的信心。修行的过程就是增加信心的过程。
  50、自己的功德、福慧圆满了,没有丝毫的自私自利心,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别人,修正别人,之前我们没有资格。
  51、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你觉得自己活得累、活得痛苦,这就是命不好。始终无法使自己满意,始终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运气不好。
  52、很多人都把佛当神,把佛法当神话,当做承办世间琐事的工具,向佛求这个、求那个。你有所求,就没有佛法。
  53、认真是一种缘起的作用,是完全的解脱;执着是轮回的因,完全是痛苦的。不执着了才有认真。
  54、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这叫放下;认真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叫不放弃。
  55、对自己要有信心,信心不是傲慢。信心是对自己的认知,是一种正知正见,是对自己的法喜充满。傲慢是一种无明愚痴,是一种邪知邪见,完全是烦恼。
  56、智慧是在人和事中磨练出来的,我们遇到一次违缘,能增长一种智慧;遇到一次障碍,能提高一个层次。
  57、观察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毛病,这才是改变命运。你的毛病越少,命运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运越不好。
  58、如果你有我执我爱、自私自利,你怎么想也想不到周全和完美,怎么做也做不到圆满和究竟。
  59、随喜是善心、是正念,它对治了嫉妒、嗔恨心等烦恼,这是最大的善根,最殊胜的正念。好比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一旦融入大海中,就拥有了大海的力量。
  60、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是心魔,真正的魔。
  61、不尽责任、不尽义务,这是罪过。真正能尽到责任、尽到义务,这是修行,这是功德。
  62、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得到一切。不放下,什么也得不到。
  63、断习气、断烦恼也要有一定的过程,别着急,着急也是一种障碍。
  64、佛法是圆融一切,你真正能圆融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佛法是容纳一切,你真正能容纳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
  65、你的发心动机是恶,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别人怎么赞叹你都没有用。你的发心动机是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别人怎么诽谤你也没有事。在上师三宝面前,在因果面前,自己是清白的。
  66、你最执着的,就是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最能考验你的。他伤害你的时候,你如果不动心,能放下他,你才过关。
  67、佛也演戏,凡夫也演戏,但是佛不执着、不糊涂,佛知道自己正在演戏,所以没有烦恼与痛苦。凡夫就迷在这里,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戏,都当真了,于是就烦恼、痛苦。
  68、心的变化,是最高超的魔术师的表演,看起来那么神奇奥妙,任谁也辨认不出来。当我们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实没有什么复杂的,都是它变的。
  69、心里没有障碍,就没有外魔的干扰和危害,主要是我们的心不清净,心态不平衡。
  70、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和毛病,只能看见别人的缺点和毛病,这就是傲慢心。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71、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72、无常分两种,一个是粗大的,相续之无常;一个是细微的,刹那之无常。刹那无常和空性是一个道理,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证悟空性。证悟无常,是证悟空性的因。
  73、舍,就是舍弃。舍弃对亲朋好友的贪恋心;舍弃对仇人、敌人的怨恨心。
  7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75、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76、看住这个心,这叫修禅;把自己的心从执着妄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这叫修密。
  77、我们不伤害众生,这就是断恶。不仅不伤害,而且还能让他们高兴,利益他们,这叫行善。
  78、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79、什么叫法弱魔强?精神世界越来越落后,正知正见越来越弱,这叫法弱;物质世界越来越发达,邪知邪见越来越强,这叫魔强。
  80、佛法是完全平等自由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你根据自己的条件、根基、福报和缘分来选择。关键是,你学哪个法门都得认真,修哪个法门都要坚持。
  81、不懂因果的人,就是不懂佛法的人;不取舍因果的人,就是不修持佛法的人;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是不相信佛法的人。
  82、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83、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你把清净心修出来,让心中的净土显现出来,你就活着往生了、到净土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了。
  84、你的身体是坛城,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85、你面对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修行的对境。
  86、什么叫法供养?你发心为众生学佛,发愿为众生成佛,按上师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学,如理如法地修。这叫法供养,这叫法布施。这是对上师三宝最大的供养,也是对父母众生最大的布施。
  87、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修行?烦恼、习气减少了,慈悲心、菩提心增加了,对上师三宝真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了,那你才是真有修行了。
  88、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89、放下了一切众生,这是大彻大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是大慈大悲。你真正明白了,这叫开悟;你真正做到了,这叫解脱。
  90、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工作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91、有无我的智慧,才可能有菩提心。如果不能把“我”忘掉,你想完全为众生是很难的,口头上说说而已。
  92、真正有修行的人,见解越高,取舍因果的行为越细。
  93、如果你的烦恼、习气减少了,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也没有什么可放下的,内心里真的轻松了、自在了,那你就成就了。
  94、佛已经将脱离痛苦的方法教给我们了,我们按照佛的要求去做,然后再把这个方法告诉别人,也让别人这样去做,这叫弘扬佛法。
  95、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还没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还没有智慧,你的修行还没有到位。
  96、菩萨眼里没有看不起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你想成佛,先学当菩萨。连菩萨都当不好,还能成佛吗?
  97、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98、有也行,没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绝。来去都是自然,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都是演戏,缘来缘去,很正常,已经看透了,已经都弄明白了,不会为这些动心,这叫如如不动的心。
  99、饶益众生实际上是饶益自己,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都是自己的。你只想着饶益自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因为你所想的和所做的正好相反,恶的因是永远不可能得到善果的。
  100、众生是不停的辗转轮回,佛是不停的辗转净土。一个是由对轮回的贪念心转来的;一个是由慈悲心而转来的。
  101、佛让你对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有执着,不能有分别。但是你非要去执着上师三宝,然后又分别上师三宝。你这样还是没有学佛。
  102、你学得不好,你是刚学的,所以才要认真学。如果总是用这些理由原谅自己,那你永远没有办法精进修行,更难以在今生解脱。
  103、修持不能等待,因为死亡不会等待。我们学佛、修行,一定要赶在死亡的前面。
  104、一定要好好地修忍辱。如果不修忍辱,心里哪怕有一刹那的嗔恨,也会摧毁你在一千个大劫当中积累的福慧资粮。
  105、很多人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106、活没有信心,死没有决心,世间上也没有什么成就,出世间上也没有什么成就,这种人怎么都不行。你能脱离轮回,能摆脱痛苦,能解脱成佛,救度更多的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人。
  107、自己光念佛、光诵经,不顾家,也不顾孩子,让他们起烦恼,让他们痛苦,这也是恼害众生。
  108、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绝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绝望越大。
  109、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害怕——害怕离开,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么是放下,那个时候才不会害怕,才能放下。
  110、我们真正有出离心了,真正能够放下了,那个时候我们不用放弃一件事,不用放弃一个人,一切都可以接纳。
  111、佛法是恒顺,佛法是圆融,佛法是容纳。真正放下了,才能恒顺一切,才能圆融一切,才能容纳一切。
  112、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善心,你的信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113、你的眼泪是为众生流的吗?
  114、无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115、我们都是凡夫,每天会犯很多戒。犯戒不怕,怕不忏悔,怕不会忏悔。你不忏悔,这就是过失;你会忏悔,这就是修行。
  116、一讲轮回的过患,都不爱听,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你不爱听也是这样,爱听也是这样。佛讲的是道理,不是讲故事,轮回确实是这么苦的。
  117、靠缘份寻找上师,靠根基寻找法门。你选择一位有缘的上师,选择一个相应的法门,这不是分别,这是一种修持的方法。
  118、当你真心实意想学、想修时,解脱是最容易、最简单的事。
  119、让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广阔,像大海一样宽容,像大山一样稳定。
  120、业力没有显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转变因果,可以改变命运。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拦不住。那个时候才相信轮回的痛苦,已经晚了。
  121、结缘是为了了缘,只有好好地结缘,才能好好地了缘。什么叫了缘?不管小事大事,样样事都认真、用心去做。小事你也别嫌弃,大事你也别害怕。
  122、所有的方便都让给别人,所有的困难都留给自己,这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
  123、你的内心里还是不轻松,还是不自在,还有烦恼,还有痛苦,这不叫解脱。
  124、你会学佛,你才能成佛;如果你不会学佛,你永远不会解脱,永远不会成佛。
  125、你所谓的敌人、仇人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识、上师,才是你最大的恩人。他通过很多方式指出你的毛病,让你知道自己的缺点,这是最好的窍诀。
  126、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127、有正知正见才能对付邪知邪见。没有邪知邪见才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才不造业,不造业才不用感受痛苦。
  128、什么叫无伪的慈悲心?对每一个众生都一样。对自己儿女的感情和对一切众生的感情是一模一样的;对自己父母的感恩和对一切众生的感恩是一模一样的。
  129、你好好地表法,好好地表演,这才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130、没有平静的心,就不会有清净处,也不会有平平安安的事。
  131、整个宇宙就是我的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132、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133、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134、把每时每刻都当成自己的临终。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这是我的最后时刻……
  135、不出家不能真正学佛、修行。这里说的不是身出家,而是心出家。心出家就是有出离心。
  136、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137、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138、如果把对生活、对工作的精力用在学佛修行上,那你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佛。
  139、你真正能发出来菩提心,那个时候我们都成为僧人了,我们都是三宝之一,都可以说是一切众生的怙主、皈依处。
  140、你不敢相信你是佛,这就是你的业障,别的哪有什么业障?
  141、如果你有一颗恭敬心、虔诚心,实物供养和意幻供养没有任何区别。
  142、实际上任何人都有佛性,如果你真正认识到了,那个时候你就解脱了。
  143、只有善的起心动念才能成为得到各种资粮和福报的因。有了足够的福德资粮才能成就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
  144、我们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我们敢面对、敢承担的时候,才没有畏惧,才没有恐怖。没有畏惧感、恐怖感,没有患得患失,才没有烦恼和痛苦。
  145、“每个人都有佛性”是什么意思?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功德,每一个人都可以修福报。“每一个人通过修行都可以成佛”是什么意思?每个人都可以学功德,而且可以学到圆满;每个人都可以修福报,而且可以修到圆满。
  146、佛法跟一般的学问不一样,佛法是从恭敬心、信心中得来的,你要有恭敬心、信心才能成就。
  147、恭敬心和信心是从哪里来的?要修行,消业积福。业障越小、福报越大,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越大。
  148、你所修的法是正法还是邪法,就看自己相续中这些烦恼和习气有没有转变?如果有转变,你所修的法就是正法。
  149、执着世间、执着世间法是执着,执着佛、执着佛法也是执着。只要是执着,就一定会有烦恼。
  150、执着是烦恼的根,烦恼是痛苦的根。有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了就会感受痛苦。
  151、在证悟空性以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心,都在愚痴的状态中,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业,都是轮回的因。
  152、观察、评论他人的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153、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然后将之变为一种习惯。这样我们在思想与行为上才能逐渐变得高尚与纯粹,才能真正与佛法相应。
  154、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55、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56、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57、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靠他力和自力,上师三宝的力量和自己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有感应,才有成就。
  158、本来具有的清净平等的自性,这就是佛性。每一个众生本来都具足,跟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一点点也不差。
  159、我们总是喜欢攀缘,不肯随缘。原因是什么?就怕不顺利。但是攀缘是不会得到顺利的,你觉得顺利也是暂时的,不会有永久的顺利。
  160、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61、修行人应该是很正常、很恒顺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恼害他人,也不自生烦恼,这才是圆满。
  162、现在我们学佛、修行了,有时候恼害众生,有时候自寻烦恼,这都不如法。学佛、修行太执着了,也是一种障碍。
  163、诸佛菩萨所有的行为都包含在普贤菩萨十种愿望里,这里有恒顺众生。你能恒顺众生,这就是学佛、修行。
  164、在任何对境面前都没有分别,这就是平等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起烦恼,这就是清净心。你能发清净心、平等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善事。
     165、什么时候加行才算修成了?看看你的相续中有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有没有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有了,加行才算修成了,才能成为法器,才可以修正行。
  166、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167、人的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的手上,关键是怎么去调伏这颗心。三藏十二部佛法那么广,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多,都是调伏心的方法。如果心没有安住,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168、怎么培养信心?只有消业、积福,没有别的办法。业障清净了,福报大了,信心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169、有平稳的心,有知足的心,这就是你最大的福报。
  170、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171、真正有修行的时候,世间上的成就才不会成为你痛苦和压力的来源。
  172、在所有的活法当中,我们选择了学佛修行,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173、无始劫以来,我们都患有贪嗔痴慢疑五毒病,这不是一般的病。患上这些病,我们就会断掉解脱的慧命,会感受轮回的痛苦。
  174、一切痛苦都是贪嗔痴慢疑造成的,我们要了解一切痛苦,并且摆脱它们。
  175、不用问别人自己能否修成,自己最清楚自己,只要你有希求正法的心,就能修成。这是最标准的答案。
  176、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177、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两面的。好的地方是用佛的心来看的,不好的地方是凡夫的心来看的。佛只看好的地方,都观为清净,都观为圆满。凡夫只看不好的地方,所以在一切境界中都会被影响、被伤害。
  178、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
  179、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180、不相信轮回就是不相信佛法,没有取舍因果就是没有修持佛法。真正相信轮回才可能不再执着轮回,真正相信因果才可能不再造恶业。
  181、学佛就是了缘、了债、了生死。
  182、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183、哪有恒常不变的东西!别当真,都是假相,都在演戏。
  184、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发心发愿,一定要跟这些众生结善缘,不能结恶缘。我们跟众生结的恶缘越多,修行上的障碍就越多;我们跟众生结的善缘越多,修行就越顺利。
  185、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186、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187、不管是什么缘,既然结了就要还,这叫随缘。
  188、你既然已经发心发愿了,就要去做啊!否则,就是欺骗上师三宝,欺骗父母众生。这是罪过呀!
  189、佛法应该是自在的,你没有自由自在,就没有佛法。
  190、命运可以改变,可以转。随什么转?随着你的心转。这个心就是善心和恶心、善业和恶业。
  191、出离心就是对轮回没有丝毫的贪恋,对世间的法没有丝毫的贪图。我们不是要脱离轮回,而是要脱离轮回的苦。学佛修行就是脱离这些痛苦的方法。
  192、不自由的转,这叫轮回。我们不能这样转,要自由的转,这叫弘扬佛法、救度众生。
  193、我们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去给别人表法,使别人感化,让别人也学习佛法,修持佛法,这叫救度众生。
  194、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195、没有超越因果的时候,就不能超越轮回,还要在轮回里感受痛苦。超越了因果,才能超越轮回。之前,念佛也好、修法也好,都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得到暂时的利益,根本解脱不了。
  196、有分别的念是杂念,有分别的修是杂修。没有分别的念,没有分别的修,这是真正的专修专念。
  197、有的人逃避心特别强,一讲轮回过患,地狱、饿鬼、傍生有如何如何痛苦,就不愿意听,这都是逃避心啊,都是执着。
  198、你把轮回看透了,才不会害怕。我们现在害怕这个,害怕那个,不敢面对,总是想逃避,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弄明白轮回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弄明白了,不会这样害怕的,内心一定会得到一种快乐与安定。
  199、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20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201、成佛是在做人的基础上,你先做人,然后再做佛。连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做佛呢?
  202、每个众生都是你自己,你对你自己怎么样,你一定也要对众生怎么样。
  203、失去众生就等于失去了菩提心,失去众生就等于失去了佛法。
  204、对自己没有信心就是对佛法没有信心!如果你对佛法有信心,那肯定对自己也有信心。
  205、佛让我们放下,我们为什么放不下?总是执着、牵挂,着急上火?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怕。已经得到的,怕失去;未得到的,怕得不到。患得患失!
  206、没有智慧的人,就没有方便,所以有违缘,有障碍;有智慧的人,就有方便,所以没有违缘,没有障碍。有违缘、有障碍了,他就烦恼,就痛苦了。
  207、觉得这个好,就去追求;觉得那个不好,就想逃避。总在患得患失的牢狱中,这样你永远解脱不了。不会有轻松,不会有自在,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208、什么叫了缘?你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你没有尽到的话,你没有修行了,你不能解脱,不能成佛。
  209、什么是傲慢心?我们总能看见别人的缺点、毛病,我们总能看见自己的优点、功德,这是傲慢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啊!
  210、金刚兄弟之间一定要团结和睦。我们有团结、有和睦,才有共同的力量。我们的力量,就是加持,力量在一起,加持就在一起。
  211、了脱生死是什么意思?了脱生死是了脱生死的苦。佛也生,佛也死,但是他不受生和死的苦。凡夫人他就执着,没有智慧,他就受这个苦。
  212、解脱成就以后也有因果,但是不会受因果。有因果,但是不受它的影响。我们还没有解脱、没有成就,我们现在还要受因果,那怎么办?就是转变因果,别的没有办法。
  213、千万不能把相续和佛法分开,不能把生活和修行分开,分开就是过错,分开了你就永远都不会解脱了。
  214、你所占有的财产、机会、权利等这些都是自己生生世世修来的福报,随便浪费这些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福报,这个道理一定要清楚!
  215、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216、念佛念心,修行修心。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
  217、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比修行更重要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218、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219、什么是窍诀?能让你证悟空性实义、证悟本性,把你的心安住在本觉当中的这个方法,叫窍诀。
  220、如果你真正得到灌顶了,你的相续中肯定有无比的信心、强烈的出离心、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如果没有,你还是没有得到灌顶,你还不是灌顶的法器。
  221、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关键的时刻。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相续,把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善知善念、正知正见上,这就是断恶行善。
  222、不执着于对境,一切随缘,你才能脱离痛苦,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223、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224、如果你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出家都能学会,都能修成。如果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在家、出家都一样是虚度光阴,荒废人身。
  225、什么是魔?方便的说,让你心乱、让你烦恼、让你痛苦的,就是你的魔。如果你的心动了,它扰乱了你心的清净,它就变成魔了;如果你的心不动,心地清净了,一切都是佛,哪里有魔?
  226、不拒绝、不追求,这都是缘起,缘起的本性就是佛性。
  227、看一个人修行如何,不是看表相,而是看他对众生是否有慈悲心、菩提心,对上师三宝是否有不退的信心,贪嗔痴是否在减少,烦恼、习气是否在减少。
  228、什么时候看破了,真的从心里放下了,才不受因果。受因果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
  229、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
  230、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231、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
  232、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233、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234、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才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235、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众生当作佛。
  236、真正能够利益众生的时候,才能让自己解脱。
  237、出离心是解脱的方法,菩提心是快乐的方法。
  23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239、被他人伤害了,应该忏悔自己。
  240、没有烦恼才是解脱,没有习气才是成佛。
  241、我们现在所受到的伤害全部来自于对轮回、对世间琐事的贪爱与牵挂。
  242、认真是种智慧,执着是种烦恼。
  243、发大心、发大愿;发清净的心,发清净的愿,什么也比不过清净心、清净愿的力量!在这个上下功夫!
  244、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都是因缘果报。
  245、有的人从小到老,一直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和磨难,付出了那么多代价,窝囊却始终没有得到,难道这还不是窝囊吗?
  246、法喜充满地念才叫信心。
  247、看到别人的缺点毛病的时候,你要好好反思自己,这是你自己的缺点毛病,是你自己的业障,你的福报、智慧不够。
  248、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相,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249、是要眼前的利益,还是要永久的利益?是要眼前的快乐,还是要永久的快乐?想要永久的,就要放下眼前的。
  250、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251、想过关,就要不断地去面对、去经历。
  252、什么叫禅定?心专注一个境当中而不散乱。
  253、你修行的层次越高,自身的变化越大,这样对别人的影响也越大。
  254、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255、当我们的心邪恶的时候,我们就是“魔”。当我们的心良善的时候,我们就是“佛”。
  256、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魔”,怎么也不是“佛”,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佛”的,成为真正的“佛”。
  257、毛病有没有?烦恼有没有?习气有没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修行才能去掉。
  258、只看自己的缺点、毛病,别看自己的优点、功德。你那点功德和上师三宝比起来算什么啊?
  259、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260、什么叫利根者?对上师、对佛法、对自己有信心——“我会”、“我能”、“我肯定会”、“我肯定能”,这叫利根者。
  261、我们一定要在对境当中修行。你想逃避这些现实是不可能的事,看你怎么面对。
  262、一切随缘吧,操心没有用,能解决问题吗?任何事情都不能通过操心解决。
  263、你周围人的变化,就是你修行的进步。
  264、你了解上师三宝的功德,并且喜欢这些功德,也下定决心得到这些功德,那个时候你才能得到加持,才能得到这些功德和福德。
  265、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266、即便其它的什么都不修,只修上师瑜伽也能获得成就。
  267、真正的佛法是能对治烦恼习气的。你烦恼减少了,习气改变了,虽然还没有彻底,但是这已经说明你有修行了,你得到正法了。坚持修下去,有一天你肯定会战胜这些烦恼和习气,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圆满。
  268、我们不能对轮回有贪图和执着。如果有了,我们就脱离不了轮回,远离不了痛苦。
  269、你真正能够放下的时候,你的智慧已经圆满了。那个时候,人都是好人,都是佛;处都是好处,都是净土;事都是好事,都是你的助缘。
  270、统统地把“我”忘掉,别老带着“我”,掺着“我”。不要这个“我”了,为众生活着吧!
  271、圣者和凡夫的区别在于思想。凡夫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圣者能看到长远的利益。
  272、有错误不是问题,人不可能没有问题。明明知道自己犯错了还不改正,明明知道自己犯戒了还不忏悔,这才是最大的问题,这样你永远也解脱不了。
  273、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274、在轮回里感觉不到苦是不可能的。
  275、世间的聪明不等于智慧,世间的财富不等于福报。财福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
  276、你有感恩心,你有慈悲心,你有想学法修行的决心,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277、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无论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
  278、受戒的时候要从心里受,心甘情愿的,特别迫切的,这样受戒也是一种享受,不会有压力。你觉得受戒苦,不是那么心甘情愿,不是那么迫切的,那你的发心还是不到位。
  279、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加持?对上师三宝不是一心,而是半信半疑、三心二意,到关键的时候都不相信。我们难就难在这里。
  280、有正知正见才能降伏邪知邪见。正知正见完全是觉,不是迷。不知道阿弥陀佛是怎么回事还念“阿弥陀佛”,这就是迷。迷本身是一种邪见,你以邪知邪见来降伏邪知邪见,哪有这样的修法啊?
  281、我们为了众生要成佛,但是也得有因缘,没有因缘,无缘无故的不能成佛。成佛的因缘是什么?行菩萨道。我们能做到六度等菩萨的学处,才能成佛。
  282、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什么做不到的很正常。你不知道自己没有做到,一点点也不注意,不去改变,这才是问题,这才是造业啊!
  283、你认为出现违缘、出现障碍了,害怕了,错了!没有智慧!这都是最好的机会。如果你把握住了,就能让你成就;如果你把握不住,肯定让你烦恼。
  284、不要评价任何人,我们没有这个资格。我们还是凡夫,不知道别人的发心、动机与成就。这样做会造业的。
  285、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上所有疾病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如果内心不清净、不安宁的话,无论怎样讲卫生、讲营养,身体依然会受到伤害。
  286、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287、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288、佛为什么让我们别为自己,要为众生?这是佛心疼我们,慈悲我们。佛不会让我们受苦受累,佛这是让我们解脱,你得明白这个道理。
  289、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290、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让你的心量特别小,什么也容纳不了。我们发出来慈悲心、菩提心了,心胸打开了,什么都能圆融起来了,这就是解脱。就是要放下我,就要看破我,要知道“我”的不存在。
  291、慈悲心就是一种清净的爱。
  292、你把“我”看淡了,才能放下这个“我”。你放下“我”了,才能真正为众生。你真正为众生了,才能得到解脱。
  293、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294、问题不在别人身上,就在自己的身上。你自己一转,什么都会转;自己一变,什么都会变。但是自己在这个圈里转不过来,这就是问题。
  295、功德是积来的,福报是修来的。想发财、想积累财富的话,你就多布施,从心里舍。有这个舍心,财富自然而然就有。
  296、有佛法就有办法,还着什么急?有什么可怕的?一切都能解决!但是我们都是信心不足,一遇到什么困难、违缘、障碍,就手忙脚乱的,做不到一心念佛。
  297、从闻法中得到的智慧叫闻慧,从思惟中得到的智慧叫思慧,从修行中得到的智慧叫修慧。没有闻慧不会有思慧,没有思慧不会有修慧。这都是有次第、有因果关系的。
  298、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从自己身边的有缘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度也度不了。
  299、学佛首先要明理。我们是要学佛的,不是要学魔的。如果你迷了,那就是魔;你迷着做事情,那就是学魔。佛就是觉,你觉了,这叫学佛。
  300、佛法是恒顺年代的,佛法是恒顺地区的,佛法是恒顺众生的。你处在什么年代,你处在什么地区,你正在面对哪种众生?要有智慧。这样才不会有压力,不会有障碍啊!
  301、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做一切事,修一切法,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302、去执着、去追求也没有用,不该得的东西肯定得不到;去拒绝、不接受也没有用,该接受的一定要接受。
  303、大乘佛法能圆融一切,容纳一切,所以大乘佛法里的解脱是究竟的解脱,大乘佛法里的成就是圆满的成就。
  304、无分别的爱,这叫慈悲心。有慈悲心,就不会有压力了,你可以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过日子。没有慈悲心,就得不到安宁,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305、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了,自己就解脱了。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自己就快乐了。
  306、你做不到的还非得要做,这是一种罪过;你能做到的却不去做,这也是一种罪过。做自己能做到的,这才是正法,才是真正的修行,才可能有成就。
  307、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308、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太累了、太苦了?我们的心灵现在就像个流浪的孩子一样,没有找到归宿。本觉、本性是心灵的归宿。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寻找心灵的归宿,把心放在那个归宿里,把心安住于本觉当中。
  309、要有想解脱的心,才能再谈为众生。要有这个决心:轮回太苦了,一定要脱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慈悲心和菩提心。
  310、佛法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学佛了,修行了,增加压力了,增加烦恼了,那就不是佛法了,这叫邪法。
  311、一切法的本性都是缘起,没有恒常的,都在刹那间变化。缘聚缘散,缘来缘去,不要拒绝,也不要追求,顺其自然。
  312、一个坛城里,师徒之间,道友之间没有矛盾冲突,能够和睦相处,这是一种力量。有了这样的力量,其他所有的魔障都障碍不了我们。
  313、我们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这就是为众生,就是饶益众生。
  314、怎样念佛才能打掉妄念?真正弄明白了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那个时候你才能打掉妄念,才能打掉执着。
  315、把“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这是一种正知正见;然后你从心里念佛,把心安住在这个正知正见上,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不会有邪知邪见了,也不会有妄念了。
  316、念观世音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念地藏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愿力;念文殊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智慧;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也是念一尊佛。
  317、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318、显密之间没有什么冲突和矛盾,都是救度众生脱离痛苦的方法。如果你认为有矛盾、有冲突,这是你个人的问题,不是佛法的问题。
  319、一切都观为圆满了,这样的修行才不会造业,才不受因果,才可以超出轮回。
  320、相续中没有生起出离心之前,无论修什么法、念什么佛,多么精进,也不能成为解脱、成佛的因缘,都逃不出三界轮回。
  321、在修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魔障,但是,我们真正的对境和敌人是自己的烦恼和习气。
  322、人身是最难得的,生命是最容易失去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难得的人身,好好的利用它来承办自己和一切众生生生世世的利益!
  323、心净、土净,没有清净心,哪有那么个净土。
  324、有魔才有佛,你把魔看透了,它就是佛,这都是自己的心嘛!你把他看成魔,他就是你的魔;你把他看成佛,他就是你的佛。
  325、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326、身累不是累,心累才是累;身苦不是苦,心苦才是苦。
  327、轮回比火坑还厉害:在火坑里你只会失去一次生命,在轮回里你要失去无数次的生命;在火坑里你只要感受几分钟的痛苦,在轮回里你要感受无量劫的痛苦。
  328、你想摆脱轮回、想脱离痛苦的话,就不要埋怨别人,不要恨别人,心甘情愿地承担、接受,你的一切怨就了结了,你就不用轮回了!
  329、没有什么坏事,都是好事。有病了,好事!破财了,好事!头痛了,好事!没有智慧的时候你悟不到。
  330、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331、解脱不难,成佛不难,难在哪?难就难在不相信——不相信佛法、不相信上师、不相信自己。怀疑是最大的障碍,别制造障碍。
  332、如果没有破我执,没有去掉我爱,这就不是真心,都是假的,都是自私自利,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回报。
  333、业障不是本性,可以去掉;如同天上的云,可以散掉。
  334、发财当老板,不难!升官当总统,不难!得到人身,尤其是得到暇满的人身,难!非常非常难!不是一般的难!
  335、你把上师当作真正的如意宝,好好地珍惜他,真心地依赖他,虔诚地信任他,他能为你安排一切,他能给你一切。
  336、千万记住:念千万咒语不如祈祷一遍上师。上师是一切功德与加持的来源,要想达到功德圆满,必须得到上师的加持。
  337、除了自己的家,哪有西方极乐世界啊?心清净了,土就清净。不用从自己的家里走出一步,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
  338、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339、黄金和牛粪没有区别,净土和娑婆世界没有区别,解脱和轮回没有区别,佛和凡夫没有区别;那个时候才有平等心,有平等心才有清净心。
  340、修上师瑜伽,最好是上师怎么做你也怎么做,上师怎么说你也怎么说,上师怎么想你也怎么想。慢慢地你的身口意就和上师的身口意相应了。
  341、所谓的亲仇、爱恨,都来自于我们的分别心。以三世因果的智慧来看待身边的一切众生,这个心态就是舍无量心,这是一种平等心。
  342、业障深重,不怕!当我们的相续中真正能够产生菩提心的时候,无论多重的业障都会立即消失,无论多薄的福报都会立即增长。
  343、很多人都把持戒当成痛苦了,都害怕。如果你没能够解脱,失去人身以后,还要到恶趣中感受痛苦,这才是真正要害怕的。该害怕的时候不害怕,不该害怕的时候却害怕,这就叫愚痴颠倒。
  344、你真正能够持戒了,那个时候才能身心清净。身心清净了,才能快乐,才能自在。这都是脱离痛苦的方法。
  345、如果你有讲经说法的能力,就一定要把这个能力布施给众生。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就一定要为众生好好地闻思修行。这就是法布施。
  346、如果有要求、有条件、要回报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布施,不是真正的饶益众生,也不是真正的菩萨心,更不是真正的菩萨行。
  347、没有发心,仅仅有行为,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348、修忍辱非常难,尤其是在对境当中修很难很难。如果真正能够在对境中修成了,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349、如果我们修行不精进,就已经说明了我们的出离心没有修出来。如果我们真正知道死神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们,我们还能呼呼大睡、懈怠懒惰、得过且过吗?
  350、物质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51、很多人没有文化,也不认识字,但是他成就了。为什么?因为他相信,一心一意,没有怀疑,所以他能得到加持。我们有文化的基础,能看能读,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成就。为什么?我们总是怀疑,信心没有到位。
  352、佛觉,就没有烦恼,只有清净心,所以他的境界是涅槃,是净土;凡夫迷,没有清净心,只有烦恼,所以他的境界是轮回,是娑婆世界。
  353、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和执着,并不是放弃责任和义务。
  354、凡夫没有一心念佛,有好和坏的分别,有佛和魔的分别;有时候执著佛,有时候执著魔,实际上佛和魔都是因自己执著而显现的。
  355、有分别念、有妄念,所以有坏人,有坏事,有不好的地方。一旦遇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就特别烦恼、痛苦,就又开始了轮回。
  356、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到处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357、众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们怎能念父母的过错?
  358、如果在吃喝玩乐中度过这个人生,这叫虚度,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学佛修行、解脱成佛,这才是其他众生都做不到的。
  359、释迦牟尼佛也没能挡住世间人造口业,我们能挡得住吗?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看就怎么看,自己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就行了,能下决心、能有信心的话,一定能成就。
  360、你能看出来上师三宝的功德,并且你喜欢这些功德,而且下决心得到这些功德,那个时候你才能得到加持。
  361、真正从内心发愿,为了众生今生一定要成佛。从现在开始,上师三宝每时每刻都会关照你、加持你,一切善神护法每分每秒都不会离开你,都会护持你。你的一切一切都会越来越圆满,越来越吉祥。
  362、佛菩萨是没有分别的,但是他们度化众生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众生都能摄受的,摄受的是有缘的众生。家人、亲朋好友是与我们最有缘分的众生,我们应该去关心照顾他们,这样去生活、工作,才是真正的修行。
  363、观音菩萨无处不在,哪里都有,但是我们都不相信,一有什么事,就害怕了。如果你真相信的话,用得着害怕吗?
  364、不要轻易去说别人,这样很容易造业;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样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容易修偏,会走邪路。
  365、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把一切都做得圆满而又殊胜,这才能法喜充满,这才是有修行,这才是极乐世界,这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