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阅读翻译:金圣叹,临刑也把玩笑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05:12




  

人生的最后一天,他酣然畅饮,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中国历史上堪称“才子”者灿若星辰,不胜枚数。不过,魏晋后,狂放、潇洒、敢万事随心的“才子”便越来越少,好在明末清初出了个金圣叹,为中国文坛的“才子系列”续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可谓将才情和狂放都演绎到了极致。
金圣叹是个怪才,一生对“才子”二字痴迷。幼时便自诩为才子,其后著书立说念念不忘,以才子自赞自得。他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并称为“六才子书”,加以校点、品评;又搜集百余篇文章,编了一本《才子必读书》,甚至要求读者也必为才子。他更是个社会的叛逆者,轻狂地度过了一生。

从小捧着《水浒传》不放手
  金圣叹原名金采,后改名人瑞,号圣叹,是江南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氏。但凡才子下凡,出生时总有异相出现,为他的来历与人生笼上一层神秘光环。据说金圣叹出生于1608年农历二月初三,正是民间传说的文昌君(中国古代主管考试、保佑读书撰文之神)生日,自然,聪慧过人的他便有了“文昌君下凡”的美誉。
  儿时的金圣叹,有着一般孩童所不具备的敏感心灵。小小年纪时阅读文学作品,便已懂得联系自身的环境和经历,对书中人物感同身受。年仅7岁的他读到杜甫《送远》中的诗句“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便不由得难过了10天。他还曾经伫立在一口深井边,手持瓦片,欲将瓦片扔入井中。但转念想到一旦将瓦片扔入,它便永远不可能出井,犹豫了良久,在井边大哭。这种对红尘世事的无力与颓然感,本不该是一个年纪尚幼的孩童所能感受和领悟的。
  天赋异禀的金圣叹,幸运地生活在十分宽松的教育氛围中。10岁时,他才被父母送入乡塾读书。与所有孩童一样,启蒙时,他阅读的是《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只是,他从小便对自己所受的教育存有疑惑。他曾与乡塾中的伙伴悄悄议论,不知道读这样的书有什么用处?看到大人们彻夜吟诵,仿佛乐在其中,却不知道他们在书中读到了什么?这种疑虑,为他日后对待科举的态度埋下了伏笔。
  金圣叹幼年多病,入塾第二年,便常常因为患小病而告假休息。他不爱玩耍,一心读书,家人也不加制止。开列这位11岁孩子的书单,我们会惊讶于他阅读的多样化与广泛性:《妙法莲华经》、《离骚》、《史记》、《水浒传》都在他阅读范围内。而他的阅读感受,则又与当代的我们有所共鸣。他坦诚地说,《离骚》中太多生字,虽然心中喜好,却不是特别明白它的意思,只是记得其中一两句,会吟唱而已。
  在以科举为重的时代,他天天捧在手中的,却是当时的通俗读物《水浒传》、《西厢记》等。读到《水浒传》中顾大嫂借口“临终病危”,有几句紧要的话想要向亲友嘱咐,年幼的金圣叹在书批中写道:“眷属凋零,骤读此言,不觉泪下。”而读《西厢记》“他不偢(音同“瞅”)人待怎生”一句,作者原本写的是张生对莺莺心情惴惴不安的揣摩。而正是这7个字,竟让年少的他三四日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他完全把自己带入了张生的角色之中,因为书中情人的一个举动而被勾去了魂魄,正所谓“活人于此可以死,死人于此可以活”。
  12岁时,他开始日夜手抄《水浒传》,兼做评点注释,据其自称只花费了区区5个月时间,便已经全部评点完成。

视科举考试为儿戏
  金圣叹少负才学,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将科举考试当作儿戏,总是在试卷上尽情讽刺。又恰逢朝代更迭,江山易主的多事之秋,以致金圣叹一生并未出仕。
  年轻时,他参加乡试,考题是“西子来矣”,其实是要考生对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论。其他人都还在苦思冥想,金圣叹则大笔一挥就开始答道:“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当时的主考官也很有幽默感,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还有一个最为有名的故事,是他参加岁试(明代生员每年必须参加的考试)时,考官以“如此则动心否”为题要考生作文。他则在文末写道:“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之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曰动动动……动动动。”一连39个“动”字,直接把试卷填满!如此以功名为游戏,将圣人夫子当成调笑对象,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也正是因为这篇怪诞的文章,他被黜革了功名。
  后来,金圣叹改了名字,又去参加考试,考了第一名。但他打心底里看不起科举考试,晚明政治腐败、官僚不作为的现实又击碎了他入仕的希望。明朝覆亡之后,身边的朋友或自尽殉明,或反清被杀,社会剧变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灵冲击,让他一度立志归隐山林。在佛、道思想影响下,人生虚妄和无常的念头占据了他的内心。著书立说成为他主要的消遣,他这样表达自己的选择:“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
  但就是在写作这一层面上,金圣叹的选择也绝不与常人相同。他一生最为著名的著作,是对《西厢记》、《水浒传》等并非经世大道的古代戏曲、小说的评点。他的观点皆发前人所未发,出人意表,别开生面,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在《水浒传》第一回里,金圣叹就批道:“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这句“乱自上作”,在那个时代,无异于石破天惊的一支利箭,射向当时的统治阶层。
  不过,金圣叹着实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与理解的人,他的行为充满了矛盾之处。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天子顺治读过他的书后曾赞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金圣叹听闻皇上对他如此青眼有加,“感而泪下”、“北向叩首敬赋”,写下了肉麻之极的自捧诗句:“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一江春水好行船,二月春风便到天”,祈望得到帝王赏识,从而被破格提拔、飞黄腾达之用意溢于言表。
  金圣叹与朋友相交,其行为举止,在今人看来也着实不靠谱。在众多朋友中,他与王斫(音同“卓”)山交情最好。王斫山任侠仗义,为人极为诙谐,又讲义气。有一天,他交给金圣叹一笔高达“千金”的巨款,并对他说:“你用这些钱作为本钱赚取利息吧。日后本钱仍归我,利息则归你。”金圣叹口中答应,不过几个月便将钱挥霍殆尽,还不忘揶揄王斫山:“钱放在你家,不过让你有了‘守财奴’之称,我已经帮你把它们都花掉了。”好脾气、重友情的王斫山也只能一笑置之。

死后留下无数传说
  1660年,任维初担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县令,他为官暴虐,以重刑催逼乡民缴纳钱粮,如果不从,竟被棍棒打死。同时,他监守自盗,卖掉仓米3000石,导致民怨沸腾,时文记载说,“三尺童子皆忿恨不平”。第二年,吴县的书生们按捺不住,百余人冲入文庙大声哭泣,鸣钟伐鼓,闹到官府去,要求罢免任维初,跟随而至者达到千人之多。但是,当时主管苏州的朱国治与任维初私交甚好,一心为他开脱,称任维初是因为催征兵饷而招致诽谤,诸生目无朝廷、聚众闹事,下令逮捕。这就是清初江南三大案之一的“哭庙案”(另两案是“奏销案”和“通海案”)。
  金圣叹作为主犯之一被抓。有人说他是“哭庙活动”的组织者;也有人说,他是“哭庙文”的起草人。金圣叹究竟在“哭庙案”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现今已经很难查考,不过,他曾在评点《水浒传》时强烈控诉贪官酷吏之残暴,对达官贵人向来以嬉笑怒骂为快事。他早已站在官府的对立面,如今,出了“哭庙案”,恰好可被当权者作为把柄,除去他这“眼中钉肉中刺”。
  被审讯时,金圣叹口呼“先帝”(顺治),审判者抓住这句话不放,勃然大怒地斥责道:“皇上(康熙)刚刚即位,你为什么高呼先帝?分明是想着法儿诅咒当今皇上!”从而坐实了他的罪名,被作为首犯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被判斩首。
  古时斩首,皆待秋后。但那一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未等立秋时节,所有案犯都被处决。这一天,共有121个人分5处行刑,凌迟者28人,斩首者89人,绞刑者4人。金圣叹等被问斩时,士卒围成一圈,不许亲人和旁观者接近。违者用枪柄、刀背乱砍。辰时(上午7点),犯人由监狱押出,双手反绑于后,背后插着死刑犯的旗子,口中塞有栗木,以免他们胡言乱语,场景极为凄惨。只听炮声一起,人头皆落。死难者的骸骨虽有亲友收敛,但为了避免当局稽查,并不敢归葬故里。金圣叹的尸骨暂由弟子沈永启寄放在沈家的家庙,风波平息后,才埋葬于吴县五峰山下。
  严酷镇压之下,民众虽不能正面反抗官府,但是这之后流传的许多故事,却充分反映了民心向背。金圣叹在临刑前表现出的幽默更为文人们称道。据说,他请狱卒带信给家人,狱卒为讨好官员,就先打了小报告。官员怀疑信里有辱骂官府的语言,就自己打开信看,结果发现上面写着:“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恨矣。”官员大笑说:“金先生临死还要开玩笑。”
  还有故事说,金圣叹马上要被杀头时,向行刑的刽子手要求先杀自己。刽子手说:“你一个要死的人,我凭什么听你的话?”金圣叹说:“我身上有两张银票,如果你肯先杀我,银票就归你。”刽子手于是相信了他的话,在行刑时第一个杀了他。等人头落地后,刽子手果然找到了两张纸条,大喜过望地打开一看,却是一张写着“好”,一张写着“疼”。
  金圣叹临终前留下了一副流传千古的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据传,对联的来历是这样的:金圣叹的两个儿子,一名莲子,一名梨儿,眼睁睁看着父亲即将丧命于大刀之下,不由得泪如泉涌,泣不成声。金圣叹虽然极为心疼,却依然镇定,反而为了安慰孩子故意要给他们出对联。他随口说出上联“莲子心中苦”,“莲”与“怜”同音,意思是看到儿子悲切恸哭的样子深感可怜。两个孩子在生离死别之际,自然回答不上来,金圣叹于是自己对出“梨儿腹内酸”的下联。“梨”与“离”同音,意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表面看来只是对“莲子”和“梨儿”的写实描述,暗中却蕴含了一位父亲的如许深情。
  临刑前,金圣叹说“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本是感叹自己无端惹来杀身之祸。在口耳相传中,这句话却衍变成他的英雄事迹之一:他在临刑前泰然自若地向监斩官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金圣叹的形象,就这样在人们的想象中越来越具有高大伟岸的英雄气质。
  手边书稿尚未完成,53岁的金圣叹就匆匆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只留给世人一个逐渐远去、逐渐模糊的身影。他思想之复杂多变,个性之辛辣狂傲,让后人从未停止过对他为人、行事的好奇之心。值得庆幸的是,这位才子终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字,几百年之后,细细品读这些令人拍案称奇的文字,也许是我们走进金圣叹内心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