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动画片:尊严与体制无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06:10
尊严与体制无关作者:王长华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4-20本站发布时间:2011-4-20 12:28:12阅读量:462次

  2010年6月7日,白宫89岁女记者海伦·托马斯的“被退休”,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眼球。

  据报道,这位誉满全球的记者“隐退”的原因,是在评论以色列问题上,发表了过于“犀利”的言论。

  多家美国媒体在报道海伦·托马斯辞职时用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一个伟大的职业生涯以悲哀的方式告终。

  在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无论是谁,都得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任,包括总统都不能例外。从这个角度来看,海伦·托马斯因自己言论的不当而提前退休,终止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很正常。

  如果按照中国式的思维来看,联想起她当年犀利的言辞对几任总统造成的难堪,有人会幸灾乐祸地说,你也有今天!

  与其说人们关注这则新闻,倒不如说更加关注海伦·托马斯的职业生涯中那些光辉的亮点。

  请看她对美国总统的压力:

  当她站起来,用锐利的眼神直逼总统,并且提出各种尖锐的问题时,细心的人注意到了总统们不同的肢体和语言:“卡特的畏缩”、“里根的低头”以及老布什的“哦不!不要海伦!”

  对于美国总统而言,海伦·托马斯是一名让人敬畏的提问者。

  在50年白宫记者生涯中,海伦·托马斯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教科书般的总统“拷问录”。2003年,她评价小布什为“美国历史上最差劲的总统”后,整整三年她没有获得向布什提问的机会。三年之后,小布什才第一次点名让她提问,没想到海伦的第一句话就是:“您会感到后悔的”。果然,小布什在听完第一个问题后就表示已经后悔了。一个比一个尖锐的质疑伊拉克战争的提问让他只能蹩脚以对,颜面无存。

  请看一下,美国总统及高官对海伦·托马斯惧怕到了何种程度:

  肯尼迪曾说,海伦会是个“好姑娘”,“如果她扔掉手里的笔和采访本的话”。前国务卿鲍威尔甚至感慨说:“难道没有什么战争能让我们把她派过去吗?”

  海伦为什么有着如此坚强的“精神底气”呢?

  她曾说:“我们的职责不是去崇拜任何领袖,而是始终把聚光灯打在他们身上,看看他们有没有辜负公众的信任。”

  对于同行而言,海伦是一个高不可及的榜样;对于新闻学院的学生而言,海伦就是一本教科书;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海伦就是正义的化身。

  也许,一些国家的同行们会羡慕地说,海伦那么“牛”,是因为有美国的民主制度和健全的法律,给她做了坚强的后盾。

  这话只是说对了一半。因为,在美国的现行制度下,还是有一些新闻界同行的“骨头”,并没有海伦那么“硬”。

  比如,海伦曾批评如今白宫记者已经从看门狗沦落成哈巴狗,成了白宫的回声筒和速记员,扔过去的全是软绵绵的问题。

  这些言辞真是点中了某些软骨头记者的“死穴”!让他们“缺血”的辩解统统归于无用!

  与海伦的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中国记者的言辞。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揭黑第一记者”的王克勤。他曾说,在自己的同行中,有些人已经遗忘了记者的社会责任,泯灭了职业良知,退化成了“官虫”和“钱虫”。

  由此,人们会得出一个结论:无论身处于何种体制之下,作为一名记者,起码要有一点尊严的,但这与体制无关!

  是的,海伦所处的“新闻环境”确实令不少同行羡慕:

  请看:海伦并没有“因言获罪”,相反,她得到几乎所有总统的谅解和尊敬。克林顿和奥巴马均曾亲自为其祝贺生日。里根说:海伦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受尊敬的专业人士,她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一部分。

  这样的待遇在有些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总统们“礼贤下士“的结果,而是一个民主国家的新闻人理应享受的尊敬。

  权利从来不是“恩赐”的,而是争取的结果。同样,尊严也不是祈求得来的,只有自尊,才会赢得尊严!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