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之心校对:青草妒春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47:11
青草妒春袍 新华网广东频道  ( 2007-04-24 11:03:58)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何晓燕

    五代韦庄有首写春天的词《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诗经》里也早说“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一类的话。看来古人的胆子比我们大得多。春天杏花吹雪,正是出游好时光,姑娘看到一位风流少年,就义无反顾地想嫁给他,哪怕将来被无情地抛弃。这样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勇决,现代女孩子也只是说说而已。不过春天万物生长,生机勃发,人很容易变得热情而不够“理性”。我记得李商隐写过两句诗:“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年少的庾郎风度翩然,连那阶下的青草都要嫉妒他春袍上那鲜亮的绿色。那是青春最美好的光阴。

    《颜氏家训》里说梁朝全盛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班丝隐囊(班丝布做的靠枕,作者注),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彼时男子妆饰之盛,恐怕女子也要相形见绌了。写过“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哀江南赋》),“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枯树赋》)的庾信,还是初入仕那个绮艳少年,笔下都是轻靡之辞。

    对这一类少年,清代谓之“阔须子”,民国后尊为“阔少”,据说在香港称之为“油脂仔”。清末有一段莲花落的曲词,单道这等风流少年的好处:相公穿的是“西湖水色大线五丝的软罗布衫儿,沿一道精窄的青边,戴一褂戴春林的香串儿,兜儿朵儿新鲜的茉莉花儿,拿一把工笔团扇儿,贴肉儿是芙蓉根的汗踏儿,金镯子紧扣着手腕儿。个个是黑发银牙白脸蛋儿,真赛过粉团花儿。”这里提到的戴春林香串,是康熙时在扬州开设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专门生产香粉的铺子。他家用天然名贵原料和独特祖传工艺生产香件(香粉、头油、香囊、香袋、香珠、香串、香手镯、香扳、棒香、锭香等含香制品),被定为皇宫贡品,一直是社会名流、臣商大贾的奢侈品!(庄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