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绞肉机:高考改变了你什么,你想过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1:06

    

      前两天收拾家,翻出了压箱底的日记本——高中时代的。

   即使在紧张的高中,我一直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那些文字是写给“未来的自己”,不是写给老师看的,也因此最大限度保存了“历史真实”。现在看来,她的确帮我还原了从前的那个世界。

    你的高考又是怎样的呢?是荣耀、遗憾、或者挥之不去的紧张备战与同学情谊?高考,对你来说改变了什么——是居住的城市、对自我的信心、还是整个人生?也许你还来不及想,年少的那一页已经匆匆翻过,好像旧日的练习册一样永远尘封箱底。而今,我们正是要翻出这份往日档案,寻找那些经历(或正在经历)、思考高考的你们,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一起讲述属于你我的“高考故事”。

  前两天收拾家,翻出了压箱底的日记本——高中时代的。

   即使在紧张的高中,我一直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那些文字是写给“未来的自己”,不是写给老师看的,也因此最大限度保存了“历史真实”。现在看来,她的确帮我还原了从前的那个世界。

   在高一日记的开篇,我这样写道:“我一向最讨厌各种类型的课外辅导,而且曾经发誓绝对不参加辅导班。可是,当脚步迈进高中,近在咫尺的高考就好像一支魔爪,操控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习题变得越来越难,老师说仅仅依靠课堂是不管用的。于是,就在这个周末,我终于也变得和很多人一样,出了一扇门(注:辅导班的门)又进入另一扇门……那些被习题填满的生活,那真的是我么?有一天醒来,我会不会认不出自己?” 

  我大概算是同龄人中比较叛逆的,初中三年,在省重点中学读书的我拒绝参加任何辅导班,老师三番五次希望我去他的奥数班,被我坚决回绝了,理由是:我将来是要学文科的,不想占用这个时间。 

  初中时,我和班里4个同学组了一支爵士舞队,在学校和校外演出。团队里的人除了我是班里的前10名,其他几个都是成绩倒数。那时候班主任说:沙莎这个孩子挺神奇的,人家期末复习,她天天排练,最后还不耽误成绩。 

  事实上,我那时认为极少有人可以把一天中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做题的,那样的人一定有着不一样的大脑构造。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需要一个科学的缓冲和调配,而我,只是把别人用来吃零食聊天的时间,放在了练功房里。 

  我的舞蹈队的同伴们,她们都是很聪明的姑娘,有着文艺、体育或者写作方面的专长,而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跳舞影响了功课,而是,有些孩子天生无法适应填鸭式的教育,她们总喜欢课本外有趣的知识和世界,而这样的兴趣却得不到鼓励。

   遗憾地说,我曾经也是那个无法适应的孩子,所以,我拒绝一切课堂外的辅导班,初中时我的成绩从来没有进入过班级前五名。但“庆幸”的是,我比那些一起溜冰、蹦迪、跳舞的同伴们理智,我早早的认清高考是逃不掉的路——我家既没有关系也不是富翁,不可能获得保送资格,也不可能自费出国。所以,我只能在兴趣与学业之间,希求可怜的平衡,我知道,不管自己多么不愿意,到高中之后我必须努力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然而,高考的代价真得很大…… 

  进入高一,再也没有了舞蹈队,我的生活被各种辅导班填满:英语的高级班、数学的补习班、甚至还有学校安排在周末的物理化学辅导班——理由是,国家在进行高考改革,到我们考试的时候,有可能要考“大综合”,也就是说,文科生也要考物理化学生物,而且,难度未知…… 

  这就好比去医院看病,医生也不确定究竟是哪一种病,于是,各种可能有效的药先吃一轮,看情况再说。

   高中的生活证明,人的韧性是很强的。那些被习题填满的生活,过着过着居然就习惯了……所以说,“有压迫就有反抗”这句话要看看具体的背景,在一些被压迫久了的地方,反抗成了最不可能的事件。 

  那时,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期末文艺汇演时,我会坐立不安。看着那些忙着搬道具、化妆、上场下场的人们,我会想起自己从前的模样,那一份紧张兴奋以及对美的渴望,已经随习题册而远去了……我真得好像高一开篇日记里预言的那样,认不出自己了。 

  高考前的一篇日记里,我这样写道:“这些天,忽然得知XX要去英国,XX要去澳洲,XX因为家庭的原因,得到优秀干部名额被保送了……这样的消息就好像炸药一样,刺激着班里同学们紧绷的神经。于是班里不时传出这样的声音:我也不想考了! 或者说:这次测验考得这么差,我还活什么活啊!” 

  今天再看这样的纪录,笑过之后会觉得一阵悲哀。分数通向高考、高考通向大学、大学通向成功——这样的逻辑从10年前甚至更早,就根植在我们的思维里。记得曾经采访过一个提倡快乐教育的年轻妈妈,她说快乐教育的理念源于反思自己的成长:“我们很多人没有幸福感,因为我们从小就不懂得满足,高考通过分数衡量一切,所以,父母在我考到90分的时候会问,为什么不考95?等我考到了95,他们会说班里还有100分呢……” 

  高考结束,我的成绩排名班级第一、年级第三。本来,我的志向是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系,然而,由于高考时正常发挥(二模排在我前面的两个人都因为太紧张,发挥失常了),这让我不得不重新考虑志愿选择。学校给我规划的是“复旦大学”,我也接受这样的分配。高分就应该上排名更靠前的学校,这几乎成了无人质疑的定律。 

  其实,我同意去复旦大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招生说明上的一句话:“复旦有一百多个学生社团,尤其以文艺类著称”。 

  多年后,我觉得自己因为社团而选择一所学校,这个理由及其荒唐。所以,我也热衷于问周围的人:你当年为什么选择复旦?

   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因为是名校啊! 

  瞧:多好的理由呀!我们的人生原来就被一纸排名规划了。 

  什么“被结婚”“被生子”之外,应该再加一个“被重点”——发生在18岁那个本该自主选择人生之路的年纪。 

  准备高考的师弟师妹常问我,复旦好不好?我告诉他们:我可以告知你们复旦的课程、日常生活、学校设施等等,但是,我没法说好或者不好。衡量好坏的标尺,应该在你们的心里。 

  我鼓励他们有空多上网查一查,看看究竟哪所学校适合你。然而,得到的答案常常是没有时间,因为那个著名的高考所带来的程序化的生活。在很多的中学,上网仍然被认为是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做的事情,好学生都在忙着上辅导班,没时间上网。

  难怪周围越来越多40多岁的朋友们,穷其半生积蓄,也要把读高中的孩子送出国,避开高考这个魔棒。经历过的人,大概都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再过一遍那样紧张的生活……中国的财富,就这样成了外国学校进一步提升实力的助推器。 

  高考究竟改变了你什么?是人生么?还是建立了千万人对人生整齐划一的认识? 

  我没有答案。只是,在如今周围人描述一个孩子如何优秀,代之以“他高考考了XX分,被XX名校录取”时,我会觉得一阵寒冷……

标签:高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