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上海校区地址:精编版战国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3:31
 精编版战国史  一、战国初期各国的疆域和少数部族的分布
    春秋战国间,晋、齐、楚、越四大国对峙,形成“四分天下”的局面。公元前四五三年晋国的赵氏联合韩、魏灭掉知氏,三分其地,魏、赵、韩三家便逐渐形成为独立国家。晋“独有绛、曲沃”沦为三晋的附庸。
    这时大国有楚、越、赵、齐、秦、燕、魏、韩八国,
    小国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任、滕、薛、费、曾等国。
    周王国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成为小国。
    所谓戎翟,有伊洛阴戎、代戎、河宗氏、休溷诸貉、肃慎、东胡、匈奴、楼烦、林胡、夜郎、且兰、滇、昆明、瓯越、闽越、南越、淮夷等部族和蜀、巴、中山、义渠、大荔、绵诸、豲等国。

各大国的疆域
  各大国的疆域,以楚为最大,越次之,赵、齐、秦、燕、魏又次之,韩最小。
  (一)楚国 其疆域从今四川省东端起,有今湖北省全部,兼有今湖南省的东北部、江西省的北部、安徽省的北部、陕西省的东南角、河南省的南边、江苏省的淮北中部。全境北和秦接界,北面和韩、郑、宋等国接界,东和越接界,西和巴接界,南和百越接界。国都是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
  (二)越国 其疆域约自今山东省的琅邪台起,沿海而南,有今江苏省苏北的运河以东地区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的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的一部分,并兼有今浙江省的北半部。北境和齐、鲁及泗水上的各小国交错接界,西和楚接界,东边靠海,南和百越接界。在越王勾践灭吴后,国都曾迁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琅玡台),到公元前三七八年(越王臀三十三年)迁回吴(今江苏苏州)。
  (三)赵国 其疆域自今陕西省的东北部,过黄河有今山西省的中部,更伸向东北部、东南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并涉及今山东省西边的一角和今河南省的北端。全境东北和东胡、燕接界,东和中山、齐接界,南和卫、魏、韩交锗接界,北和林胡、楼烦接界,西和魏、韩交错接界。其国都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在公元前四二四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到公元前三八六年赵敬侯迁都到了邯郸(今河北邯郸)。
  (四)齐国其疆域有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兼有今河北省的东南部。全境东边靠海,南和越、莒、杞、鲁等国接界,北和燕接境,西和赵、卫交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西临淄北)。
  (五)秦国其疆域自今甘肃省的东南部,沿渭河两岸而有今陕西省的腹部,有一部分土地能直接达到黄河沿岸。有一小部分土地并从今陕西省的东南部伸入今河南省的灵宝。全境东和魏、韩及大荔之戎交界,南和楚、蜀交界,西和豲、绵诸、乌氏等戎国交界,北和义渠、朐衍等戎国交界。国都原在雍(今陕西凤翔东),秦灵公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公元前三八三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到公元前三五○年卫鞅第二次变法时,迁到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毛王沟到柏家咀一带)。
  (六)燕国 其疆域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并兼有今山西省的东北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国都是蓟(今北京西南)。燕昭王开始设下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南),今燕下都遗址还保存。
  (七)魏国 其疆域在今陕西省境内,沿黄河仅有今韩城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今华阴左右地。在今山西省有其西南部,并伸入其东南部,通连今河南省北部,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东北更有今河北省大名、广平间地和山东省冠县地。领土较为分散,其主要地区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内,以今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为交通孔道。四周和秦、赵、韩、郑、齐、卫接界。国都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到战国初期,攻取得今河南省中部地区后,在公元前三六一年(魏惠王九年),便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八)韩国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交界,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交界。国都原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相传韩武子迁都到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到韩景侯时又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三七五年韩哀侯灭掉郑国,也就迁都到郑(今河南新郑)。

加两张图片,是转载的:
 

各小国的疆域
   各小国的疆域,以宋、鲁为最大,郑、卫次之,莒、邹、周又次之,杞、蔡、郯等国,都不过占今一县地。
     (一)宋国有今河南省东南部和今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之间一部分地。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在战国初期宋昭公、宋悼公时可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二)鲁国有今山东省的东南部,国都在曲阜(今山东曲阜)。
     (三)郑国有今河南省中心部分,国都在郑。
     (四)卫国有今河南省、山东省之间北部的一部分地,国都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
     (五)莒国有今山东省安邱、诸城、沂水、莒、日照等县间地,国都在莒(今山东莒县)。
     (六)邹国有今山东省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间地,国都在邹(今山东邹县南)。
     (七)周有今河南省孟津、洛阳、偃师、巩、汝阳等县间地,过黄河有今温县的小部分地。国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北)。
     (八)妃国约有今山东省安邱东北地。
     (九)蔡国约有今安徽省寿县北部地。
     (十)郯国约有今山东省郯城西南地。
     (十一)任国约有今山东省济宁北部地。
     (十二)滕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西南地。
     (十三)薛国约有今山东省滕县东南地。
     (十四)费国有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
     (十五)倪国,“倪”一作“郳”,邹别封之国,在今山东省滕县东,一说在山东省枣庄西北。
     (十六)曾国,战国初期,建都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并占有今湖北省随县到安陆一带。这个曾国当是西周末年和申一起招来犬戎攻灭西周的姒姓缯国,原在今河南方城一带,春秋时称为缯关,因受楚的逼迫而逐步南迁的。
     (十七)缯国,“缯”一作“鄫”,在今山东省苍山西北,也是姒姓。公元前五六七年为莒所灭,后来又复国,到公元前四○五年又为越所灭。这一缯国当是姒姓曾国东迁的一支。
  当时有所谓“泗上十二诸侯”,指泗水两侧地区存在着十二个小国。
   《史记·秦本纪》于孝公元年,论及当时形势,讲到“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
   《楚策一》第十八章张仪游说楚王,谓楚王“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索隐》谓“十二诸侯,宋、鲁、邾、莒之比也”。
    胡三省《通鉴注》说:“宋、鲁、邹、滕、薛、郳等国,国于其间,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
    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当指宋、卫、鲁、邹、滕、薛、郳、莒、费、郯、任、邳等十二国。少数部族的分布
  当时少数部族,主要分布在中原七大强国的周围地区,也有少数杂居在七大强国之间的。
  阴戎
    介于韩、魏之间,伊水、洛水流域有阴戎。古人谓水南为阴,谓山北亦为阴,多支戎族居于黄河之南,秦岭山脉之北,因而被称为阴戎,或称伊洛阴戎。所谓“阴戎”并非同一种族,来源比较复杂。春秋早期已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后来秦、晋两国又从西北陆浑迁来了陆浑之戎。公元前五二五年晋攻灭陆浑,其首领奔楚,部分民众奔周,整个部族就服属于晋,即所谓九州之戎。同时这一带还有不服属于晋的戎族存在。
  西北诸戎
    在秦国西北,分布在今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有大荔(在今陕西大荔东南)、绵诸(在今甘肃天水东)、月氏(在今甘肃祁连山以西、敦煌以东地区)、乌孙(在今甘肃敦煌一带)、豲(在今甘肃陇西东南)、胸衍(在今宁夏盐池一带)、乌氏(在今甘肃平凉西北)、析支(一作赐支,在今青海贵南西北沿黄河一带)及义渠等。
    其中以义渠比较强大,据有今陕西省北部、甘肃省北部和宁夏等地。义渠逐渐改变了游牧的生产方式,逐步定居下来,筑有几十个城邑。秦惠王曾一次攻取义渠二十五个城。还有羌族,散布于今甘肃省西南、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
    巴蜀之类 
    在秦国西南,分布在今四川省的,有蜀、巴、苴(即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广元南,宝轮院附近)、丹犁、筰都(在今四川汉源一带)、邛都(在今四川西昌一带)、徙(在今四川天全一带)、冉(在今四川茂汶一带)、僰等。
    其中蜀最大,有今四川省西部长江上游以北地区,并兼有今陕西省西南一部分地;巴次之,有今四川省东部地区。蜀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发达的农业。国君杜宇时相国开明开凿玉垒山,分引岷江的水流入沱江。到公元前三六○年,蜀又请瑕阳人从氓山开导青衣水。战国中期迁都于成都,成为“戎狄之长”。
    巴族原为习惯于使用船只在水上射猎的部族,由于受蜀的影响,也从事农业生产。战国时建都于巴(今重庆嘉陵江北岸)。它与楚接壤,已有高度文化,能铸造精美青铜器,铸有虎文、手文、花蒂文等纹饰。有用独木舟作为棺的埋葬风俗。
    筰都分布于四川省大渡河和雅砻江流域,以善于制作“筰”(竹索桥或藤索桥)著称,战国时这个地区叫做“篇笮之川”(《吕氏春秋·恃君览》)。
    焚人分布在今四川南部、云南北部,也是个较大的部族。
    滇与夜郎
  分布在今贵州省和云南省的,有夜郎、且兰、滇、靡莫、巂、昆明等。夜郎分布于今贵州省西部和北部,且兰分布于今贵阳一带。滇分布于今云南省晋宁东滇池周围地区,靡莫在今云南省的东北部,巂在今云南省西部云尤一带,昆明在今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其中夜郎和滇比较大。
    北狄
  在燕、赵以北地区,有肃慎、东胡、匈奴、林胡、楼烦、代戎、襜褴、貉等族,其中肃慎、东胡、匈奴三族较大。 
    肃慎在今长白山以北,直到黑龙江流域。
    匈奴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到阴山一带,北到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桃红巴拉战国时代匈奴墓出土物来看,当时匈奴人使用蝴蝶展翼式青铜短剑、铜鹤嘴斧、小铜锤、兽头形饰牌、弧形交错纹环状带扣、铜环饰等器物,显示出草原游牧部族的艺术风格。同时出土的铜斧、铜刀、铜镞和砺石等,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有相似之处;在铁器、铜器上还发现有残存丝织品。这少量铁器和丝织品,当是从中原交换来的。这说明当时匈奴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联系。
    东胡即鲜卑族的前身,主要分布于今辽河上游一直到辽宁省朝阳、锦西、旅大一带。从辽宁省朝阳十二台营子和锦西乌金塘出土东胡遗物来看,和匈奴有类似之处,但有其自己的特点,如使用双侧曲刃青铜短剑、多钮铜镜、双虺结形饰牌等。
    林胡主要分布在陕西东北部和内蒙古地区。
    楼烦有两支:一支与赵国相邻,在今山西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另一支与燕国相接,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这些部族,善于骑射,经常侵袭中原地区。代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南蛮
  在楚、越以南,有许多越族,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的有瓯越(在今浙江温州一带)、闽越(在今浙江南部到福建福州一带)、南越(也称扬越,分布于今广东、广西及江西南部、湖南南端地区)。
    至少从春秋后期起,越族已开始和华夏族融合,南越和中原的关系已很密切。他们既保存有本族文化的特点,铜兵器和斧、钺之类都有自己的特色,人首柱形器的人首黥面贯耳,是一种奴隶形象;同时又大量吸收了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先进因素,铜鼎和铜乐器的形制花纹基本上和中原相同,有的还具有长江以南楚文化的特色。
    广东始兴白石坪出土的战国铁斧和铁口锄,造型及其大小和中原同时期的铁器几乎完全一样,说明这时已从中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中山与九夷
  少数部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国家,只有中山,在今河北省西部高邑、宁晋、元氏、赵县、石家庄、灵寿、平山、行唐、曲阳、唐县、定县一带。春秋时称为鲜虞,原为白狄族。战国初年魏文侯攻取中山,但由于中山和魏国之间,隔着赵国,中山不久就摆脱魏的控制而复国。
    在楚国地区内,也还保留不少少数部族,在今湖北省东北部山区有所谓“九夷”,即李斯《谏逐客书》所说“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的“九夷”;
    在今泗水淮水和长江之间也还有“九夷”,即苏代与燕昭王书中所说的“九夷方七百里”,“九夷”原误作“北夷”,从王念孙《读书杂志》改正)。这个“九夷”,就是淮夷,直到秦完成统一后,才和华夏族融合。
    休溷诸貉
  在赵国西北,林胡所居的榆中以北,黄河以西,有貉族的河宗氏和休溷诸貉。《史记·赵世家》所记神话,讲到赵襄子得到霍太山天使藏在竹节中的“朱书”,预言赵的后世将有“伉王”(即指赵武灵王),“奄有河宗,至于休溷诸貉”。河宗就是《穆天子传》所说的河宗氏,是沿黄河上游“游居”的部族,休溷诸貉当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攻略胡地所到的九原云中。休溷诸貉就是九原云中所居的貉族。“休”与“九”,“溷”与“云”,古音相通,九原和云中该即从原地名休和溷转变而来。

二、七强并立
1、 晋国六卿的兼并和“三家分晋”
  公元前四九七年,赵简子因为向赵午索取“卫贡五百家”没有到手,杀了赵午,引起中行氏和范氏的联合进攻,赵简子一度从国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知氏和韩氏、魏氏又因挟嫌争权,起来讨伐范氏、中行氏,迫使范氏、中行氏出奔朝歌(今河南淇县)。
    赵简子遂回绛复位,并率晋军围攻朝歌。公元前四九三年,齐国运粟支援范氏,由郑国派兵护送,在铁(今河南濮阳西北)这个地方和赵氏进行决战。结果赵简子大获全胜,得到“齐粟千车”。
    次年,范氏、中行氏被迫逃奔邯郸,接着又逃到鲜虞(即中山),最后逃到了齐国。于是范氏、中行氏灭亡。公元前四五八年,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尽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
    其后知氏的知伯瑶专断晋国国政,强行索取韩氏和魏氏的万家之县各一。
    公元前四五五年知伯又向赵氏索取土地,遭到拒绝,便率同韩、魏举兵攻赵,围困赵襄子(赵简子子)于晋阳。赵氏坚守一年多,知氏引晋水从东北灌入城中,造成极大灾难。后来,韩、魏怕赵亡后祸及自身,反过来和赵氏联合,一举灭掉知氏,并三分其地。这是公元前四五三年的事。
    知伯瑶原是晋六卿中最强大的,由于过于强横而失败了。从此“三家分晋”的局面形成,晋君“反朝韩、赵、魏之君”,成为三国的附庸。

2、对戎狄部族的攻灭兼并
  战国初期各大国在卿大夫相互兼并的同时,还进行对戎狄部族和小国的攻灭和兼并。
    赵简子原来和代王联姻而和好,把大女儿(即赵襄子之姊)嫁给代王作夫人。
    公元前四七六年赵简子刚去世,赵襄子就登夏屋山,请代王来同饮酒,灌醉代王而加以杀害,接着就发兵攻灭代国,代戎从此被灭亡。
    秦国在公元前四六一年进攻大荔,把它的王城(今陕西大荔东南)攻取了。
    原来大荔是西戎中比较强大的一支。《后汉书·西羌传》说:“是时大荔、义渠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所谓王城,就是大荔王的都城。秦所攻取的还包括王城周围所有大荔的土地,大荔就向北撤退了。
    知伯瑶在公元前四五八年计谋攻灭仇由(一作“厹繇”)。
    仇由原是个山中之国(今山西盂县以北的山中),没有大路可通,不便行军,知伯铸造一只大钟作为礼物,载在大车上送去,仇由之君开劈道路迎接,因而仇由被知伯所攻灭。次年知伯就伐中山,取穷鱼之丘。
    赵襄子在攻灭知氏后,也曾攻中山,攻取左人和中人(今河北唐县以西和西南,)。
   《后汉书·西羌传》载:“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
    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汧、陇,自是中国无戎寇。”
   《后汉书·四夷传》所载战国时事,有《史记》所不见的,大抵依据《竹书纪年》等新史料来补充。这条记载也是这样。
   《古本竹书纪年》载“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四五六年)晋韩龙取卢氏城”(《水经·洛水注》所引),就是韩魏共并伊洛阴戎的事。
    卢氏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水上游,多崇山峻岭,是阴戎所在的一个地方,卢氏当是阴戎中一支的名称。后来卢氏城(今河南卢氏)就为韩国所有,发展成一个商业城市,铸有“卢氏”布币。
    原来住在伊水、洛水流域的陆浑之戎,被晋灭亡后,成为服属于晋的九州之戎,也还保持原来戎的部落组织,而具有武力,没有华化。大概在战国初年,被韩魏兼并而改变成为编户之民,解除武力,从此就不见有九州之戎了。

3、对小国的攻灭兼并
  在晋、秦两国攻灭兼并戎狄部族的同时,楚越等国正在攻灭兼并附近小国。 
    楚国在公元前四四七年灭亡了蔡国,后二年楚向东北开拓土地,灭了杞国,并且向东侵占广地到泗上,这是楚和越争夺东方的土地。《墨子·鲁问篇》讲到“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由于公输般为楚制作“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楚人因此亟败越人”。就该在这个时期。《墨子·公输篇》讲:公输般为楚造云梯,将用以攻宋,墨子因此从鲁出发,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都郢,对公输般劝阻,也该在这个时期。 越国的兼并
    越国在公元前四一四年灭亡了滕国,次年又灭亡了郯国。缯国原来依靠齐来抵抗越的。公元前四○五年齐内乱,越就乘机攻灭缯。
    韩兼并郑国
    公元前四二三年韩伐郑,杀死郑幽公。公元前四○八年韩攻取郑的雍丘(今河南杞县),次年郑打败韩兵于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
    齐国不断地侵略鲁、卫两国地,公元前四一二年攻取了鲁国的莒和安阳(今山东阳谷东北),从此安阳成为齐的重要商业城市。后四年又攻取了鲁国的郕(今山东泗水西北),次年又攻取了卫国的贯丘。

魏攻取秦河西地和灭中山
  魏国自从魏文侯进行了改革,国势就强盛起来。从公元前四一三年起,不断向秦进攻。这年魏军大败秦军,一直打到郑(今陕西华县)。
    次年,魏又派太子击包围秦的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并占有其地。
    到公元前四○九年,魏将吴起经过两年时间陆续攻取了秦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洛阴(今大荔西南)、郃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等城,并一直攻到了秦的郑,从此秦的河西地区全部为魏占有。
    秦于是退守洛水(在今陕西北部),沿洛水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蒲城东南)加以防守。从此魏在河西设郡,以吴起为郡守。秦这样失守河西大块土地,固然由于魏将吴起是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主要还是因为秦的经济和政治的落后。
    秦孝公元年,为了奋发图强,下令征求改革的人才,曾讲到:“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可知当时韩、赵曾助魏一起攻秦。韩将羌在叙述自己功绩的《羌钟铭文》中,也说:“率征秦迮齐。”所谓“征秦”,当即指参与魏攻取秦河西这个战役。 
    魏文侯接着就发动对中山的大规模进攻。魏和中山间,中隔赵地。魏先向赵借道(见《韩非子·说林上篇》和《赵策一》),派乐羊为“将”负责进攻,又命令太子击为“守”,负责后方的防守,更命令吴起从河西率师会合进攻。经过首尾三年的战斗,终于攻灭了中山。因为魏和中山有间隔,魏文侯把太子击封于中山,并派李克为相,又把乐羊封于中山的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
  吴起能在河西、中山连战得胜,不仅由于“善用兵”,更由于“廉平,尽能得士心”。吴起常与士兵“同衣食”,“分劳苦”,因而深得士兵爱戴,能在战斗中出生入死。攻中山时,士兵有患痈疽的,吴起亲自跪下而吮其脓,士兵的母亲闻而哭泣,说往年吴起吮其父的创伤,不旋踵就战死了。

4、三晋伐齐和列为诸侯
  这时三晋都很强盛,逐步在中原发展它们的势力,扩充地盘。魏文侯把韩、赵看得如同兄弟,因而得到韩、赵的尊重,成为三晋的盟主和最高统帅。
    据说韩、赵曾相与为难,都曾向魏借兵,魏文侯都加以拒绝,说韩、赵都是兄弟,韩、赵之君因而到魏朝见。《资治通鉴》就在记载这一掌故之后,作结论说:“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公元前四○五年田悼子去世,发生内乱,田布杀了公孙孙,公孙会(即田会)就在廪丘(今山东鄄城东北)反叛,投靠赵国。田布率兵包围廪丘,于是三晋联合出兵救解。
    魏将翟角、赵将孔青、韩将羌就与齐军展开大会战,三晋以分散而灵活机动的步兵,包围袭击了排列成密集车阵的齐军,使得齐军损失惨重,“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把尸体堆成二个高丘)”。
    谋士宁越向孔青建议:不如“归尸以内攻之”,认为如果“与之尸而弗取”,将使民众“怨上”,使得“上无以使下”,这就是“内攻之”。因此齐就无法继续抵抗。三晋联军乘胜长驱追击,围攻齐西边的关塞平阴(今山东平阴东北),并由此攻入齐长城。就是《羌钟铭文》所说:“入长城,先会于平阴。”也就是《淮南子·人间篇》所说:“三国伐齐,围平阴。”(今本“阴”误作“陆”,古“阴”字作“险”,形近而误)。
    当时魏文侯所以命令三晋联军长驱直入,围攻平阴而攻入齐长城,目的不在兼并土地,要使得齐国执政者屈服,迫使齐君一同去朝见周威烈王,使周天子命三晋为诸侯。当三晋围平阴时,齐大臣田括子看到了这点,指出三晋“逾邻国(指宋、卫二国)而围平阴(今本误作“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请以齐侯往”。
    于是齐康公就陪同三晋君主一起去朝见周王,要求周王肯定三晋伐齐入长城的功绩,要求周王命三晋为诸侯。
    这时齐康公实际上已成为俘虏,听命于魏文侯行事,周威烈王也只能从命了。因此魏国史官记此事是:“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当作翟角)伐齐入长城”。
    韩羌钟铭文记此事是:“赏于韩宗,令(命)于晋公,邵(昭)于天子。”
    《吕氏春秋·下贤篇》因此说:魏文侯“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闻”。
    因此,周威烈王就于次年(公元前四○三年),“命韩、赵、魏为诸侯”。
    《史记·周本纪》和《六国年表》都作“九鼎震,命韩、赵、魏为诸侯”。 
    所谓“九鼎”原是代表周天子的权力的,这样迫使命令卿大夫升为诸侯,按照礼制来说,确是震动天子权力的大事。

5、楚、三晋、秦逐鹿中原
  三晋列为诸侯以后,就图谋向中原地区开拓。
    当时楚已北上夺到不少郑国土地,楚军的前锋已经到达大梁西南的榆关一带,因而引发三晋和楚的冲突。  
    公元前四○○年三晋联军南下伐楚,攻到桑丘而回,这又是魏文侯所主持。
    《吕氏春秋·下贤篇》以魏文侯“南胜荆于连堤”和“东胜齐于长城”相提并论,连堤即指方城而言,桑丘当在方城附近。
    公元前三九九年楚把榆关归还郑,当是在三晋的压力下归还的,因为榆关原是郑地,是沟通南北的重要关塞,成为三晋和楚的争夺目标。
    公元前三九一年三晋又大败楚于大梁、榆关。
    从此大梁便为魏所有,但榆关仍在楚的手中,直到公元前三七五年才为魏攻取。
    这时魏已进一步取得襄陵(今河南唯县)等邑。
    当时齐也图谋在中原开拓,公元前三九○年齐伐取魏的襄陵。
    这时秦已控制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并于公元前三九○年在函谷关东北的陕(今河南三门峡西)设县,加强防卫。后来陕一度被魏所占有。
    从此赵、魏、秦、楚四国之间就长时期展开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战争。

6、田氏列为诸侯
  这时齐国的田氏早已取得政权,在公元前三八七年田和曾和魏武侯在浊泽(今河南白沙水库东)相会,由魏武侯派使者请求周天子和诸侯承认田和为侯。次年田和也就列为诸侯了。

7、赵、楚和魏、卫的大战
  赵国自从赵烈侯进行了改革,到赵敬侯时,开始强大起来,迁都到邯郸。
    尽管赵敬侯“好纵欲”,“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但是由于“明于所以任臣”,“兵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
    以前,在三晋屡次联合对楚作战中,韩、魏两国曾取得郑、宋两国的不少土地;
    赵国由于地势的关系,没有得到什么。
    公元前三八三年,赵国便大举攻卫了。赵围攻卫的都城濮阳,采用了“蚁傅”(如同蚂蚁爬登城墙而围攻)的战术,并且在濮阳北面建筑刚平城(今河南清丰西南),作为进攻基地。
    卫在危急中向魏求救,魏武侯为此亲率大军前往救解,大败赵师于兔台。
    次年,卫得魏的帮助攻取刚平,攻破了赵中牟(今河南鹤壁西)的外郭。
    第三年,楚出兵救赵伐魏,楚的先锋深入魏地,越过黄河,与魏战于州(今河南温县东北)西,随后楚的大军攻出梁门(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屯于林中(梁门之北),切断了魏河内地区和河东国都安邑之间的联系,造成魏国破碎而危急的局势。
    赵凭藉楚如此锐利的攻势,进攻魏的河北地区,火攻棘蒲(今河北魏县南),取得大胜,于是南下攻克了魏的黄城(今河南内黄西)。
    这时吴起正做楚的令尹,指挥楚军深入进攻魏的要害之地,穿越黄河,拦腰切断魏河内和河东联系的,正是吴起。
    《史记·吴起列传》称:“吴起相楚,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当时陈、蔡早已为楚所灭,所谓“北并陈、蔡”,当指巩固所占陈、蔡旧地而言。所谓“却三晋”,即指这次大战而言。
    魏卫和赵楚之间这场大战,连续有四年之久,先是赵国受到创伤,后来魏国受到更大的创伤。苏代说齐闵王曾讲到:“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蒲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

8、楚南收扬越和取得苍梧 
    这时楚国由于吴起变法,国力渐强,所以能大胜魏国。与此同时,吴起曾“南收扬越”,取得今江西南部和湖南、广西间的苍梧。

9、韩灭郑和三晋对外兼并 
    在赵国攻取卫地的同时,韩国正攻取郑、宋两国的土地。
    公元前三八五年韩文侯伐郑,攻取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又曾伐宋,一直攻到彭城,俘虏了宋君。
    这时郑国由于楚、魏、韩三国的侵占,国土已很狭小。
    到公元前三七五年,正当魏国伐楚,交战于榆关的时候,韩国乘机把郑国灭亡了。从此韩国的领土就大大扩展,并且迁都到郑。
  公元前三七二年,赵国继续向卫进攻,攻取了乡邑七十三个。赵国在中原地区也有了扩展。后七年,又攻取卫的鄄(今山东鄄城北)。赵国因为夺取了不少卫国土地,国力进一步强大了。
  公元前三七一年,魏国攻取了楚的鲁阳(今河南鲁山),从此魏国在黄河以南便有了比较广大的土地。
  三晋自从经过了政治改革,国力逐渐强大,在战国初期的兼并战争中不断地兼并土地。其中以魏国为最强大,在兼并战争中得到的土地也最多。它在西边攻取了秦的河西,在北方取得了中山,在南方又取得了郑、宋、楚三国间的大片土地。
  三晋原是长期联合起来向外扩展的,后来它们逐渐强大,各自图谋争夺土地,三晋就分裂了。公元前三七○年魏武侯去世,公仲缓和公子莹争夺君位,赵、韩两国乘机进行干涉。赵国企图杀死公子莹,割取魏地;而韩国企图使“魏分为两”,削弱魏国,终因意见不合,韩国退兵,公子莹才得打败赵国和公仲缓的军队,继立为国君,他就是魏惠王。从此三晋就在中原自图发展了。 10、秦与周围少数部族的斗争
  在今四川西部和陕西西南部的蜀国,战国初期是比较强盛的。公元前四五一年秦派左庶长在南郑(今陕西汉中)筑城,当是为了防蜀。公元前四四一年秦的南郑反叛,该与蜀有关。到公元前三八七年,蜀攻取南郑;同年秦伐蜀,攻取南郑。这时蜀北向和秦争夺南郑,又东向和楚争夺土地。公元前三七七年,蜀伐楚,攻取兹方(今湖北松滋),楚因此修建扞关(今湖北宜昌西)来防御蜀。
  公元前四五七年秦厉共公曾率师和绵诸交战;到公元前三九三年,秦又有伐繇诸之举。此后便不见有繇诸的记载,大概它就在这时被秦兼并了。
  公元前四四四年,秦曾伐义渠,俘虏了它的王。到公元前四三○年,义渠就兴师伐秦,深入到渭南,说明这时义渠很是强大。

11、中山的复国
  中山在公元前四○六年被魏攻灭。由于魏和中山间隔着赵国,魏不能强有力地控制中山,等到魏和赵、楚等国混战的时候,魏不能越赵而控制中山,中山就乘机复国了。中山大约在公元前三八○年左右复国。公元前三七七年赵伐中山,战于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次年又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南,),这时中山当已复国。战国初年中山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复国后迁都于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十多里故城村)。《世本》说“桓公徙灵寿”(《史记·赵世家·索隐》引),桓公当是中山复国后第一个国君。根据近年出土中山铜器的铭文,桓公之后有成公、、。中山原为“白狄别种”,但从出土遗迹、遗物来看,到战国时代,它的文化基本上已和中原各国相同,它的文字、器物以及墓葬制度基本和中原文化一致。但是也还保留有部分民族文化的特点,例如用山字形铜器作礼器,建筑顶部脊瓦也作山形,随葬有便于携带的帐架及帐内用器,多少保留有游牧生活的遗风。
12、周分裂为西周和东周
  韩国企图乘魏国内乱,把“魏分为两”没有成功,接着又和赵国一起乘西周内乱,把周分裂为两小国。周考王把他的弟弟揭分封在河南,即西周桓公,形成一个西周小国。西周桓公去世,其子威公代立。公元前三六七年,西周威公去世,少子公子根和太子公子朝争立,发生内乱,韩赵两国帮助公子根在巩(今河南巩县西南)独立,以“奉王(周显王)”为名,洛阳因此也属于东周。这样周就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原来周的领土很小,为韩国所包围,这时又分裂为两个小国,力量更弱了。 13、秦、魏石门之战
  秦国在秦献公时开始进行改革,废止了殉葬制度,“初行为市”,“为户籍相伍”,并推行县制。到秦献公晚年,国力转弱为强。
    公元前三六六年,魏在武都(一作武堵,又称武城,在今陕西华县东)筑城,为秦所败;接着秦又打败韩魏联军于洛阴(今陕西大荔东南),秦开始战胜魏于河西一带。
    公元前三六四年秦进而攻入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大败魏军,斩得首级六万,由于赵出师救魏,秦才退兵。这是秦国第一次大胜利。
    挂名的天子周显王为此向秦祝贺,秦献公有了“伯”的称号。
    次年,秦攻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赵又出兵来救。魏依靠赵的救援才挡住秦的攻势。

14、韩、赵、秦、魏间的战争和魏迁都大梁
  公元前三六二年,韩、赵和魏之间,因利害冲突而发生大战。
    魏相公叔痤曾大败韩、赵联军于浍水北岸,生擒赵将乐祚,取得赵的皮牢(今山西翼城东北)。
    就在这年,秦国乘机派庶长国伐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了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即繁庞,今韩城东南)。这年魏国虽然战胜了韩、赵两国,却给秦打得大败。
  魏国国都原在安邑,地处河东,受秦、赵、韩三国包围,只有上党山区有一线地可以和河内交通,如果赵、韩联合攻魏,切断上党的交通线,再加上秦的进攻,形势就岌岌可危。
    因此,在公元前三六一年魏惠王就迁都大梁了。
  魏在迁都大梁前后,曾极力图谋在中原开拓土地。公元前三六二年攻取了赵的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和肥。这两地就在赵都邯郸东面,造成对赵的严重威胁。
    次年,魏又送给赵榆次(今山西榆次)和阳邑(今山西太谷东北)两邑;同时又取得赵的泫氏(今山西高平,)。大概也在这个时候,赵把突入魏国境内的旧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送给魏国,而魏把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浮水一带给了赵国。
    公元前三五七年韩派使者把突入到魏国境内的平丘(今河南封丘东)、户牖(今河南兰考北)、首垣(今河南长垣东北)送给魏国,要求交换土地。等到魏以土地与韩交换时,魏又从韩取得了通过太行山的交通要道织道(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和郑鹿(即白马口,今河南浚县东南,)。这是在魏的压力下,三晋之间调整交换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连成一块,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势。
15、魏迁都大粱后的形势
  自从魏国迁都到了大梁,战国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间拉拢与国的活动空前活跃起来。就在魏迁都大梁这一年,魏惠王曾和韩昭侯在巫沙(今河南荥阳北)相会。
    公元前三五八年,赵成侯和魏惠王在葛孽(今河北肥乡西南)相会;
    次年,又在鄗(今河北高邑东)相会。
    同年赵成侯到齐,和齐威王相会。
    同年魏国包围韩的宅阳,迫使韩昭侯和魏惠王在巫沙结盟。
    由于魏国对于韩、宋、鲁、卫等国加施压力,到公元前三五六年鲁共侯(或作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韩昭侯都入魏朝见魏惠王。
    同年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北)相会,又和燕文公在安(或作阿,今河北高阳北)相会。
    公元前三五五年,魏惠王曾入齐和齐威王会见,并曾一同到郊外田猎
    同年又和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东)相会。
    各大国国君的会见如此频繁,就说明了这时期形势的紧张。大国国君相互会见,目的在于争取与国;大国迫使小国入朝,则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16、七强并立形势的形成
  魏国由于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最早成为强国。公元前三五六年,秦孝公任用卫鞅变法,秦国也强盛起来。这年正是齐威王元年,齐国也进行政治改革,国势又强大起来。从此中原地区除了中央有强国魏国以外,东西两面又出现了齐、秦两大强国。这时魏、赵、韩、齐、秦等国先后经过社会改革,形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楚国在楚悼王时任用吴起变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大效果,但它原来是个强国。燕国也已在战争中渐露头角,于是七强并立的形势形成了。
    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 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所谓“广辟土地,著(籍)税伪()材(财)”,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春秋战国时代,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苦难深重的年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中国人的性格大概就是在这个时代形成的吧,还有一句话“多难兴邦”,春秋战国,中国人表现出的人文追求、奇算妙策、纵横八荒、绝地反生的精神面貌,充满了向上的激情,至今想来,犹令人神往。  战国七雄及战国七雄地图2008年05月29日 星期四 10:09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编辑] 历史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    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