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 色情玩法: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50:41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

著者:陈日新

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 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第一章 第二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 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腧穴的起源就是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则是动态的、个体化的、敏化态的腧穴。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疾病反应点即腧穴敏化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创立了一系列通过疾病反应点即敏化的腧穴来治疗疾病的针 灸疗法,创造了人类疾病治疗史的神话,开创了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 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灸疗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疾病在体表产生病理反应的一种新现象即腧穴热敏化现象。研究始于1988年。我们在临床施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奇异生命现象。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 围扩散;第三是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第五是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第六是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 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比如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施灸三阴交, 热流向下腹部传导,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20多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 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对于临床推广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及阐述其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我们多年来已研究了20 多种疾病的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初步掌握了这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 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
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训:“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 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感传活动是人体经气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针刺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刺 疗效也愈好。采用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 动感传,气至病所?灸之要,是不是也要求气至而有效?乃至特效、高效、速效和长效?如果能,如果是,这就意味着艾灸的疗效大有发掘之潜能!
 自2001年以来,我们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卫生厅等6项有关经穴热敏化的科研项目,经过近6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研究结果:
①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某些腧穴会发生敏化。其中腧穴热敏化是一类新的敏化类型,热敏化腧穴对艾条悬灸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产生透热(艾热从经穴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临床特征,且极易激发循经感传活动,而非艾条悬灸无此作用。
② 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骨性关节炎、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盆腔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疾病,与艾条悬灸非热敏化的相同腧穴比较,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以上结果表明:

(1)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经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
(2)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热,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
(3)热敏化腧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如上所述,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由于大幅度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充分展示了灸疗学的特色与优势,有可能振兴中国灸疗学;继续深入探索腧穴热敏化的 出现规律,扩展其适应症,改进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操作方法等,均是以后需要研究的课题。腧穴热敏化现象已涉及到许多新的生命现象,新的生命现象必然蕴涵着新的生命规律与机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极有可能发现人体机能调控的新规律,开辟灸疗调控人体机能的一片新天地,对现代医学发展也将提供创新的机 遇。
第三章 腧穴热敏化现象

我们在临床施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奇异生命现象。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图3.1);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图3.2);  
第三是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图3.3);
 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第五是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图3.5);
 第六是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图3.6);
 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如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施灸三阴交,热流向下腹部传导,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悬灸天枢穴, 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 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第四章 腧穴热敏化规律

1. 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10%,而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20余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15%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我们曾以30例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体表共查找出热敏化腧穴121个,与经穴定位的重合率为48.76%。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3. 热敏化腧穴对艾灸的反应

热敏化腧穴对艾热反应表现为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所谓喜热就是与非热敏化腧穴比较,热敏化腧穴在艾灸时患者感觉非常舒适,往往能即时减轻疼痛。尽管这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但这是艾灸适应症的 一个重要标志。喜热现象出现概率为95%左右。

透热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主要特点。所谓透热就是当艾热靠近这个已热敏化的腧穴时,患者可以感觉到艾热通过体表深透进入到皮下深部组织,甚至进入 胸腹腔脏器,而在施灸部位,患者感到表面不(微)热深部甚热。透热现象出现概率为60%左右。

扩热也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主要特点。所谓扩热就是当艾热靠近这个已热敏化的腧穴时,患者可以感觉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扩热现象出 现概率为80%左右。

传热则是热敏化腧穴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所谓传热即艾灸热敏化腧穴时,患者感觉一股热流沿着某种路线传导,从而气至病所,甚至患者感到施灸部位不 (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甚热。传热现象出现概率为70%左右。

非热觉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奇异特点。所谓非热觉即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独立出现概率约 10%,相兼出现概率约60%。
4. 腧穴热敏化的分布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对于临床推广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及阐述其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我们多年来已研究了20 多种疾病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初步掌握了这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穴区、感冒在风池和上印堂穴区、盆腔炎症在三阴交穴区、眼科疾病在耳垂区等。

5. 腧穴热敏化与灸性循经感传

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训:“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 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感传活动是人体经气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针刺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刺 疗效也愈好。采用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 动感传,气至病所?灸之要,是不是也要求气至而有效?乃至特效、高效、速效和长效?如果能,如果是,这就意味着艾灸的疗效大有发掘之潜能!
 
八十年代,我国著名灸疗大师周楣声已观察到艾灸能有效地激发循经感传,施灸的部位常重视选择压痛点。我们则观察到,压痛点与热敏化腧穴是两种不 同性质的穴位敏化类型,前者属力敏化,对机械能刺激敏感,如针刺、按压等;后者属热敏化,对热能刺激敏感,如艾灸等;有时两者可同时在同一穴位发生,表现出腧穴敏化的多重性和多样性。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发动循经感传,出现率达95%以上。说明艾灸热敏化腧穴能高效率发动感传,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灸之要,仍然遵循“气至而有效”的针刺疗法古训。

第五章 腧穴热敏化的探查


腧穴热敏化的探查是激发感传、开通经络的关键之一。它决定了本疗法对病症的适应程度及施灸部位。腧穴热敏化的发现过程表明,其出现部位、表现特征及适宜刺激都有其特有规律。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对于腧穴热敏化的探查必须在深刻认识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艾灸材料,采用正确的艾灸方 式。

一、灸材选择

腧穴热敏化的特性研究及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证实,这类新型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故选择纯艾条作为腧穴热敏化探查的灸材。
 
二、探查准备

(一)环境

保持诊室安静,可适当运用轻柔的音乐。诊室的温度保持在20℃~30℃。

(二)灸态

1.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态,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

2. 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不断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随时调整艾灸的手法与位置。

三、探查部位

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特殊反应,它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不同疾病的腧穴热敏化 的出现部位是不同的。结合传统灸疗理论及临床观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查:

1. 相关疾病的腧穴热敏化高发部位(见下篇各论部分)

2. 病痛及其临近部位

3. 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循行部位

4. 体表特定穴部位

5. 与疾病相关的神经节段分布部位

四、探查手法

1.回旋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回旋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此种方法有利于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

2.雀啄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旋灸部位,施行雀啄灸法,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此种方法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加强敏化,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3.温和灸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固定位置的温和灸法,以患者局部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产生灸性感 传。

腧穴热敏化的探查手法通常是上述三种手法的密切配合。根据腧穴热敏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有迟发和速发之分,故在临床探查的过程中需要医生耐心、细 心的观察。如果在上述的探查部位中均没有探查到腧穴热敏化,可再采用激发手法以激发患者整体经气水平,然后运用上述手法再次进行探查。所谓激发手法就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艾灸患者的神阙、关元、至阳、肾俞、足三里等强壮穴位,施灸时间为20分钟左右。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激发手法能使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提高20%~30%左右。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穴被探查出。

五、腧穴热敏化的判别

腧穴热敏化是根据施灸部位对艾条悬灸的灸感反应来判别的。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腧穴热敏化在探查过程,会出现以下几种灸感反应,只要出现以下一 种以上(含一种)灸感反应就表明该腧穴已发生热敏化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天 色以晚 发表于 2010-1-28 16:47

第六章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操作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单 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

 

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T形灸三 角灸

 

单点灸

 

双点灸

 

三点灸

 

悬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 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腧穴热敏化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根据腧穴的热敏化特性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腧穴 热敏化的最佳施灸剂量以是否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这即能充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又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精髓。

1.Ⅰ相期:又称潜伏期,是指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时,灸性感传尚未出现或即将出现,在这段时间内,艾灸刺激信号在体内进行传导,激发、整合各种 功能活动,为腧穴热敏化反应显现从量上逐渐积累。不同疾病、不同部位,其对艾灸刺激的反应速度不同,不同性质病理过程也制约着灸性感传显现的速度,因此有迅速和缓慢之分。潜伏期短的,称为速发型,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潜伏期长的,称为迟发型,一般在十分钟以上。

2.Ⅱ相期:又称上升期,指灸性感传被诱发后,除局部出现热感渗透、扩散、酸、胀、重、麻等感觉外,灸感沿一定的路线传导,直达病区,即所谓的 “气至病所”。这是经气激发的表现,是艾灸信号开始在机体内发挥调整、治疗作用的反应。

3.Ⅲ相期:又称发挥期,指灸感维持感传路线及感传强度,发挥治疗作用。艾灸刺激在体内发挥着最大的调动能力,艾灸效应仍在不断积累并维持、稳 定在一个高水平,这是艾灸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时相。

4.Ⅳ相期:又称消退期,指灸感强度逐渐减弱,沿感传路线逐渐回缩,直至消失。这是机体经过艾灸逐步调整后,机能状态趋向平缓的表现。
 
四、灸性感传

对热敏化腧穴施行艾条悬灸,极易出现灸性感传现象,其感觉形式、感传速度、感传深度、感传方向等与传统的循经感传现象比较,有其一定的特殊 性。

1.感觉形式

 在热敏化腧穴上激发的灸性感传,其感觉形式以热感为主,可表现为热感扩散、热感渗透、热感感传等。另外还有局部或非施灸部位的酸、麻、重、胀、蚁行、水流感、清凉感等,甚至还会出现非施灸部位的烧灼感、痛感等。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引发的灸性感传,其感觉形式可为单一感觉,亦可为多种感觉的复合,所以,应仔 细询问患者,注意区别。

2.感传速度

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热敏化腧穴,其灸性感传速度是不同的,与针刺激发的感传速度范围基本相同。

3.感传宽度

这在《灵枢·本输》上称为“阔数之度”。在热敏化腧穴上激发的灸性感传,其感传宽度有粗有细,与感传速度一样,变化很大,无固定范围可言。从临 床上观察来看,多数是以边缘模糊的线状和带状出现,但也可见片状扩散,或由线成片,或由片成线,不一而足。

4.感传深度

在《灵枢·本输》上称为“深浅之状”。在四肢的感传线当行经关节处多是曲屈弯转,在躯体的表面则是直行向前。感传进人胸腹腔以后,必然是横穿斜 达不受内腔的遮隔,畅行无阻。体表的浅感传,与胸腹腔的深感传,互相衔接,构成一体,寻取捷径而奔赴患处。

5.感传走向

所取腧穴热敏化的位置与病患的部位,是决定感传走向的一个主要因素。最主要的是循经至病,躯干部也多见前后直达的形式,或是上下分行、左右分 支,腰腹部易出现两侧环抱;循行开始或过程中会有分叉多岐的情况;弥漫扩散也是出现比较多的形式,有的是在灸处扩散,有的则是行进一段距离再弥漫全身;灸感行进过程中大多数会如潮汐一起一伏向前推行。

6.感传时间

疾病轻重不同,完成艾灸四相的时间不同,一般病情越重感传的时间越长。而且同一个病人随着病情的好转,每次感传的时间会缩短,这也是判断疾病轻 重和病情转归的一个标准。最长可达数小时,最短数分钟。

第七章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


一、艾灸作用

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朱丹溪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而无热象的疾病,均可用温气的方法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 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2. 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加,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 之”,《伤寒论》也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故临床上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等病症均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3. 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艾灸治疗痈肿的记载,《千金要方》中进一步指出灸法具有宣泄脏腑实热的作用,说明热症用灸并非是禁忌。《医学入门》指 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而且在《医宗金鉴》中亦认为艾灸能开结拔毒,所以,“热症可灸”具有理论与临床依据。气血遇寒,凝涩为 瘀。艾灸能温阳利气,气行则瘀散,血得温则行,故艾灸能消瘀散结。

4.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治未病”是中医学得重要学术思想,艾灸除了治疗作用外,还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延年的功效。《黄帝内经》中提出“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 灸之”,《艾灸大成》中也认为艾灸能预防中风,可见艾灸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

《扁鹊心书》中提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等穴,能延年益寿,民间亦有“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之说,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确能提 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

二、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

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敏化类型之一,它既能反应疾病的性质、病理,同时又能作为艾灸的治疗切入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研究表明,腧穴热敏 化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刺激。临床上凡是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目前我们已观察了以下病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 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从证候方面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对寒证、湿证、瘀证、虚证均有效。

1.寒湿入体,灸优于针

寒邪收引,湿性凝滞,寒湿为邪,经络闭阻,而艾灸疗法深具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凝湿滞、经络闭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在治疗由于 寒湿引起的病症中应以艾灸疗法为主,取其“以阳制阴”之意,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2.瘀血阻络,灸亦所宜,

寒邪凝涩,血运不畅成瘀,或气滞血瘀、血虚成瘀等,阻滞经络。艾灸能温经通阳,温运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故治疗瘀血阻络,艾灸能化瘀 通络,取其“温通”效应。

3.阳虚病证,灸贵于针

艾叶为纯阳之品,性温通经络;艾火温热,可直达经络,补虚起陷。因此,对于以阳虚为主的病症,用艾灸治疗能温补阳气、升阳举陷,使火气助元气, 以达助阳治病之功。

4. 气阴不足,亦可用灸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此论对后世影响很大,由此,许多医家认为灸法有 劫阴耗气之弊,故对于气阴不足病症不宜用灸或禁止用灸。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之所以用于阴虚证的治疗,是因灸有补阳之功效,而“阳生则阴长”也。另据龚居中《红炉点 雪》所说“虚病得火而壮者,犹火迫水而气升,有温补热益之义也”。气虚、阴虚者,用灸法以热补气,使脾胃气盛,运化正常,则气阴得补,此为“以阳化阴”之 意,故气阴亏虚之症亦可用灸。

5.热毒之证,亦可灸之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汉代张仲景指出热证灸治可引起不良后果,并告诫人们无论是阳盛的热证或是阴虚的热证,均不可用灸法。宋代 《圣济总录》也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清代医家王孟英还提出了“灸可攻阴”之说,把灸法用于热证,视为畏途。近代还有不少艾灸教材,也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有些人甚至认为“用之则犹如火上添油,热势更炽”。故无论伤寒杂病,凡涉及三阳者,皆禁用灸治。

然而,通考《内经》全文,并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却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认为“火郁发之”,而灸法正 可以使血脉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目的;明代龚居中在其《红炉点雪》一书中,更是明确指出灸法用于寒热虚实诸症,无往不宜。因此,艾灸疗法并非是“以火济火”,而恰恰是“热能行热”。故火热之症,灸亦所宜。

综上所述,凡是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

第八章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注意事项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虽然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但仍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灸时,应向患者详细阐述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操作过程,打消患者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3.施灸剂量应根据是否完成四相过程为度,不应拘泥时间长短。

4.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 灸。

5. 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施灸。

6. 艾灸局部出现水泡,水泡不大时,可用龙胆紫药水涂搽,保护水泡,勿使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用注射器从水泡下方穿入,将渗出液吸出后,从原穿刺孔注入适量庆大霉素注射液,并保留5分钟左右,再吸出药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一般数日可痊愈。

7. 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

8.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条熄灭,以防复燃。

第九章 腧穴热敏化艾灸与临床疗效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 “小刺激大反应”。长期的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艾灸疗法,而且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感传(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表明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艾 灸理论。

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热敏化穴灸疗对下列病症能明显提高疗效: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 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

通过对以下三种疾病进行样本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证明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确能明显提高艾灸临床疗效。

1.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脾虚型胃电节律紊乱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中医辨证属脾气虚弱。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23例)与辨证选穴悬灸组(23例)。 热敏化腧穴灸治疗组患者均能在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附近找到热敏化腧穴,每次选取2个热敏化腧穴悬灸,每次施灸时间为热敏化腧穴灸感传消失所需时间 为度,每日一次,热敏化腧穴消失后再换其他部位的热敏化腧穴艾灸,15天为1疗程。辨证选穴悬灸组选穴仍为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但未发生热敏化,定位按全国高校统编教材《针灸学》(第五版)确定,每次分别选取上述穴位各1个,每穴施灸15分钟,每日1次。每位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15天后均记录体表胃 电及进行频谱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其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积分及胃电频谱无统计学差异。经15天艾灸治疗后,热敏化腧穴悬灸组患者纳差、上腹饱胀症状明 显改善,症状积分治疗前2.11±0.24,治疗后降至1.05±0.18;胃电正常频段百分比治疗前42.87±12.33,治疗后上升至 60.32±7.29,辨证取穴悬灸组患者纳差、上腹饱胀症状轻度改善,症状积分治疗前2.28±0.21,治疗后降至1.61±0.28,胃电正常频段 百分比治疗前40.54±10.33,治疗后上升至48.45±5.47。治疗后各项疗效指标两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表明热敏化腧穴灸的临床疗效优于 辨证选穴灸(非热敏化腧穴灸)。

2.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50例,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30例)和针刺+拔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 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表明:治疗后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与针刺+拔罐+TDP对照组症状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 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3.18±1.59d,对照组为7.00±2.47d,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 表明热敏化腧穴灸治疗MPS的疗效远优于目前治疗MPS的针+罐+TDP的综合疗法。

3.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21例)和辩证选穴(穴位相同,但未发生热敏化)悬灸对照组 (19例),两组均为2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2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百分法)为观察指标,两组病人均在每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疼痛、步行、关节屈曲动度、不稳定感、肿胀、上下楼梯和绞锁进行计分。根据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衡量治疗治疗效果,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 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对疼痛、步行、关节屈曲动度、不稳定感、肿胀、上下楼梯和绞锁七项指标的评分,热敏化腧穴悬灸组和辩证选穴悬灸组治疗后总分积分分别为83.14±9.30 与65.58±13.14,有极显著差异(P<0.01);热敏化腧穴悬灸组和辩证选穴悬灸组显愈率分别为80.95 %与21.05%,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热敏化腧穴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明显优于辨证选穴(非热敏化腧穴)灸疗法。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是基于腧穴热敏化理论的一种新的艾灸疗法,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大幅度提高了艾灸的临床疗效,继 承和发展了传统的针灸理论。

第十章 腧穴热敏化艾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腧穴热敏化艾灸作用是指艾灸刺激腧穴热敏化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体内引起的反应。艾灸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或 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因此艾灸效应并不是艾灸刺激直接产生,而是通过体内介导的固有调节系统所产生,这就决定了艾灸作用是调节作用。长期的临床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艾灸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一、 双向调节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指艾灸热敏化腧穴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重效应。当适宜的艾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其效应总是使偏离正常生理状态的生 理生化功能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艾灸可使之增强;功能状态亢进时又可使之降低,但对正常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见表10.1)。腧穴热敏化艾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艾灸疗法无毒副反应的根本原因。


表10.1  腧穴热敏化艾灸双向调节效应

生理量

病理状态

艾灸效应

心率

心动过速

减慢心率

心 动过缓

增加心率

胃运 动

胃动过速

胃运动减慢

胃动过缓

胃运动加快

肠运动

肠运动亢进

肠运动减弱

肠运动减弱

肠运动增强

膀胱张力

紧张性膀胱

膀胱张力下降

弛缓性膀胱

膀胱张力增加

血压

高血压

血压下降

低血 压

血压升高

眼压

高眼压

眼压下降

低 眼压

眼压升高

皮层兴 奋性

嗜睡

皮层兴奋性升高

失眠

皮层兴奋性下降

 

 二、整体调节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整体调节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指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产生镇痛效应

        艾灸镇痛       增强机体相关调节机能,减少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干扰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促进组织修复  

 二是指艾灸对某一器官功能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该器官所属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  

 腧穴热敏化艾灸对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功能几乎均能发挥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综合调节作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整体调节特点是其具有广泛适应症的基本原因。

 三、品质调节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品质调节特点是指腧穴热敏化艾灸具有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品质(调节系统品质是量度调节系统调节能力大小的一个参量),增强自身 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

机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维持内环境各生理生化参量相对稳定的复杂调节系统,主要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能对各种影响内环境稳定的干扰作出主 动的调节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定。腧穴热敏化艾灸正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这些调节系统,调动体内固有的调节潜力,提高其调节品质,增强其调节能力,从而产生双向调节效应、整体调节效应和自限调节效应,使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艾灸刺激到艾灸效应,两者不是直接联系,其中由体内各种调节系统介 导。

 

腧穴热敏化艾灸的这一品质调节作用揭示了腧穴热敏化艾灸对偏离正常态的紊乱生理功能呈现双向调节效应,而对正常态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这一 现象的深层次答案:即腧穴热敏化艾灸对正常态生理功能无影响,并不是对正常态机体功能无作用。无论对机体正常态或病理态,腧穴热敏化艾灸都提高了体内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增强了调节能力,但对不同机体状态表现不同。对病理态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治病作用),而对正常态呈现防病保健作用,表现为对随后受到的干 扰因素(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偏离度显著减少。腧穴热敏化艾灸的品质调节作用是艾灸防病保健作用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是一块待开垦的新领域,对中医中药学科研究也有启发作用。四、自限调节:腧穴热敏化艾灸的自限性调节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腧穴热敏化艾灸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 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一是指腧穴热敏化艾灸的调节能力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储备。因为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病的机理是通过激发或诱导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的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这在本质上就是生理调节,这就决定了腧穴热敏化艾灸作用具有以上的自限性。如 对某些机能衰竭或组织结构发生不可逆损害,或某些物质缺乏的病人,腧穴热敏化艾灸就难以奏效。了解腧穴热敏化艾灸调节的自限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与合理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研究腧穴热敏化艾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对于了解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病的机理,掌握腧穴热敏 化艾灸治病的规律,为合理认识和应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提高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一章 辨“敏”取穴与辨证取穴的关系


配穴处方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腧穴的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好坏。针灸治疗的选穴原则一般有局部近取、循经远取和辨证选穴三种,其中辨证选穴在现代应用尤为普遍。

一、辨证选穴应用广泛

辨证选穴是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临床所见的各种不同证候按照脏腑疾患、经络证候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的形式进行分析归纳,选取相应穴 位。

《内经》中对辨证选穴虽无专门论述,但异病同穴和同病异穴的选穴方法在具体病症的治疗中反映的很清楚,如《灵枢·杂病》中“厥,气走喉而不能 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小腹满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时寒,小便不利,取足厥阴;腹满,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阴;腹满,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原文中“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均为穴名,而不是经脉名,后世医家将这种“经脉穴”名理解为经脉名,渐渐形成了另一种意义的“循经取穴”原则,如今也被广泛应用。

宋代以后,辨证选穴受到很大重视。有关文献中开始出现对病症的辨证分型,并根据证来选取穴位。同时,针灸选穴也更注重分经辨治,例如张洁古治中 风,分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四证。太阳证,刺至阴出血;阳明证,取陷谷、厉兑;太阴证,取隐白;少阴证,取太溪。并注明“今之分经治疗,各分经针刺,无 不愈也”。又其治腰痛谓“腰痛在身之前:足阳明原穴;身之后:足太阳原穴;身之侧:足少阳原穴”。这种按照分经辨治的取穴方法是循经取原穴或五输穴为主,与今日之循经选穴有所不同。

在现代针灸教材中,辨证选穴更为普遍,国家规划教材如六版《针灸治疗学》将辨证论治的思路引入针灸处方,按证型不同而选用相应穴位。如治头风即 按照辨证分型来加减处方:肝阳上亢型加太冲、丘墟,痰浊上扰型配中脘、丰隆,瘀阻脑络型刺委中、膈俞,气血亏虚型补足三里、三阴交等。又如,腰痛的治疗也是按辨证分型而治的,而且在现代中医学及针灸学教材中腰痛的治疗分型有相当的一致性。可见,在现代针灸临床选穴中,辨证选穴原则的应用已经十分广 泛。

二、腧穴的敏化现象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种现象就称为敏化现 象。

历代文献中均已记载了敏化现象,力敏化是最早发现的敏化现象,其特征是压痛或按压后可使病痛减轻,病人感觉舒服,如《灵枢·经筋》里的“以痛为 腧”,《素问·缪刺论》中“应手如痛”,《灵枢·五邪》的“快然”,唐代孙思邈提出的阿是穴之说,“人有病痛,即令捏(掐)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刺灸皆验”,阿是穴之说也沿用至今。近年来国内有关体表-内脏相关的研究进展也揭示,内脏疾病能使体表经穴敏化。临床上经穴敏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腧穴压痛、痛觉过敏、按之快然、皮温改变及其他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等。这些敏化形式是客观存在的,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目前 最为深入的就是牵涉痛。汇聚-投射学说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和承认,大量动物实验也证明,在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丘脑以及大脑皮质等各级中枢,都存在着既受 来自内脏传入信息的影响又受来自体表传入信息影响的神经元,或两方面传入的信息投射在同一部位的汇聚现象。牵涉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说明了敏化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

近年来我们的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在病理状态下,体表可产生一种新类型的病理反应即腧穴热敏化现象,这种现象的特征有: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 (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产生其他非热感觉及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普查结果显示,热敏化现象在健康人群的出现率约5~10%,而 在肌筋膜炎、支气管哮喘、盆腔炎等二十多种疾病中出现率平均约70%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热敏化现 象出现率下降至10~15%左右。热敏化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并且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

以上这些敏化现象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我们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辨“敏”选穴与辨证选穴的关系

针灸是通过刺激体表腧穴来激发机体内源性调控系统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与疾病敏化点的关系极为密切。腧穴的起源是“以痛为输”的敏化现 象,随着针灸临床的发展,才逐渐演变成经穴。敏化现象不仅是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病理表现,还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这种选穴原则和方法,即是辨敏选穴。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敏化现象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创立了一系列通过辨敏选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灵枢·经 筋》篇反复说到“以痛为输”,《灵枢·背输》篇也说“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又如《素问·缪刺论》说的“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灵枢·五邪》篇说的“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说明最初治疗点的选择就是压痛点或“快然”点;唐代孙思邈提出了阿是穴之说,认为选用 阿是穴治疗疾病,“刺灸皆验”,阿是穴这种辨敏选穴的方法也在后世得以广泛应用;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压痛、变色、变形、脱屑、电阻降低等敏化现象,根据耳廓上反应点的位置来定位选取最佳的治疗点,是耳穴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临床观察和近年来有关体表-内脏相关的研究进展均表明,敏化的经穴更具经穴效应特异性。所以现代临床治疗疾病时,通常选取那些敏化的腧穴作为首选的穴位施治。

我们对于热敏化现象的研究也发现,艾条悬灸热敏化经穴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骨性关节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轻瘫、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盆腔 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疾病,与艾条悬灸非热敏化的相同经穴比较,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在热敏化腧穴灸治疗脾虚型胃电节律紊乱临床疗效观察中,选择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6例,中医辨证属脾气虚弱。分为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23例)与辨证选穴悬灸组(23例),热敏化腧穴灸治疗组患者均能在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穴附近找到热敏化腧穴,每次选取2个热敏化腧穴悬灸,每次 施灸时间为热敏化腧穴灸感传消失所需时间为度,每日一次,热敏化腧穴消失后再换其他部位的热敏化腧穴艾灸,15天为1疗程。辨证选穴悬灸组选穴仍为脾俞、 胃俞、中脘、足三里,但未发生热敏化,每次分别选取上述穴位各1个,每穴施灸15分钟,每日1次。每位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15天后均记录体表胃电及进行频 谱分析。经15天艾灸治疗后,热敏化腧穴悬灸组患者纳差、上腹饱胀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治疗前2.11±0.24,治疗后降至1.05±0.18;胃电 正常频段百分比治疗前42.87±12.33,治疗后上升至60.32±7.29,辨证取穴悬灸组患者纳差、上腹饱胀症状轻度改善,症状积分治疗前 2.28±0.21,治疗后降至1.61±0.28,胃电正常频段百分比治疗前40.54±10.33,治疗后上升至48.45±5.47。治疗后各项疗 效指标两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表明热敏化腧穴灸的临床疗效优于辨证选穴灸(非热敏化腧穴灸)。

另一项研究是热敏化腧穴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选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50例,分为二组,分别为热敏化腧穴悬灸治 疗组(30例)和针刺+拔罐+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照组(20例),两组均为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包括不足10天痊愈者),采用国际公 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表明:治疗后热敏化腧穴悬灸治疗组与针刺+拔 罐+TDP对照组症状积分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20.00%,73.33%,对照组痊愈率和显效率为 0%,15.00%,两组显愈率(93.33%,15.00%)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有效以上病例治疗天数平均为 3.18±1.59d,对照组为7.00±2.47d,二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表明热敏化腧穴灸治疗MPS的疗效远优于目前治疗MPS 的针+罐+TDP的综合疗法。

综上可见,人体经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状态,疾病能激发经穴由静息态跃迁至敏化态,处在敏化态的经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特异性的“小刺激大 反应”。敏化穴位是动态的、个体化的、激发态的腧穴。敏化现象最能体现穴位特异性,说明经穴自身不同机能状态对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重要影响。对敏化状态的穴位进行适宜针灸刺激,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经穴的针灸疗法,即辨敏选穴优于辨证选穴。

辨敏选穴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对于针灸治病具有重大意义。而不同的敏化方式各有其大致适宜的刺激方式,如热敏化穴位的最佳刺激为艾热,力敏化穴 位适宜指压和针刺,结节点适宜穴位注射,皮肤丘疹样点适宜挑刺,瘀点适宜三棱针点刺等等,不一而足。进行辨敏选穴,在敏化腧穴上施以适宜刺激,应作为临床选穴的重要原则,也是针灸取效的关键所在。

针灸疗法的运用应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对疾病进行辨证分析,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突出辨敏选穴,优选高效治疗穴位,并结合以病痛部位为依据的局 部近取、循经远取等方法进行配穴处方,以更好的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天 色以晚 发表于 2010-1-28 16:52

下篇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1)


第一节  感冒

一、概述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常见外感病。感冒如见广泛流行,症状 较重,则又称为“时行感冒”。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属感冒范畴,流行性感冒等属时行感冒范畴。

本病中医又称“伤风”、“伤寒”、 “冒寒”、“重伤风”、“冒风”等,多因风邪乘侵袭肺卫皮毛所致。四时之中,气候失常,时令之暑、湿、燥邪也能杂感而为病。

二、诊断要点:

1、以局部症状为主,主要有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等。

2、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常表现为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腰背酸痛等。

3、血象检查白细胞多为正常或减少。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及项背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风池、风府、大椎、肺俞、太阳、上印堂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风池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颅内并扩散至整个颈后部且向头顶部传导,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大椎、肺俞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颈背部且向头顶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太阳、上印堂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风池穴热感透至颅内、扩散至颈后部且传向头顶,灸大 椎、肺俞穴热感透至深部、扩散至整个颈背部且向头顶传导,灸太阳、上印堂穴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面部。(图12.1.1~图12.1.3)
 
 六、典型病例

病例1:陈某某,男,51岁,于2005年5月14日就诊。主诉鼻塞头疼一天。诉昨日下午因天气变化而出现鼻塞、头疼,伴全身无力,今晨起咽痛、鼻流清涕,全身酸痛。查:T:37.6℃,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咽红,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诊断:感冒。经查,可探及大椎、风池、印堂、百会穴附近有明显透热现象。当即于上印堂穴、百会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上印堂穴立即有明显透热现象并有明显扩热现象,6分钟后感整个头颅均有温热感,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大椎、风池穴,自觉感到热感透至颅内并扩散至整个颈后部且向头顶部传导,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渐回 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后患者感鼻塞明显好转,没有头痛。查T:37.0℃,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嘱回家后避风寒,注意保暖。次日复诊,无鼻塞、流清涕、头痛,病情痊愈。

病例2:张某某,女,42岁,于2005年6月29日就诊。主诉:发热恶寒一天。诉昨日上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怕冷,咽喉疼痛,自测 T:37.9℃,口服板蓝根疗效不显,今日晨起症状加重,怕风怕冷明显加重,感全身酸痛。查:T:38.2℃,舌红苔薄黄,脉浮,咽红,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诊断:感冒。经查,大椎穴附近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大椎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大椎穴即有明显扩热、传热现象,10分钟后感大椎穴热流呈线状上传于风府穴附近,速在风府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深透颅内,数分钟后整个头颅均有温热感,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渐回缩并感风府穴皮肤灼热,遂停灸。继 灸大椎穴,扩热、传热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后患者感全身酸痛明显好转。查T:37.5℃,舌质红,苔薄黄,脉浮。嘱回家后避风寒,注意保暖。次日复诊,病情痊愈。

病例3:颜某某,女,23岁,于2005年8月14日就诊。主诉全身酸痛2天,呕吐1天。诉前日外出劳动后感全身酸痛、头晕,伴胸闷欲吐,自服 十滴水、人丹,症状稍好转,昨晨起症状加重,头重如裹,全身微出汗,胸闷欲吐,中午进餐后1小时呕吐一次,吐出当餐进食,自服霍香正气水无效,今晨仍感全 身酸痛,恶寒怕冷,吐出早餐,大便稀。现来我科求诊。查:T:37.3℃,舌淡苔腻,脉濡,咽不红,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四肢皮温偏低微有汗出,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诊断:暑湿感冒。经查,中脘、左太阳穴附近可探及腧穴热敏化。于中脘穴行热敏化温和灸,即感热流徐徐入内,5分钟后热流扩散约 7.0×8.0cm大小,10分钟后感热流渗透入腹腔,整个上腹部感热流涌动,嗳气数次,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透热、扩热感消失,回缩至中脘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换左太阳穴立即有明显扩热现象,感左侧头颅表皮均有温热感,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左太阳穴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四肢皮温恢复正常,精神明显好转。次日复诊,病情痊愈。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一、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本病属中医 “内伤咳嗽”范畴。内伤咳嗽多因平素体虚,或肺阴虚损,肺气上逆,或脾胃虚寒,健运失职,痰湿内生,上扰肺络,而引起咳嗽。他脏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多与脾、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二、诊断要点

1.慢性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持续3个月或以上,连续发作2年或更长时间。

2. 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3、排除心、肺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背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脾俞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风门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胸腔并传至上肢,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至阳、肺俞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次髎、命门穴T形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4.肾俞、脾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 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风门、肺俞穴热感透至胸腔并向上肢传导,灸至阳穴热 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灸次髎穴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命门、肾俞、脾俞热感深透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图12.2.1~图 12.2.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吴某某,女,65岁,工人,2003年7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5年。5年前受寒后发热、咳嗽,于夜间咳嗽为主,伴 咯黄痰,始自认为“感冒”,口服感冒药(用药不详)后体温正常,咳嗽、咯白色泡沫痰迁延两月才愈,后每于冬春季节稍感受寒即咳嗽、咯痰,每次迁延3个月, 经各种中西医治疗(具体治法不详),效果不佳。现求治我科,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不红,扁桃体未见肿大,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心(-)。胸部正侧位X片示:肺纹理增粗,示慢支改变。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查,右风门穴、右肺俞穴、至阳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令患者俯卧,于右风门、右肺俞穴两处施温和灸,右风门穴处热流呈片状扩散与右肺俞穴热流汇合在一起,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右风门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至阳穴,1分钟后热流入里深透至前胸,感整个前胸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回缩至至阳穴且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于命门、肾俞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同时于两穴施温和灸,数分钟后,两处热流扩散汇合在一起,并呈线状沿带脉感传,感整个腰部温暖舒服,灸感持续约60分钟后回缩至命门、肾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患者未见咳嗽、咯痰。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2:苏某某,男,54岁,工人,2004年11月29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6年,加重7天。诉咳嗽、咯白色泡沫状痰6年余,每年冬季发病,持续2-3个月,多于服用消炎药(具体用药不详)可缓解,7天前,因受寒咳嗽加剧,晨起、夜间为甚,咯白色泡沫样粘痰,感胸闷,现纳食减少,四肢困乏,经口服阿莫西林、止咳糖浆无效,现来我科求诊。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滑,咽不红,扁桃体未见肿大,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 粗,偶于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胸部正侧位X片示:肺纹理增粗,示慢支改变。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查,右肺俞、右肾俞穴附近可探及腧穴热敏化, 立于右肺俞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半分钟后热流出现深透远传现象,经膀胱经成片状下传于右脾俞穴,速在右脾俞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深透入里,并感胸口温 热舒适,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回缩至右脾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继灸右肺俞穴,30分钟后热流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右肺俞穴,仍有透热现象,20分钟 后右肺俞穴皮肤苍白,且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患者咳嗽减轻,查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次日复诊,见右肺俞穴皮肤有一2.0×4.0cm 大小水泡,即给予消毒处理。十日后复诊,灸疮未见红肿,咳嗽、咯痰好转,继按上述方法于右肾俞穴附近施热敏化穴瘢痕灸一次,十日后复诊,病情痊愈。一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3:常某,女,67岁,2005年3月21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3年余。诉3年前于冬季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迁延3个月方 愈。后每于春冬季节天气变化即发病,经各种中西医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现求治于我科。症见:咳嗽阵作,痰白少而粘,咳时胸胁引痛,情绪激动时即发咳嗽。查:舌质红苔少,脉弦数,咽不红,扁桃体未见肿大,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心(-)。胸部正侧位X片示:肺纹理增粗,示慢支改变。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查,右肝俞、右肺俞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上述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数分钟后两股热流均出现深透远传现象,热流在肩背部深部 缓缓渗透,似感热流深透至前胸,顿感胸口温暖,自觉头面部潮热,烦躁心情顿消,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渐回缩至后背部,继施灸10分钟后两股热流汇合成片, 整个后背部均感皮肤温热舒适,25分钟后热流回缩至右肝俞、右肺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咳嗽次数减少,胸胁疼痛感减轻, 继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病情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2)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一、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 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本病属中医“哮证”、“喘证”、“痰饮”等病证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宿痰内伏于肺,与遗传、体质、情志、环境、外感、劳倦、饮食等诸多因素有关。

二、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症)至少以下一项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 性,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胸闷、咳嗽,如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左心衰等。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背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风门、肺俞、至阳、次髎、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俞、神阙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3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风门、肺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并传至上肢,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至阳、次髎穴T形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肾俞、腰阳关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 关元俞、命门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5.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腹腔或出现带脉感传,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风门、肺俞穴热感透至胸腔并向上肢传导,灸至阳穴热 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灸次髎穴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俞热感深透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神阙热感透至腹腔或出现带脉感传。(图12.3.1~图12.3.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姚某某,男,39岁,2005年8月10日就诊。主诉:反复性发作性胸闷、气促三年余而就诊。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发作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到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哮喘”,采用中、西医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该症能够 控制。后每逢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时该症反复发作,发作时间渐延长,多持续数小时,发作时极为痛苦。现求治于我科,查体:舌淡苔白滑,脉浮紧。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心(-)。胸部正侧位X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经探查,右肺俞、至阳两穴出现腧穴热敏化,嘱患者俯卧,于右肺俞穴上施温和灸,立感透热,扩热,约3分钟后,整个右侧肩背部感到温热,约10分钟后,患者诉热感沿上臂内侧下行,到肘尖附近停止。约50分钟后,患者诉热感回缩至右肺俞穴, 遂停灸。改灸至阳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渐深透至前胸,感整个前胸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至阳,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 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于双侧肾俞、腰阳关三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于上述三穴处施三角温和灸,扩热感扩散约8.0×6.0cm大小,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热 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沿下肢内侧向下传导至双膝内侧,灸至感传完全消失、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连续治疗三十次,发作性胸闷、气促未见发作,一年后随访,未见该症发作。

病例2:李某,女,62岁,2005年7月13日就诊。主诉:反复性发作性胸闷、气促4年余。患者诉4年前因受凉后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休息,咳嗽吐白痰,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到医院就诊各项检查后诊断为“哮喘”,采用中西治疗效果不佳,后每年劳累或受寒后该症即发 作,现求治于我科。症见:面色苍白无华,语声低,精神不佳。查: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心(-)。胸部 正侧位X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经查,神阙、双肾俞探及腧穴热敏化,于神阙穴施热敏化穴腹灸,立感整个腹部有明显热流涌动,异常舒适,该灸感持续约40 分钟后回缩至神阙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双肾俞,数分钟后感热流涌动并扩散汇合一起,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两穴热流扩散汇合于一起,并呈线状沿带脉感传,整个腰部温暖舒适,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回缩至双肾俞穴,3分钟后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于左肾俞穴内0.5寸、至 阳穴探查有腧穴热敏化,于左肾俞穴内0.5寸施温和灸,立感热流扩散至整个腰背部,酸胀温热,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肾俞内0.5寸,继灸左肾俞 内0.5寸3分钟后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至阳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渐深透至前胸,整个前胸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至阳 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三十五次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未见,一年后随访,未见该症发作。

病例3:卢某,女,40岁,2005年8月3日就诊。主诉:反复性发作性气喘3年余。患者诉3年前因过度疲劳后出现精神疲惫,呼吸困难,喘息而 不能平卧,伴咳吐大量白色粘痰,腰膝酸软,下肢微肿,大便干,小便短赤。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哮喘”,采用中西治疗效果不佳,后每年劳累或受寒后该症即 发作,现求治于我科。查体: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胸廓对称,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心(-)。胸部正侧位X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经 查,双风门穴探查有腧穴热敏化,于双风门穴施双点温和灸,立感热感汇成一片,徐徐入里,异常舒适,5分种后,热流沿督脉向下传导,10分钟后热流传至命门 穴,速在命门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向深部渗入,并向四周扩散,整个腰部温暖舒适,且灸感呈“跳跃式”传导,10分钟后感右足跟部灼热,自觉右足跟部皮温明显高于腰部皮温,该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回缩至命门穴,并感命门穴皮肤灼热,乃停灸,该灸感继续沿传导路线回缩,20分钟后双风门穴扩热、透热现象消 失,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发作性气喘等症未见,一年后随访,未见该症发作。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液所消化而造成的溃疡,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分别称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少数发生于食管下段、 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空肠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内,临床上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兼有暧气泛酸、恶心呕吐、上腹闷胀、腹泻或便秘等症。

本病属属于中医学“胃痛”、“胃脘痛”、“心下痛”等症的范畴。主要与饮食失调,情志因素及素体脾胃虚亏有关。   

二、诊断要点

1.    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及上腹部局限性压痛,可做出初步诊断。

2.    上述症状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基本可确诊。

3.      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腹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中脘、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中脘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腹腔内且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肝俞、脾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阳陵泉、足三里穴双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 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中脘穴热感深透腹部并向四周扩散,灸肝俞、脾俞穴热 感深透并向四周扩散,灸阳陵泉、足三里热感传至腹部。(图12.4.1~图12.4.3)

 六、典型病例

    病例1:梅某某,男,55岁,于2005年3月11日就诊。主诉:上腹痛4年余,加重3天。诉4年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不规则就餐,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逐渐消失,直至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症状,伴嗳气、反酸、恶心等症,到附近医院检查诊断为“胃溃疡”。 采用西药(具体药物不详)后症状缓解,但仍经常发作,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现求治于我科。经查:舌质淡苔黄,脉弦细。上腹部剑突下偏左压痛明显,肝脾胁下未 及,肠鸣音正常,胃镜检查示胃溃疡,大便检查示潜血阳性。诊断:胃溃疡。经查,中脘穴、左阳陵泉穴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中脘穴处施热敏化温和灸,数分钟后热流缓缓渗透至上腹部深处,热流在胃里团团涌动,20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任脉上传至胸口,恶心感顿消,15分钟后热流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中脘穴,并感皮肤 灼热,遂停灸,换灸左阳陵泉穴,顿感膝部麻热感,灸感于数分钟后沿左腿外侧下传至脚背外侧,甚至传至足小趾,感所传之处皮肤酸麻胀热,该灸感持续约10分 钟后渐回缩至左阳陵泉穴,该穴仍有透热现象,继灸5分钟后热流沿大腿外侧上传,经施“接力”温和灸,热流上传至左腹部,于左天枢穴施“接力”温和灸,深达 腹腔深部,10分钟后,热流呈线形向上涌动直达上腹部,自觉热流在上腹部涌动,并向深部扩散,该灸感持续5分钟,热流渐回缩至左天枢穴,并感皮肤灼热,乃 停灸,15分钟后热流沿传导路线继续回缩至左阳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疼痛感减轻。继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五次,二十五次治疗后,诉上腹部无疼痛,无嗳气、反酸、恶心等症。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张某某,男,43岁,于2005年5月28日就诊。主诉:上腹部疼痛2年余,加重2天。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钝痛,疼痛多在餐后2-3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食后完全缓解,腹痛一般在午餐或晚餐前出现,伴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到附近医院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 疡”。 采用中、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经常发作。2天前因不规则进餐而复出现上述症状,现求治于我科。查:舌质红苔薄,脉弦沉细,右上腹压 痛。经查,双脾俞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上述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两处热流汇合成片,10分钟后热流渗透至上腹部深处,感腹内温度明显高 于施灸点处皮温,该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透热现象消失,但仍有扩热现象,续灸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上述两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 诊,诉嗳气、反酸减轻,经查,左肝俞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左肝俞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3分钟后热流向背部深处渗透,深达三寸(同身寸),且有明显扩 热,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肝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继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治疗结束后上腹部疼痛消失,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症状未出现。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刘某某,女,66岁,于2005年12月18日就诊。主诉:上腹部疼痛1年,加重10天。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进食后可缓解,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数天后自行缓解,但经常发作。到附近医院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10天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腹痛一般在午 餐、晚餐前或夜间出现。症见:精神差,面色萎黄,体形偏瘦,上腹胀闷、恶心、喛气,食欲不振,大便每日一次,黄软成形。查:舌质淡胖苔白,脉弦滑。上腹部剑突下正中有压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溃疡,血常规示中度贫血,大便检查示潜血阳性。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经查,于双脾俞、中 脘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予双脾俞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扩散并汇合在一起,15分钟后热流由腰背部渐深透至上腹部,整个上腹部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30 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双脾俞穴,右脾俞穴感皮肤灼热,乃停灸,继灸左脾俞穴10分钟后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中脘穴,5分钟后感热流呈线状透至腹腔深部,并向左上腹涌动,整个左上腹部感到滚烫,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左上腹热感回缩至中脘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上腹胀闷、恶心、喛气感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三十次,上述症状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3)


第五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概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上腹疼痛或不适、早饱、胀气、、恶心等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特定的上消化道症状,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
中医称本病为 “胃脘痛”、“痞证”、“嘈杂”、“纳呆”、“胃缓”等。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恼怒伤肝,肝木乘土;或中气不足,外邪内侵等,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胃肠运动功能紊乱而发病,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二、诊断要点
1.有上腹疼痛、饱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
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
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
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
5.无腹部手术史。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腹部、背腰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公孙、下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公孙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 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公孙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下脘、天枢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腹腔内,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脾俞、胃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大肠俞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沿带脉传至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公孙穴热感传至腹部,灸脾俞、胃俞穴热感透至深部,灸 大肠俞穴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且沿带脉传至腹部。(图12.5.1~图12.5.3)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熊某某,男,40岁,干部,于2004年3月10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上腹部胀满不适半年余,加重3天。患者诉半年前饱餐后感上腹 部胀满不适,喛气,自服“保和丸”后症状消除,一周后该症续现,并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呕出当餐食物,到附近医院就诊,各项检查无异常,给予中、西医 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后每于饱餐后即出现喛气、上腹胀满,近日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3天前晚餐后出现上腹胀闷、恶心、喛气,自服“保 和丸”症状未见缓解,当日整宿未眠,现来我科就诊。症见:精神差,头胀痛,上腹胀闷、恶心、喛气,大便每日一次,黄软成形。查:舌质淡苔白腻,脉滑。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胃镜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查,于双大肠俞、下脘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在双 大肠俞施温和灸,立感热流扩散并汇合在一起,3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并向右侧腰部扩散,该灸感持续约10分钟,热流呈线形回缩至右大肠俞,并感右大肠俞穴皮肤灼热,右大肠俞穴乃停灸,5分钟后,热流继续回缩至左肝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换于下脘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透热,深达2寸 (同身寸),约半小时后透热现象消失,下脘穴乃停灸。次日复诊,经查,于左公孙穴、水分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取水分穴行热敏化穴腹灸,立感热流徐徐入里,深达3寸(同身寸),1分钟后,热流呈线形向上涌动直达剑突下,并自感热流在上腹部团团涌动,向深部继续扩散,自觉上腹胀闷、恶心、喛气顿消,该灸感持续 10分钟,热流渐回缩至水分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换灸左公孙穴,立感热流呈片状沿小腿内侧向上传导,经施“接力”温和灸,热流于30分钟后上传于腹,该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公孙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十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三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高某某,女,50岁,个体户,于2005年4月13日就诊。主诉:反复性上腹部胀满不适3月余。患者诉3月前饱餐后感上腹部胀满不适,喛气,自 服“健胃消食片”后症状消除,几天后又出现上腹胀满不适等症,并感食欲不佳、精神不振、乏力,未引起重视,口服消食片后症状自行消失,后每于饥饱失常或不规律饮食而出现上述症状,到附近医院就诊,各项检查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现来我科就诊。症见:精神差,面色萎黄,上腹胀闷、恶心、喛气,大便每日一次,黄软成形。查:舌质淡胖苔白,脉弦滑。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胃镜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 常。经查,于双胃俞、下脘、双天枢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双胃俞施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扩散并汇合在一起,10分钟后热流由腰背部渐深透至上腹部,感热 流涌动,整个上腹部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双胃俞穴,左胃俞穴感皮肤灼热,乃停灸,但右胃俞穴不感皮肤灼热,继灸右胃俞穴15分钟 后,感热流继续向右侧腰部扩散, 10分钟后热流呈线形回缩至右胃俞穴,并感右胃俞穴皮肤灼热,乃停灸,改同时灸下脘、双天枢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下腹涌动, 整个下腹部感到滚烫,自觉下腹温度明显高于施灸点,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下腹热流回缩至天枢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恶心、喛 气消失,排气一次。次日复诊,患者诉上腹部胀满疼痛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十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闵某某,女,62岁,退休教师,于2005年11月21日就诊。主诉:反复性上腹部胀满不适1年余,加重7天。患者诉1年前因饥饿饱餐后而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喛气,进食稀饭2天后症状消除,后每于饱餐后即出现喛气、上腹胀满。到附近医院检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经中、西医治疗疗 效不显。7天前稍多进食后复出现上腹胀闷、恶心、喛气。现来我科就诊。症见:精神差,面色苍白,头昏沉,浑身无力,上腹胀闷、恶心、喛气,大便每日一次,黄软成形。查:舌质淡苔薄,脉细。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胃镜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查,右阴陵泉、左天枢穴探及腧穴 热敏化,即予右阴陵泉穴施温和灸,3分钟后热流沿大腿内侧上传,经施“接力”温和灸,热流上传至右腹部,于右天枢穴施“接力”温和灸,并于左天枢穴施温和 灸,立感两穴热流汇合成片,深达腹腔深部,15分钟后,热流呈线形向上涌动直达上腹部,自感热流在上腹部涌动,并向深部扩散,自觉上腹胀闷、恶心、喛气顿 消,该灸感持续5分钟,热流渐回缩至双天枢穴,并感皮肤灼热,双天枢穴乃停灸,15分钟后热流沿传导路线继续回缩至右阴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十五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三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六节  肠易激综合征

一、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系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缺乏特异性形态学、生化和感染性原因的症候群。其共同特征是胃肠运动功能改变 或内脏器官的敏感性异常,受累的器官包括结肠、小肠、胃、食管等整个消化道及其它脏器,主要的靶器官为肠道。
本病中医多归属于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范畴。认为寒冷刺激、劳累或情志因素致脏腑失和、气机升降失常,形成脾虚、寒凝、气滞而致本病。


二、诊断要点
1.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阴性,粪潜血试验阴性;
4.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纤维结肠镜检查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无明显粘膜异常,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试验性治疗无效。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腹部、腰背部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上星、神阙、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上星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内,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大肠俞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足三里、三阴交穴双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 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足三里-腹部或三阴交-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上星穴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部,灸神阙穴热感深透至腹腔内,灸大肠俞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 足三里、三阴交穴热感传至腹部。(图12.6.1~图12.6.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董某某,男,34岁,工人,2005年10月14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腹痛5年,腹泻4年,加重一周。患者诉因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多于排便后缓解,未引起重视,1年后,左下腹疼痛加剧,并出现腹泻,大便多呈稀糊状,每日3-5次,多次口服“消炎药”症状持续数周后得到缓解,到附近医院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后该症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数十次,每次持续1-2周,伴头痛、头晕等。近一周来该症加重,左下腹疼痛加剧,影响睡眠,患者感焦虑不安,每天大便3-5次,为成形黄软便。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大便常规加潜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IBS。经查,上星穴、神阙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嘱患者平卧位,立于上星穴施温和灸,感热如“水注”向颅脑深部灌注,并下传于印堂穴附近,此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热流回缩至上星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神阙穴,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左下腹涌动,整个左下腹部感到滚烫温热,自觉左下腹热明显高于施灸点,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左下腹热流均回缩至神阙穴并感皮肤灼 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精神好,睡眠佳,左下腹疼痛减轻。经查,双天枢穴存在腧穴热敏化,于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腹灸,立感整个下腹部有明显热流涌动,异常舒适,该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回缩至双天枢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共排气3次,灸后感左下腹疼痛消 失。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患者诉精神佳,睡眠好,左下腹无疼痛,大便每日1次,黄软成形,嘱患者调情志,睡前自灸双天枢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 一月,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胡某某,女,45岁,干部,于2005年11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腹部不适伴排便困难2年。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 闷不适,偶感腹痛,以左下腹为甚,并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2-3天如厕一次,口服麻仁丸可缓解,该症反复出现,一月发作2-3次,近半年来,出现头晕、头痛等症,感焦虑不安,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行肠镜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 查肝功能、大便常规加潜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IBS。于双大肠俞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深透、远传现象,10分 钟后感腰骶部酸胀,20分钟后热流沿带脉传至小腹,并在腹部深处涌动,整个小腹酸胀舒适,速在中极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呈片状沿任脉向上传导至上腹, 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中极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中极穴,继灸大肠俞穴,约10分钟后热流继回缩至大肠俞穴,且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左大肠俞穴仍有轻微透热现象,继灸该穴约5分钟后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晨起如厕一次,大便稍干结。经查,于左三阴交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该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远传现象,3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下肢内侧上行,10分钟后传于左阴陵泉穴,即于该穴施 “接力”式温和灸,产生“跳越”式传导,约1分钟后左下腹酸胀,似有蚁行。左下腹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消失,继灸左阴陵泉穴2分钟后,左阴陵泉穴感皮肤灼 热,乃停灸,4分钟后热流继续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左三阴交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患者诉精神佳,下腹无胀闷不适,大便每日1次,黄软成形,嘱患者调情志,睡前自灸双天枢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一月,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戴某某,男,46岁,工人,2005年12月5日就诊。主诉:排便习惯改变1年。患者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 难,3-5天后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几天后出现腹泻,大便稀,一日3-5次,自服抗生素(具体不详)腹泻消失,后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并出现精神抑郁,沉默寡言,食欲不振等症,曾到当地医院求治,效果不佳,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胁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行肠 镜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大便常规加潜血均未见异常。诊断为IBS。于左肝俞、神阙可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左肝俞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3分钟后感左腋下温热感,10分钟后热流向背部深处渗透,似感热流渗透至前胸,前胸部温热舒适,心情顿时轻松,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肝俞穴,并感皮肤 灼热,乃停灸,改灸神阙穴,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线状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左下腹涌动,顿感整个左下腹滚热,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左下腹热感回缩至神阙穴并 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精神好,晨起大便稍稀。经查,于左足三里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该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深透、远传现象,5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下肢外侧上行,经于梁丘等穴施 “接力”式温和灸,数分钟后左下腹酸胀温热,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左足三里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五次,患者诉精神佳,食欲恢复正常,大便每日1次,黄软成形,嘱患者调情志,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天 色以晚 发表于 2010-1-28 16:55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4)


第七节  便秘

一、概述

便秘是指排便不顺利的状态,包括粪便干燥排出不畅和粪便不干亦难排出两种情况。一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所进食物的残渣在48小时内未能排 出)即可称为便秘。

中医称便秘为“大便难”、“脾约”、“后不利”、“秘结”、“秘涩”、“阴结”、“ 阳结”、“肠结”等。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痰凝、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常与肺、脾、肾有关。


二、诊断要点

1.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腹部及腰骶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大肠俞、迎香、大横、上巨虚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大肠俞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深透至腹腔,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迎香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大横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上巨虚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 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上巨虚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大肠俞穴热感深透至腹腔,灸迎香穴热感扩散至整个面 部,灸大横穴热感深透至腹腔,灸上巨虚穴热感传至腹部。(图12.7.1~图12.7.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章某某,女,48岁,于2004年12月3日就诊。主诉:反复便秘十余年。现排便困难,4-5天解大便一次,便干成羊屎状,自服中、西 泻药症状可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复出现,已经形成药物依赖性。伴口干,进餐后常腹胀不适,偶感腹痛,痛有定处。经查,大横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大横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腹灸,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下腹涌动,立感整个下腹滚烫,自觉下腹温度明显高于施灸点,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 下腹及大横穴热感均回缩至皮肤表面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患者口干明显好转。次日复诊继按此法施热敏化穴腹灸,第三日解出大便1次,继 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五次后每2-3天解大便1次,大便尚通畅。嘱患者睡前自灸天枢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以巩固疗效。十日后复诊,每天解大便1 次,大便通畅。三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杨某某,女,62岁,于2005年3月10日就诊。主诉:反复便秘5年余。患者诉5年前开始排便困难,开始每3-4天排便一次,后逐渐加重,每5-7天大便一次,排便艰涩不利,伴头晕、乏力。曾自服中、西泻药,服药时症状稍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复出现。经查,双大横穴、左上巨虚穴附近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双大横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10分钟后,两热流汇合成片,并向腹腔深部涌动,感整个腹部温热舒适,约 3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双大横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上巨虚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入里,10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下肢外侧上行,经于髀关等穴施 “接力”式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沿腹股沟缓缓流入左侧小腹,左侧小腹感酸胀温热,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左上巨虚穴,仍有轻微透热现象,继灸该穴3分钟后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排气一次。第二日复诊,患者诉昨晚即自行排便一次。按上述方法治疗十次后,每 2-3天自行解大便1次,大便通畅,无头晕、乏力等症状。嘱患者睡前自灸上巨虚、天枢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7天以巩固疗效。三月后随访,未见复 发。

病例3:盛某某,女,40岁,于2005年10月3日就诊。主诉:反复大便干结、排便困难1年余,加重伴嗳气一月。患者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开始每天能排便一次,后逐渐加重,每2-3天大便一次,且排便艰涩不利,需用“开塞露”,伴胸腹胀满、食欲下降。近一月来症状加重, 每3-4天大便一次,每次均需使用“开塞露”,并出现嗳气,胸腹胀痛,故前来我科求诊。经查,双大肠俞穴、右迎香穴附近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双大肠俞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两热流10分钟后汇合成片,并沿带脉向腰部双侧扩散,两股热流均扩散至腹部,立感整个腹部温热舒适,该热流继续沿任脉向上呈线形上传至膻中,患者立刻连续嗳气十余次,胸腹胀痛顿减,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沿传导路线回缩至双大肠俞穴,并感双大肠俞穴皮肤灼热,乃停灸,换于右迎香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扩热,3分钟后整个右面颊部温热感,15分钟后热流回缩并感双迎香穴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 疗。第二日复诊,患者诉今晨即自行排便一次,稍干结,嗳气、胸腹胀痛均明显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十次后隔日能自行解大便1次,大便通畅,无嗳气、胸腹胀痛 等症状。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八节  原发性痛经

一、 概述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它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腿痛等。痛经可分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是指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痛经。本节主要阐述原发性痛经。

痛经亦称“经前腹痛”、“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后腹痛”等,常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等引起,其中气滞血瘀者最多见。

二、 诊断要点
1、根据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
2、诊断时必须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存在,采取完整的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妇检) ,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腹腔镜、宫腔镜、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症等,以区别于继发性痛经。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关元、中极、子宫、次髎、三阴交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 中极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腹腔内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关元、子宫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腹腔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次髎穴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传透至深部、向四周扩散并沿带脉传至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三阴交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 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关元、中极、子宫热感可深透腹部且向四周扩散,灸次 髎穴热感深透、扩散并沿带脉传至腹部,灸三阴交穴热感传至腹部。(图12.8.1~图12.8.2)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彭某某,女,27岁,未婚,2004年10月9日就诊。诉自14岁初潮以后十年间月经时有提前,时有错后,口服中药治疗(药名不详)。 近三年经期基本正常,但每于月经临行之时,感小腹胀满剧痛,多伴手足不温,甚则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口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求诊时小腹胀满疼痛一小时,头出冷汗,该女惧针,即给予热敏化穴探查,发现中极穴、双侧次髎穴及三阴交穴有明显透热、扩热现象。于中极穴、双侧次髎穴三处同时行热敏化穴温和灸,即感腹 及腰背部片状温热感,十五分钟后,腹及腰背部温热感连成一片,热流渗入腹腔,并感异常舒适,小腹胀满疼痛、头出冷汗等症顿减。灸处皮肤不感灼热,该灸感持续时间长达二小时热感回缩至中极穴、次髎穴,且仍有轻微透热现象,继灸十分钟灸处皮肤感灼热乃停灸。灸后仅感小腹轻微胀满,不感腹痛。次日复诊诉月经量色 正常,无任何不适。嘱患者自灸中极、三阴交三天,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以巩固疗效。并嘱每于月经临行前三天,自灸中极、三阴交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五天,坚持三个月经周期,以防复发。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病例2:王某某,女,23岁,未婚,2005年3月21日就诊。主诉:经行疼痛4年,加重半天。患者诉自16岁初潮,月经基本正常,4年前因月经期食生 冷之物,此后每于月经临行之时感小腹酸胀疼痛,遇热则减,伴腰骶及双下肢酸痛,浑身无力。求诊时小腹胀满疼痛半天,浑身无力,经查,于双子宫、双三阴交及中极探及腧穴热敏化,同时于双子宫施热敏化穴腹灸,立感整个下腹部有明显热流涌动,酸胀疼痛感消失,异常舒适,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回缩至施灸点,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三阴交,热流徐徐入里,约5分钟后呈线状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腘窝,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三阴交,继灸10分钟感皮肤灼 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月经量正常,无任何不适。嘱患者自灸双子宫、双三阴交穴三天,每日一次,每穴半小时,以巩固疗效。并嘱每于月经临行前三天自灸中极、三阴交穴,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五天,坚持三个月经周期。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李某某,女,16岁,未婚,2006年1月10日就诊。主诉:经行疼痛2年,加重4小时。患者诉14岁初潮,月经不规则,时有提前,时有推后,曾用中药调理(具体不详)后月经基本规则,但仍有月经临行酸胀疼痛,尚可忍受。今日月经来潮,小腹疼痛难忍,面色苍白,头冒冷汗,故来我科求诊。诊断为痛 经,经查,关元、左次髎探及腧穴热敏化,即在关元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患者感腹部片状温热,热流徐徐入里。30分钟后,腹部温热感连成一片,热流渗入腹 腔,并感温热舒适,小腹疼痛有所减轻,灸处皮肤不感灼热,该灸感持续时间长达45分钟热感渐回缩至关元穴,继灸5分钟灸处皮肤感灼热乃停灸,换灸左次髎穴 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向皮肤深部灌注,整个左侧腰背部感到温热,约15分钟后,热流下传至委中穴附近,该灸感持续时间长达50分钟热感渐回缩至左次髎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小腹无疼痛,嘱患者自灸关元、双三阴交穴三天,每日一次,每穴半小时,以巩固疗效,并嘱每于月经临行前三 天,自灸关元、双三阴交穴,每日一次,连续五天,坚持三个月经周期,以防复发。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天 色以晚 发表于 2010-1-28 16:55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5)


第九节  排卵障碍性不孕

一、 概述

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两年未受孕者称不孕症。排卵障碍性不孕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持续不排卵而产生的不孕症。
 
中医学又称排卵障碍性不孕为“无子”、 “不子”、“全不产”、“绝产”、 “继绪”、“艰于子嗣”等。认为不排卵的原因属于肾阳亏损,温煦气化不足,命火衰微所致。故肾精肾气虚弱,或冲任失调,或痰湿阻胞,或气滞血瘀,均可致不孕症。

二、诊断要点

1 有原发性不孕或继发性不孕的病史;

2基础体温连续记录单相3个月以上;

3 系列B超监测无排卵征象;

4 月经前6天子宫内膜检查无典型分泌期变化;

5 宫颈粘液结晶无椭圆体出现;

6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无周期性变化;

7 血、尿孕酮水平低于黄体期水平。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腹部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处现在神阙、关元、中极、天枢、子宫、卵巢、三阴交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腹腔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中极、天枢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腹腔、扩散至整个腹部并发生带脉感传,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关元、子宫或卵巢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腹腔、扩散至整个腹部并发生带脉感传,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三阴交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 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神阙、关元、中极、天枢、子宫、卵巢穴热感透至腹 腔、扩散至整个腹部并出现带脉感传,灸三阴交穴热感可传至腹部。(图12.9.1~图12.9.2)

 六、典型病例

病例1:付某某,女,31岁,于2005年1月21日就诊。主诉:婚后三年未避孕而一直未孕。素体虚弱,容易感冒,怕冷,平素月经基本规则,月经周期28-30天,持续5-7天,量中,色淡红,无血块,未次月经05年1月11日,现月经干净3天,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查:基础体温3个月连续记录为单相,B超监测无排卵,月经前6天子宫内膜检查无典型分泌期变化,宫颈粘液结晶无椭圆体出现,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无周期性变化,碘油造影示双侧输卵管通畅,舌质淡,苔白,脉细。诊断:排卵障碍性不孕。当日经查右子宫、中极、三阴交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于右子宫、中极两穴施温和灸,右子宫穴立刻出现明显透热 现象,中极出现明显扩热现象,立感右下腹温热,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第二日探查于右子宫、水道穴出现腧 穴热敏化,于两穴施温和灸,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第三日于大赫、水道穴探及腧穴热敏化,感整个下腹部温 热舒适,灸感持续2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B超监测发现优势卵泡直径约1.6cm。第四日继续按上法施灸,探及曲骨、大赫两穴存在腧穴热敏化,有明显扩热现象,并汇合成片,持续约30分钟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约1.8cm,基 础体温示体温上升呈双相,指导患者同房。两日后复查B超,示无优势卵泡,子宫直肠凹陷内出现少量液性暗区。按上法于月经干净两天开始施热敏化温和灸,连续 15天,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约1.8cm,结束一个疗程治疗,连续治疗六个月经周期,六个月后患者停经40天,查尿妊娠阳性。

病例2:阮某某,女,28岁,于2005年3月11日就诊。主诉:婚后四年未避孕而未孕。患者诉结婚四年来未避孕而一直未孕,到各大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无排卵性不孕,多方求医并用中、西医治疗无效,至今未孕,现前来我科求诊。症见:面色苍白,形体偏瘦,精神差,容易疲倦,手足不温,平素月经尚可, 量少色淡。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嘱其月经第一天前来就诊。二天后复诊,经查,在命门、关元两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命门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透热、扩热,10分钟后感觉热流渐渗透至腰背部深处,并到达前腹部。15分钟后感觉热流由温热转为滚热,在腹中团团涌动,患者自觉全身发热,灸感持续约 5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命门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换灸关元穴,5分钟后热流似蚁行感沿任脉下传于曲骨穴处,即在曲骨穴处施温和灸,10分钟后热流成片状 渐扩散至整个阴部,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至曲骨穴并感皮肤灼热,曲骨穴停灸,继灸关元穴,热流约在18分钟后渐回缩至关元穴,但仍微有透热现 象,10分钟后透热现象消失,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全身温热,精神较好。按上述方法于月经期治疗直至排卵期末,每月治疗十五次,治疗五个周期后B超监测有卵子排出,治疗结束,嘱患者于每月月经期至排卵期末自灸子宫、三阴交穴,每穴半小时,每天一次,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患者诉已怀孕两个月。

病例3:梅某,女,30岁,于2005年12月10日就诊。主诉婚后五年一直未孕。患者诉结婚五年开始两年避孕,后一直未孕,多方求医诊断为排卵障碍性不孕,中、西医治疗未见效果。现求治疗我科。症见: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前乳房胀痛,经行小腹刺痛,量少色暗,挟血块,伴腰骶部酸痛,坐卧不安。 查:舌质暗,脉弦涩有力。嘱于月经第一天就诊。五天后复诊,经查,中极、左三阴交两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中极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扩散如巴 掌大小,并感一股温热酸胀之感由外透里,向小腹深部、左子宫穴方向透散,立于左子宫穴施“接力”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继向左侧腰部扩散,灸感持续约30 分钟后渐回缩至左子宫穴,并感皮肤灼热,左子宫穴停灸,继灸中极穴,1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中极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左三阴交,数分钟后感透热、扩热现象,15分钟后热流成片状扩散至脚踝处,自觉左脚皮肤温热似有蚁行、瘙痒之感,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三阴交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 成一次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诉腹痛、腰骶酸痛明显好转。按上述方法于月经期治疗直至排卵期末,每月治疗十五次,治疗七个周期后B超监测有卵子排出,治疗结 束,嘱患者于每月月经期至排卵期末自灸中极、三阴交穴,每穴半小时,每天一次,以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患者诉已怀孕三月余。

 第十节  盆腔炎症

一、概述:

盆腔炎症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病名记载,根据急性期以发热、腹痛、带下多为临床特征,与“热入血室”、“带下病”、“产后发热”等病症相似;慢性期以腹痛包 块、带下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临床表现,故又属于“癥瘕”、“带下”、“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症范畴,多由湿热、湿毒、瘀血内阻所 致。

二、诊断要点:

1 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等不适,多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过去有急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病史。

2 部分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表现为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痛经。

3 白带增多。

4 盆腔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居后位,活动受限,附件部位增厚及压痛,有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形成时,可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腊肠形或圆形的囊性肿 物。

5 血常规及血沉可能偏高。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结核或慢性子宫内膜炎。B超检查可见盆腔形态不规则、囊实不均的包块或积液。

6腹腔镜检查可见盆腔充血粘连。输卵管伞端常闭锁。输卵管积水表现为粘连于子宫侧方或后方的长形透亮的囊性肿物。如看不到卵巢即应考虑为输卵管 卵巢囊肿。

三、热敏化穴分布:

以下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三阴交、大肠俞、次髎、关元、子宫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大肠俞、次髎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向四周扩散至整个臀部或沿带脉传至腹部,灸至带脉感传消失;

2.三阴交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 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3.关元、子宫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到向深部穿透至腹腔,灸至腹腔热感消失;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与路径:感传形式有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等。如灸大肠俞、次髎穴热感向四周扩散至整个臀部或沿带脉传至腹部,灸三阴交热感沿 下肢内侧传至腹部,灸关元、子宫穴热感渗透腹腔。(图12.10.1~图12.10.3)


六、典型病例

病例1:丁某某,女,35岁,已婚,工人,2004年12月4日就诊。主诉:反复性下腹部坠胀、疼痛1年,加重1天。患者诉一年前人流后因劳累 而出现发热,下腹部疼痛难忍,拒按,伴头痛,食欲不振,白带增多。到附近医院就诊,B超示盆腔少量积液。妇检:宫颈抬举痛,双附件区明显压痛。血细胞检查 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诊断:急性盆腔炎。当即点滴抗生素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因工作原因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且没有坚持治疗。后经常下腹坠胀、疼痛,劳累及月经前后加重,月经量增多。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中医、西医、灌肠、理疗等治疗后有所好转,疗效不佳。求治于我科。症见下腹坠胀、隐隐 作痛,伴腰骶部酸痛,食欲不振。查:T:36.5℃,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以左侧为甚。B超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妇检:子 宫后倾后屈位,压痛(+),双附件稍增粗,压痛(+)。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查,于左次髎、右归来两穴存在腧穴热敏化,于右归来穴施温和灸,出现透热、扩 热,热流深透整个下腹部并扩散如巴掌大小,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回缩至右归来,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改灸左次髎,立感酸胀感沿左大腿前内侧传至小腹,感整个 小腹酸胀舒适,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回缩至左次髎,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下腹坠胀、疼痛有所减轻,神阙、左大肠俞穴探及腧穴 热敏化现象,灸神阙穴时即感热流如线状沿带脉感传,腰部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回缩至神阙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大肠俞穴,感热流如蚁 行状沿带脉走向左下腹部,并传向小腹深部,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渐回缩至左大肠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每于月经期治疗 5-7次,连续5个月经周期,共三十次。治疗后患者未见下腹疼痛,妇检未见异常。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孙某某,女,38岁,工人。2005年1月8日就诊。病史:反复性下腹疼痛3年。患者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发热。于附 近医院就诊,各项检查后诊断为“急性盆腔炎”,西医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疼痛等症状消失,后劳累后经常下腹隐痛,腰酸,精神不振。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 盆腔炎”,中医、西医、灌肠、理疗等治疗效果不佳。现求治于我科。查:T:36.4℃,舌质淡苔薄,脉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B超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 明显异常。妇检:宫颈抬举痛(-),子宫后倾屈位,压痛(+),双附件稍增粗,压痛(+)。经查,左子宫、右次髎两穴存在腧穴热敏化,立于左子宫穴施热敏化腹灸,感热量扩散如巴掌大小,10分钟后热量深透整个下腹深部,感热流涌动,下腹滚烫, 3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子宫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右次髎穴,数分钟后热流呈线状沿右大腿前内侧传至小腹,感整个小腹酸胀舒适,灸感持续约20分 钟后回缩至右次髎,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下腹疼痛、腰酸症状有所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每于月经期治疗6-8天,连续6个月经 周期,其三十五次。治疗后患者精神佳,无下腹疼痛及腰酸,妇检未见异常。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罗某某,女,30岁,已婚, 2005年2月6日就诊。主诉:反复性下腹部酸胀疼痛伴白带增多3年。患者诉3年前因劳累而出现发热恶寒,腰酸胀痛难忍,下腹疼痛拒按,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伴尿道灼痛,大便干结。到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盆腔炎”。用“抗炎药”(具体用药不详)半月后上述症状好转。后经常因劳累而出现下腹隐隐坠痛,腰骶酸痛难忍,白带量增多,色黄有异味。医院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多方求医疗效不显。现求治于我科。症见下腹部酸胀疼痛,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伴头 晕乏力,食欲不振,胸闷腹胀。查:T:36.3℃,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B超示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妇检:子宫前位,压 痛(+),双附件区压痛(+)。经查,于左次髎、右三阴交两穴存在腧穴热敏化,于左次髎穴施温和灸,立感热流入里,10分钟后热流沿左腰部向左下腹部传导,20分钟后热流传向下腹部深部,热流团团涌动,立感腰骶部酸痛消失,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次髎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改灸右三阴交穴,立感 有温热感沿脾经向上传导,经施“接力”温和灸,热流一直上传于右下腹,感右下腹酸胀舒适,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至右三阴交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 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下腹部酸胀疼痛有所减轻,按上述方法每于月经期治疗5-7次,连续5个月经周期,共三十次。治疗后患者未见下腹疼痛,妇检 未见异常。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6)


一、概念

阳痿是指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表现为男性在有性欲的情况下,阴茎不能勃起或能勃起但不坚硬,不能进行性交活动而发生性交困难。阳痿分功能性及 器质性两种,本篇主要讨论功能性阳痿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于命门火衰,房劳过度伤及肾阴,或心脾虚损,气血生化无源致宗筋失养而萎软;或过食肥甘,积滞生热,湿热下注;或寒滞肝脉, 机体阳气阴血不能布达阴器,宗筋弛纵而发生。

二、诊断要点

1、青壮年男性,在性生活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2、多有房事太过,或青少年多犯手淫史。常伴有神倦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耳鸣。

3、夜间或清晨常有自发性勃起,排除器质性病变或药物所致的阳痿。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腹部及背腰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关元、三阴交、肾俞、腰阳关、心俞、脾俞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关元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深透至腹腔并沿带脉传至腰骶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肾俞、腰阳关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腰背部且向下肢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 心俞、脾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三阴交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腹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腹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 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腹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腹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关元穴热感深透至腹腔并出现带脉感传,灸三阴交穴热 感传至腹部,灸肾俞穴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腰背部且向下肢传导,灸心俞、脾俞穴热感透至胸腔。(图12.11.1~图12.11.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男,42岁,干部,于2004年11月12日就诊。主诉:性功能障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勃起障碍,并伴有轻微腰部酸软,手足 不温,多次求助于针刺治疗及中药内服,但疗效不佳,因婚姻生活不如意而精神郁闷。症见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体态虚胖,手足不温,阳物彻夜难举。诊断为阳瘘,证属元阳不足。采用热敏化穴温和灸法,以温肾壮阳,培补元气。关元、双侧肾俞、腰阳关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均有透热、扩热现象。每日选取两穴,艾条悬灸 至皮肤灼热,每日一次。治疗二天后患者诉晨起时阳物有自举现象,且较坚,约历5分钟后自行恢复常态。连续治疗1个月后,患者诉性生活已恢复如常。随访1年 未见复发。

病例2:赵某,男,38岁,已婚,工人,于2005年4月22日就诊。主诉:性功能障碍8个月.患者诉8月前因工作劳累出现阳物不举,失眠、心悸,白天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曾多方求治,疗效不佳。现阳物彻夜难举,偶举不坚,夜多恶梦,性情暴燥多疑。查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稍弦。诊断:功能性阳 瘘。经探查,关元穴、左肾俞穴出现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左肾俞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左肾俞穴出现透热、扩热现象,感热流徐徐入里,5分钟后热流呈片 状扩散至左腰背部,感温热舒适,并沿带脉向左腰外侧扩散,扩散至左腹部,10分钟后感整个左腹部温热舒适,经施“接力” 温和灸,该热流继续呈片状下传至中极穴处,同时于关元穴施温和灸,5分钟后关元穴出现透热现象,热流渗透入里,并感两股热流于腹部深处汇合成片,感整个小 腹滚热,患者自觉小腹热感明显高于左腰背部,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关元穴,并感皮肤灼热,关元穴遂停灸。继灸中极穴,5分钟后热流继续沿传导路线一直回缩至左肾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中极、左肾俞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述方法治疗三次后患者诉晨起时阳物有自举现象,白天精神、食欲明显好转,继 续按该法治疗十次,患者诉性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周某某,男,48岁,于2005年10月18日就诊。主诉:性功能障碍3年。患者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性生活困难,阳物难举,白天自 觉腰膝酸软,阴囊潮湿,肢体困倦,食欲不振,多方求治效果不显。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红苔黄,脉滑。诊断:功能性阳痿。经查,关元、左三阴交两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关元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并向小腹深部扩散,10分钟后感小腹部温热,并出现明显酸胀感,灸感持续约45分钟后 热流渐回缩至关元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换灸左三阴交穴,立感有温热感沿脾经向上传导,10分钟后感整个小腿上部均有温热酸胀感,经于左阴陵泉穴施 “接力”温和灸,热流一直上传于左下腹,感左下腹酸胀舒适,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阴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左阴陵泉穴乃停灸,左三阴交穴仍微有透热现象,继灸15分钟后左三阴交穴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感精神好转,食欲正常,晨起阳物能举数分钟。继续按该法治疗十次,患者诉性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患者性生活正常。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7)


第十二节  偏头痛

一、概念

偏头痛是原发性周期发作性血管性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以女性多见,可有家族史,是一种发作性颅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病症。
 
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 “偏头风”、“头角痛”、“偏头痛”等范畴。因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痰浊淤血,痹阻经脉,气血壅遏不行,而发本 病。

二、诊断要点

1 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下述2~4项,发作5次以上。

A 每次发作持续4~72 h(不治疗)。

B 有以下特征(至少2项):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活动被抑制;④活动后头痛加重。

C 发作期间有下列之一:①恶心和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D 无其他类似疾病:①病史和躯体其他方面正常;②无其他已知类似疾病。

2 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下述2项,发作至少2次。

A 有以下特征(至少3项):①局限性脑皮质或(和)脑干功能障碍先兆症状;②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4 min以上;③先兆症状持续时间<60min;④先兆症状与头痛发作无间歇期。

B 有以下特征(1项以上):①病史和体格检查无器质性疾病;②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有器质性疾病,但实验室检查已排除;③有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背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局部压痛点、风池、率谷、至阳、肝俞、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局部压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深透至颅内并扩散至整个头部或自觉头部有紧压感,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风池、率谷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颅内并扩散至整个头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至阳、肝俞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胸腔、扩散至整个背部并沿督脉传至头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面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头面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 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面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和头面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局部压痛点、风池、率谷穴热感深透至颅内并扩散至整 个头面部,灸至阳穴热感深透胸腔并沿督脉传至头部,灸肝俞穴热感深透胸腔并扩散至整个背部,灸阳陵泉穴热感传至头面部。(图12.12.1~图 12.12.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孙某某,女,50岁,工人,2005年9月10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十余年,加重5天。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 痛,头痛呈搏动性,多位于额颞部,甚者可见恶心、畏光等,于休息后自行缓解。后每年发作十余次,每次发作持续3-5天,经休息、服用“正天丸”后多可缓解。5天前,右侧头痛复出现,呈搏动性,活动后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出当餐进食,经口服“正天丸”无效,到附近医院诊治,摄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偏头痛。患者未接受治疗,今来我院就诊。查:舌质淡苔薄,脉弦。神经系统检查(—)。经查,于右太阳、右风池两穴存在腧穴热敏化,即令患者平卧,于右太阳、右风池两穴处同时施温和灸,右风池穴立感热流直入颅内约1寸(同身寸),继则传向右侧颞部,而后折向前额,同时右太阳穴明显扩热,与右风池穴所传热流汇合成片,患者立感右侧头颅温暖舒适。灸感持续25分钟后热流回缩至右太阳、右风池两穴皮肤表面,且头皮出现灼热感,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头痛减轻,已无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经查,于右率谷、右阳陵泉两穴存在腧穴热敏化,再令患者平卧,头维穴施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量扩散如手掌大 小,该灸感持续约20分钟热流回缩至头维穴并感表面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右阳陵泉,10分钟后感热流呈线状沿右大腿外侧上传于右腹,继在右水道穴上 0.5寸施热敏化穴“接力”温和灸,热流即呈片状沿右胸腹外侧上传于肩,再在右肩髎穴施敏化穴“接力”温和灸, 热流即呈线状沿右颈外侧上传于右风池穴, 再于右风池穴施敏化穴“接力”温和灸, 热流即呈片状扩散至右头颅部, 立感右侧头颅温暖舒适,头痛立消,灸感持续约60分钟后,热流渐沿传导路线回缩至右阳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法施灸二十次,头痛症状消除,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福某,男性,46岁,大学教授,2005年11月6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左侧头痛五年,加重一周。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额颞部搏动性头痛,伴畏声、畏光等,每次发作持续3-5天,经休息、服用“正天丸”后多可缓解,近年来发作明显频繁,每月发作1-2次。一周前,左侧搏动性头痛 复出现,始位于左眶后,渐转移至左侧额颞部,活动后加重,伴畏声,畏光等症,并感胸腹胀闷,恶心欲吐,到附近医院诊治,摄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偏 头痛。今来我院就诊。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神经系统检查(—)。经查,于左风池穴存在腧穴热敏化,即令患者平卧,于左风池穴施温和灸,左风池穴立感透热、传热现象,3分钟后传向左侧颞部,速在左率谷穴施“接力”温和灸,患者立感左侧头颅温暖舒适,并自觉左眼酸胀。灸感持续25分钟后,左率谷穴透热、传热现象消失,左率谷穴遂停灸。续灸左风池穴15分钟后热流回缩至左风池穴,皮肤表面出现灼热感,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头痛减轻,已无畏声、畏光等症状,按上法施灸十五次,头痛症状消除,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商某,女,43岁,教师,2006年1月17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眶后部搏动性跳痛十余年,加重半月。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眶后部搏动性跳痛,甚伴畏声,畏光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5-6天,每月发作1-2次,经休息多可缓解,近年来发作明显频繁,且左右眶后部搏动性跳痛交替出现。半月前上述症状复现,伴畏声,畏光等症,并感烦躁,口苦口干。到附近医院诊治,摄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偏头痛。今来我院就诊。查:舌质红苔黄,脉弦。神经系统检查(—)。经查,于左肝俞穴存在腧穴热敏化,即令患者俯卧,于左肝俞穴施温和灸,立感透热、传热现象,3分钟后沿膀胱经成片状向上传 导,经施“接力”式热敏化穴温和灸,该热流上传至左风池穴,继在左风池穴施灸,感热流徐徐入脑,直入颅内约1寸(同身寸),继则传向左侧颞部,而后折向前额及右颞部,患者立感整个头颅温暖舒适。灸感持续约45分钟后,左风池穴透热、扩热现象消失,并感皮肤灼热,左风池穴乃停灸,该热流沿其传导路线继续回缩至左肝俞穴,10分钟后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心情平静,眶后部搏动性跳痛减轻,无畏声,畏光等症。按上法施灸十次,眶后部搏动性跳痛消除,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三节  面瘫

一、概述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造成面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以病侧面肌瘫痪的系列症状为主要表 现,如表情肌失用,口角歪斜,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鼓腮漏气等。

中医称之为“面瘫”、“口眼喎斜”、 “口眼歪斜”、“吊线风”、“歪嘴风” 、“卒口僻”、 “引口移颈”等,目前统称为“面瘫”或“口僻”。认为多由人体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邪挟痰乘虚入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致使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筋纵缓 不收,而发生口角歪斜。

二、诊断要点

1.常有受寒、着凉、吹风之诱因;

2.起病迅速,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可见一侧表情肌完全性或部分性瘫痪,额纹减少或消失。眼裂增大,蹙眉、闭目困难,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口角漏 气,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进食时食物残渣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

3.少数患者于发病前几天可伴有麻痹侧耳后乳突区、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4.排除Guillain-Barré综合症、雷—亨综合症、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莱姆病、脑桥—小脑角综合症、糖尿病神经病及肿瘤。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腹部、上肢上段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翳风、下关、颊车、太阳、神阙、手三里、足三里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翳风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耳腔且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下关、颊车、太阳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内且出现带脉感传,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手三里、足三里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面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面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 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面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手三里-面部或阳陵泉-面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翳风、下关、颊车、太阳穴热感透至深部且向四周扩 散,灸神阙穴热感透至腹腔内且发生带脉感传,灸手三里、足三里穴热感传至面部。(图12.13.1~图12.13.5)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某,女,36岁,工人,于2004年8月9日就诊。主诉:口角右歪1天。患者诉一天前,因受空调冷气直吹面颊后,逐渐出现口角右 歪,左眼闭合障碍。症见:口角右歪,左鼻唇沟变浅,左眼闭合时眼裂增宽,左眉抬举障碍,左侧额纹消失,鼓腮漏气,左耳后疼痛、压痛,舌淡红、苔白,脉弦滑有力。诊断为面瘫(左侧)。治疗时在患者的风府、风池、翳风处找到热敏化腧穴,施温和灸时,患者感风府、风池处热力徐徐透入1寸许,持续二十分钟后渐渐消失 ;换灸翳风处,患者感热流渐次扩散至整个左侧面颊,持续三十分钟左右后消失,遂停止灸疗。完成一次治疗。如此连续治疗五天后,患者感灸感传现象已不明显, 但患者露齿时口角基本对称,左眼闭合力度稍差,左侧面颊表情肌活动基本正常,双侧额纹已对称,鼓腮已不漏气。再以艾灸翳风穴巩固治疗两天而痊愈。
 
病例2:胡某某,女,30岁,干部,于2005年11月10日就诊,主诉:口角右歪半年。半年前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晨起时出现左眉抬举障碍,口角漏气,漱口漏水,眼不能闭,并出现左耳后乳突部剧烈疼痛,向上牵扯至左侧头部疼痛,同时外耳道内出现刺痛,伴头晕、恶心、呕吐,呕当餐食物。随即当地医 院就诊,诊断:中医:面瘫(左)。西医: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Hunt综合征)。经针刺治疗1月后病情好转,左侧额纹较右侧额纹浅,左眼仍不能够闭合,说话和笑时口角微有歪斜,左耳后乳突区无压痛,左耳廓、外耳道无新发疱疹,外耳道、耳廓内不感刺痛。后继续针刺三月病情未见明显改善,症状同前,故求治我 科。查:舌质暗红苔白稍黄,脉细涩。左侧额纹稍浅,左眼仍不能够闭合,差1.0mm,口角微向右歪斜,左唇方肌轻度萎缩,左鼻唇沟稍浅。经查,于神阙、关 元穴探查到腧穴热敏化,于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腹灸,数分钟后感热量如“水注”向腹腔深部灌注,两股热流汇合一处向右下腹涌动,整个右下腹部感到温热,自觉右下腹温度明显高于施灸点皮温,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右下腹及神阙穴热流均回缩至关元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于右天枢内0.5寸、气 海穴、左阳陵泉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于右天枢内0.5寸、气海穴同时施热敏化穴腹灸,立感整个下腹部有明显热流涌动,异常舒适,该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回缩 至施灸点,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换于左阳陵泉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透热、传热现象,经于左伏兔等穴行“接力” 温和灸,热流沿左下肢外侧传导入左下腹,该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沿传导路线回缩至左阳陵泉穴,并感左阳陵泉穴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按上法治疗 十次后,查:舌质红苔白,脉细,左侧额纹增粗,左眼能够闭合,眼睑力量稍差,口角微向右歪斜,左唇方肌仍稍萎缩,左鼻唇沟稍浅。继续按上法治疗三十次后口角对称,病情痊愈。

病例3:黄某某,男,38岁,农民,因口角歪斜4天,伴外耳道刺痛2天,于2005年11月11日入院。4天前该患者睡觉中风吹于头面,晨起觉 左面颊麻木,眼不能闭,继而出现口角漏气,漱口漏水。即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VitB1、弥可保、地塞米松及葛根素治疗无效。且于两天前出现左耳后乳突部 剧烈疼痛,向上牵扯至左侧头部疼痛,同时外耳道内出现刺痛,听力减退,左耳耳鸣如蝉鸣,日轻夜重,伴头晕、恶心、呕吐,呕当餐食物。今来我院就诊,收入住院。入院查体:左额纹消失,左眼眼睑闭合不全,用力闭眼时眼裂差4mm,皱额、蹙眉均不能,口角下垂,不能示齿、鼓腮及吹口哨,左耳后根乳突部明显压痛,外耳道内、耳廓内可见数个绿豆大小疱疹,未破损。听力测定提示左耳传导性耳聋。舌质淡红,苔厚腻,脉弦滑。入院诊断:中医:面瘫(左)。西医:左侧周围性 面神经麻痹(Hunt综合征)。入院后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并给予热敏化穴温和灸治疗。当日针刺治疗后,症状如前,且感头晕、恶心加重。经查,发现翳明穴、率谷穴存在腧穴热敏化现象,尤以翳明穴灸感显著,即在翳明穴施灸,艾灸数秒钟后感热量如“水注”直灌耳内,并迅速向耳廓周围扩散,数分钟后以外耳道为中 心,感左侧耳廓上部、前部皮肤下均有热流,该现象持续时间约90分钟后热量才逐渐减弱,至两个小时后患者耳内、皮肤下热流才逐渐消退,渐感灸疗部位皮肤烧 灼疼痛,无透热现象,即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自觉头晕、耳鸣、左耳后乳突疼痛均减轻,已不感恶心、呕吐。因畏针,仅针1次后自行要求停止针刺。第二天 继在耳廓附近寻找热敏化腧穴,患者热敏化穴均在耳廓附近能够寻及,且均感热流传入耳中,持续时间约30~90分钟不等,每日施灸一次,选取一个穴位,每次 治疗均以透热、耐热现象消失为度。住院7日患者要求出院,出院时查体:左侧额纹较右侧额纹稍浅,左眼能够闭合,说话和笑时口角微有歪斜,左耳后乳突区无压 痛,左耳廓、外耳道无新发疱疹,外耳道、耳廓内不感刺痛,听力测定左耳听力正常。出院后嘱每日自灸热敏化穴一次。五日后复诊,上述症状、体症均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功能,病情痊愈。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8)


第十四节  三叉神经痛

一、概述

三叉神经痛是指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阵发性剧烈疼痛,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性疼痛。临床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突 发的短暂剧痛为主要表现,发作和消失都突然,每次持续仅数秒至数分钟,但可反复不定时发作,疼痛常表现为电灼样、刀割样、撕裂样或钻痛样,以面颊、上下颌等处明显;大多数为单侧发病。

本病属中医“面痛”、“头痛”、“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三叉神经痛病位在头面,由风邪外袭、风痰郁火及阳明胃热致气血闭阻,经络不通而引起疼痛。

二、诊断要点

1.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电击、刀割、烧灼、撕裂、针刺样疼痛,每次发作数秒至1-2分钟,间歇期完全正常;
 
2.疼痛多为一侧,亦可为双侧,有触发点,严重者伴同侧面肌抽搐;

3.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续数天、数周至数月,而缓解期长短不一,可为数天至数年不等;

4.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面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下关、颊车、四白、鱼腰、阳陵泉、悬钟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下关、颊车、四白、鱼腰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深透至面部并向四周扩散,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阳陵泉、悬钟穴双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面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面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 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面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面部或悬钟-面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下关、颊车、四白、鱼腰穴热感可深透面部并向四周扩 散,灸阳陵泉、悬钟穴热感可传至面部。(图12.14.1~图12.14.5)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疗某某,女,68岁,于2005年3月21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左面部疼痛两年余,加重半月。病史: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面颊部出现阵发性、短暂发作性针刺样的剧烈跳痛,无法自主控制。即到当地医院求治,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给予口服卡马西平,针刺治疗,该症无法有效控 制。近半月来,左面颊部针刺样的剧烈跳痛发作明显频繁,持续时间延长,多于吃饭,大声说笑时发作,每天发作十余次, 持续数分钟能自行停止,严重影响生活,感口苦,头晕。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左迎香穴处可探及“触发点”,神经系统检查(-)。经查, 左下关穴、左风池穴、左阳陵泉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左下关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透热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左风池 穴、左阳陵泉穴,透热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于左风池穴、左四白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左风池穴有明显透热现象,左四白穴存在明显扩热现象,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感疼痛减轻。第三日于左风池穴、左下关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于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左风池穴立刻出现明显透热现象,左下关穴存在明显扩热现象,5分钟后感左风池穴热流呈线状上传于右耳后上方率谷穴,数分钟后与左下关穴扩散之热汇合一处,整个左颅脑、面部均有温热之感,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述疼痛程度减轻,昨发作4次, 每次持续时间仅数秒钟至半分钟。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二十二次,嘱调情志。二十二次治疗后,患者诉发作性左面部疼痛消失,病情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高某某,男,52岁,于2005年4月18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右面部疼痛1年余,加重10天。患者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突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开始持续数秒,每天发作3-4次,到附近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症状稍缓解。此后该症反 复发作,且有加重趋势,10天前,因劳累后该症复发,右面部突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持续数分钟,每天发作10余次,进餐时为甚,伴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偶感头晕。口服卡马西平症状不能缓解,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左颊车穴内0.5寸处可探及“触发点”,神经系统检查(-)。经查,右风 池穴附近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右风池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透热、扩热现象,5分钟后感热流扩散至右翳风穴附近,速在右翳风穴施温和灸,感热流渗透 耳中,顿感右耳发嗡嗡鸣响,持续约5分钟。继灸上述两穴,10分钟后自觉口腔分泌物增多,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右面部突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顿减,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翳风穴透热现象消失,并感皮肤灼热,右翳风穴乃停灸,继灸右风池穴5分钟后透热、扩热现象渐消失,并感皮肤灼热,右风池穴遂停灸,完成一 次治疗。次日复诊述右面部突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程度减轻,昨发作6次, 每次持续时间约半分钟。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三十次,嘱调情志。三十次治疗后,患者诉发作性右面部疼痛消失,病情痊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杨某某,女,49岁,于2005年8月11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左面颊部疼痛5年余,加重1月。患者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左面颊部出现阵发性、短暂发作性撕裂样的剧烈跳痛,无法自主控制。即到当地医院求治,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给予中、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该症无法 有效控制。近1月来,该症加重,左面颊部撕裂样的剧烈跳痛发作明显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每天发作十余次, 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能自行停止,多于进餐、漱口时发作,严重影响生活,感口苦口干,目昏头重。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红,苔少,脉细。左地仓穴附近可探及 “触发点”,神经系统检查(-)。经查,可探及左下关穴、左悬钟穴附近有明显透热现象。当即于左下关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透热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 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左悬钟穴,即感透热,1分钟后热流沿小腿外侧呈片状上行,于左阳陵泉穴等穴行“接力” 温和灸,热流上行于左腹,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于左风池穴、左下关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 温和灸,左风池穴有明显透热现象,左下关穴存在明显扩热现象,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感疼痛减轻。第三日左 鱼腰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左鱼腰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渐扩散至左侧颞部,继于左头维穴施“接力”热敏化穴温和灸,热流扩散 至左面颊部,左面颊部温热舒适,口中唾液增多,头脑清醒,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头维穴处,并感皮肤灼热,左头维穴乃停灸, 15分钟后感热流渐回缩至左鱼腰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第四日复诊,诉昨日左面部突发性、撕裂样的剧烈跳痛程度减轻,昨发作5次, 每次持续时间约半分钟。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三十次,嘱调情志。三十次治疗后,患者诉发作性左面部疼痛消失,病情痊愈。三月后因劳累该症复发,左面颊部出现阵发性、短暂发作性撕裂样的疼痛,每天发作5-6次,持续时间约数秒钟至一分钟,多于进餐时出现,继按上述方法治疗十次,左面颊部阵发性、短暂发作性撕裂样疼痛消失,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五节  面肌痉挛

一、概念

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面肌抽搐)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无痛性阵发性抽搐。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面肌痉挛在中医“口僻”、“筋惕肉瞤”等病证中有相应的描述和论治。一般认为本病由于外风侵袭,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引动肝风所致而致,病位在面部阳经,与肝、脾、肾、胆、胃、脏腑有关。


二、诊断要点

1.抽搐先从下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半侧面部表情肌,以口角肌肉的抽搐最为明显。额肌一般无抽搐表现。

2.精神紧张或疲倦可为诱因并加重症状,睡眠时停止发作。

3.抽搐为阵发性,每次抽搐时间由数秒钟至数分钟或更长。

4、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面部、上肢上段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翳风、下关、颊车、手三里、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翳风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深部且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下关、颊车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手三里、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面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面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 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面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手三里-面部或阳陵泉-面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翳风、下关、颊车穴热感透至深部且扩散至整个面部, 灸手三里、阳陵泉穴热感传至面部。(图12.15.1~图12.15.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胡某某,女,58岁,于2005年2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面肌抽动一年余,加重一月。病史:一年前劳累后出现右眼脸部阵发性抽动,无法自主控制。始一月余仅一天抽动数次,未引起重视。该症渐重,扩散至右面颊部,抽动数次增加,经中药治疗无效。近一月,该症明显加重,抽动波及右口角, 终日抽动,间隙不显。经针刺治疗疗效不显。见症:右面颊部广泛抽动,影响睁眼,感头昏目眩,健忘。查:舌质淡,苔白,脉细。神经系统检查(-)。诊为面肌痉挛。经查,双风池穴、双阳陵泉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右风池穴、右阳陵泉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透热灸感持续约1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于左风池穴、左阳陵泉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透热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第三日,复于右阳陵泉穴处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呈片状沿右大腿外侧上传于腹部,继在右天枢穴施“接力”热敏化穴温和灸热流即呈片状沿右胸腹外侧上 传于肩,再在右肩髃穴施“接力”敏化穴温和灸, 热流即呈线状沿右颈外侧上传于右耳后翳风穴, 再于右翳风穴施敏化穴“接力”温和灸, 热流即呈片状扩散至整个右面颊部,诉面肌抽动顿减。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右阳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精神好转,面肌仅于傍晚抽动1小时。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二十次,嘱调情志。二十次治疗后,患者诉面肌抽动消失,病情痊愈。继嘱患者睡前自灸阳陵泉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孙某某,男,68岁,于2005年4月12日就诊。主诉:反复性面肌抽动半年余,加重一周。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口角阵发性抽动,无法自主控制,开始一月余仅抽动数次,持续时间仅数分钟,未引起重视,一周前,该症逐渐加重,扩散至整个左面颊部,每日抽动数次,持续时间延长,面 部呈一种异样怪形,现求治我科。见症:左面颊部广泛抽动,影响睁眼及饮食,感头晕乏力。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神经系统检查(-)。诊断为面肌痉挛。经查,左下关穴、左风门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左下关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渐扩散至整个左面颊部,左面颊部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30 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下关穴处,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风门穴,10分钟后感左侧肩背部热流呈片状扩散,并沿左侧后颈项部呈片状上传于左风池穴,继在左风池穴施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直达颅内2寸(同身寸),并感热流在颅内涌动,似有透至左面颊之感,诉面颊部有蚁行感,面部肌肉抽动顿减。灸感持续约2 小时后,热流由左风池穴渐回缩至左风门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精神好转,面肌仅于睡前抽动10余分钟。继按上述 治疗方案治疗二十五次,嘱调情志。二十五次治疗后,患者诉面肌抽动消失,病情痊愈。继嘱患者睡前自灸足三里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二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赵某某,女,63岁,于2005年10月16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左眼睑抽动2月余。病史: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脸部阵发性抽动,无法自主控制,影响睁眼,开始数天仅抽动数次,持续时间仅数秒钟,未引起重视,后该症逐渐加重,每日抽动数十次,持续时间延长,多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现求治我科。见症:左眼睑抽动,影响睁眼,感头晕、心烦,睡眠差。查:舌质红,苔黄,脉弦细。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为面肌痉挛。经查,左手三里、百会穴、左阳陵泉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百会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渐扩散至左侧颞部,继于左率谷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折向前额、左面颊部,左面颊部温热舒适,左眼酸胀感,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率谷穴处,并感皮肤灼 热,乃停灸, 10分钟后感热流渐回缩至百会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换于左手三里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即感热流沿左上肢向上传导,经施“接力”温和灸,热 流上传于左面颊,且左面颊有蚁行感,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手三里穴,左面颊蚁行感消失,并感左手三里穴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 日复诊,诉昨日左眼脸部阵发性抽动仅三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分钟左右。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三十次,嘱调情志。三十次治疗后,患者诉左眼睑抽动消失,病情 痊愈。继嘱患者睡前自灸阳陵泉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二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天 色以晚 发表于 2010-1-28 16:58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9)


第十五节  面肌痉挛

一、概念

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面肌抽搐)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无痛性阵发性抽搐。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面肌痉挛在中医“口僻”、“筋惕肉瞤”等病证中有相应的描述和论治。一般认为本病由于外风侵袭,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引动肝风所致而致,病位在面部阳经,与肝、脾、肾、胆、胃、脏腑有关。


二、诊断要点

1.抽搐先从下睑开始,逐渐扩展到半侧面部表情肌,以口角肌肉的抽搐最为明显。额肌一般无抽搐表现。

2.精神紧张或疲倦可为诱因并加重症状,睡眠时停止发作。

3.抽搐为阵发性,每次抽搐时间由数秒钟至数分钟或更长。

4、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面部、上肢上段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翳风、下关、颊车、手三里、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翳风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深部且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下关、颊车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手三里、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面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面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 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面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手三里-面部或阳陵泉-面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翳风、下关、颊车穴热感透至深部且扩散至整个面部, 灸手三里、阳陵泉穴热感传至面部。(图12.15.1~图12.15.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胡某某,女,58岁,于2005年2月23日就诊。主诉:反复面肌抽动一年余,加重一月。病史:一年前劳累后出现右眼脸部阵发性抽动,无法自主控制。始一月余仅一天抽动数次,未引起重视。该症渐重,扩散至右面颊部,抽动数次增加,经中药治疗无效。近一月,该症明显加重,抽动波及右口角, 终日抽动,间隙不显。经针刺治疗疗效不显。见症:右面颊部广泛抽动,影响睁眼,感头昏目眩,健忘。查:舌质淡,苔白,脉细。神经系统检查(-)。诊为面肌痉挛。经查,双风池穴、双阳陵泉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右风池穴、右阳陵泉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透热灸感持续约1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于左风池穴、左阳陵泉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透热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第三日,复于右阳陵泉穴处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呈片状沿右大腿外侧上传于腹部,继在右天枢穴施“接力”热敏化穴温和灸热流即呈片状沿右胸腹外侧上 传于肩,再在右肩髃穴施“接力”敏化穴温和灸, 热流即呈线状沿右颈外侧上传于右耳后翳风穴, 再于右翳风穴施敏化穴“接力”温和灸, 热流即呈片状扩散至整个右面颊部,诉面肌抽动顿减。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右阳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精神好转,面肌仅于傍晚抽动1小时。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二十次,嘱调情志。二十次治疗后,患者诉面肌抽动消失,病情痊愈。继嘱患者睡前自灸阳陵泉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孙某某,男,68岁,于2005年4月12日就诊。主诉:反复性面肌抽动半年余,加重一周。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口角阵发性抽动,无法自主控制,开始一月余仅抽动数次,持续时间仅数分钟,未引起重视,一周前,该症逐渐加重,扩散至整个左面颊部,每日抽动数次,持续时间延长,面 部呈一种异样怪形,现求治我科。见症:左面颊部广泛抽动,影响睁眼及饮食,感头晕乏力。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神经系统检查(-)。诊断为面肌痉挛。经查,左下关穴、左风门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左下关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渐扩散至整个左面颊部,左面颊部温热舒适,灸感持续约30 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下关穴处,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风门穴,10分钟后感左侧肩背部热流呈片状扩散,并沿左侧后颈项部呈片状上传于左风池穴,继在左风池穴施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直达颅内2寸(同身寸),并感热流在颅内涌动,似有透至左面颊之感,诉面颊部有蚁行感,面部肌肉抽动顿减。灸感持续约2 小时后,热流由左风池穴渐回缩至左风门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精神好转,面肌仅于睡前抽动10余分钟。继按上述 治疗方案治疗二十五次,嘱调情志。二十五次治疗后,患者诉面肌抽动消失,病情痊愈。继嘱患者睡前自灸足三里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二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赵某某,女,63岁,于2005年10月16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左眼睑抽动2月余。病史: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脸部阵发性抽动,无法自主控制,影响睁眼,开始数天仅抽动数次,持续时间仅数秒钟,未引起重视,后该症逐渐加重,每日抽动数十次,持续时间延长,多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现求治我科。见症:左眼睑抽动,影响睁眼,感头晕、心烦,睡眠差。查:舌质红,苔黄,脉弦细。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为面肌痉挛。经查,左手三里、百会穴、左阳陵泉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百会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徐徐入里,渐扩散至左侧颞部,继于左率谷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折向前额、左面颊部,左面颊部温热舒适,左眼酸胀感,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率谷穴处,并感皮肤灼 热,乃停灸, 10分钟后感热流渐回缩至百会穴并感皮肤灼热,无透热现象,乃停灸。换于左手三里穴行热敏化穴温和灸,即感热流沿左上肢向上传导,经施“接力”温和灸,热 流上传于左面颊,且左面颊有蚁行感,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手三里穴,左面颊蚁行感消失,并感左手三里穴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 日复诊,诉昨日左眼脸部阵发性抽动仅三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分钟左右。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三十次,嘱调情志。三十次治疗后,患者诉左眼睑抽动消失,病情 痊愈。继嘱患者睡前自灸阳陵泉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二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六节  枕神经痛

一、概述

枕神经痛是枕大神经痛和枕小神经痛的合称,是一种以枕部和项部发作性剧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常因受寒引起; 后者继发于颈椎病、椎管内病变、脊髓空洞、枕部外伤、感染等。

枕神经痛属于中医“头痛”、“偏头痛”范畴,多由风痰痹阻,肝胆火旺,痰浊上扰清窍,导致头部络脉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二、诊断要点:

1.疼痛位于枕后、枕下部,放散到项部、头顶部,呈发作性。

2.疼痛性质似针刺或刀割样放射痛,有时为跳痛。

3.向对侧转头时而被诱发,打喷嚏、咳嗽时加重。

4.枕后、项部可触及压痛点。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后项部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风池、风府、大椎、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 大椎、风池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向颅内、向四周扩散并向上传导,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 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头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和头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风池穴热感深透至颅内并向周围扩散,灸大椎穴热感透 至颅内并传至头顶,灸阳陵泉穴热感可沿一定路线传至头顶。


六、典型病例

病例1:梅某某,男,43岁,电脑工程师,于2005年3月21日就诊。主诉:头顶后半部发作性疼痛3月余,加重3天。患者诉3月前因连续加班工作而出现后枕部疼痛,并向头顶部放射,疼痛时有压迫感、紧箍感,常因头部转动、咳嗽、喷嚏而加剧,到附近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枕神经痛”,经药物(具 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症状消失,后每于天气变化、情绪紧张或感冒而诱发疼痛,发作时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心情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天前因天气变化而复 出现后枕部疼痛,伴头晕、心烦,睡眠不佳。现求治于我科。症见:痛苦状面容,面色苍白,头晕,心烦,食欲不振。查:舌质淡苔薄,脉弦。耳后(风池穴附近)有压痛,接触性疼痛。颈椎CT检查示无明显异常。经查,双风池穴、右阳陵泉穴出现腧穴热敏化,即于双风池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扩散至整个后 脑,自觉头皮温热舒适,热流如“水注”入里,在颅内涌动,10分钟后热流扩散至整个头颅,自觉头面部滚热,颜面潮红,该灸感持续约28分钟后逐渐回缩,扩 热、透热现象消失,并双风池穴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右阳陵泉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呈片状沿右大腿外侧上传于腹部,相继于右天枢穴、右中府穴施热敏化穴 “接力”温和灸, 热流即呈线状沿右颈外侧上传于右枕部。该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渐沿传导路线回缩至右阳陵泉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时患者诉心情放 松,无头痛。次日复诊,诉昨晚熟睡6小时,疼痛减轻,继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刘某某,女,62岁,于2005年11月27日就诊。主诉:左侧后脑持续性疼痛1个月。诉1月前感冒后出现左侧后脑疼痛,放射至颈项 部,咳嗽或头部转动时疼痛加剧,到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枕神经痛”,采用西药(具体不详)后症状缓解,但仍疼痛,现左侧头项后半部刺痛,放射至颈项部,头晕,恶心,心情烦躁。现求治于我科。查:舌质红苔薄,脉弦细。左耳后(风池穴附近)有明显压痛,且皮肤痛觉过敏。经查,左风池穴、大椎穴探及腧穴热敏 化,即于上述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5分钟后两股热流扩散并汇合成片, 10分钟后热流向颅内扩散,深达2寸(同身寸),自觉头颅皮温渐升高,由温热感渐觉滚热,该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上述两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疼痛感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五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嘱患者自灸风池穴,每日一次,每穴半小时,连续治疗15天,以 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代某某,女,57岁,于2005年12月9日就诊。主诉:右侧后枕部和颈部持续性疼痛24天。诉2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后枕部和颈 部剧痛,咳嗽、喷嚏或头部运动时疼痛加重,被迫保持头部微向前倾,后枕部皮肤痛觉过敏。立到附近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枕神经痛”,用中、西医治疗(具体 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现头部保持前倾式,右侧后枕部、颈部疼痛,后枕部皮肤痛觉过敏,现来我科求诊。查:舌质暗苔薄,脉沉弦。右侧枕外隆突与右侧乳突联线中点稍内(枕大神经压痛点)有明显压痛。经查,左风池穴、大椎穴处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左风池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热流向颅内渗透,数分钟后感热流呈 片状向头顶部扩散,立于百会穴施“接力”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沿督脉向前额扩散,并感前额有压迫感,自觉整个头部温热,颜面潮红,该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 渐回缩至百会穴并感皮肤灼热,百会穴乃停灸,继灸左风池穴10分钟后,左风池穴皮肤灼热,乃停灸,换灸大椎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在颈项部扩散,10分钟后热 流向颅内扩散,感热流在近枕骨处周围颅内团团涌动,热流向后颈部扩散至肩部,感整个颈部轻松,该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由颅内及后颈部渐回缩至大椎,透 热减轻,继灸20分钟后施灸点皮肤苍白,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期间诉整个头项后部舒适,不需保持前倾姿势。次日复诊,,见大椎穴皮肤有一 2.0×3.0cm大小水泡,即给予消毒处理。十日后复诊,灸疮未见红肿,疼痛明显减轻,经查,风府穴探及腧穴热敏化,继按上述方法于风府穴施热敏化穴瘢痕灸一次,十日后复诊,病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10)


第十七节  疱疹后神经痛

一、概述

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由于带状疱疹病毒导致后根神经节的炎症、变性引起的,以皮肤疱疹愈合4~6周后皮肤仍然存在持续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周围神经疾病。

中医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蛇串疱”、“ 蛇丹”、“蜘蛛疱”、“串腰龙”等。本病的病因病机多因情志不遂,气机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胆火热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相搏而发病。或因气滞血瘀,兼感外邪而发病。

二、诊断要点:   

1.病前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

2.皮肤感受觉呈现明显的激惹征,尤其是痛觉异常敏感。

3.皮肤损害初起皮肤潮红,继而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皮损沿神经呈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

4.神经过敏痛为本病主要的特征,疼痛的性质大多数为剧烈的自发性刀割样痛、闪电样痛或烧灼样痛,患者坐卧不安,夜不能寐。
 
5.春、秋季易发病,痊愈后获终生免疫。

6.早期在疱疹基底部刮屑涂片,采用Giemsa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含病毒包涵体的多核上皮巨细胞,即可确诊。

三、热敏化穴分布

以病灶局部、上肢下段及小腿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病灶局部或同节段背俞穴、至阳、手三里、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病灶局部或同节段背俞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向深部,向四周扩散并传至远部或自觉麻木、疼痛感,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至阳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传至病灶附近区域,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手三里、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病灶,如感传仍不能上至病灶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 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病灶,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手三里-病灶局部或阳陵泉-病灶局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病灶局部或同节段背俞穴热感可深透、扩散并传至远 部,灸至阳穴热感可沿一定路线传至病灶周围,灸手三里、阳陵泉穴热感传至病灶。(图12.17.1~图12.17.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崔某某,男,65岁,2005年4月10日就诊,主诉:前胸部疼痛8个月。患者诉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胸左侧皮肤疼痛不适,3天后疼 痛加重,烧灼样疼痛,痛如火燎,伴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几天后逐渐出现一条带状小泡,从上而下,约7.0cm长短,疼痛难忍,至附近医院皮肤科就诊,各项 检查后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具体用药不详)疱疹逐渐发脓并结痂,体温正常,但仍经常有烧灼样皮肤疼痛,有时疼痛伴有发紧感,睡眠时疼痛常能缓 解,但白天疼痛难以忍受,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现来我科求诊。查:前胸约左侧第6胁间处有一长约6.0cm带状结痂后皮损,色暗红,接触性疼痛,舌质淡 苔黄,脉滑数。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经查,于左心俞、左膈俞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于左心俞穴施温和灸,立感热流扩散至整个肩背部,酸胀温热,5分钟后, 温热感沿侧胸向左前胸扩散,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心俞,继灸5分钟后,左心俞穴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膈俞穴,立感热流深透入里,1分钟后热流呈线状向左侧胸部扩散,数分钟后感热流继续向左前胸扩散,5分钟后整个左前胸温热感,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至左膈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 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前胸部疼痛稍减,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次,病情痊愈。

病例2:周某某,男,59岁,2005年5月17日就诊,主诉:左肩背部疼痛3月余。诉约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背部疼痛,初起疼痛轻微,未 引起注意,几天后疼痛加重,感锐痛、烧灼样痛,疼痛难忍,不能接触,睡觉时只能俯卧,家人发现后背左侧有一长约10.0cm疱疹,色红,并见黄色脓性分泌 物,遂到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具体用药不详)疱疹逐渐结痂脱落,但仍觉皮肤感觉异常,感觉不舒服、不愉快,轻微接触即引起疼痛。 中、西医药物治疗仍不能缓解皮肤感觉异常,现来我科求诊。查:肩背部平第5胁间有一长约8.0cm带状皮损,色淡红,接触性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经查,于左心俞、左章门穴探及腧穴热敏化,立在左心俞穴施温和灸,热流徐徐入里,10分钟后扩散至整个左肩背部,15分钟后热流在 左肩背部深处涌动,自觉疱疹处四周皮肤滚烫并伴有麻木感,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心俞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改灸左章门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入里,如蚁行状走向背部,并感背部酸胀温热,灸感持续约50分钟后热流渐回缩至左章门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患者皮损处皮质潮红。次日复诊,患者诉肩背部疼痛有所减轻,按上述方法治疗二十五次,病情痊愈。病例3:梅某,女,48岁,2005年10月21日就诊,主诉:左侧腰疼痛2月 余。诉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部轻微疼痛,皮肤感觉不舒服,5天后左侧腰部出现一带状红疹,红肿,烧灼样疼痛,痛如火燎,不能接触,口苦口干,速到附 近医院检查,诊断为带状疱疹。经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疱疹逐渐经痂脱落,现仍然有烧灼样疼痛,疼痛程度稍减,睡眠时疼痛可缓解,皮损粉红,口苦咽干,口渴喜冷饮,心烦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查:从腋中线第十胁向前腹方向有一长约6.5cm带状不规则斑痕,色红,接触性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滑。经查,于左膈俞穴外0.5寸、左阳陵泉两穴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左膈俞穴外0.5寸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扩热、透热现象,8分钟后热流渐渗透至腰背部深 处,热流于腰背部深处持续约20分钟后渐向左侧腰部扩散,立于带脉穴处施“接力”温和灸,热流渐扩散至整个皮损处周围大片皮肤,并自觉皮损处皮肤温热而不觉疼痛,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渐回缩至带脉穴处并感皮肤灼热,带脉穴停灸,继灸左膈俞穴外0.5寸,热流沿传导路线于15分钟后渐回缩至左膈俞穴外0.5 寸,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灸左阳陵泉穴,顿感热流如线状入里,自觉小腿肌肉酸胀,10分钟后热流沿胆经上传至大腿外侧近髋关节处,经施“接力”温和 灸, 热流上传于左侧腰部,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渐回缩至左阳陵泉处,自觉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烧灼样疼痛减轻,继按上述方法治疗十五次,病情痊愈。  


第十八节  脑梗塞

一、概述

    脑梗塞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塞灶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与脑栓塞、脑腔隙性梗塞等合称为脑梗塞。

本病属中医“中风”、“偏枯”等病证。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病因,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发中风。

二、诊断要点: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脑栓塞

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动脉系统 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若有红细胞可考虑出血性脑梗塞。

6、栓子的来源可为心源性或非心源性,也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三)、腔隙性梗塞

1、发病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见的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动动性卒中等。
 
5、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上肢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百会、曲池、阳陵泉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3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百会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深透至颅内并沿督脉传导,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曲池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传至头部,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有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 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曲池和头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3.阳陵泉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并传至头部,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有部者,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 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阳陵泉和头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百会穴热感深透至颅内并沿督脉传导,灸曲池、阳陵泉 穴热感深透并向头部传导。(图12.18.1~图12.18.3)


六、典型病例

病例1:彭某某,男性,65岁,大学教授, 于2006年1月8日入院。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三天。患者自述06年1月6日晚饭时突感右侧肢体乏力、麻木。于当日赴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为脑梗塞,经过门诊诊疗观察,症状无改善,于06年1月8日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症见: 神清,右上肢瘫痪,不能活动,右下肢活动不利呈跛行,伴右口角麻木。查:T 36.2℃,R 19次/分,P 76次/分,BP140/80mmhg,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双肺(-),心(-),右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右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稍亢进,霍夫曼氏征阳性,巴彬氏征弱阳性。 CT示:左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西医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经查,在患者百会穴、右曲池穴下1寸及右足三里穴处探及腧穴热敏化现象,即 用艾条悬灸法治疗。灸百会穴处,患者感觉热流灌注颅内,继则向四周扩散,左侧脑部明显多于右侧,灸感持续3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体表,施灸点头皮有灼热感,遂结束该点施灸。换灸右曲池穴下1寸与右足三里穴处热敏化穴,两穴同时施灸,曲池穴下1寸处出现热流入里后沿手阳明经感传,先上行至肩部,继返回下行至食 指末端。足三里穴处热流向下传导至足背,与足阳明经感传路线基本吻合。施灸约20分钟后,热感回缩至施灸点,施灸点出现体表灼热感,乃停灸。完成一次治 疗。第二天患者右上肢可抬高及胸,下肢行走正常。继续按前法施灸10次,每天1次。患者症状逐渐消失,10天后肢体活动正常,右上、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 正常,腱反射正常,痊愈出院。

病例2:闵某某,男性,59岁,退休。于2006年3月3日入院。主诉:左侧肢体瘫痪,伴口角歪斜2天。患者自述06年3月1日晚上9时突然摔 倒,感左侧肢体乏力、麻木,当时神智清醒。即来我院就诊,头颅CT示:右颞叶脑梗塞。经过门诊诊疗观察,症状无改善,于06年3月3日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楚,嗜睡,神疲乏力,精神萎糜,左侧肢体瘫痪,不能站立及行走。查:T 36.3℃,R 19次/分,P 78次/分,BP 130/70mmhg,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涩。口角歪斜,双肺(-),心(-),左上、下肢肌力均为0级,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霍夫曼氏征阳性,巴彬氏征弱阳性。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西医诊断为脑梗塞。经探查,于百会穴、曲池穴(左)、足三里穴(左)及梁丘穴(左)存在腧穴热敏化现象。即令患者平 卧,于百会穴处施灸,感热流直入颅内约3寸(同身寸),继则传向右侧颞部,而后折向前额及左颞部,患者立感整个头颅温暖舒适。灸感持续30分钟后热流回缩 至百会穴皮肤表面,施灸点头皮出现灼热感,遂停灸此穴。换灸左上肢曲池穴处,热感沿手臂外侧成带状上传于巅顶处,20分钟后灸感减弱消失。继灸梁丘穴与足 三里穴,两穴同时施灸。2分钟后患者诉梁丘穴处热感徐徐上传至腹,而且左上臂出现有温热感。同时,足三里穴处热感下传至涌泉穴处,感足底温暖舒适。灸感维持15分钟左右减弱消失,施灸点皮肤出现灼热感,乃停灸,即结束一次治疗。治疗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左侧肢体肌力增强,左上肢即可平移,下肢可屈膝并可抬离床面。次日后继续按前法施灸,每天1次,第15次治疗后,患者上肢抬高及胸,下肢可持杖跛行,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明显提高,腱反射 增强。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病例3:钟某某,男性,68岁,医生, 于2006年3月11日入院。主诉: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蹇涩二十二天。患者自述06年2月17日晚饭后突然摔倒,感左侧肢体活动障碍、麻木,言语不利,当时神智清楚。即到附近医院就诊,头颅CT示:右基底节区脑梗塞。经过住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症状稍改善,现转我院住院治疗。入院症见: 神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麻木,言语蹇涩。查:舌质淡,苔白,脉细涩。双肺(-),心(-),左上肢肌力1级,肌张力稍增高,腱反射稍亢进;左下肢肌力2 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霍夫曼氏征阳性,巴彬氏征阳性。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西医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入院前三天未探查到热敏化穴,给于百会穴温和 灸,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第四天经查,在患者风府穴、上星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在上星穴处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患者感觉热流灌注颅内,继则向右侧颅脑部扩散,灸感持续2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上星穴,且头皮有灼热感,遂结束该点施灸。换灸风府穴,感热流直入颅内两寸(同身寸),继则传向右侧颞部,患者立感右侧头颅温暖舒适,灸感持续1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风府穴,但仍有透热现象,继灸该穴5分钟,热流沿督脉呈片状下传于陶道穴附近,速在陶道穴施热敏化穴“接力” 温和灸,热流入里后呈片状传至左腋下,20分钟后感左前臂手三里穴附近片状温热感。该灸感持续1小时热流渐回缩至陶道穴,并感皮肤灼热,透热、传热现象, 陶道穴遂停灸,热流继续沿传导路线回缩,10分钟后回缩至风府穴,并感头皮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后左下肢能抬离床面。继续按前法施灸30次, 每天1次。患者症状逐渐好转,1月后言语清楚,左上肢能抬离床面,左下肢可持杖跛行,肌张力稍增高,腱反射亢进,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11)


第十九节  失眠

一 、概述

失眠通常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 质量。

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 “少睡”、 “无眠”、“目不瞑”等,因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以致经常不得入寐的一种病症。

二、 诊断要点

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

3实验室各项检查无异常。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腰背部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百会、至阳、心俞、脾俞、胆俞、三阴交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百会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颅内并扩散至整个头顶,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至阳、心俞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胸腔、沿督脉向上传至头部并扩散至整个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脾俞、胆俞穴同时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至深部且向上传传导,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头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 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心俞、脾俞、胆俞和头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4.三阴交穴单点温和灸,部分患者的感传可直接到达头部,如感传仍不能上至头部,再取一支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近心端点,进行温和灸, 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头部,最后将两支艾条分别固定于三阴交和头部进行温和灸,灸至感传完全消失为止。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百会穴热感可深透颅内且扩散至整个头顶,灸至阳、心 俞、脾俞、胆俞穴热感可深透且传至头部,灸三阴交穴热感可传至头部。(图12.19.1~图12.19.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符某某,男,45岁,于2005年10月15日就诊。主诉反复入睡困难,睡眠多梦一年,加重三天。患者诉近一年反复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有时整夜不能入睡,入睡后多梦,曾求治于中医、西医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效果不佳。三天前,因工作原因又入睡困难,虽有睡意,却整夜不得入眠, 晨起神情萎靡,精神状态不佳,十分痛苦。查: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神经系统检查(-)。诊断:失眠。经查,百会、左三阴交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在百会施热敏化穴温和灸,2分钟后向四周扩散如手掌大小范围,透热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期间患者感整个身体精神放松,并感淡淡睡意。次日就诊,患者诉昨晚约睡三小时,精神较前几日为佳。经探查,于至阳穴、左三阴交穴探及腧穴热敏化,遂于至阳穴施热敏化穴温 和灸,5分钟后出现扩热感,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渐回缩并感施灸点皮肤灼热,遂停灸,换左三阴交施热敏化穴温和灸,4分钟后出现远传现象,热流呈线状沿下 肢内侧上行,10分钟后传于左阴陵泉穴,并感左小腿酸胀,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左小腿酸胀感消失,继灸左阴陵泉穴,3分钟后,左阴陵泉穴感皮肤灼热,乃停 灸,5分钟后热流继续沿传导路线渐回缩至左三阴交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第三日复诊患者诉睡眠较前日又有所好转约睡4小时,晨起精神状 态佳。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二十次,嘱调情志,二十次后复诊,患者诉已能正常入睡。六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石某某,女,42岁,工人。于2005年11月14日就诊。主诉:睡眠多梦易醒半年。病史:患者半年前因工作压力过大,出现睡眠时忽寐忽醒,且多梦,甚则整夜不能入睡。近三月来每晚睡前口服安定才能入睡2-3小时。晨起感四肢倦怠,心烦、口渴、头晕、食欲不振等症。今来我科求治,症见:精神疲惫不堪,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诊断:失眠。经查,百会穴探及腧穴热敏化,于百会穴施温和灸,数分钟后,感头皮发热、头顶部沉重,10分钟后,感 热流向四周扩散,以左颞部最为明显,10分钟后头部沉重感消失并感热流回缩至百会穴,继灸百会穴数分钟后感热流呈线状沿督脉下传风府附近,并感颈项部酸胀,立在风府穴施灸,感热流直入颅内2寸(同身寸),顿时头脑温热,自觉头脑清醒,精神好转,60分钟后该灸感消失,热流由风府穴渐回缩至百会穴并感皮肤 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昨晚未服安眠药能安睡5小时。继续探查热敏化穴,至阳、脾俞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在至阳、脾俞穴施三角温和 灸,感热流徐徐入里,并后沿督脉成片状向上传导,经施“接力”式热敏化穴温和灸,该热流上传至风府穴,继在风府穴施灸,感热流徐徐入脑,并扩散至整个头颅,自觉头颅温热,有浅浅睡意,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风府穴透热、扩热现象消失,并感皮肤灼热,风府穴乃停灸,该热流沿其传导路线继续回缩到至阳穴,15分钟后感至阳穴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改灸左脾俞穴,数分钟后感热流扩散约8.0×6.0cm大小,热流于左脾俞穴处徐徐入内,感热流 渗入上腹,整个上腹部有热流涌动,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透热、扩热感消失,回缩至左脾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口渴症状消失,精神完 全放松,感淡淡睡意。按上述方法治疗六次后,患者诉每晚能熟睡6小时,头晕、心烦、口渴症状消失,饮食增进,精力充沛。 继续治疗十次以巩固疗效,并嘱患者调情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康某,男,55岁,工人,于2005年12月20日就诊。主诉:睡眠多梦易醒3年余。患者诉3年前因劳累出现睡眠浅,多梦易醒,甚则彻 夜不眠,并感脘腹胀闷,多于睡前口服安定才能入睡3-4小时。晨起感身体疲惫,五心烦热、食欲不振等症。今来我科求治,查:舌质淡苔白腻,脉弦。诊断:失 眠。经查,探及双心俞穴有腧穴热敏化,即于上述两穴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立感两股热流扩散并汇合成片,10分钟后右心俞穴扩热不显,并感皮肤灼热,右心 俞穴乃停灸,而左心俞穴沿膀胱经成片状向上传导,经在左风池穴施“接力”式热敏化穴温和灸,该热流上传至颅脑百会之处,并感热流徐徐入脑,扩散至整个头颅,自觉头颅温热,有浅浅睡意,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热流沿其传导路线回缩至左风池穴,并感皮肤灼热,左风池穴乃停灸,该热流沿其传导路线继续回缩至左心俞穴,15分钟后感左心俞穴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感脘腹胀闷明显好转。次日复诊,患者诉昨晚未服安定入睡5小时,晨起精力充沛,继按上述 方法治疗十五次,并嘱患者调情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十五次治疗后,患者诉每晚能入睡5-6小时,无恶梦,白天精神佳,食欲明显好转。半年后随访,未见复 发。


第二十节  过敏性鼻炎

一、概述

过敏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鼻部症状。伴随过敏性鼻炎的其他疾病有哮喘、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下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本病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认为本病的内因多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由气候(风、寒、热、燥)等邪气侵袭鼻窍所致。

二、诊断要点:

1.典型的过敏病史、症状如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病程半年以上。

2.体征,鼻腔镜检查示鼻黏膜苍白、水肿,有的可见鼻息肉的发生。

3.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手段 :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

4.鼻黏膜激发试验:非特异性激发和抗原特异性激发如出现喷嚏、流涕为激发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头面部、腹部及腰背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大椎、肺俞、上印堂、神阙、肾俞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1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1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大椎、肺俞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胸腔并扩散至整个背部且向上肢传导,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上印堂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头面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肾俞穴双点温和灸,再施以温和灸开通经络,患者自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肺俞穴热感深透胸腔并向上肢传导,灸上印堂热感扩散 至整个头面部,灸神阙穴热感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肾俞穴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图12.20.1~图12.20.4)


六、典型病例

病例1:黄某某,女,56岁,于2004年9月7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鼻塞、打喷嚏,伴眼部干燥发痒五年,每于夏秋两季发病,诊为过敏性鼻炎,经多家医院诊治,疗效不佳。故来我科求治,现患者鼻塞、打喷嚏,眼睛干燥。经查,可探及右肺俞穴、 右风池穴、上印堂穴上1寸处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右肺俞穴、右风池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2-3分钟后即温热感合成一片,持续5分钟后右风池穴热流继 续向上传导,达百会穴热流徐徐注入颅内,此灸感持续约40分钟后渐回缩至右肺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继灸上印堂穴上1寸处,即感热流如“水注”向颅脑 深部灌注,并自觉前额“酸胀压迫感”, 此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鼻腔畅通,印堂穴上1寸处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十次,症状全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 发。

病例2:贺某,男,48岁,于2005年3月17日就诊。主诉:阵发性鼻塞、流鼻涕3年余。每于春秋两季发病,经多家医院诊治,诊为过敏性鼻 炎,疗效不佳。故来我科求治,现患者鼻塞、流鼻涕交替出现,多流大量清水样鼻涕,伴眼睛发痒及流泪,感头昏,头痛。经查,右通天穴、上印堂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右通天穴施热敏化温和灸,感热流徐徐入脑,并扩散至整个头颅,自觉头颅温热,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右通天穴透热、扩热现象消失,并感皮肤灼热,右通天穴乃停灸,换灸上印堂穴,感热流渗入鼻腔,并自觉前额“酸胀压迫感”,双眼湿润,鼻腔流大量清涕,此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印堂穴感皮肤灼热,遂停 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诉上述症状稍减轻,于双肺俞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两穴同时施热敏化温和灸,5分钟后热流徐徐入里,8分钟后热流汇合成 片,感整个肩背部温热,此灸感持续约25分钟后渐回缩至双肺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无鼻塞、流鼻涕等症。继按上述治疗方 案治疗十五次,症状全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肖某某,男,61岁,于2005年4月6日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流鼻涕、打喷嚏,伴眼部干燥4年余。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流大 量清水样涕,打喷嚏,并出现眼部干燥。自服抗过敏药(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稍可缓解,经多家医院诊治,诊为过敏性鼻炎。该症每年于春季发作,迁延两月余,症状自行缓解,今春该症复出现且加重,每于早晚发作加重,并出现腰膝酸软,恶寒怕冷,夜尿多。现来我科求治。查:舌质淡苔白,脉细。经查大椎、肺俞穴、印 堂上0.5寸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大椎、肺俞穴施三角温和灸,立感热流徐徐入里,4分钟后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胸腔并扩散至整个背部感热并沿督脉成片状向上传导,流徐徐入脑,并扩散至整个头颅,自觉头颅温热。该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热流沿其传导路线渐回缩至风门穴,45分钟后感皮肤灼热,风门穴遂停灸。改 灸印堂上一寸,立感透热、扩热现象,并出现颜面潮红,鼻腔酸胀,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印堂上0.5寸透热、扩热现象消失,并感皮肤灼热,印堂上0.5寸 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患者诉眼部湿润。次日复诊,于双肾俞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于两穴同时施热敏化温和灸,3分钟后热流徐徐入里,汇合成片,感整个 腰背部温热,异常舒适,此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渐回缩至双肾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患者诉全身轻松感,无流鼻涕等症。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二十次,症状全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十二章 常见病症的治疗(12)


第二十一节  荨麻疹

一、概念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大量液体渗出,造成皮肤局部水肿形成本病。其特征是全身泛发风团,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 觉痒甚。本病的皮疹表现与人接触植物荨麻所发生的皮损雷同,故称此皮肤病为荨麻疹。

本病属中医“瘾疹”、“风疹”范畴;民间百姓称呼“风疹块”。本病多由禀性不耐,又食鱼虾等腥荤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实热;或因平素体 虚卫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再有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阴血不足,复受风邪而诱发。

二、诊断要点

(1)突然发生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或瓷白色风团,数小时后又迅速消失,并不断成批发出。每日发生一批或几批,持续一周至一个月左右停止发 生。

(2)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3)粘膜也可受累:发生在胃肠道可有腹痛及腹泻,如生在喉头粘膜可有闷气、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人可呈阳性反应。

 (5) 血液常规检查常有嗜酸性白细胞增高。若有严重金葡感染,白细胞总数增高或细胞计数正常而中性白细胞的百分比增高。

 (6)常有进食某种蛋白质类食物史。如鱼.虾等海鲜;或有服用药物如痢特灵.阿斯匹林等史;或对寒冷过敏;或体内有肠寄生虫、慢性病灶;或和日光,热,摩擦和压力等物理因素有关.

三、穴位热敏化分布

以背部、腹部及上肢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多出现在肺俞、神阙、至阳、阴陵泉、曲池等区域。

四、灸疗操作

根据上述穴位出现热敏化的不同,按下述步骤分别依序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 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1.肺俞、至阳穴三角温和灸,患者自觉感到热感透至胸腔、沿督脉向上传并向上肢传至肘关节,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2.神阙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至腹腔内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3.阴陵泉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沿大腿内侧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4.曲池穴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沿上肢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五、感传活动

1.感传性质:以温热感为主,亦可见酸胀、疼痛(非施灸局部)、灼热(非施灸局部)、麻木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凉感。

2.感传形式和路径:感传形式为扩散、深透、循一定路线传导(有蚁行、流水等形式)等。如灸肺俞穴热感透至胸腔并传至肘关节,灸神阙穴热感深透 至腹腔内并扩散至整个腹部,灸至阳穴热感透至胸腔内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阴陵泉穴热感向上传导,灸曲池穴热感沿上肢向上传导。(图12.21.1~图 12.21.5)


六、典型病例

病例1:詹某某,女,19岁,学生,于2005年12月19日就诊。主诉:皮疹反复出现,伴瘙痒一年余。该症反复发作,多方求治疗效不佳。现皮疹色红,成块成片,以双大腿及双上肢为甚,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2-3小时,午后及傍晚加剧。伴心烦、口干。查:双大腿及双上肢见成块成片红色风疹团,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诊为慢性荨麻疹。经查,大椎穴、 右风门穴、神阙穴处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大椎穴、 右风门穴两处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皮肤深部灌注,整个右肩背部感到温热,约20分钟后,患者诉热流沿上臂外侧下行,到肘关节 曲池穴附近停止,继在曲池穴行“接力”灸,感热流继续沿前臂外侧下行至食指,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热感回缩至曲池穴并感皮肤灼热,曲池穴乃停灸。约25分 钟后,热流回缩至右风门穴,且皮肤表面灼热,右风门穴遂停灸。大椎穴仍有透热现象,继续在大椎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约10分钟后,热流沿右后颈项上行,到 风池穴附近停止,即感右后颈项温热感。灸感持续约15分钟后热感回缩至大椎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灸后患者皮肤无瘙痒感,心烦、口干明显好转。嘱患者睡前自灸神阙穴半小时。第二天复诊,皮疹出现范围减小,颜色变淡,无明显瘙痒。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十次,上述症状全消,皮肤划痕试验阴性。 三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高某某,男,25岁,文员,于2006年1月9日就诊。主诉:皮肤瘙痒、皮疹反复出现半年余,该症反复发作,经口服中西药(具体药物不详)疗效不佳。现皮肤瘙痒,皮疹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4-5小时,睡前加剧,影响睡眠,皮疹色鲜红,成团成块,以腰腹部及双上肢为甚,伴心烦、口干。查:腰腹部及双上肢见成团成块鲜红色风疹团,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诊为慢性荨麻疹。经查,双肺俞穴、左肾俞穴、神阙穴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双肺俞穴两处 同时施热敏化穴温和灸,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皮肤深部灌注,并沿膀胱经向下呈线型传导,约半分钟后,下传于双心俞穴,并向四周弥散,约1分钟后整 个肩背部感到温热,左侧心俞穴热流渐回缩至左肺俞穴,10分钟后左肺俞穴感皮肤灼热,左肺俞穴乃停灸,而右侧心俞穴热流继沿膀胱经下行,经施“接力”灸, 半小时后热流一直传导至右侧肾俞穴,即在左肾俞穴施温和灸,感与右肾俞穴热流汇合成片,并沿左侧腰部传导至左腹,灸感持续约50分钟热量渐回缩至左肾俞 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10分钟后热流继续沿右侧肾俞、右侧膀胱经一直回缩至右肺俞穴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换神阙穴温和灸,立感热流向下腹部扩散,感下腹部温暖舒适,灸感持续约20分钟热流渐回缩至神阙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皮疹颜色变淡。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十次,上述症状全消,皮肤划痕试验阴性。嘱患者家属睡前给患者施双肺俞穴温和灸,每穴半小时,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

病例3:胡某,男,65岁,于2005年9月9日就诊。主诉:皮肤瘙痒、皮疹反复出现3年余,该症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多方求医、口服中西药 (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疗效。现皮肤瘙痒稍见好转,皮疹仍反复发作,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午后及夜间加剧,影响睡眠,皮疹色暗红,成团成块,以腰腹部及双下肢为甚,伴心烦、少寐,感手足心热。查:腰腹部及双下肢见成片成块暗红色风疹团,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诊为慢性荨麻疹。经 查,右阴陵泉穴、至阳穴处可探及腧穴热敏化。当即于右阴陵泉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于数分钟后感热流如“水注”向皮肤深部灌注,大致沿脾经向上呈线型传导, 经施“接力”温和灸,约5分钟后,热流传至右下腹部并向四周弥散,约10分钟后整个腹部感到温热,热流涌动,异常舒适,续在神阙穴施“接力”温和灸,热流 沿任脉呈线形传导入胸,立感心平气和,心烦、手足心热感顿减,灸感持续约1小时后沿腹部、脾经渐回缩至右阴陵泉穴处,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换至阳穴行热敏化温和灸,数分钟后,热流入里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经施“接力”灸,上传于大椎穴附近,灸感持续约20分钟后沿督脉回传于至阳穴,并感皮肤灼热,乃停灸, 完成一次治疗。次日复诊,诉睡眠佳,未见新发皮疹,皮肤瘙痒继续好转。继按上述治疗方案治疗二十次,上述症状全消,皮肤划痕试验阴性。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