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4 武器属性修改:朱莘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46:59
云海—Yi 保存于 2011年05月06日 18:41
字体:中▼
转为日志
编辑
删除
妇科
膏方举隅
附一:朱莘农脐腹诊法及夹阴伤寒诊治简介(节录)
附二:夹阴伤寒诊治
序言
继《朱少鸿医案》编辑出版以后,陈正平先生等又搜集编辑了《朱莘农医案》。这是朱氏伤寒派学术经验整理工作的又一大成果,可喜可朱莘农(1894--1962),名慕伊。医以字行,乡之人皆称为莘农先生。先生幼承家学,壮岁即享盛名,以擅治伤寒大症名于时。晚年悬壶于梁溪,业务鼎盛而术益精湛,一生受徒数十名,门墙桃李,极一时之盛。
先生治医,以内、难、伤寒、金匮为基础,旁及金元四家与清代叶、薛、吴、王诸子;平生对《伤寒论》钻研尤勤,领会深刻而别有会心处。临症重视验体辩证,尝谓:“医道之难也,难于辩证,辩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病症之或浅或深,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以医家不易之准绳也。”其论伤寒,强调少阴肾脏在病理状态下对疾病发展变化之重要性,理论见解祥载于先生编著之《夹阴证治》一书中。临床医案亦甚多,惜皆散失。
先生数十年临床工作中,创立了“咽诊法”与“脐诊法”,在诊断上形成独立风格。以使他在追查病情之前提下,能察觉易被人们所忽视之某些症状,对验明病人体质,分析并机本质,推断病理转归,提供可靠之辨证依据,为治疗上开拓进一步之思路。
先生壮年擅长用伤寒大方起危症。如用当归四逆汤和黑锡丹治曹某之阴寒头痛;用犀角地黄汤加别直参治史某之丹砂不回;用参茸四逆汤和麻附细辛汤之邬某之脉迟虚脱症等。至今为乡人所乐道。晚年進?馈于丹溪之学,喜用苦泻清降,尤常于辛凉宣化,处方以轻灵取胜,于肝胆气火风阳痰热诸症,临床多所治验。
先生为人谦逊好学,术心仁慈,凡相知之人及经诊治的病者,无不钦佩其医术之高超,待人之和蔼可亲。朱先生旁览《沈氏尊生》,解放初无锡荣巷张某某患癃闭、肾结石症已重,锡二院上海某某医院均欲手术取石,患者惧术,乃回无锡就先生治。先生采《沈氏尊生》神效琥珀散加汤剂,?剂石下癃通而痊(
朱氏伤寒派是近代锡澄地区的中医流派之一,其最大特色是强调体质辨证,擅用桂枝类方,以治疗“夹阴伤寒”名世。朱家两兄弟中,朱少鸿先生的医学稳重平正,朱莘农先生奇峰突起,其对夹阴伤寒的治疗经验尤为丰富。从医案可见,朱莘农先生或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或用桂枝汤扶阳固表,或用桂枝加桂汤、桂甘龙牡汤平冲救逆,或用五苓散通阳化气,或用真武汤温阳化饮,或用滋肾丸通关,或用白通人尿猪胆汤逐阴,或用附桂配羚羊角麝香平肝潜阳,还有独参汤的补气固脱、黑锡丹的温阳降逆、三甲复脉汤的养阴涵阳,更有麝鸽覆脐、姜艾灸脐、葱麸热熨等外治法以温散凝寒……,方法多,变化多,其用药有张仲景的质朴剽悍,又有江浙医家的精巧,但无不体现出朱莘农先生重视体质,顾护阳气的思想。从医案中所透发出的那股浓郁的中医味,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我对朱莘农先生崇敬已久。当年在江阴当做中医学徒时,夏奕钧先生就时常谈起先师朱莘农先生的思想与经验。后来到南京以后,又得到朱莘农先生的高足曹永康先生的传授。日积月累,朱莘农先生的体质辨证思想,察舌望咽喉以及切脉诊脐腹等独到的诊断手法,使用桂枝类方的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我后来倡导经方、倡导方人药人的学术根源。朱莘农先生一生忙于诊务,没有专著问世。当年我在江阴卫生局编写中医资料,也曾征集过先生医案,但未能成功。这次,居然看到朱莘农先生比较齐全的医案,实在是让人高兴!     朱莘农先生的医案,属于临床实录式医案,大多在诊疗中即刻完成,这是当时先生诊疗思路的记录,非常珍贵。先生的案语比较传统,所用术语相当纯正,与清代叶天士、张聿青等医案相近。案中用药,有经方,但多化裁;有时方,或从《临证指南医案》来,或有朱家习用通套方,大多理法明晰,配伍显得轻灵善变。先生的医案相对好读,症状描述比较详细,特别是有关形、神、脉、舌、腹等体征记载较多,这对我们理解方证很有帮助。有些用药虽不是成方,但其中也有规律可寻。每个疾病门类,一般都有几种治法,并有相应的药物组合,如果细细分析,自然会有收获。特别是本集医案中,有不少是复诊医案,有疗效记录,更是难得的好案。
没有涓涓细流,何来滚滚江河?地方医学流派经验的整理和研究,是中医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名医医案的收集和整理。这些医案,是十分珍贵的病历档案,也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史料,而且还是中医学术研究的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象朱莘农医案这样的名中医医案,我国民间还有不少,亟需抢救性整理和保护。我敬佩陈正平、龚伟、花海兵医师等同道的精神,赞赏江阴市中医药学会和江阴市中医院的眼光,感谢许多有识之士的无私援助和热情奉献,因为你们做了一件有益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好事!
文摘
字体:中▼
转为日志
编辑
删除
朱莘农先生的医案,属于临床实录式医案,大多在诊疗中即刻完成,这是当时先生诊疗思路的记录,非常珍贵。先生的案语比较传统,所用术语相当纯正,与清代叶天士、张聿青等医案相近。案中用药,有经方,但多化裁;有时方,或从《临证指南医案》来,或有朱家习用通套方,大多理法明晰,配伍显得轻灵善变。先生的医案相对好读,症状描述比较详细,特别是有关形、神、脉、舌、腹等体征记载较多,这对我们理解方证很有帮助。有些用药虽不是成方,但其中也有规律可寻。每个疾病门类,一般都有几种治法,并有相应的药物组合,如果细细分析,自然会有收获。特别是本集医案中,有不少是复诊医案,有疗效记录,更是难得的好案。
没有涓涓细流,何来滚滚江河?地方医学流派经验的整理和研究,是中医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名医医案的收集和整理。这些医案,是十分珍贵的病历档案,也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史料,而且还是中医学术研究的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象朱莘农医案这样的名中医医案,我国民间还有不少,亟需抢救性整理和保护。我敬佩陈正平、龚伟、花海兵医师等同道的精神,赞赏江阴市中医药学会和江阴市中医院的眼光,感谢许多有识之士的无私援助和热情奉献,因为你们做了一件有益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