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水谣书包网:2011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9:52

2011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5月6日 9:00~11: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后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家办学需要最高力量推动

    一个人就是一部传奇,一个人就是一座丰碑,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这是民国诸多教育家共有的特点。没有这样的真教育家,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于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温家宝总理会反复呼吁,必须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倡导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是什么模样?想想陶行知、蔡元培、张伯苓,梅贻琦、刘文典,我们就不难发现,教育家脸上都有光。那爰自信之光、荣耀之光、尊严之光。而那种光,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他们对教育的信仰。

    这正是他们之为教育家,之为真教育家的最重要的品质,或者说条件。对教育的信仰,必然激发他们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这就注定他们投身教育不是为了钻营,不是为了往上爬,不是为了个人功利。

    他们是圣徒,他们脸上的光,是圣徒之光。教育不是他们的俸禄与道具,他们不会拿教育做敲门砖。有信仰的人因投身教育而宁静,而满足,他们做教育,既是入世,即为了救国救民,更是出世,即为了超越,为了自己的灵魂,为了诗意的栖居。

教育是他们的宗教和生命,甚至高于他们个人的生命。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为保护卷入学潮的学生,不惜与蒋介石当面顶撞。他们爱教育不是抽象的,具体表现为爱学校,爱教授,爱学生,像刘文典那样,爱到了不要命的地步。这方面最惊心动魄的,最感人的,是抗战时期的大学校长。中国大学西迁的千里流亡途中,他们像老鹰一样护佑着自己的学校和学生。正因为这种对教育的大爱,抗战时期最艰难困苦中的中国大学,其成就却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

    百年中国之所以不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代一代真教育家打造出来的真教育,真大学,真殿堂。一代一代真教育家用自己伟大的人格,不仅为自己、为教育争得了尊严,而且为我们民族争得了尊严。

    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本不缺教育家。改革开放前后,有匡亚明、刘道玉及至当下朱清时等教育家。但他们惨淡经营,难于突围,中国教育亟待拨乱反正,教育家办学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但正是在这点上,恰恰太多误区,太大阻力。

    种种误区和阻力,既有认识上的糊涂,更多的,还是既得利益使然,这就需要政治的强势推动。教育改革本质上是为教育的尊严而战,而且是背水一战。能否像当年小平挂帅教育改革那样,以最高力量推动,以铁腕斩断既得利益的包围和纠缠,让朱清时那样的教育家脱颖而出,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成就自己的新传奇、新丰碑、新时代,这是能否挽回教育尊严之关键所系,更是能否为我们民族开创未来之关键所系。

    新年以来,温家宝主持召开的教育改革座谈会即达五次之多,强调教育家办学为其重要议题,从这里,或不难读到教育改革的希望。

 (作者笑蜀,选自《南方周末》,有删节)

1.对文中“真教育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教育家最重要的品质与条件就是自信、荣耀与尊严,他们对教育有着深刻信仰。

B.百年中国之所以不倒,关键在于我们真教育家打造出的真教育、真大学、真殿堂。

C.真教育家办教育,既要入世,为了诗意的栖居;更要出世,为了救国救民。

D.真教育家视教育高于个人生命,最经典与感人的当属时任安大校长刘文典。

2.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后,我们涌现了匡亚明等一大批真教育家,他们办教育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活力。

B.中国教育目前的困境,最主要的是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教育者没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理想。

C.中国教育发展到了需要拨乱反正的地步,最重要的突破口在于增加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的投入。

D.虽然教育改革难度巨大,但事关教育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从本质上对教育进行改革。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教育改革不应生搬硬套外国经验,也不应以行政长官意志去限制和约束生动、多元、鲜活的教育实践。

B.时代与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的校长尽可能从管理上的繁文缛节中抽出身来,尽可能有更多时间走进课堂。

C.我们要以最高力量推动教育家办学,打破既得利益的包围与纠缠,让朱清时那样的教育家成就自己的传奇。

D.我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坚信,在很短时间内中国教育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会有一大批教育家来办学。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建及,许州人也。少事李罕之,从罕之奔晋,为匡卫指挥使。粱、晋战柏乡,相距鄗邑野河上,镇、定兵扼河桥,梁兵急击之。庄宗登高台望见镇、定兵将败,顾建及曰:“桥为梁夺,则吾军危矣,奈何?”建及选二百人驰击梁兵,梁兵败,解去。从战莘县、故元城,皆先登陷阵,以功累拜辽州刺史,将银枪效节军。

晋攻杨刘,建及躬自负葭苇堙堑,先登拔之。从战胡柳,晋兵已败,与梁争土山,梁兵先至,登山而阵。庄宗至山下望梁阵坚而整,呼其军曰:“今日之战,得山者胜。”因驰骑犯之,建及以银枪军继进,梁兵下走,阵山西,晋兵遂得土山。诸将皆言:“溃吴未集,日暮不可战。”阎宝曰:“彼阵山上,吾在其下,尚能击之,况以高而击下,不可失也。”建及以为然,因白庄宗曰:“请登高望臣破敌!”即呼众曰:“今日所失辎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即驰犯梁阵,梁兵大败。晋遂军德胜,为南北城于河上。梁将贺瑰攻其南城,以竹笮维战舰于河,晋兵不得渡,南城危甚。庄宗积金帛于军门,募能破梁战舰者,至于吐火禁咒莫不皆有。建及重铠执槊呼曰:“梁、晋一水间尔,何必巧为!吾今破之矣。”即以大甕积薪,自上流纵火焚梁战舰,建及以二舟载甲士随之,斧其竹笮,梁兵皆走。晋军乃得渡。救南城,瑰围解去。

自庄宗得魏博,建及将银枪效节军。建及为将,喜以家赀散士卒。庄宗遣宦官韦令图监其军,令图言:“建及得士心,惧有异志,不可令典牙兵。”即以为代州刺史。建及快快而卒,年五十七。

(选自《新五代史·王建及传》)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匡卫指挥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梁兵先至,登山而阵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建及以二舟载甲士随之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庄宗遣宦官韦令图监其军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王建及有胆识的一组是(3分)

①选二百人驰击梁兵,梁兵败          ②今日之战,得山者胜

⑨彼阵山上,吾在其下,尚能击之      ④今日所失辎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

⑤以大甕积薪,自上流纵火焚梁战舰    ⑥自庄宗得魏博,建及将银枪效节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柏乡之战,梁国士兵控制着桥梁并发动猛烈攻击,王建及临危不惧,率领晋国两百士兵打退了梁国的进攻。

B.王建及在梁国士兵登上土山并己布阵的情况下,仍能从容应对,完全得益予他在阵前果敢决断、雷厉风行。

C.王建及对部将说军需物资在土山的西边,应尽快去取回,意在激励士兵奋勇杀敌。

D.王建及对晋庄宗忠心耿耿,晋庄宗对他也是充分信任,委以银枪效节军统帅重任。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兵下走,阵山西,晋兵遂得土山。

译文:

(2)建及以为然,因白庄宗日。

译文:

(3)建及得士心,惧有异志,不可令典牙兵。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晚   

【清】洪舁

空江烟雨晚模糊,越峤吴峰定有无?

      宿鹭连拳鱼泼剌,败芦深处一灯孤。

【注】连拳:蜷曲的样予。②泼剌:鱼跃动时的水声。

8.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进行赏析。(4分)

答: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诗句进行分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铋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天下云集响应,            。                         (贾谊《过秦论》)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岩扉松径长寂寥,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           ,粟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6)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8)           ,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天气好的时候,楼房的南墙根下,常坐着一位老人。老人实在是太老了,已属耄耋的那个层次,头上捂顶帽子,看不出头发已稀疏花白到了什么程度,一张核桃样的脸,皱纹深刻地密布,嘴巴瘪瘪的,连鼻子都抽缩在一起了。尤其苍老的是那双眼睛,总是空茫地大睁着,迎着风,迎着太阳,不怕那阳光多么强烈刺眼,看来已经失明。

老人是钟点工扶出来的,来了就坐在那张不知谁家丢弃在这里的一张木椅上。钟点工安顿好他,就转身走了,听说她在照料着好几位老人。晒太阳好,可以补钙,老年人太需要补钙了。

引人注目处,是老人身前几步远的地方,有一稞树,桃树。桃树不高,却还粗壮,树干足有饭碗粗。春天的时候,桃树会有几天的繁闹,盛开的花朵会引来蝶舞蜂唱。可那样的日子毕竟短暂,花谢了,叶绿了,叶子也终要飘零。北方的冬季太漫长。在枝干枯枯的日子,树杈上便搭挂起一些大葱。大葱伴老人,倒也贴切——虽是叶枯皮焦,心却仍活着。老人一天天地越发老迈,那葱也一日日地越发枯缩。

不时有人从老人身边走过,问,老爷子,有几个儿女呀?

老人答,两个,都在南方呢。我去过,那地方又热又闷,受不了,空调吹,又得病。南方的嚼谷也不行,甜了吧叽的。不如回咱北方老家来。

老人常常这般问一答十。

有小猫小狗跑过来,偎在老人的膝旁。老人从衣袋里摸出吃食,小猫小狗吃过,便伸出舌头在老人的手掌上舔,让老人脸上闪现出片刻的惬意。遛狗人说,老爷子,也养只小东西吧,正好给你做伴。老人说,老喽,腿脚不行了,哪还追得上。以前也养过……

搭话人不白问,离去时,时不时地顺手从树杈上扯下大葱,或一棵,或两棵,带回家去做葱花。好在老人看不见,从不过问。

有时,小孩子跑过来,大声喊,老爷爷,我拿棵葱行吗?我妈妈让我去买,可我还要写作业呢。老人脸上的核桃纹立刻绽放成九月的菊花,高兴地答,拿吧拿吧,挑那长的,硬实的,扶着点树干,别摔了。你学习好不好啊?我那孙子去年还得了奖状呢……

有一天,一位中年人窜到了树下,蹑手蹑脚的,一下抓进手里好几棵葱,转身欲去时,身后的老人说话了,冷冷地,颇为不悦:不管拿多拿少,总不差两句话吧!中年人怔了怔,尴尬一笑说,哟,我以为老爷子睡着了呢。老人用手背往外挥了挥,说走吧走吧,怎么还不如个孩子呢?

这一幕,被当时在附近唠闲嗑的几个女人看到了,于是,人们便知道,老人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却好使,那脚步声和大葱离树的窸窣,是躲不过老人的耳朵的。

几天后的星期天,一位女士提着马扎,坐在了老人身旁,两人说了好长时间的话,直到太阳偏西,钟点工来接老人回去。老人说,树上有葱,是我备下的,随便拿。女士眼圈红了,说以后有时间,我还来陪大伯说话,把我没来得及说给我爸我妈的话都说给你老人家听。

           (作者孙春平,选自《羊城晚报》)

11.请为这篇小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5分)

 

 

 

12.请概括文中老人的形象特点。(分条回答)(6分)

答:

 

 

 

13,请对文中画线句的语言特点作简要赏析。(6分)

答:

 

 

 

 

14.有人说,好的小小说善于“轻轻地放下”,即能在寻常琐事中蕴含丰富的意蕴。你觉得本文具备这一特点吗?请结合这篇小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为违法者制定高成本的处罚措施,是督促人们诚实申报的有效手段之一。改革者能否克服技术障碍,堵塞监管漏洞,成为人们翘首以待的事情。

B.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专利受权量、产学研合作项目数等主要指标均超全省总量的55%,成为全国三大示范区之一。

C.身在异国他乡、身陷动荡危难、身处无助无援之际,本国公民最希望祖国动用“国家力量”接他们回家。这是每一个国家的公民在特殊时刻的一种共同心里。

D.和而不同,相印生辉。中国与欧洲,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中欧青年之间的交流,将为中欧对话架起一座新的桥梁。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次步入大联考时代的自主招生人气火爆。一方面名校竞相结盟争生源,另一方面考生对名校趋之若鹜,自主招生培训市场迅速升温、火爆。

B.查阅近年胡总书记、温总理的春节行程表,我们一以贯之地领略着亲民书记、亲民总理关心群众疾苦、惦记百姓冷暖的爱民情怀和领导风范。

C.4月18日,六安“战国双墓”如期起吊内棺。天过正午,艳阳高照,四乡八里的村民纷纷赶到起吊现场看稀奇,熙熙攘攘站满了北墓边的山头。

D.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新起点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不负群众期待,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上,耿耿于怀,用更加扎实的答卷向党和人民汇报。

17.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几年原本一枝独秀的央视春晚口碑日趋下滑,有的观众边看边骂、边骂还边看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依然不错的收视率与可观的经济、品牌效益,令春晚成为诱人的蛋糕。

B.皖江城市带开发园总体区规划要求,按照规划引导、优化布局,产业集聚、特色突出,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和先行先试、合作共建,大力推动皖江示范区开发园区的快速发展。

C.定期对国民基本阅读数据进行调查统计,不仅关系到出版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在全社会范围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建设书香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D.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出现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规范的现象。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5分)

所有经典都无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甲不加选择地将经典灌输给学生,那么确实缺乏教育责任。乙理解经典显然不能靠删节版,因为教育的真正责任并不在于删节,而在于给出真相,告诉学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丙,虽然“吸取精华”丁,戊;而“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更能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请在甲、乙、丙三处各填入一个关联词:在丁、戊两处各填入一个短句,使其与前后语意衔接一致。

19.自从当年明月创作的《明朝那些事儿》迅速走红以来,各种各样的“那些事儿”也频频亮相。比如书籍《唐朝的那些事儿》《才子佳人那些事儿》《汽车那些事儿》;电视剧《婚姻那些事儿》;新闻“英前首相夫人欲写回忆录,曝庸宁街‘那些事儿”’。试从语言角度分析“那些事儿”这一词语蹿红的原因。(5分)

答: 

 

20.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描写。请从表达特点及其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60字。(5分)

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便也伤心痛哭。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

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翁方纲与刘墉同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学书强调笔笔有来历。一次,有人问翁方纲:“刘墉的书法如何?”翁方纲答:“他哪一笔像古人?”刘墉听后反唇相讥:“他又有哪一笔是自己的?”

这则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以“他人的与自己的”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分)A (B.改“关键”为“一个重要的原因”;C.“入世”与“出世”表述恰恰相反;D.“最经典、最感人的”应当是“抗战时期的大学校长”。)

2.(3分)D (A.原文是“改革开放前后”。B.“中国教育目前的困境,最主要的是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有误,“更多的,还是既得利益使然”。 C.原文是“教育家办学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3.(3分) C(A项和B项在原文中无依据。D.“很短”、“一大批”表述不够准确。)

4.(3分) B(B.连词,均表示承接关系。A.动词,担任/介词,给,替;C.介词,用/介词,凭借;D.代词,他的/代词,自己。)

5.(3分) D(②是晋庄宗说的话;③是阎宝的主意;⑥陈述的是事实,不能表现出有胆识。)

6.(3分) C(A.镇州、定州属晋国;B.“完全得益于他在阵前的果敢决断、雷厉风行”说法过于绝对,还有晋庄宗的主意;D.“晋庄宗对他也是充分信任”错,最后一段看出晋庄宗对王建及还是信不过的。)

7.(3分)(1)梁国部队撤下土山败走,在土山的西边布阵,晋兵于是抢到了土山。

(3分)(2)王建及认为他说得对,就对庄宗说。

(4分)(3)王建及很得军心,恐怕会有别的企图,不能让他带重兵了。

8.(4分)(1)远景、近景结合。(2)摹形、摹色、摹声结合(视觉、听觉结合。)(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4)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每点2分,要有阐述。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它分析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9.(4分)本诗抒发了作者迷茫、寂寞、孤苦之情。写烟雨迷蒙、远峰模糊在于写心中的迷茫之感,写“宿鹭”、“鱼泼剌”在于写心中的寂寞难遣,写孤灯更显出了诗人的孤苦伶仃。(感情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分析2分。)

10.(5分)(1)赢粮而景从(2)齐彭殇为妄作(3)惟有幽人夜来去(4)熊咆龙吟殷岩泉(5)小学而大遗(6)燕然未勒归无计(7)一蓑烟雨任平生(8)满地黄花堆积

11.(5分)

(1)老人与葱        理由:概括了小说情节,具有象征意味。

(2)孤独(寂寞)    理由:揭示了主人公的心理状况。

(3)空巢老人;      理由: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况。

(4)陪老人说说话吧  理由:揭示了小说主旨,亲切,有感染力。

(标题2分,理由3分。答“老人”、“葱”可酌情给分。)

12.(6分)

(1)年事已高,双目失明,耳朵却好使。

(2)热爱故土,孤身生活,需护工照顾。

(3)内心寂寞,渴望与别人交流。

(4)为人热心,性格耿直。(每点2分,答3点即可得满分。)

13.(6分)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修辞;多短句,言简意赅;含象征意味,说的是树,也可理解为人。(每点2分)

14.(8分)可从老人、社会、子女角度回答。回答时要结合文本,可有所侧重。

[示例]

老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年轻时为国家、家庭做出了很多贡献,年老了,理应得到尊重。这种尊重,不仅有物质的供给,更有精神的抚慰。

在我国逐渐走向老年化的今天,养老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社会要为他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老有所乐。

作为子女,应该恪守孝道。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顺父母,要体现在物质上,更应体现在心理、精神层面。

15.(3分)A (B.“受”应为“授”;C.“里”应为“理”;D.“印”应为“映”。)

16.(3分)B (一以贯之:用一种道理或理论贯穿各种事物之中。A.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这里感情色彩不恰当。C.熙熙攘攘: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不能修饰动词“站”。D.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这里应为“孜孜以求”。)

17.(3分)D(属于非主谓句。A.“口碑”与“下滑”搭配不当。“有的观众边看边骂,边骂也看的现象”杂糅。B.减分残缺。“按照”的宾语残缺,在“共建”后加“的原则”。C.语序不当。“推动社会发展”与“建设书香社会”位置互换。)

18.(5分)甲:如果。乙:然而。丙:所以。丁:是学习的过程。戊:能够起到陶冶学生心灵的作用。(每处1分,要注意与“同样”“更能”的连贯。词句基本类似就可得分。)

19.(5分)[示例]①“那些”暗含所写内容比较随意,比较轻松,符合大众口味。②在“那些事”后加了“儿”字,口语色彩鲜明,对读者有亲和力。③作者和读者的从众和模仿心理共同推动。(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相近亦可得分。)

20.(5分)

[示例1]本段运用对比反衬和景物渲染的方法,写出了林黛玉气绝时的景象,写得悲凉、凄婉,让人肝肠寸断、不忍卒读。

[示例2]本段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人、事、景的角度烘托出林黛玉气绝时的凄惨景象,读来好不悲凉,真可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表现手法2分,表达内容1分,表达效果2分。)

21.(60分)参照2010年安徽卷作文评分标准。

这是供材料关系型命题作文,以写思辨性议论文为宜。“他人的与自己的”亦即“继承与创新”。继承固不可少,创新更为重要。在说理过程中,可以有所侧重。在全社会倡导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创新是难的,必须以继承为前提,忽视继承,妄谈创新,只会使自己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许多人看到了创新的艰难,于是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只是在重复别人的成就,难以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寻找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点与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作文完全撇开材料,只就标题“他人的与自己的”写作,应视为不切题。

最佳立意:

(1)继承是为了创新,创新必须借鉴(集众家之长,创个性之体)。

(2)要重视学习、借鉴中外文化遗产。

(3)作品贵在有个性,贵在独创。

(4)文人相轻会妨碍相互取长补短,妨碍推陈出新。

基本切题立意:

(1)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文化不是无根之木。

(2)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3)博学约取,厚积薄发。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建及,许州人。少年时代侍奉李罕之,跟随李罕之投奔到晋国,担任匡卫指挥使。梁国、晋国在柏乡交战,在鄗邑野外的河边相持不下,晋国镇州、定州的士兵控制着河面上的桥梁,梁兵猛烈地攻打。晋庄宗登上高台望见镇州、定州的兵即将被打败,回头对王建及说:“桥梁如果被梁国夺取,我们的部队就危险了,怎么办呢?”王建之挑选了二百人快速偷袭梁兵,梁兵被打败,撤退了。王建之又跟随晋庄宗在莘县、故元城打仗,都是率先抢占城池冲锋陷阵,因为军功多次升官直到被任命为辽州刺史,统领“银枪效节”部队。

晋国攻打杨刘,王建及亲自背芦苇去填城下的壕沟,率先登上城墙攻并攻克下来。后跟随晋王在胡柳打仗,晋兵先被打败,和梁国部队抢夺一座土山,梁兵先到达,登上土山布好阵势。晋庄宗来到山下望见梁国部队阵列坚定整齐,大声对自己的军队说:“今天的战争,能占领这座山的部队取胜。”趁机快速指挥骑兵攻击,王建及指挥“银枪军”挺进,梁国部队撤下土山败走,在土山的西边布阵,晋兵于是抢到了土山。将领们都说:“我们走散的士兵还没有集结,傍晚就不可以再出战了。”阎宝说:“他们在山上,我们在山下的时候,还能击败他们,何况现在我们从高处向下攻打他们,这个机会不能错失啊。”王建及认为他说得对,就对庄宗说:“请您站在高处看我如何打败敌人!”随即对众人大声说:“今天所损失的军需物资都在山的西边,何不去取回来!”当即率领骑兵攻击梁国部队,梁兵大败。晋国部队于是驻扎在德胜,在河上建设了南北两座城。梁国将领贺瑰攻打南城,用竹篾拧成绳索把战船都系在一起,晋国的部队渡不了河,南城非常危急。晋庄宗在军营门口堆积金银布匹,招募能破坏梁国战船的人,以至于吐火写咒的艺人巫师都来应征。王建及穿着厚重的铠甲手握长矛大声说:“梁国、晋国的部队就隔着一条河,何必用那种(艺人巫师的)手段!我今天就能打败他们。”就用大瓮装满柴禾,从河段上游放火焚烧梁国战船,王建及又带领两个小船满载装甲士兵跟在后面,用斧子砍断敌人系船的绳索,梁国士兵败退。晋国部队得以渡河。于是晋军援救南城,贺瑰溃败而逃,才解出了包围。

自从晋庄宗得到魏博后,王建及就统领“银枪效节”部队。王建及担任将军,喜欢把自家的财产分散给士兵。晋庄宗派宦官韦令图监视他的部队,韦令图向皇上进言:“王建及很得军心,恐怕会有别的企图,不能让他带重兵了。”晋庄宗就任命李建及为代州刺史。王建及很郁闷直至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2011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2011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2011年唐山市高三二轮模拟考试作文审题指导 山东名题:淄博一中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 2011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1年高考语文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扬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 高三模拟考试作文(苦与鲜) 山西大学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2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2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2011年福州一中高三模拟考试 - 快乐语文 - 钟祥彬 - 和讯博客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1-2012年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319)盐城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东北三省2011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 东北三省2011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2011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作文 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 邯郸市201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福州三中2011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2012高考语文备考 2011届江苏省各市历次模拟考试文科加试题汇编(三) 河北省邢台市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2011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 2011年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