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宝殿进阶数据:中学德育与心理辅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01:11

中学德育与心理辅导

 

第一专题    德育的性质、要求及状况

 

一、           德育应该干什么?

“应该”即对德育价值的追求,体现为德育的目标或期望。

〔一〕德育是什么?

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德育观

1、德育是班主任工作和团队工作。

2、德育是管理。

3、德育是政治教育。

           〔二〕理论界关于德育的界定

1、德育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所构成。

道德教育是关于道德品质的培养。

政治教育是关于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

思想教育即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2、德育的内涵

 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的实践活动。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人的品德,品德对个人成长起着动力和导向的作用,成人和成才均不能“缺德”。“拥有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而美德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主要特征”〔英国 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人生三大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二、           德育能够干什么?

即德育能够发挥的作用。德育发挥的作用与德育的要求密切相关。

关于《镜花缘》里君子国的人让利的故事:小说的第十一回里描写一名隶卒买物的情况:隶卒…手中拿着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教小弟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卖货人答道:“即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老兄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两人如此这般地争执,互不相让,后来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令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成交。

      〔一〕关于道德建设层次的划分

1、传统道德的二分法:大公无私、自私自利。〔公私对立,道德与个人利益对立〕

2、现代道德的三分法:纯粹利他、利己利他、单纯利己

3、当今学校德育的三个层次:提倡纯粹利他、允许利己利他、反对单纯利己〔见《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二〕道德教育的层次

           道德教育包含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三个层次。

           1、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如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

          2、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道德原则所声明的是学校认为学生可以而且应当达到的要求,如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心集体与他人、勤奋学习等。

 3、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道德规则属于不可违反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在执行中几乎没有变通的余地,具体内容如不可损人利已、破坏公物、赌博打架等等。

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倘若形式与内容错位,会导致教育功能丧失。如用道德倡议的形式进行道德规则教育,不利于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相反,用道德指令的方式实施理想教育,则会苛求于人。

 

三、           德育实际干了什么?

即德育效应,是德育功能发挥的结果或状况。

当下学校德育实践普遍存在以管理代替德育,以量化代替德育的趋势。

   德育低效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德育自身的原因。对德育的科学认识,是解决德育问题的措施之一。

 

 

 

第二专题      品德构成与品德发展

 

一、    品德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指人们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品德的特征:伦理性、 稳定性、行动性

  伦理性指动机和行为均符合道德。

  定稳性指长期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行为习惯。

  行动性指把道德意图付诸于实践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

 

〔二〕品德的构成

 1 品德构成的心理因素:知、情、意、行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道德认识是情感、意志、行为产生的基础,也是判断是非的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体验,具体表现为同情心、羞耻感、神圣感、自豪感、荣誉感等。道德情感具有调节作用、动机作用、享受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为实现某种道德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毅力。意志的作用:

a、        发动。推动人去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b、        抑制。抑制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

行即道德行为,指按照一定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行动。

 

2、知、情、意、行的相互关系

道德认识是情感、意志、行为产生的基础,缺乏认识的情感是感情冲动,缺之认识的意志易变成顽固;缺乏认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必要条件,具有催化的作用,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结合的结果。

道德意志可使行为具有自觉性和坚持性,没有意志的行为是不坚定而易动摇的。

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必须是理性、情感、意志的参与配合。

教育可以有多种开端。

 

〔三〕评价一个人的德行是重动机还是动结果?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原心世上无好人”。

对有价值的东西,只要承认它、接受它,追求它,即使力不能及,也不失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对于罪恶,只要识别它,警觉它,抑制它,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欲望,但只要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就是一个有操守的人。对于恶,采用结果论的方式,论迹不论心,抵制“恶迹”,但不苛求“恶意”;对于善,采取非结果的方式,原心不原迹,追求“善心”,但不苛求“善迹”。

二、    品德发展的阶段

〔一〕品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1、无律。无律有两层含义:

1〕是指道德认识上的“零规范”,“零规范”是指没有道德意识可言。

2〕指道德认识上的“无规范”,即道德认识上规范的混乱、价值的混乱,反规范性、反社会性的。这种无律,是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他们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2、他律。表现特征为产生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是受外部因素或价值制约,行为本身不是目的,只是达到外在目的的工具。他律的道德行为多数是为了保护个人利益、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如关于排队买饭菜是否讲先来后到,有的学生认为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行动。这是典型的他律行为。

3、自律。道德特征表现为个体的道德认识、判断等从理性自觉信念出发,是无条件的,为行善而行善的。这种良心自律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教育所要追求的终极目的。

道德自律的特征:

A、自觉性。即把道德化为自己内心的律令,道德活动真正是出于“我”的活动,而不是被迫的、不得已或为达到外在目的而进行的活动。自律的道德意识应当是自觉自愿的善行。自觉表现为理性,自愿表现为情感;自愿不自觉只是一种盲从,自觉不自愿,行善也就没有道德价值。

B、选择性。即对社会的影响,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C、创造性。表现为既是社会规范的自觉维护者,又是新的道德规范的建设者。

 

 

第三专题    德育学科课程的育德作用

 

一、现代德育课程的内涵、分类和特点

(一)内涵

凡一切与知善行善,知恶去恶有关的行为活动教育影响,都可纳入现代德育课程的范围。

(二)现代德育课程的分类和特点

1、分类: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A、学科课程:通过专门的德育课系统向学生传授道德、思想、政治知识和理论,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课程。如思品课、政治学等。

作用:讲授是非善恶观念

B、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观念并形成相关行为的课程。如班会、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访问、调查等。

作用:通过实践,促进学生知善行善、知恶去恶。

2)隐性课程:课内外所隐含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如学校制度、校园文化、教师人格、班级人际关系等。这类课程的特点是隐蔽性、间接性、广泛性、无意识性。

作用:陶冶、激励、约束

3)学科课程与隐性课程特点比较

学科课程:直接、明确、灌输、指导

隐性课程:间接、潜在、渗透、影响

 

二、德育学科课程的特点与课程设计上的难题

(一)特点

1、科学知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

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行统一)

(二)开设单独德育课的优点和难题

1、优点

1)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判断力。

2)为确保德育课程的地位。开设德育课,可以使德育实施在内容和时间上得到起码的保证。

2、课程开设的难题

1)德育影响的广泛性,很难限界课程内容的边界。

2)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容易导致单纯理论知识传授而导致知行分离。学生追求的是分数而不是美德。

3)教育实践中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价值取向,造成德育课程的“含金量”降低。

3、目前德育课程设计的缺陷

1)重意识形态,轻伦理道德。

2)过于抽象,理论性强,可读性差。

3)过于空洞,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

(三)美德是否可教?

1、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

2、普罗塔哥拉认为,美德可教,但无需专门的教师。

3、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不能通过讲叙来教,但可以通过榜样示范和行为训练来教

4、现代国外教育家关于道德之“教”的分歧。

5、美德的教应该把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相统一。

三、关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一)在内容安排上,道德伦理要占大头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由近及远,螺旋上升

日常行为规范、具体的道德规则、普遍性的道德原则

(三)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

 

第四专题   道德需要及其培养

              

 

一、         道德需要培养的必要性

 

道德需要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感到道德的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内心状态,其是道德接受的直接动力和源泉。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道德高度的认同并自觉自愿地按照道德原则行事,而这种德行的养成与个体对道德热爱、向往和渴求的心理需要息息相关,具体地说,个体对道德的获得,不只是“外铄”所致,更是行道有“得”〔德〕的结果,每个人“得”〔德〕的有无与多少,能否付诸于实践,都与其对“道”的理解、领悟、喜爱、追求的程度密切联系。故合道德的道德教育,不只止于劝善,更应激发人的为善之念,即应在引导学生知“道”的基础上,体验、领悟“道”之所在,并化为自我修养,从而产生“乐道”、“好道”的心理倾向。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唯有如此,道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道德需要作为高级的精神需要,其产生的动因和条件是什么?

 

二、道德需要的心理动因

 

人何以需要道德?道德的价值何在?我们从人的生存先于道德意义为前提,来探讨人需要道德的理由、根据、和意义,以及其化“道”为“德”的心理历程。

 

1、自利。自利指关心和追求自己的幸福,它与损人利己的自私是有区别的。人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生存先于生活的意义,生存的需要使人产生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的欲望,使人避害趋利。“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最初有道德需要,因为道德是利己的最好手段。霍尔巴赫则断言:“人从本质上就是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的生存幸福。所以,利益或对于幸福的欲求就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唯一动力。”可见,自利是人维护自己的生存的动机,也是个体追求道德过程的自然的、正当的原动力。开始多数人对道德的追求是出于功利的〔即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得到好处后,这种肯定性的结果激励人们做这件事,如此反复,逐渐成为习惯,从而以美德为手段转变成以美德为目的。“福不是德的目的,却是德的动因”。尽管以美德作为获利的工具在道德上不值得称赞,但若因此而对自利心大加鞭挞乃至根除,则是不应该也是不可能的。

 

2、互惠。自利驱使个体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但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呢?起初人们在逐利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利己而不择手段,结果事与愿违,既损人又害己。经过多次的利益博弈之后,人们懂得只有互利才能使每个人的自利追求得以实现。所以爱己利己就要爱人利人,要使人不害自己,自己必先不害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互利既是对利己心的理性制约,又是实现利己的通途。其合理性在今日的道德界和经济领域均得到认可,但以道德真义审视,怀有互惠之心,并非出于对道德的崇敬和尊重,只是唯恐缺德而遭到惩罚或伤害。用康德的话来说,为己利人仅仅合乎责任而非出于责任:“例如,卖主不向无经验的买主索取过高的价钱,这是合乎责任的。……这却远不能使人相信,商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责任和诚实的原则。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因为这有利于他。”从互惠的角度看,人们按道德行事,并非来自其服务于社会的利他主义思想,相反,这种服务主要源于服务自身的原始企图。

 

3、回报。按道德行事会得到回报。这种回报不是对个人物质利益当下的、即时的报偿而是获得精神的补偿,获得内心极大的满足。如对勤劳、节俭、谨慎的报答是事业的成功,对诚实、公正、仁慈美德的报答是他人的信任、爱戴和敬重。关于这个问题,亚当、斯密说,“即使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每一种美德也必然会得到适当的报答,得到最能鼓励它、促进它的那种补偿。”功利主义者穆勤也认为,当我们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群体的利益时,我们常会得到另一些利益,譬如名誉、别人的尊重、心中的满足等等。追求精神补偿作为道德的动力,它淡化了互利观对利益均等的计较,但会关注公众和舆论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和态度,一旦个人的善举得不到首肯反遭冷落、嘲讽,当事人会因此产生心理失衡。

 

4、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起初道德对个人而言是客观的、外在的,是人谋利的手段或工具。一旦这种社会道德法则为个人所理解、认同,并在各自人生体验、知识结构、思想境界等基础上选择、内化,社会道德使渗入人的本质和内在心灵,成为人生所努力追求的目的。道德至上者以无私利人为责任、为乐事,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为了道德他们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性命。因为他们在这种牺牲中“感到自己的人格价值,与此相比,一切个人得失都无足轻重。”达致这一层次,道德对个人来说不再是一种束缚、约束和限制,而是一种需要和享用,即人们在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后,往往获得内心良心的肯定,感到一种思想的升华,激起一种荣誉感、满足感和愉快感。这种良心自律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教育所要追求的终极目的

个体道德需要的发展,遵循一个自外而内、由他律到自律、以道德为手段发展到以道德为目的过程。这一过程揭示了道德的目的价值和道德的功利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也说明,由于社会现实和个人修养程度的制约,真正达到自律境界的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自律也是有限的自觉,需要借助他律的支持。教育者应在这一认识前提下培养道德需要,才可避免出现单纯强调道德目的论,“陈义太高”;或以道德手段论为终止,一味迎合学生的原有需要的教育偏差。

 

三、          道德需要的培养

 

1、道德需要培养的前提:正确解释和合理满足学生的基本精神需要。今日社会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网络、街舞、流行音乐、超女、快攴文化等新鲜事物的出现,使学习重负之下的青少年醉心不已。在这种氛围里期待道德成为青少年的追求的目标,近乎是一种奢望。但如果我们承认人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比较高级的精神需要是比较低级精神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结果”,那么,道德需要的培养就不是乌托邦。向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当今学生的思想言行如何理解?从什么角度去理解?理解的依据是什么?当下学生对道德教育心怀抗拒,很大程度在于教育者从自己的视野来解渎学生的言行,从而造成应对措施的失当。解释学理论以为,“我们的解释活动的目的不是在这个世界的面前理解我们自己,而要在这个世界面前理解他者。而要在这个世界面前理解他者,我们就不能根据我们自己的视野来理解文本和象征所呈现的世界,而要尽可能从他者的视野来理解这个世界”而要真正地理解他者,“光去看他们所看的事物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能够戴着他们所戴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事物。”以他们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们。道德教育要使学生喜爱道德如喜欢超女,就不仅要承认流行文化的合理性,而且要学会欣赏、与生同乐,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倘若简单地反对或禁止,结果只会堵死引导学生走进精神世界深处的通道。

 

2、道德需要培养的起点:在满足功利的基础上超越功利。道德教育应从满足人的自利心这一低位视角切入,引导学生对自我的超越,只能建立在足满自我的基础上。因为生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主要关心的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关心自己逐步发展到抑制私欲、乐善好施。仁爱开始于家庭,“爱有差等”。人性的自利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育不应忽略、否认这个事实。以往我们以实现道德高尚的个人这一道德教育的高位视角切入,把“大公无私”、“克己利他”作为教育的普遍要求,结果是“雁过长空”!当然,始终坚持道义而甘愿吃亏甚至牺性个人的生命、财产、家庭的幸福的人,还是有的,但在现实中,这种人毕竟只能是少数。再说,即使成为一个道德人,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物欲功利而过着“为道德而道德”的生活,超越自我并不脱离自我,把超越自我理解为抛弃自我功利做一个所谓纯粹的道德人,只是一个误解。倘若以这种道德作为教育的要求,实令青少年难以践行、仿效。

把目标作为起点是当下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教育的错位导致疏远理想、拒绝祟高、漠视责任的现象出现,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要学生爱道德,道德应该可爱,为人着想是道德可爱之表征。道德教育应走下“论道”的讲坛而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们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领略、理解道德对人的好处,并使学生在生活实践切实感受到并享受着道德带来的好处,从而心甘情愿地追随。

 

3、激发起青少青崇善、向善、求善的心理。真正的德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体现了个体对善的一种主动认同和追求,从这种意义上说,心存善念也是德,其表现为不仅对德行善事怀有景仰之心,极力弘扬道德并身体力行,而且对于恶念、恶行能起着警觉、抵制的作用。故相对外部行为训练而言,培养这种类似宗教般的情怀更为重要,自然也更为艰难,因为它不是靠说教或外力的强迫、压制和威胁所能获得,而是被说服、被感染、被打动后发自内心对道德的真诚信任的结果。它是在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相互作用下,经过个人长期的自我修养的结果。情理合一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道德精神气质的人。

 

4、营造厚道重德的氛围和建立“抑恶扬善”的制度

道德需要的产生是受教育者被打动、被感染、被说服的结果,但这种说服需要足够的现实事实作证明,即有德有福。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未必得到好报,恶人未必得到惩罚,这种现象界和道德界相冲突的事实,常对个体的道德行为选择和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人们忠实履行道德义务却不能享受道德规定的权利,结果只能助长不道德之风盛行,那么道德的权威和尊严就会丧失,从而推行道德的基础就遭到破坏,这也是当今学校道德教育低效的主因之一。如此看来,道德需要的培养如果仅寄托于个体的觉悟,那么向善心的生命力将是很脆弱的,必须在厚道重德氛围影响和抑恶扬善制度的保证下,它才能得到激励和强化。学校应重视利用舆论的褒扬、赞赏和贬抑、谴责以及奖惩的作用,形成一个尚贤厌“恶”的心理场,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言行举止。另外,社会要建立一种抑恶扬善的制度,即利用利益机制的形式来强化德福一致,保证行善者赢得尊重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使缺德者为践踏道德付出代价。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德福配称应托付于更为可靠的制度安排。总之,只有道德受到尊重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时,道德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彰显,这才能激励青少年主动行“道”并在这过程中获得一种幸福感、愉快感和满足感。一旦个体把行德视为一种享受、乐趣而不是压力,道德需要的实现就成为可能

 

 

 

 

 

 

第五专题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应牢记的“三件大事”

〔一〕任务:

1、         向全体学生负责。

2、         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的追求:

“让学生感到幸福”。

〔三〕搞好工作的条件:

1、常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2、多一点热爱、理解、尊重、宽容,少一些厌烦、苛求、指责、惩罚。

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集体是什么?集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其形成的标志是:

1、  有核心领导。

2、  有共同奋斗目标。

3、  有正确的集体舆论与班风。舆论是以议论或褒贬的形式,肯定或否定学生的言语行为,其具有感染、约束作用。集体舆论经常地发生作用,就会成为班风。

4、  有严格的制度纪律。

班集体的培养应从以上几方面着手。

〔二〕后进生的教育

1、学习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孩子由“上游”滑向“下游”的经历。

张远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语文》《数学》的期末考试都得了100分。第二个学期出现了问题,因为写字不够认真,作业经常被罚,错一个字罚写30遍,30个同样的字,29个对了,有一个字漏了一点,再罚50遍…痛苦的童年开始了,经常被罚到深夜十一二点才能睡觉。后来老师向家长反映张远毛病越来越多,如上课打瞌睡、做事磨蹭、考试答不完卷…于是罚面壁、罚扫地、罚“独处”成了家常便饭…慢慢地,“厌学”在他的精神深处被“培养”起来。

学习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自信,于是就了步入了一个“负螺旋状态”,即下降的状态,这就产生失败的学生。

 

2、使学生进入“正螺旋状态”是防止学习继续下滑的关键。

进入“正螺旋状态”的条件:

〔1〕   成功感。新西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蛋糕题”的启示。

  成功的体验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获得高分。就学习方面而言,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

2)自信心。自信心很难通过高高在上的表扬使学生获得,只有设身处地,学会理解他的困难和痛苦,才可能找到帮助他的有效办法。

  “成功感”是“自信心”的基础。而“求知欲”是“成功感”和“自信心”的深层要素,失去自信心和成功感,就会损伤到求知欲,求知欲受损的表现就是厌学。

因此,关注学生处在哪种状态,比盯住成绩更重要,厌学就是步入负螺旋,应停止施压,否则就“没戏”了。

1、         思想后进生的教育。

 吉林第二实验中学魏国珍老师与她的学生的故事。

 魏老师的经验:接纳、真爱、挚着。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三〕学生热点问题的教育

1、            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EQ〔即情绪商数〕理论及其启示

EQ理论认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百分之八十取决于EQ,百分之二十取决于IQ

EQ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设身处地;克制冲动,延迟满足;掌握交往的技巧。启示:

a〕善待他人。〔《红楼梦》中人:凤姐和刘姥姥的故事〕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2〕学习调和人际矛盾

   引起人际关系矛盾的主要因素:利益之争,是非之争

对利益之争,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要学会放弃不属己之利。“三尺巷”的故事:“来书只为一堵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对是非之争,大是大非要认真,小是小非可糊涂。学习王蒙的生活态度-----追求安祥。

3〕人际关系危机的处理

克制冲动、寻求帮助

2、            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生命中经不起之轻》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的两重性;受挫时多想想成功的经历;适当地使用“酸葡萄”作用;平时注重自我磨练。

3、            关于早恋的认识和处理

 

 

 

第六专题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为了完成任务而采用的手段。

一、说服

德育过程中怎样来以理服人——说服

与压服对立

说服要做得好应注意:

1、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

1)师生观点一致时,用单面论据效果好;但是,如果大家的观点不一致,引用双面论据可能反而更好,否则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对文化程度低,思想单纯的人,用单面论据效果好;

     对文化程度高,思想成熟的人,用双面论据效果好

2、注意运用哲理故事启发学生〔道德叙事〕。

3、说服过程要避免出现预警效果。

说服者明显地表明我说你服的意图时,引起被说服者的心理准备

一般人总是不愿被人知道他被说服了,被说服说明没主见,没思想,所以,会采取自我保护。

所以,最好采用平等、民主、商量的口气而不采用真理在握,果断的语气

4、从“一致性”中寻找说服的突破口

思想观点的一致易使人们产生认同感,这就使双方受尊重的情感得到很大的满足。

5、说服时要多肯定,少批评。

人具有自我肯定的倾向,若长期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叛逆心理,用一种很敌对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

6、说服的过程要注意倾听

二、情感陶冶

1、意义:利用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陶冶是无痕的,刚好和说服对立,所以,可以避免预警效果

2、陶冶的方式有三点:

1)情境陶冶:通过语言在特定的场合中打动学生

2)环境陶冶

学校里培养人的地方,它一定要有美的环境

3)艺术陶冶

琴、棋、书、法;音乐、美术、电影

三个一百工程:歌、书、电影

三、课堂讨论法(主要适用于中、大学生)

1、引导学生对某些道德问题进行辩论,以达到激活思想,开阔眼界,提高辨别判断能力的目的

2、形式

1)两难讨论

好处:能引起思考、引发思考

难在于价值取向上无法确定

2)价值澄清法(美国):认为在价值判断的、价值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标准的价值取向,一切均由个人经验而定。不要给学生灌输一种价值标准而是几种,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判断,自己思考和选择。

美国学校的德育史:美德口袋教育——价值澄清——价值教育

四、行为训练法(借助于心理辅导的方法)

1、定义:利用奖励或惩罚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2、方式

1)果断训练(包括肯定训练、自表训练、自信训练)

帮助学生正确地与别人交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情绪,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此方法适用于如下学生:

A、苦于无法表达或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或懊恼的学生。

B、很难开口对别人说“不”的学生。

C、过度谦卑而甘受委屈的学生。

 

第七专题   心理辅导和德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对心理辅导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1、什么是心理辅导?

它是一种教育服务手段,由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向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卫生等方面,和谐健康发展,防止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

2、心理辅导的目标是什么?

1〕协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

2)培养良好的学习和交往习惯。

3)协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4)矫治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实现健全人格。

3、心理辅导的内容是什么?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4、心理辅导的途径

(1)   会谈。即个别咨询。

辅导负员在学生咨询过程中应以倾听帮助学生。因为倾听有净化作用;倾听能促进自尊;倾听有助于了解;倾听的艺术。

2)专题讲座。

3)行为训练。

5、心理辅导的基本条件

1)真诚。真实对待自己,真诚地对待学生。

2〕尊重接纳。尊重学生,就要看到他们的价值和潜能,相信他们是可塑的;接纳即容忍学生目前所持有不同观点、习惯甚至是某些不良行为,给他以温暖和关心。

3〕设身处地。实施心理位置互换,以达到思想情感的共鸣。

6、心理辅导的主要原则

〔1〕        辅导面向全体学生。

〔2〕        辅导应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辅员过程应无条件地接纳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3〕        辅导是一个持续的教育历程。心理辅导要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而不仅限于中、大学。

〔4〕        辅导强调合作。辅导过程不能用强迫或高压手段迫使当事人就茫范。

〔5〕        辅导强调保密。

7、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2)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3)情绪反应适度、情感比较稳定。

4)具有人格的统一和完整。

二、中学开展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一)加强心理辅导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1、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来看,需要加强心理辅导。

1)性意识的产生。

2)独立意识的增强。

3)情绪两极性明显。

4)交往愿望强烈

2、中学生发展过程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适应不良。

2)依赖心理强。

3)青春期的心理困扰。

4)人际关系障碍。

5)各种心理疾病的困扰。

(二)推行心理辅导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心理健康是德育的前提

2、德育可借鉴心理辅导的某些方法

三、心理辅导与德育的联系与区别

共同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心理辅导是德育的基础,是进行德育的条件

区别:

1、任务:

1)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和解决学生的政治思想问题

        2、内容:德育不包含职业辅导的内容 心理辅导也不直接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3、原则:

1)德育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心理辅导要求不能代替学生做价值判断。

       2)德育强调激化矛盾,展开思想斗争;心理辅导主张采用宣泄、缓解来对待矛盾。

      3)德育有时鼓励学生公开承认错误;心理辅导要求严格保守秘密。

      4)德育要求学生面对现实;心理辅导允许学生必要时采用心理防御机制。

4、方法:

1)德育:说服、谈话、榜样教育、批评表扬、实践锻炼等。

2〕心理辅导:会谈、倾听、讨论、角色扮演、心理训练、团体辅导等。

 

 

 

第八专题    人格发展与中学生人格发展障碍

 

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相当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辅导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因此,辅导员有必要对人格有正确的认识。

一、 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构成人格的核心。人的行为是受到观念的支配的,适当的行为需要有正确的自我观为指导。自我观健全有两个因素:〔1〕适度的安全感;〔2〕自我尊重;前者在肯定自我,后者则是自我适应的动力。积极的自我观念,使学生拥有自我的价值感与自尊心。如果个体欠缺这种“自我认定”,他会自暴自弃,同时对那些轻视他的人采取敌对和报复的态度。

〔二〕情绪的影响。理性主义反对“情绪是影响行为最主要的因素,”但事实是,人常常未经理性思考就表现出行为,然后才思考自己行为的原因和理由。故人的价值观与生理反应间有密切关系。情绪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1〕个体情绪被引发时,会产生生理反应,如愉快、愤怒、嫉妒、忧郁等,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发生。〔2〕从情绪的表达方式〔如喜怒哀乐〕来判断。如何引导孩子学习以社会认同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很重要,但这不意味着扼止情绪的宣泄,因为长期地压抑情绪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故要注意不要让学习控制情绪的人遭受过多的挫折,以防心理失常。

〔三〕幼年时期的家庭生活。成熟人格的奠定于幼年时期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能满足孩子基本需求使其得以正常发展的家庭”是辅导学的主题。父母之间良好关系的维持是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和成熟的原动力。

家庭应满足孩子爱和被爱的基本需要。这种基本需要的缺失,会妨碍孩子人格的正常发展,形成冷漠、不信任、离群等性格。

〔四〕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需求是行为的原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说明,高级需要的发展是低级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结果,相对而言,心理需求的满足较生理需求要困难,若个体的心理需求无法获得满足,个体可能采取过度补赏的方式去满足,从而造成人格的扭曲。

二、 学生人格发展障碍主要类型

〔一〕偏执型

  主要表现为固执和猜疑。表现为过度自负,自以为是,要求别人尊重、重视自己,好争辩、不易被说服;夸大事实,对他人的善意的玩笑视为对自己的轻视,过度自我保护;缺乏热情与同情。

     〔二〕强迫型

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特点。表现为做事力求十全十美,关注细节、“程式化”、违反“程式”就放弃或重来;过分谨慎,害怕作决定;常有不安全感,做事反复检查核对,唯恐出错;坚持己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方式,否则不放心。

   〔三〕表演型

以感情反应过度和言行夸张为主要特点。表现为过分外表化,思维浮浅,易受暗示,言语不可靠;感情体验肤浅,起伏大;表情夸张、 造做,爱交际,渴望受到他人关注。

     〔四〕冲动型

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表现为自控力和忍耐性差,易激怒,做事不计后果,事后有悔恨情绪;平时人际关系无异常,但行动受阻时易出现冲动行为。

      〔五〕分裂型

 以冷漠和孤僻为主要特点。表现为情感冷淡,缺乏热情,不易与人沟通;离群独处,自得其乐;对赞扬和批评,均抱无谓的态度。

 人格发展障碍的矫治,应利用具体的事件分析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人格的弱点;利用行为矫正法改变其不适当的行为方式;通过心理训练增强其自我意识以适应外部环境;而争取教师、家长的支持也很重要。

        

            第九专题   理性情绪辅导法及其应用

 

一、理性情绪辅导法的基本理论

理性情绪辅导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丽斯所创立。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当一个人持理性的观念看问题时,就会对事情做出适当的反应,从而获得成功和快乐;若是以非理性的观念看问题,则会产生情绪的困扰〔如焦虑、气愤、嫉妒、沮丧、忧郁等〕,导致行为的失败。理性情绪辅导法主要是通过理智的解释和道德伦理的讨论,治疗心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

艾丽斯指出,行为和情绪反应是由观念引起而并非事件,不合理的观念是造成情绪困扰的根源。同样一件事对两个人可引发不同的后果,这是因为人的思想不同,使他们对事情产生不同的想法,于是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和感受。

因此,一个人要减少情绪困扰,就必须注意观念是如何对一人造成影响的,并且要对这种不合理观念进行挑战、质问,使之放弃,建立起合理的思想。

二、中学生不合理观念的类别:

〔一〕绝对化要求。

〔二〕夸大或缩小事实。

〔三〕以偏概全,把偶然当成必然。

〔四〕“完人”的价值观。  

三、理性情绪辅导的步骤

〔一〕、了解:向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他们事后的感受、行为结果。

〔二〕、剖析观念:向学生说明之所以有困扰是因为他们坚持用不合理的观念思考的结果。

〔三〕、争辩:通过与学生争辩,让他逐步看清这种观念的不合理之处,促使他放弃这种思想。

〔四〕、确定新观念:引导学生放弃不合理观念的同时,向他灌输合理的思想,并进一步建立起理性的行为。

 

   第十章     青春期性辅导

 

 

 

    性教育包括性道德教育、性心理教育、性生理教育。

       一、开展性辅导的必要性

   〔一〕性意识的产生和中学生性知识的缺乏使性教育势在必行。

青少年性困惑聚焦十大问题

   男生篇

1〕为何我天天“梦遗”?

2)遇到漂亮女生害羞怎么办?

3)我很喜欢穿紧身牛仔裤,对生殖器有影响吗?

女生篇

1)避孕是两个人的事吗?

2)我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怀孕了?

3)如果去面对性骚扰?

4)怎样避免意外受孕?

5)紧急避孕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另类篇:

1)为什么男生不能怀孕生小孩?

2)如果遇到同性恋,我该怎么办?

〔二〕由于缺乏性科学知识性道德观念,中学生中的性异常行为较为突出。

1、      早恋现象较为普遍。

2、      性异常行为方式多样化。冲动型、梦幻型、自慰型

  二、中学生性教育的重点

   〔一〕性道德教育

      教育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两性问题上的社会责任和后果,养成尊重人的德行,具备人的尊严感和自制力。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人格。

   〔二〕异性交往的辅导

1、      提供异性交往的机会。

2、      教育学生把握交往中的分寸。

3、      教育学生在交往中做到真诚尊重。

   〔三〕早恋的辅导

1、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层次是预防早恋的根本措施。

2、要分清正常交往和早恋的界限,不要把恋爱范围扩大化。

3、正确对待早恋,不要把旱恋看成是败坏校风家门的丑事。

4、对早恋学生的辅导

1〕、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2〕、说理疏导。

3〕、实施爱情冻结术。

4〕、订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