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音乐mp3 百度网盘:常用中草药三 - 淡静如水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31:34

厚朴

【别 名】:厚皮(《吴普本草》)、重皮(《广雅》)、赤朴(《别录》)、烈朴(《日华子本草幻》)、原植物凹叶厚朴又名:庐山厚朴。
【处方名】:厚朴、川朴、姜朴、川厚朴、制厚朴、姜厚朴、姜苏朴、姜苏制厚朴等
【功 效】:燥湿散满,消食散痞,降气平喘,霍乱及腹痛。
【主 治】: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肺、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孕妇慎用。①《本草经集注》:“干姜为之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②《药性论》: “忌豆,食之者动气。”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④《本草经疏》:“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子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伤寒发热头疼,而无痞塞胀满之候;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大人气虚血槁,见发膈证;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妊妇恶阻,水谷不入;娠妇胎升眩晕、娠妇伤食停冷;娠妇腹痛泻利;娠妇伤寒伤风;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满作喘;产后泄泻反胃,以上诸证,法所咸忌

 

菊花

【别名】 滁菊、毫菊、杭菊、怀菊、贡菊。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多分枝,具细毛或绒毛。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长约5cm,宽3~4cm,略作羽状分裂,边缘有粗锯齿,下面具白色绒毛;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叶腋,直径2.5~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线形,有白色绒毛,边缘膜质;舌状花白色、黄色、淡红色或微带紫色,雌性;管状花黄色,两性。花期9~11月。 我国中部、东部、西南广泛栽培。 
【采制】 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焙干,或 熏、蒸后晒干。 
【性状】 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气清香,味甘、微苦。 
【性味】 性微寒,味甘、苦。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用量4.5~9g。 

 

连翘

 【别名】 黄花条、落翘。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2—4m,枝条下垂,有四棱,髓中空。叶对生,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6-lOcm,宽2—5cm,先端锐尖,边缘有锯齿,一部分形成羽状三出复叶。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叶腋;花萼4深裂;花冠金黄色,4裂,内有红色条纹;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蒴果卵圆形,表面散生瘤点。花期3—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野荒坡或栽培。主产山西、河南、陕西。 
【采制】 秋季果实初熟略带绿色时采收,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时采收,晒干,习称“老翘”。 
【性味】 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 痛、痈肿疮疖、瘰疬。用量6-15g。 

  

枸杞子

 【别 名】:苟起子(《本草经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把子(《藏府药式补正》)、红青椒、拘蹄子(《河南中药手册》)、狗奶子(《江苏植药志》)、枸杞果(《河北药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药志》)、红耳坠、血枸子(《中药材手册》)、枸地芽子(《四川中药志》)、枸杞豆、血杞子(《药材学》)。原植物枸杞(《本经》)又名:杞(《诗经》)、枸檵(《毛诗传》)、枸忌(《本经》)、羊乳(《吴普本草》)、苦杞、苟乳、地筋(《广雅》)、象柴、纯卢、仙人杖、却老、天精(《抱朴子》)、却暑(《别录》)、地仙(《日华子本草》)、枸棘 (《本草衍义》)、狗地芽(《草木便方》)、红榴榴科、石寿树
【处方名】:枸杞、枸杞子、甘杞子、枸杞果、杞果、杞子、西枸杞、北枸杞、甘枸杞、宁枸杞、宁夏枸杞、宁夏杞子
【功 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主 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②《药性论》:  “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③《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入,去虚劳。”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⑤《纲目》:“滋肾,润肺,明目。”⑥《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瘴,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①《本草经疏》:“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②《本草汇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③《本经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④《本草撮要》:“得熟地良。”

 

 茯苓

 【植物形态】菌核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常生于松树等根上。新鲜时软,干后变硬。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白色或淡粉红色。子实体伞形。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归经】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如五苓散。
健脾宁心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如参苓白术散。
【药用时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合欢

【别名】 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急尖, 基部楔形。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头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花期6—7月,果期9—11月。 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 
【采制】 夏季花开放时择睛天采收,及时晒干。 
【性状】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O.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 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性味】 性平,味甘。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 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用量4.5—9g。 [附注] 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 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痛。叶含鞣质、槲皮甙。  

红豆蔻

 【别名】 山姜子、红扣。 
【来源】 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 Willd.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m,叶2列,狭长椭圆形, 长30-60cm,宽8一14cm,先端急尖,两面无毛或背面有长柔毛;叶柄细短;叶鞘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短毛;花 绿白色,花萼筒状,长4—8mm,3裂;花冠筒长6—10mm,裂片矩圆形,长12-l6mm,先端呈兜状;唇瓣倒卵状匙形,先端 深2裂,边缘具缺刻,白色,具浅粉红色条纹。蒴果椭圆形,肉质,熟时橘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谷草丛或林下、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 
【采制】 秋季采收果实,晒干。用时去其果皮。 
【性状】 果实长圆形,长O.7-1.2cm,直径4-8mm;表面 黄棕色或红棕色,顶端有淡黄色宿萼,基部有呈凹点状的果柄痕;果皮易碎。种子6粒,呈多面形,种皮暗棕色,微有光泽。有 香气,味辛辣。 
【性味】 性温,味辛。 入胃、大肠经。《纲目》:“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 燥湿散寒,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饮酒过多。用量3—6g。 

 

广藿香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高30—100cm,揉之有香气。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老枝粗壮,近圆形;幼枝方形,密被灰黄色柔毛。叶对生,圆形至宽卵形,长2—10cm,宽2.5—7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粗钝齿或有时分裂,两面均被毛,脉上尤多;叶柄长1—6cm,有毛。轮伞花序密集成假穗状花序,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状,5齿;花冠紫色,4裂,前裂片向前伸;雄蕊4,花丝中部有长须毛,花药1室。小坚果近球形,稍压扁。我国栽培的稀见开花。 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栽培。
【采制】 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性味】 性微温,味辛。 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用量3—9g。  

 

 雷丸

【别名】 刺蕊草、藿香。
【别 名】:雷矢(《范子计然》)、雷实(《吴普本草》)、竹苓(《纲目》)、竹林子、竹铃芝(《中药志》)、木连子(广西中药志》)。
【处方名】:雷丸、雷丸粉、来丸 
 【来 源】: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
【功 效】:消积,杀虫。
【主 治】:治虫积腹痛,疳积,风痫。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胃、大肠经。①《本草汇言》:  “入手、足阳明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脾、胃三经。”③《玉揪药解》:  “入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或煎水洗。

  

山药 

【别名】 淮山药、怀山药、山菇。 
【植物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茎通常带紫红色。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宽卵状或戟状,变异大,基部深心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蒴果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外面有白粉。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或溪边、路旁灌丛中或杂草中。主产河南。 
【采制】 秋季或冬季挖取根茎,除去泥土、须根,切去芦头,洗净,用水浸后刮皮,反复用硫磺熏后,晒干。有的在硫磺熏后,用木板搓成圆柱形,切段,晒干,打光。  
【性味】 性平,味甘。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用量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