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南极 阅读分析: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的喜与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1:27
4月11日北京庆祝亚太旅游协会成立60周年。在大会上发表了一些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21亿人次(世界第一),入境旅游5500多万人次(世界第三),出境旅游5700多万人次(世界第四),到2015年将发展到入境过夜游客接近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33亿人次,预料届时就是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了。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说,中国正进入旅游业的黄金时代,要在未来五年中,使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的支柱产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突出历史人文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认为以崇高的目的发展旅游业就会增强中国与世界的和谐、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如果把旅游业当作赚外汇的摇钱树就会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中国可看到世界文明缩影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和印度次大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客与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使得孔子发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言论,使得唐朝诗人王勃道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言壮语。中国的特点是山河锦绣、人口众多、文化悠久,又受“天人合一”思想指导,注重“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互动。岳飞那一介武夫竟能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磅礴人生观与宇宙空间感觉,像李白那样的中国文人就更是三句不离大自然了。中外游客在中国旅游能尽情享受美景、文化、历史、人情、风俗、烹饪。

  中国这从古到今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又制造了超国界文化交流的旅游奇迹。比方说,印度佛教的八大菩萨,弥勒(Maitreya)在中国变成“未来佛”,他的神龛遍布中国,在印度却较难找到;观音(Avalokitesvara)、文殊(Manjusri)、普贤(Samantabhadra)、地藏(Ksitigarbha)都在神州大地(而不是天竺印度)设立大本营,他们的世界各国信徒都不远千里来中国膜拜。中国境内的伊斯兰、摩尼教、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名胜也不少。游客走遍中国就可看到世界文明的缩影。 

发展旅游业不能“金玉其外” 

  不禁想起隋炀帝统治时代,为了招徕外国商人,当他们到达首都时免费酒饭招待,还用彩色丝绸把树木打扮一番。外国商人问为什么,就对他们说中国如何富裕。可是,外国商人入境时沿途都看到贫穷现象,反问说,为什么不把这些丝绸施舍给那些穷人呢?这个例子说明中国建设旅游业“软环境和硬环境”还必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配套,不然就只有“金玉其外”而没有“金玉其内”了。

  八十年代印度驻华大使文克(Venkateshwar)曾经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一口号稍有意见,认为有“我字当头”之嫌,如果改成“全世界都是我们(中国)的朋友”,那就是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我看这种偏向在中国各行各业都很普遍,旅游业更有点像宣扬“中国中心论”的山头,有时会引起外国朋友反感。

  中国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缺点是忽略文明而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甚至把数千年文明古迹也商品化了,像今天的龙门石窟与少林寺就越来越朝向这一方向发展。还有游客所到各处、甚至大城市的停车场与穷乡僻壤,都变成“兜售者”(有的是变相讨乞)的用武之地,外地游客就像蜜糖被苍蝇叮上,游兴大减。从这点来看,王岐山谈到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

  中国国际旅行社与中国旅行社都是享有盛名的国营企业,旅行社的“导游”大军应该是中国的民间对外使节与中国国际地位建设的无名英雄。他们中间也不乏优秀的例子,但有些也和旅游地点的既得利益串通起来在游客身上“淘金”(说得不好听就是“敲诈”),我可以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一次和老伴还有云南大学学者去盼望已久的西双版纳旅游,由国际旅行社安排的节目中有到少数民族家中参观与对话,大家兴高采烈地登上傣族楼房,受女主人接待坐下,她把早已摆在桌上的红布揭开,满桌摆的是琳琅满目的银器。于是女主人口若悬河地介绍这些本地的手工业产品,并说曾受温家宝总理赞赏(温总理还“赠送许多斤银子”),银器的标价都只够成本,售后所得是为了在本村建学校。

  当时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并不在场(可能在内屋监听),我们几个游客面面相觑,欣然来少数民族家做客却陷入这场尴尬而不感兴趣的买卖,老伴灵机一动说,对不起,我们身上没带太多钱,既然是办学校的公益事业,我们捐几百块钱好了。结果当然是既没购买银器、也没捐钱,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一场戏剧。

  在海外经常听到外国朋友访问中国的反应,多半都喜欢中国,但也不乏上当受骗的。我看中国变成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并不难,也不值得骄傲。中国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世界少有的“文明国”应该成为世界最文明、最礼貌、最友善、最令人向往、最令人难忘的“旅游目的地国”。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华人学者,现居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