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 口腔医学:中国评论新闻: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5:48
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5 16:17:07  

 
  建立编辑的文字优势

  所谓文字优势,是指在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与规范方面,拥有高出一般的能力。编校质量问题,其实主要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与规范问题。《咬文嚼字》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帮助编辑建立文字优势的。

  首先,通过整理高频语文差错培养编辑的职业敏感。编校人员多有一种职业病:“错别字敏感症”。生这种“病”是职业能力的一种体现。《咬文嚼字》曾经统计整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从2006年起每年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这些工作是编辑完成的,是《咬文嚼字》编辑“集体生病”的成果。这些高频差错规律性强,一旦了解,就永不再错。比如知道了“墨守成规”的“墨守”指的是墨子善于守城,就绝对不会误“墨”为“默”了。再如知道了“食色性也”是告子而不是孔子说的,就再也不会在这句话上犯张冠李戴的错误了。整理高频差错,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职业能力,而且能带动别的单位的编校人员,别的行业的语文工作者一起生“病”,也能够一眼看出最常见的语文错误。

  其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鼓励编辑培养各自的业务专长。《咬文嚼字》的编辑都是科班出身,本身在语文方面就有较好的功底,《咬文嚼字》要求他们进一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业务专家,比如汉字专家、词语专家、语法专家等。《咬文嚼字》经常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社会语文工作者交流解决语文问题的办法,比如举办培训班——“咬文嚼字”讲习所等。在这种活动中,《咬文嚼字》的编辑要承担专题讲座的任务,通过教学相长,促进编辑业务专长培养。经过长期的坚持探索,“咬文嚼字”讲习所目前已经整理出当代传媒中666个典型语文差错,包括用字问题300例、用词问题200例、标点问题50例、知识差错50例、常见语病66例,这些专题不少由《咬文嚼字》的编辑完成。

  第三,通过开设“会诊”栏目集体解决疑难问题,培养研究能力。经常有读者向《咬文嚼字》提出一些语文问题,有的问题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比如:到底是用“想象”还是“想像”?“七月流火”能表示天气炎热吗?“戴上紧箍咒”对不对?是“买单”还是“埋单”?这些问题往往在现有的辞书中找不到明确的答案,而实际工作中却反覆碰到。《咬文嚼字》就为这类问题专门开设了《百家会诊》栏目,发动编辑力量,邀请专家学者群策群力,集体会诊。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行业的规范、语文的科学应用很有帮助。该栏目影响远及海外,新加坡《联合早报》曾集中转载了《咬文嚼字》对“七月流火”用法的讨论。

  再比如“唯一”还是“惟一”的讨论,梳理了两千多年来“唯”与“惟”的使用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唯一”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这一结论现已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所认同。而《咬文嚼字》的编辑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获益良多。

培养严谨的编辑作风

  根据上海市出版物编校质量检测中心的报告,当前错别字、脱字、衍字或字序颠倒、上下文不统一、图文不符等低级差错将近占到编校差错总数的一半。可见,社会上“无错不成书”的现象,相当程度上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作风问题,是粗枝大叶、敷衍塞责的工作作风造成的。为此,我们希望《咬文嚼字》编辑的专业水平,也许并不是最高的,但编辑作风必须是最严谨的。为此,《咬文嚼字》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审读办法。

  第一,积极寻求外部智力支持。

  《咬文嚼字》版面不多,面对的却是语文知识的大海。编辑部成员虽然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但毕竟人员有限。为了获得更多的智力支持,《咬文嚼字》在全国建立起了一张专家支持网,并聘请一批专家做刊物的顾问、编委和特约校读,他们共同组成了刊物的强有力的智力后盾。对诸如历史人物姓名张冠李戴、地名错讹、年代错乱等问题,专家能有效及时地为我们把关。

  比如有篇文章谈学生为何称“桃李”,其中说道:“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名叫子贡,他做官得势时,曾经提拔过不少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被罢了官……”这篇稿子送编委审读时发现了问题:子贡是孔子的弟子,曾在鲁国、卫国做官,怎么成了魏国大臣?魏文侯是战国时代的国君,春秋时代的子贡怎么会得罪他?这位编委经过考证,对稿中的史实一一作了订正,把“春秋”改为“战国”,“子贡”改为“子质”,避免了一次失误。

  如今,《咬文嚼字》除了常规的三校之外,还请了四位特约校读,加上编辑部成员和编委的校读,一期刊物的校次要达到十次以上。

  第二,严格执行审稿规定。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需要周密的制度来保证的。比如,编辑部规定,重要的稿件不得留疑点。曾有一篇《话说鸽乳》谈赵忠祥用错了“鸽乳”——鸽子并非哺乳动物,何来乳汁?该稿已经排版,但有人提出听说过“鸽乳”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鸽乳”?工具书中找不到答案,编辑部就请教信鸽协会。信鸽专家说鸽乳是一种从成鸽嘴里吐出的乳白色液体,养鸽子的人称它为鸽乳。鸽乳并非真乳,但这名称却存在。这份没有号准脉的诊断书,不能开给病家,在付印前被撤了下来。

  又如,编辑部规定,凡是语词类稿件,不论编辑有多大把握,采用之前至少要查三部工具书。通过查工具书,有些稿件查出问题,会从中引出积极的思考。比如有篇稿件指出“察颜观色”有误,正确的写法应是“察言观色”。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词典》,作者的看法都得到了印证;但查到第三部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却是既有“察言观色”,也有“察颜观色”,而且后者在清代便有用例。“察颜观色”看来是“察言观色”的变体,能否因为一字之差便斥之为“错”呢?这篇文章后来没用,但围绕查出来的问题,编辑部展开了一场关于成语形态演变的讨论,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此外,《咬文嚼字》还设有独特的评刊制度。刊物出版前要严格把关,刊物出版后,编辑部还要再读再查,通过严格评议,找出问题,吸取教训,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