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 李海军:中共创建人张申府故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37:56

中共创建人张申府故居已消失 仅剩其父手书族碑

来源:新京报 2011年05月09日03:49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张申府老家只剩下一块其父手写的族碑。本报记者 吴伟 摄73年前手稿  张申府本名张崧年,申府是古时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官,因向往之遂改名,后投身革命。插图/金锐 王金花

  寻访录

  张申府老家在河北献县,他出生在小垛庄村,一个不是很出名的地方。

  村子很小,掩藏在一大片茫茫的枣树林中,十来间民宅或瓷砖包裹,或裸露着水泥外墙,一眼就能看到边,没有任何老宅子的痕迹。

  遇到两名妇女,说不认识张申府。一辆破旧面包车驶来,一名妇女拦下车,对我说:“他是村主任,也姓张,他可能知道。”

  他叫张道元,59岁。其曾祖父和张申府的父亲同辈,一个是张家老二,一个是张家老七。

  张道元从家里翻出一本族谱,七成新,用褐色书皮包装,他说,这是张申府的弟弟中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牵头,在前几年修订的。

  目前村里有248口人,其中张家族裔有五六十口人。

  据沧州市委党史研究办主任刘德峰介绍,晚清时张家经济条件相当好,围绕张宅,居住了为数不少的长工、佃户,到后来形成了个自然村,才叫小垛庄村。

  张道元记得,张家以前的老宅子叫作“翰林院”,有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南厢房4间,门外夹道还有5间房。

  张申府在10岁左右外出,便不曾返乡。

  解放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张家是当地唯一的“地主”。张家的“翰林院”都分给了以前的长工、佃户居住。

  张道元1952年出生后,便和父母住在以前长工住的房子里。

  “文革”时,“翰林院”被作为“四旧”扒了。

  如今,只剩一块20公分见方的汉白玉石碑,裸露在野地里风吹雨淋。那是张申府父亲手书的族碑。张道元想找地方把它埋了,但一直没动手。

  张申府的女儿张燕妮一直没回过老家,她电话里说,祖宅都没了,那边已没有什么值得回去看的。

  张申府在北京居住的王府仓胡同,如今已变成了金融街。

  张燕妮说,她曾希望张家在北京的宅子,能以文物名义保护下来,但在2002年左右,还是被拆了。

  张申府:革命洪流 一点孤芳

  “1920年8月间,陈独秀来信对我说,北京只有李大钊和你可以谈建党的事。当时北京的党员,就是李大钊和我两个人。陈独秀还来信商议,叫共产党,还是叫社会党?没有定。后来,维经斯基(共产国际代表)说,还是叫共产党。我们同意了。”

  这是张申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接待中共党史编撰者时的回忆。

  张申府,中共早期创建人之一。他介绍了周恩来、朱德等加入共产主义运动。

  他是中国罗素研究的第一人,他是黄埔军校教官中的中共第一人,他是一二九运动的幕后总指挥,他是新青年杂志的编委,他是民盟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每周评论》的创办人,他是活得最久的中国共产党创党元老之一。

  一个本该为社会熟知的人,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历史忽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开始研究张申府。他们从中国革命历史的边缘处,找回张申府的一生。

  逻辑学救国

  张申府家人有他很多照片,从青年到老年,从北京到巴黎,每一个“张申府”都会把头发梳得整齐光洁。

  1919年,26岁的张申府站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一块岩石上。他穿一件白丝长棉袍,戴西式眼镜,斜斜向着镜头,中分长发,神采飞扬,傲气逼人。

  他比其他几位同伴站得都高,他的同伴是梁漱溟、李大钊和雷国能。

  这是张申府在北大尤为风光的时刻。

  两年前,还未完成学业的他,已被校长蔡元培破格录用,教授逻辑学。他已能读懂英法德的文字,同时在自修日俄波兰文。

  并且,他的新思想,也被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所注意。

  张申府虽然出生在传统乡绅家庭,其父亦是个严厉的“独裁者”,但张申府曾在回忆录中说,他在高等学堂时期,就已有了最初的民主意识。他曾在一篇学生习作中提出,“欲图天下太平,其惟人人为天子乎!”

  1919年5月3日,天安门广场,山东学生刺腕写血书,抗议巴黎和会,随后被警察抓捕。张申府正和李大钊在办公室里聊天。学生领袖罗家伦突然闯入,“他衣服破乱不堪,头发蓬乱,眼睛睁得大大的。”

  五四运动就发生在张申府眼前。当罗家伦带领队伍,冲破路障,闯入使馆时,张申府则用笔支持学生运动。

  他忙于和陈独秀出版新杂志《每周评论》。该杂志宣传了很多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

  张申府认为,学生运动应以自我解放为目的,而不是通过政治推动制度的改变。政治运动不能替代批判性思考。

  陈独秀虽然是五四运动坚决的支持者,但他也发表文章竭力反对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张申府6个月后在杂志上翻译罗素的《国家》。他劝告学生,不要因过分的爱国热情,走上歧途。

  张申府一生痴爱罗素。因为他,张爱上了逻辑学。

  “谬论像谎话一样,只是推理错误的结果,倘若查出了错误假设的所在,就有了希望。”张申府认为,传统婚姻制度正是这样一种错误假设的所在。

  张申府也是以这个方式,来分析国家和民族衰弱的因由,并试图找到拯救国家的症结。

  在李大钊影响下,他又开始转向共产主义,译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章。

  1919年7月,张申府加入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文化统一战线团体少年中国学会,并担任《少年中国》刊物的编辑。

  在这些刊物上,他曾用“赤”、“赤子”、“赫”等笔名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此后,他又与李大钊、陈独秀一起加入了北京工读互助团。在此期间,他还认识了天津觉悟社的刘清扬、周恩来等进步青年。

  1920年初,他参与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筹备活动;在“南陈北李”间奔走串联。同年10月,与李大钊创建了北京共产党小组,并将张国焘发展进来。

  日日逐新

  1920年底,张申府来到上海。在游学法国之前,他和陈独秀见了一面。

  将去巴黎的张申府,表面上是蔡元培私人秘书,去里昂大学中国学院教授逻辑学。实则,他在上海接受一项新任务:在欧洲招募中国留学生,加入新生共产组织。

  邮轮“歌狄娜号”,在海面上,一路向西。一个多月的航行中,张申府常会在甲板上和秀丽的天津姑娘刘清扬聊天,向她讲述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性质。

  1921年1月,张申府介绍刘清扬入党,两人并结为伴侣。

  同年2月,张申府将好友周恩来介绍入党。中共巴黎小组由此成立。

  “当时入党手续很简单,先和周恩来谈话,然后写信向陈独秀报告。”张申府生前回忆说。

  张申府曾对一位来访者说,早期的中共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的组合。

  1921年,法国一些勤工俭学生为争取读书权,向当局示威,后一批人被遣送出境。张要求当时的中国方负责人吴稚晖,帮助学生,被拒绝,便提请辞职。

  失去每月800法郎的收入后,张申府和刘清扬、周恩来,搭夜车到柏林,那里物价便宜。

  1922年底,张申府和周恩来一起吸收了朱德入党,柏林小组的党员日益扩大,张亦成为了中共旅欧通讯员。

  张申府在欧洲期间,从未放弃过思考。他先迷上弗洛伊德,用精神病理学重新阐释婚姻自由;随后又迷上爱因斯坦,在柏林时,他靠给中国杂志翻译“相对论”糊口。而且张申府关于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演讲,在柏林很受欢迎。

  张申府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哥廷根大学镇。他在回忆录中说,“那里就是我的世外桃源,到处都是思想高超的人物,跟我在柏林工人区住宅所见的不同。”

  张申府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他就是爱新事物。他在不停满足自身好奇的同时,也希望他人能受益。他认为思想革命必须要和社会革命同步并进。他在1921年一期的《新青年》上说,“人心不改造,社会无希望。”

  1923年2月,张申府受到攻击。在欧洲的少年中国共产党投票,驱逐张出党。

  郑超麟是少共成员,他回忆,“有些学生觉得张躲在幕后做指挥,一手指挥周恩来,另一手指挥赵世炎,再由此指挥整个组织。”

  而后不久,共产国际为张平反,恢复了张申府中共旅欧通讯员的地位。

  宁折不弯

  1924年回国后,张申府参加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并担任了蒋介石的德文翻译,是中共从事早期军事工作的党员之一。

  1924年5月,孙中山任命张申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是当时中共在黄埔军校最高的任职,张还负责黄埔第一期学生的口试、笔试监考和阅卷工作。第一期录取揭榜时,后来的“黄埔三杰”之首共产党员蒋先云名列第一。可以说黄埔一期都是张申府的学生。

  张申府在回忆录中,形容自己的性格是,“宁折不弯”。

  1925年的中共四大,张申府因为这个性格,因为反对国共合作,选择退党。因为他相信,中国的工人阶级有足够力量完成它的任务。

  张申府日后对中共党史编撰者回忆说,“后来到北京,大钊、世炎等劝我不要脱党,我脾气坏,我说,赞成我多的我就干,赞成我的是少数我就滚蛋,我可以在党外帮助干,我就这样脱党了。”

  张申府开始更多地研究哲学。在政治上,他帮共产党做了许多外围工作。

  1935年冬,张申府与刘清扬等共同发动和领导了北平的“一二·九”学潮,游行总指挥。

  1936年2月,张申府刘清扬同时被捕,关在安定门内的陆军监狱。两个月后,由冯玉祥保释出狱。

  1941年,他代表救国会加入民主政团同盟(后来的民主同盟)。在1945年的国共和谈中,他是民盟9代表之一。

  解放后,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来到北京图书馆做了一名工作人员。

  1986年6月20日,张申府在北大医院逝世,享年93岁,死亡原因是“肺功能衰退”。

  早期党员郑超麟曾接受张申府女儿张燕妮的访问。他说,他感谢张申府引领他走上知识革命的道路,是因为看了张申府在《新青年》上的文章,他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但郑超麟说,张申府是一个理论家,一个有操守的知识分子,但不是搞革命的人。

  纪念馆

  73年前手稿

  手稿《哲学的必要》是一篇写于1938年的文章,后发表于《战时文化》创刊号上。张申府在文章中一以贯之他对罗素哲学观点的拥护:他号召追求理性,解放思想。文中写道:“有了理性,人乃能开通,乃能开明,乃能开发,乃能开展,乃能走到自有的路上去。”

  【人物志】

  张申府

  本名张崧年,河北献县人,生于1893年,卒于1986年,北京党小组创始人之一,1920年10月,在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共产党小组,遂成为党员。

  在革命洪流中,他用理性的声音告诉世人,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必须伴以思想的革命;作为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的他,先后介绍周恩来、朱德等加入共产主义运动;懂得数国文字的他,更是一位哲学家,先后将罗素、马克思、黑格尔、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的思想引入中国。

  党史记

  三大激辩国共合作

  1923年6月12日,广州,中共三大在一幢设有骑楼的旧式民居里秘密召开。

  为了安全和保密起见,代表着全国420名党员的30多名党代表,分批出发,尽量不乘同一趟车,不坐同一条船,从全国汇集于此。大会主要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就在一年前的8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中国,带来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指示。

  1922年6月,孙中山倚重的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脱险后,孙中山于8月回到上海,深受打击的他不得不重新思索革命的出路,寻求新的同盟者。

  随后,李大钊、陈独秀在上海会见了孙中山。一席交谈过后,孙中山感叹:“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并邀请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不久,中共也经历了一番血的教训。1923年,“二七”大罢工,遭北洋军阀残酷镇压,共产党人认识到,光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势单力薄,需建立统一战线。

  会场上,代表们对“国共合作”进行激烈争论。如今保留在荷兰的马林的笔记档案记载:当时的争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陈独秀和马林认为,全体党员、产业工人都应参加国民党,并提出所谓“一切工作归国民党”。对此,张国焘、蔡和森等反对,认为这会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把工人运动送给国民党。

  经过几天热烈讨论,大会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文件,确立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6月20日,大会闭幕,选出了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14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成员,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央领导核心。

  栏目主持:全昌连

  本报记者 孔璞 吴伟 北京、河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