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滴漏咖啡文化:战斗起因和经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1:55
 

恨赋 作者: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脩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霑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沈。若迺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恨赋》,中国历史上著名文学家江淹最杰出的作品。要说《恨赋》,我们就必须了解作者江淹这个人,因为作者在赋作开首就写“仆本恨人”,恨人就是含恨之人,而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含恨之人呢?他恨什么呢?要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只有先清楚了解江淹这个人,而了解清楚了他这个人,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到这篇文章的内涵。所以我今天就先从作者自身说起。
 江淹是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恨赋》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我在上一次说《洛神赋》的时候已经说过,辞赋发展到南朝时期,已经从最初夸张的体物之作的铺排大赋转变到了以抒情或写景为主的小赋。而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把情与景结合得最好的,就当属鲍照与江淹这二位了。江淹的《恨赋》、《别赋》与鲍照的《芜城赋》、《舞鹤赋》被并称为南朝辞赋的绝唱,可说已达到了南朝辞赋的顶峰,但是两人的文风也有很大区别。鲍照赋既有南朝赋抒情气息浓,辞藻华美的特色,也有汉 赋清刚遒劲之气的传统,而江淹赋更偏重于细腻与绮丽。
 江、鲍历来并称,所以我就在这里顺便简单介绍一下鲍照,因为不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所以难免简略。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他更多的资料。鲍照,字明远,大约生于公元414年,死于公元466年,东海(今江苏涟水县)人,一说上党(今属山东)人。他在诗、赋、文方面都有所成就,而成就最高的是诗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新体,文辞工丽,风格俊逸,对唐代大诗人李白、岑参有一定影响,他的作品充满怀才不遇和对等级制度森严的现实制度的不满。他出身寒微,少年好学,怀济世之志,但一生沉沦,很不得志,公元461年为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后来子顼起兵谋反,兵败,照为乱军所杀,年五十多岁。而江淹与他比较起来,虽然同样属于出身寒微,前期也同样不得志,但是后期,两个人的境遇却是有天下地上之感。那么江淹情况如何呢?
 江淹,字文通,公元444——505年,南朝著名文学家,文、赋均负盛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众所周知,中国历史在东晋之后,进入一个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历史上叫做南北朝。南朝先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代。而北朝先后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江淹是南朝人,由于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所以他先后经历宋、齐、梁三代。在《南齐书》和《梁书》同时有传。他幼年家境贫寒,曾靠砍柴养母,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梁书.江淹传》说他“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早年仕途坎坷,心怀愤懑。公元466年,江淹进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僚,但后来却被诬入狱,《梁书.江淹传》说“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州狱”。关于广陵令郭彦文,是个什么人,犯了什么罪,我找了很久,一直没找到更详细的资料,在这里就不能解释明白了。在狱中,江淹不甘无辜受罪,于是上书陈情,给刘景素上了一篇著名的《诣建平王书》,这篇陈书,文辞激扬,不卑不亢,尽显其才。刘景素看后,被其感动,并认为其才可用,于是不仅释放了他,还继续任用他。后来他还跟刘景素去到荆州,镇守当地。再后来,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多次劝谏,刘景素怒而不从,并贬其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江淹在吴兴县这个时期,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对江淹来讲,是他毕生在文学创作上最重要的时期,正所谓“文穷而后工”。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写于这个时期,达到他创作生涯的高峰。包括今天我要说的《恨赋》,以及《别赋》等。
 江淹在吴兴县待了三年,到宋顺帝升明初年,就是公元476年,“齐帝辅政,闻其才,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江淹仕途从此开始一帆风顺,虽然改朝换代,但也并未阻挡其官运亨通,到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侯,仕途达到人生最高峰。所以这也是我在前面说他和鲍照虽然虽然文才并绝,而仕途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原因。
 然而官运上的高峰却造就了江淹创作上的低潮,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从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再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江郎才尽”这个典故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故事大意说:“江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当作一种神话传说。而还有两段关于“江郎才尽”的故事与这个稍有不同,其中一段是说:江淹在宣城太守卸任回来的路上,一天晚上梦见有个自称张景阳(西晋文学家张协,字景阳)的人对他说:“从前我把一匹锦寄存在你那里,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从怀中拿出几尺锦给他,结果这个人却生气地说:“怎么只剩这么点了?”然后回头看见丘迟(南朝文学家)就对他说:“剩下的几尺没什么用,送给你。”于是从此江淹的辞赋文章就不行了。另一段与《诗品》记载的相似,也是还五色笔给郭璞,不同的是结果“尔后为诗绝无美句”,就是说没有“不复成语”那么严重,只是作诗没有什么精彩之处而已。
 关于“江郎才尽”,历来有很多后人研究者不满足于这些故事的草率,试图探讨江淹晚年,尤其是自宣城太守卸任后,作品不如从前的真实原因。我在这里把前人相关的研究结果列举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根据现代学者曹旭在《诗品集注》中的总结,清朝以前对江淹才尽的解释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江淹晚年遇到喜好文墨而又气量狭窄的梁武帝,不敢以文才凌驾于帝王之上,所以故意“藏拙”,不是真的才尽。
 第二、江淹对当时流行的“永明体”文风不满,但无力与之抗衡,只能搁笔表示抗议。
所谓“永明体”,就是“新体诗”,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就是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 、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 、沈约和王融 。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先后有90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永明体”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长短也没有严格限制。唐代以后,形成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这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句数、字数和平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这“近体诗”的雏形,就是“新体诗”也即“永明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五言古诗已暂时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的即将出现。因此,虽然诸多后人对“永明体”诗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批评,不过“永明体”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第三、江淹由于生活环境改变,晚年已身居高位,俗务缠身,没有时间进行文学创作。
 第四、江淹真的才尽了。
 近年来,很多现代学者或其他研究江淹的人们,对其“才尽”的看法仍然众说纷纭,总体来说大致有两类说法:
 第一、部分研究者坚持认为江淹确实“才尽”,只是“才尽”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
第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才尽”只是江淹远离祸患、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并非真的才尽。
对于这些看法,我个人认为,一件事情,原因越多,离真相也就越来越远。在这众多原因里,我更倾向于江淹之所以才尽,应该确实是官至显达,俗务太多造成的。
江淹一生为官,最值得称道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他的远见卓识;第二是为官清正,不避权贵,直言敢谏。关于远见卓识,有这么几个故事,
一是南朝宋顺帝升明初年,萧道成(后为齐高帝)辅政时,荆州刺史沈攸之叛乱,萧道成问江淹怎么办。江淹侃侃而谈,纵论萧道成必胜而沈攸之必败的各五条原因。《梁书.江淹传》记载的五条原因如下:高帝谓淹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何如?”……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叛逆,五胜也。彼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搢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虽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第二年,沈攸之果然战败自杀身亡,江淹也因此而甚得齐高帝赏识。
第二个故事,齐东昏侯永元年间,崔慧景造反,率叛军围困京城建康,城内士族官僚纷纷投身于叛军门下,只有江淹称病不往。崔慧景很快兵败,众人皆服江淹有远见。《梁书.江淹传》说:永元中,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淹称疾不往。及事平,世服其先见。
第三个故事,齐末,梁武帝萧衍乘齐内乱,起兵举事,兵至新林(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江淹脱去官服,投奔萧衍。后萧衍称帝,江淹得到重用。《梁书.江淹传》说:东昏末,淹以秘书监兼卫尉,固辞不获免,遂亲职。谓人曰:“此非吾任,路人所知,……,及义师至新林,淹微服来奔,高祖(萧衍)板为冠军将军,秘书监如故,寻兼司徒左长史。中兴元年,迁吏部尚书。二年,转相国右长史,冠军将军如故”。
 而关于为官清正,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刘景素谋反而江淹从容直谏,刘景素怒而不纳,江淹赠诗十五首以讽谏被贬。《梁书.江淹传》还记载:时明帝作相,因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震肃百僚。”淹答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才劣志薄,不足以仰称明旨耳。”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弘远,并以久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治罪。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长,多被劾治,内外肃然。明帝谓淹曰:“宋世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由此我们可见,江淹这个人,不仅具有优秀的政治智慧,同时也是一个十分正直的人。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对江淹这个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江淹的作品包括诗、文和辞赋三部分。不过他的诗作成就不及他在辞赋和骈文方面的成就。在诗歌方面,他长于拟古,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就说江淹“善于摹拟”。不过他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在流丽中带有峭拔苍劲之气的优秀诗篇。而他的抒情小赋,则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据传江淹曾有赋作100多篇,不过大多散佚,据曹道衡先生认为,散佚的篇章怕是因为写得不好的原因,不过这个很难考证了。而流传至今的,还存20多篇。有《江文通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恨赋》、《别赋》了。今天我就主要说说《恨赋》这一篇。
 《恨赋》主要写的是人生命短暂、饮恨而终的感慨;赋作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心愿不能实现的现实性以及对此至死不悟的悲哀。在写作手法上,江淹运用其高超的概括能力,通过列举多个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来进行典型性概括,其目的是要通过典型表现一般。虽然赋作中列举的各个人物的苦衷各不相同,但最终却还是通过他们表达出了一种人们的普遍情感,这也是人们赞颂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恨赋》篇幅不长,全文总共405字,其名为“恨赋”,顾名思义,就是着重渲染这一“恨”字,文章通过对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这六个历史人物各自不同的恨的描写,来说明人人有恨,恨各不同的普遍现象。赋作共10段,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关于作者列举的这六个人,我们除了简单说说每一段字面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把每个人的故事背景详细说明一下,这样一来,基本上就对整篇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了。
 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这部分就是赋作第一段: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这一段意思是:眺望原野,杂草缠绕尸骨,大树聚敛魂魄(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不可能是作者亲眼见到的事实,只能是作者一种想象。“拱木敛魂”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江淹在这里化用此意)。人生到了这种境地,难道还有什么吉凶祸福可言吗?我本来就是个含恨之人,看到这种情景,便抑制不住心中的惊惧,因此更想到古时那些饮恨而死的人。这段是开篇序言,作者直接点出主题,一开篇就给人一种十分苍凉悲愤之感。
接下来从第二段到第九段,是赋作的第二部分,也是整篇《恨赋》的重点,这一部分分别列举了秦始皇、赵王迁、李陵、王昭君、冯衍、嵇康这六个人,以及类举了其他几种不同的人,他们各自的不同的恨:
 第一个是秦始皇:“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华山为城,紫渊为池。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yuán,tuó)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这段意思是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天下,诸侯都到西方来朝见,平定天下,统一文法,秦王朝占有有利地形,易守难攻。而他又雄心勃勃,武力并未用尽,宏伟的战略并未完全实现,因此他更勾画远图,希望征服海外,然而蓝图并未实现,他便魂断西方,此为始皇壮志未酬之恨。关于秦始皇,他的事迹,功过,相信谁都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是赵王迁:“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暮心动,昧旦神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这段意思是,赵王做了俘虏,被迁徙到了房陵。整天心神不宁,失去了美丽的姬妾及富丽堂皇的车马。置酒欲饮之时,悲愤首先填满心胸。最终死去,怨恨依然无尽无穷。此为赵迁亡国辱身之恨。
 赵王迁,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是为赵幽缪王,名叫迁。《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迁即位第七年,就是公元前229年,秦国攻赵,赵王迁投降,被迁徙于房陵(今湖北房县)。秦国俘虏赵迁之后,赵国逃亡的大夫们共同扶立赵嘉(赵嘉是赵迁同父异母兄,其父赵悼襄王的嫡子,悼襄王因为宠爱赵迁的母亲,所以废了嫡子赵嘉而立庶子赵迁为太子),在代地(今河北蔚县城东一带)称王。六年后,就是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灭赵。
 第三个是李陵:“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朝露溘(kè)至,握手何言!”这段意思是,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杀其全家,他名辱身冤。李陵在投降后,郁闷如狂,孤独心惭,无从发泄和排解。但是他虽身在匈奴,但却心怀故国,欲报汉恩。然而生命短促,无话可说,遗憾终身!这是李陵名辱身死却又含冤莫白之恨!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他投降匈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这次事件对司马迁有很大牵连。关于李陵投降匈奴,历来人们都认为他是假意投降,是兵败之后变通的做法。《史记.李将军列传》和《汉书.李广苏建列传》都对这件事有记载,只是《汉书》更详细一点。事情发生在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的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他让李陵专管后勤辎重。李陵不甘,于是向汉武帝叩头自请,并立下“愿以少击众,领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这样的豪言壮语。汉武帝壮而许之,并下令弩都尉路博德率兵在半道迎接李陵之军,以作侧应。但博德不甘为陵之后距,就奏称时机不够成熟,建议再等一等。结果汉武帝“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大怒不许。李陵于是只有匆忙率领步卒五千,兵出居延。这一去,不久就碰到匈奴骑兵八万(这里汉书写三万,不过不管八万还是三万,和五千人比起来,力量悬殊实在太大)。匈奴兵见汉军少,蜂拥围攻。 此时汉军人人奋勇,杀敌数千,单于大惊。然而毕竟寡不敌众,再加上援军迟迟未至,李陵乃命且战且退。汉军如此强悍,此时匈奴军又不知李陵军的虚实,以为自己面对的乃是汉军精锐;而且此时李陵军已退至离开汉朝边塞不远,匈奴单于也担心自己会中诱敌深入反被围歼之计,因此心生怯意,准备要撤。就在这时,陵军中出现一个叫管敢汉奸,因曾被其校尉所辱,去投降了匈奴,并告之以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闻之大喜,攻陵军益急。最终李陵在坚持八天之后,弹尽粮绝,兵败投降。汉武帝知道李陵投降,大怒,杀其全家。此时司马迁站出来替李陵说好话,他认为李陵投降乃是假意,他对汉武帝说“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卬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结果好言不成,反遭大祸,汉武帝以为司马迁为李陵游说,中伤贰师将军李广利。结果被汉武帝打下大牢,判了死刑。根据汉代法律,判死刑的人有两种方式赎命,一是用钱买,二是接受腐刑,就是宫刑。司马迁因为是个穷鬼,“家贫,财路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世态炎凉如斯,太史公之恨,殊不亚于李陵。此时司马迁本想一死,但是想到亡父心愿,著史之愿没有完成,乃苟延残喘,接受宫刑。接受宫刑,对司马迁的打击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在《报任安书》中他说“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不过也正因如此,司马迁发愤著书,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果谁想读《史记》,建议先读《报任安书》。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背景,那么关于李陵之恨,我们也就十分清楚了。确乎让人有锥心之痛!
另外这段中还有一句“裂帛系书”,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作者化用苏武的故事来说明李陵欲报汉恩。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迫降不从,被徙至北海无人处放羊,苏武执汉节、饮冰雪、吃草籽,坚持19年。昭帝年间,常惠教汉使者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鸿雁,足系帛书,书上说苏武在某泽中,单于才放了苏武,使其得以归汉。
 第四个是王昭君:“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这段意思是,王昭君离汉北去,远嫁匈奴,仰天深深叹息。离王宫逐渐远去,一路将要经过关隘山峦,行程遥远,似乎没有尽头。边塞荒漠,风沙阵阵,白日西沉,孤雁零落,云色惨淡。明妃心中虽然想念盼望君王,但最终死在异域。这是王昭君远居塞外,愁死他乡之恨!
 关于王昭君的故事,历来就有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禅闭月、贵妃羞花之说!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南郡姊归(今属湖北)人。晋朝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公元前36年,王昭君被选进宫。传说她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汉称臣,并请求和亲。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元帝一见之下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不得不忍痛割爱,于是就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应该说,从她个人自身来讲,确实是有恨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昭君和亲之举,对促进中华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团结是有巨大贡献的,因此后人有人认为其功之大,不亚于霍去病。而后人也用大量诗歌、辞赋来赞扬她的功绩。
 第五个是冯衍:“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儒人,顾弄稚子。脱略公卿,跌宕文史。 赍(jī)志没地,长怀无已。”这段的意思是,冯衍当罪,被罢免归田。他闭门谢客,不与外界往来,关上门庭,不再出去做官,在家陪伴妻儿。他轻慢王侯公卿,在艺术创作上放荡不羁,敢想敢言。他虽然胸怀大志,但已经无从实现,徒然死去,饮恨不止。
 冯衍,《后汉书》中有传,字敬通。东汉辞赋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其传记载: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后汉书. 桓谭冯衍列传》中对他的事迹记载不多,主要引用了几篇他给廉丹、鲍永所现的计策以及给田邑的书信。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胸怀大志,而且才华甚高。但是他一直仕途坎坷,得不到重用。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六年,公元30年,衍上书陈八事:一曰显文德,二曰褒武烈,三曰修旧功,四曰招俊杰,五曰明好恶,六曰简法令,七曰差秩禄,八曰抚边境。书献上以后,刘秀赏其才,准备召见他。然而却被当时的司空长史令狐略谗之于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王护等人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令狐略之所以排间冯衍,因为当初冯衍为狼孟长的时候,曾经以罪惩罚过他,这个小人心怀怨恨,因此抓住这个机会进谗言陷害冯衍。后来,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冯衍,衍遂与之结交,被聘为司隶从事。后来皇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衍由此得罪,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复与亲故通。了解了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冯衍之恨,就是心怀壮志,报国无门,郁郁而终之恨!
 最后一个是嵇康:“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浊醪(láo)夕阳,素琴晨张。秋日萧萦,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yáng)。”这段的意思是,嵇康下狱,气概激昂。每天喝劣质的酒,弹普通的琴,萧条冷落,没有生机,他心中郁结着那种高迈不俗的情怀,夜不能寐,以盼天明。
嵇康,字书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有《琴赋》等。“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其中嵇康与向秀关系很好,嵇康死后,向秀曾做《思旧赋》,其中说嵇康志远而疏)。嵇康曾经娶曹操曾孙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世称嵇中散。嵇康是个大帅哥,《晋书》有传,据其传记记载:“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嵇康的性格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正因为这种性格,所以他好玄学,喜养生之道。但嵇康也曾因看不起贵公子钟会之为人而得罪了钟会,钟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晋书. 嵇康传》载:当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打铁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贵公子钟会,精练有才辩,来访。康不为之礼,而打铁不停。良久,钟会欲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恨之。后来司马氏掌权,嵇康等人与之相对抗,采取不合作态度。钟会抓住机会进谗,他对晋文帝说: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又说什么“ 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最终晋文帝听信钟会,杀害了嵇康,他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他临刑前抚琴一曲《广陵散》,并说《广陵散》从此绝矣。由此,我们知道,嵇康之恨,是为世道黑暗,清流难容之恨。
接下来两段:“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这两段的意思是,还有那些孤立无助的远臣,不是嫡出的庶子,掉泪担心,惶惶终日。以及贬谪流迁、流放边远地区的官员。他们这种种人,一旦听见风声迅猛而起,便滴泣为血,沾满衣襟。他们尝尽辛酸,最终还是落得个饮恨吞声,消散湮灭的结果。
 边关众人,平时虽然车骑繁多以致黄尘漫天,亦或歌乐四起,舞乐喧天,最终还是一死,尸骨埋于九泉之下”。
 写到这里,作者不再一一列举单独的个体,而是类列了其他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由个体而及大众,举出他们虽然各自恨所不同,但却人人饮恨的结果。最后再把前面列举的六个历史人物结合起来得出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赋作最后一部分的结论。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算了吧,秋风吹刮,春草枯萎,秋风停息,春草又生。身穿绮罗,抚琴鼓瑟之人,一旦死去,生时居住的房屋会消失,死后的坟墓会被夷平。自古以来,人人要死,最终莫不忍受痛苦,不敢表露。这一段中,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翻译,其实无法理解作者真正的意思!其中这四句: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其实是古文中常会用到的表现手法,代指。此处前面两句“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是指四季更替,意谓时间流逝,古往今来。后两句“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其中“绮罗、琴瑟”代指生活,“池馆”是指生活场所。“丘垄”是指坟墓。意谓生活不管多好,到死都是万事皆空,一无所有。结合我们前面读到的各种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的恨,我们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最终得出的: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的结论。
 《恨赋》读到此处,让人颇有愁闷难抒之感。这篇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明晰,文辞隽丽,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成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气氛,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所以长久以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止。但是虽然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恨赋》全篇充满消极情绪,甚至颇有些万念俱灰的感觉,所以并不可取,应该加以批判。我们回头再看看江淹这个人,我通过读他的作品,以及从史书上读他的传记,发觉他不仅具有优秀的政治智慧,也具有出众的文学才华。然而在文学上帮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却是《恨赋》、《别赋》这样具有悲愤苍凉之气的作品,我想大概不仅仅是因为他早年仕途不顺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个人认为该是他心理悲观所造成的。而之所以说他心理悲观,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江淹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由门阀士族掌权的社会,等级制度极其森严,和他并称的鲍照,很多诗篇就是讽刺当时的门阀制度的。而江淹出身寒微,13岁丧父,靠砍柴养母为生,出身的低微,加上幼年的不幸,该是造成他心理悲观的重要原因。心理悲观加仕途坎坷,才造就了这一篇传世佳作。 最后我想说,今天我们有幸再读这篇作品,除了作者,我们还应该感谢那些把它保存下来的人,因为一篇不朽的文学佳作的得来,是多么不容易啊!而我们其他那些历经成百上千年还能保存下来的文化经典,我们更应该加以保护,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智慧优秀的结晶啊!  九州墙角http://hi.baidu.com/athrunoo/blog/item/cce6b4116385f27cca80c4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