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施工难点:维护标杆还是维护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38:13
维护标杆还是维护真相?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首善风波无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向,而如何走,取决于陈光标自己,关键看他在基本的事实层面能否满足公众的底线要求,而类似于“为什么媒体不去揭批那些疯狂排污的企业,却要对一个好人吹毛求疵”的反诘则可能适得其反。

    首善风波无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向,而如何走,取决于陈光标自己,关键看他在基本的事实层面能否满足公众的底线要求,而类似于“为什么媒体不去揭批那些疯狂排污的企业,却要对一个好人吹毛求疵”的反诘则可能适得其反。

    2008年,陈光标在中国慈善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荣获“首善”称号,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2010年再度获得“首善”的荣誉。但现在,首善遇到了危机。

    先是《中国经营报》刊发报道,指责陈光标近年的慈善捐赠有疑点,某些捐款或受捐单位并不存在,还涉嫌将他人捐赠纳入自己名下。紧接着《南方都市报》记者深入陈光标的家乡采访,乡人还原出的陈光标与以往公众熟知的首善印象大相径庭。

    尽管在陈光标奔向首善的路途中,历来并不缺乏质疑和争议,比如关于巨额善款的来源就始终是坊间大感兴感的话题,但有充分的证据显示,这一次,首善陈光标所遭遇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危机。

    因为事关慈善、诚信乃至道德,显然,这并不是陈光标一个人的危机。

    奔向“首善”,质疑潮暗涌

    陈光标成为公众人物缘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当时媒体报道,5月12日震后3小时,在南京(另有报道为武汉)开会的陈光标即调派公司60台大型挖掘机、吊机、推土机,配备120名员工,分别从南京、合肥出发星夜兼程驰援灾区,5月14日凌晨3点(早期报道为13日中午)赶到都江堰。这支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民间志愿队”,创造了几乎与解放军同期抵达的速度奇迹。相关报道还称,陈光标在废墟中背出了208具(另报道为280具、300多具)遗体,救出3个(另有称为13个)孩子的性命。

    重新审视这些已为往事的报道,从不同文本的时间、地点和数据的歧异中就可以看出,当年这些文字的出炉并没有经过起码的验证。而正是这一点不经意疏漏给质疑陈光标的人留下了想象空间。熟悉运输业务的人士称:“长途客运车从南京开到都江堰,不堵车不休息的情况下也要30个小时,在高速上跑90-100公里/小时。工程机械车最快也就每小时70公里,用30多个小时从南京跑到都江堰,这是天方夜谭,绝对不可能。”按照职业习惯,操作报道的记者本应核对新闻事实,但为什么却没有核对?如果推原于灾后特殊的氛围,为什么直至灾区重建当事人和相关机构仍然对此没有给予澄清?

    而就在这一年,一份“中国慈善排行榜”上,陈光标以1.81亿元的上年度捐赠额居于榜首。汶川的千里驰援,慷慨的慈善捐助,陈光标在历来被诟病为一毛不拔的中国富人群体中宛如鹤立鸡群,“首善”也成为陈光标固定的称谓,其符号意义在一种心照不宣的语境中自然放大。

    但另一方面,质疑潮也在暗中汹涌。一个简单的问题是,陈光标主营再生资源利用的公司并不是知名的企业,在注册地江苏也无法进入民营企业百强行列,而按其个人的说法,2008年公司的销售额却突破了100亿元,一年净利润高达近9亿元,这个行业有这么赚钱吗?如果没有,那么陈光标哪来的财力支撑其大把撒钱?

    然而类似质疑始终只是传说而已。针对陈光标的质疑,为什么起初一直无法公开地呈现出来,现在看来意味深长。

    高调“多报少捐”只是枝节

    高调被认为是陈光标行善的一大特点。不满意这点的人,讥其为作秀甚至斥之为“暴力慈善”,因为在慈善家的高调行动中,弱者的心灵可能会遭到伤害。

    4月25日,《中国经营报》刊发了一篇引发公众热议的报道,这篇题为《中国首善陈光标之谜》的报道可以视为媒体还原真实陈光标的第一次稍稍像样的努力。在报道中,引爆舆论的最大看点在于,高调的陈光标涉嫌“少捐多报”。

    质疑凶猛,但陈光标化解有术。包括央视等多家媒体的跟进,给了陈光标充足的回应空间,一些慈善机构也公开为陈光标证明“真捐”。即便是公众眼里“倒陈”的始作俑者《中国经营报》,在陈光标回应之后,其开列表格、通过比对,所厘清的事实也并非对陈光标完全不利,因为《中国经营报》也承认,他们“所报道的是陈先生将他与他人合捐的款物均列入了自己的成绩单,没有否认其整体的慈善行为”。

    一个人捐了800万却自称捐了1000万甚至更多,这种行为该不该受炮轰?显而易见,这与所谓的“诈捐”并不相同。当然,你可以说这至少也是一种不诚信,而“诚信有瑕疵,善的根基就不巩固”,但全无瑕疵的诚信,在当下的现实中,是否过于高蹈?

    也许正是两种行为性质的差异,曾饱受“诈捐”困扰的章子怡一度人人喊打,而现在致力于寻求真相的媒体却遭到了一些网民的谩骂,《人民日报》则发表评论呼吁:对行善之人,不妨多份理解。舆情的这种变化值得深思。

    媒体以追求真相为天职,任何时候都应该履行这份天职。但媒体此次寻找首善真相的行动,可能误入了歧途。放在中国特有的慈善文化氛围中考察,即使求证出了陈光标涉嫌将他人捐赠纳入自己名下乃至多报少捐,但只要其抛出了真金白银而且数目不小,那就不过是大醇小疵而已。

    回头再看当初陈光标行善时的高调,不得不佩服这种高调里蕴涵的智慧或者狡黠。面对人群和镜头,高高扬起的人民币对坐等救助的人是否真有心理伤害还是个未知数,而作为慈善家的形象却注定可以入人甚深。如果不是这种形象入人甚深,很难想象在当下的首善风波里,许多人居然会脱口而出:管他哪来的钱,能捐就该赞扬。

    乡人质证的严峻性前所未有

    西谚有云,“仆人眼里无英雄”,谚语的道理在于,没有光环的炫目,在一种近距离观察的视角里,英雄也的确不过是凡身。

    现在,对首善形象的致命一击极有可能来自陈光标乡人的质证。

    在自己的家乡———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捐赠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大型农贸市场,这是陈光标行善的两大手笔。而媒体调查称,农贸市场和活动中心产权人皆为陈光标之弟陈景标,天岗湖乡政府人士也表示,这两处资产为陈家所有,并有租金回报。随后一家电视台通过和天岗湖乡党委书记连线的方式为陈光标进行了澄清。而在4月28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中,几位村民对此颇觉“失望”:“在全国人民面前公开事实真相,为什么不连线一下天岗湖的平民百姓,听听老百姓是怎么说的?”

    老百姓的说法在相关报道中被不动声色而又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出来。“挂的牌子是‘老年活动中心’,但你到天岗湖问问,谁都知道那是陈的家宅和花园。”“我们恳请全国的记者,亲自到天岗湖来实地了解,到底是‘老年活动中心’,还是打着捐赠的名义,建自家的花园?农贸市场到底是公益,还是背后另有所图?”在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仍纠结于“公私”争议之时,天岗湖乡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核心问题并不在此,“当时以捐建的名义可以拿地,也很便宜,而实际上还是为了建商住楼,卖房子。”

    而更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村民们反映,为了逼迫经营者迁往新建的缺乏人气的农贸市场,2006年当地发生了导致多名村民流血的“12·1”事件。动用武力者是用警车载来的数百名穿制服人员。当时有人当众说:“有了陈光标的农贸市场,你们(老街)封也得封,不封也得封。”……

    乡人的质证可能对首善形象带来致命一击,之所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无非因为如果质证得到确认,其效用远非高调、“多报少捐”的指责可比。

    慈善家也是有弱点的,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说一点大话,但只要有真切的行动,仍然不脱行善的本质,如果慈善纯然只是一种工具,甚而公然走向行善的方面,那恐怕就不是一个是否应该宽容和理解的问题了。

    需要注意的是2006年这个时间点。对活在风生水起中的陈光标来说,2006年泗洪县发生的故事,不过是“首善前传”。尽管前传里的陈光标,还没能进入全国公众的视野,但至少在他的家乡已经拥有了非常人所及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因何而获得,现在还不得而知,只有一点是清晰的,也是前传里的陈光标和作为首善的陈光标二者唯一可以重叠的地方,那就是给“公益”和“慈善”赋予了特殊的价值。

    在讨论“首富”和“原罪”的问题时,社会和公众的心态早已日趋平和与包容。如果把“富”置换成“善”呢?毕竟这是两个完全不能相容的字眼,哪怕仅仅是在情感上。

    苦孩子出身,历经辛苦打拼才有今天的身家、地位和声望的陈光标肯定不缺智慧,乡人质证所具备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性,他肯定比谁都心知肚明。现在是他拿出较之以往更高调更有力回应的时候了。对陈光标来说,最幸运的也许在于,除了心态阴暗者,没人希望首善的形象轰然倒塌。易言之,他的这种回应原本可以简单直接一点就能够达到目的,因为在大多数对陈光标还有期待的人这里,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基本的事实。

    这不是陈光标个人的危机

    首善风波无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向,而如何走,取决于陈光标自己,关键看他在基本的事实层面能否满足公众的底线要求,而类似于“为什么媒体不去揭批那些疯狂排污的企业,却要对一个好人吹毛求疵”的反诘则可能适得其反。

    无论是哪一种走向,这都不止是陈光标个人的危机。

    有人从首善风波中看到了慈善事业的困局。这种困局,为陈光标鸣冤的媒体也感受到了。因为陈光标的很多善款都是捐赠给了公益机构,而公益机构大多没有可以提供查询的捐赠公示,以致记者在查证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网站中每条信息去探寻每笔捐赠,并感叹“在技术发达的今天,公益机构利用互联网做一个捐赠公示系统能有多难?”这里暴露的是公益不透明的问题。而作为个人的陈光标显然不能为慈善制度的缺陷买单。

    如果首善风波是负面的走向,则我们面临的将不只是慈善事业的困局,更可能是道德的困境。在世道人心中,首善形象的正面意义有多大,设若一朝坍塌,所揭示的当下的道德困境就有多深。

    也许,现在我们才会意识到,在扛起首善这面旗帜的过程中,陈光标可能力小而任重。说其任重,绝非由于陈光标的企业不是上市公司,没有足够雄厚的财力支撑他始终高调地行善,而是因为在善的源泉是否来自内心信念的问题上,陈光标一开始就没有给我们提供稍微清晰的答案。而这本来是不难做到的,如果他没有驱遣警车,如果没有“12·1”事件,如果他在相对而言最易感知“首善”仁爱的乡邻中间有着较好的口碑……

    力小而任重的陈光标最终义无反顾地奔向了“首善”,他对此有何种考量不得而知。而从首善前传一度无人理会、汶川大地震的行善数据也无人核实的迹象中,可以看出整个社会似乎都陷入了一种“造善”的冲动,而按照稀缺即需求旺盛的原理,所有人都能体味出其中所揭示的道德困境。

    仅凭陈光标个人当然无法实现“造善”的目标。“12·1”之后拿着材料到处奔走,还曾到邻省安徽躲避的一位村民,面对记者,曾经拿出厚厚一沓收集的各种有关陈光标的报道,感言“家乡太闭塞,出去后才知道,竟有这么多媒体在为他大唱赞歌。”除了媒体,另一个群体在“造善”中的贡献,从陈光标获得的大量社会荣誉和头衔中即可看出。

    就在陈光标的家乡泗洪,近日媒体揭露当地多年来为了对付上访告状者和拆迁钉子户,秘密关押并施以“端水盆”、“坐凉地”“互扇鞋板”、“用棍抽”甚至针扎等各种惩罚。很难想象一颗慈善明星如何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冉冉升起。但对“造善”者来说,这也许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风波的演变有可能逼迫我们做出一个抉择:究竟是维护标杆还是维护真相?这个抉择艰难而又痛苦,但如何抉择才配称正确应该不言而喻。对此,公众当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人在做,天在看”,这是陈光标的名言。我们每个人都顶着一块天,天于人的意义就在于你是否对它有起码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