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离合器厂家:瓜瓜视觉——2009从江加榜新米节 (40片)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2:17
从江加榜新米节 (40片)

09年9月10日,从江县加榜乡人民举行一年一度的“新米节”,顾名思义,“新米节”就是庆丰收的意思,也称“吃新节”、“芦笙节”。一行人于9日晚7点由凯里赶到加榜乡加车村。乡里安排我们住在村口的一幢木楼里,里面全是客房,木床、垫单、被褥、枕头都是全新的。乡里鼓动村民,开发旅游,设立农家乐,既方便游客又能为自己增收,目前加车已有四家。这次活动,乡里购买了30套棉被分别送给这四家农家乐。据说我们还是第一批入住的游客。

    丰盛的特色农家饭后,我们来到学校的操场观看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歌舞晚会。武书记介绍说,为了表示对这次村民自发活动的支持,乡政府到县里借了灯光音响等设备,并出资制作了一幅舞台背景。深居于大山里的村民们就是那么朴实,观看节目聚精会神、如痴如醉,表演者一句并不算幽默的话也会引得他们哈哈大笑。

    . . . . . .

      清晨,一幕薄雾笼罩着加车村,众人分别溜到村外田间地头“吸取天地之精华”。村口“迎客门”上书“千年古韵芦笙节”,格外醒目。

    距活动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与越聚越多的刚赶到的从江影友们在住处门口东拉西扯的聊天,两个男房东在一边蹩脚蹩手的给我们生火做早餐——韭菜肉丝炒米粉。这是一个大大的意外,真的想不到能在这个地方吃到米粉,原以为就是糯米饭包点辣椒什么的。味道还不错,其实对我来说,在山里除了糯米饭和生牛肉,吃什么都觉得香。

    时间还是早,已无话题可聊,索性窜寨子去。早前我就介绍过这寨子干净、人热情,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原定于8点半开始的活动于10点开始了,先由加车村王姓族人在本村进行祭“社堂”活动,结束后再到加车“后山”,即“古芦笙堂”与其它村寨的王姓堂兄弟族人共同祭祀先人,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加车族人先行到达古芦笙堂后,其它村寨族人才能到来。到这里有看官会问:为什么要由加车族人先祭“社堂”并先到后山呢?难道就因为活动是在加车举行,他们是东道主?不然。4000多年前,王氏先祖王故拆、王故西兄弟二人由暂住的刚边乡宰别村迁到现加车村定居,由此繁衍后人,生生不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田地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距居住地相对也就越来越远,对农耕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饮水、建房原料不足等原因,一些人干脆就率领本房族后人(或几个房族联合)另择新址,建村立寨,这就有了现加车村附近的党扭、加页、从开、平引、加榜、摆别、摆党等村寨。保守的估计,后人也有5000人以上。那远嫁的妇女,其子孙后代则为外姓了,按下不表。看了上面的介绍,看官自然也就疑窦顿开——加车村是王氏族人的“起源地”、“总部”,他是“大哥大”。既然加车是老大,辈份高,如祭祀这类重要活动理所当然的就得由其坐“上席”了。

    祭“社堂”时的重要内容就是吹奏芦笙,都是一些欢快的曲子。奏者非常投入,时而跳跃起伏,时而左右摇摆。在加车,甚至整个从江县的苗族侗族同胞,他们吹奏芦笙是有所讲究的,那就是芦笙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吹奏的,在农历二月至吃新节,即春耕田地灌水、下种后至收割稻谷前的这一段时间里是不允许吹奏芦笙的。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其意不难理解:都还不知道今年的收成如何呢,你吹个啥?乐呵个啥呢?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加榜的新米节,来的时候在我的建议下买了5卷鞭炮,计划用来营造拍摄现场氛围 ,不曾想,我们是小巫见大巫了,人家村民准备的鞭炮每串都比我们的长两倍以上,这还不算,人家一串接一串不停地放,弄得我们都不大好意思拿出来放了。

    在一个多小时的汉人听不懂也看不懂的芦歌笙舞后,加车族人中辈份最高者手执一面较大的红旗走在最前面“开路”,其它人则以一个房族为单位,每个房族一面旗(即有几面旗就表示有几房人)跟在后面,间有吹笙击鼓、挑担祭品者,围着场地边上一个称为“社堂”的小土包绕三圈后即向后山行去。这里又有个讲究了:芦笙队永远跟在红旗后面,红旗走芦笙走,红旗停芦笙停,红旗指东芦笙不能往西,指西不能往东。至于“社堂”的来历,则是王故拆、王故西兄弟去世后,由后人设立。每逢节庆,加车村民便会到这儿来烧香焚纸,悼念先祖、祈求平安,俨然就是他们的精神依托。

    他们挑着的木桶里装的是祭品,是孝敬先人的。在送往地府的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贪鬼污神,所以木桶上都贴着一些钱纸,那是用来“打点打点”的。铜鼓,与旧时兵匪猖獗、肆意扰民有关。如遇外侵,击鼓以警民,或逃或战。解放后,多于发生火灾时击响。马刀,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它都成为护寨之物。这两样东西现在都派不上用场了,仅作为一个吉祥物在节庆时拿出来“冲喜”。平常都放在一名村里德高望重的王氏嫡系后人家里。

    去后山的路有很多条,其中不凡道路较平坦、宽阔的,但开路者却选择了一条狭窄陡峭、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这又为何故?原来,王氏的先祖当初就是沿着这条路去到后山建立的芦笙堂,所以后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凡举行活动需要去后山都必须由此道进场。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太阳很大,火辣辣的烧烤着人们的肌肤。跟随着队伍,气喘嘘嘘、大汗淋漓的忙前跑后,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镜头。后山上,有一小块开阔地,这就是古芦笙堂了。大概是许久没人来过的缘故,杂草及膝。芦笙堂临村背山,背山的一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里埋葬着王氏历代先祖,他们静悄悄的观望着村庄及后人们的变化,欣慰地笑了。这里原本是没有这些树木的,而是一个大型芦笙堂,只因树木生长,占据了一大半的芦笙堂。或许就是因了这些为先祖们遮风蔽日的树木,使得这山有了更多的灵气,显得雄伟、肃静而神秘。我想,后人们宁愿场地小一些也不愿砍伐这些树木是对先祖的一种敬意吧。

    各房族人先后抵达,共同吹奏芦笙,燃放鞭炮,祭祀先祖,告慰先祖今年收成丰硕,祈求先祖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今年共有加车及附近五个村寨王氏嫡系子孙组队参加,其余“外孙辈”的则只是前来“走客”、看热闹。他们一般会在加车住两个晚上。有打破砂锅的看官又要问了:来这么多人,食宿怎么解决?我就不妨多敲一些文字:针对这次活动,乡里将加车村划分为6个组,再将加车110余户家庭平均分配给6个组,每组差不多就是20个家庭,这1个组20户家庭就负责一个外来村寨人员(不会倾寨而出,只来一部分)的食宿。这次只来了5个村寨,那么多出的一个组就作为预备组,别的组住不下的或是一些零散客人就由这组负责。住宿是不需要成本的,天热,木地板上一躺也会有个好梦。吃饭,则由各家各户共同集资,加上各村来客送来的“礼金”,交由乡里统一购买粮食、蔬菜、肉类;乡里支持的500 斤粮食、来客带来的鸡鸭,都按户平均分发给各个家庭,要再不够的话就得自己掏腰包了,好在加车村并不算贫困,有客来,掏点腰包也图个乐呵。

    祭祀时所用到的一头猪以村为单位每年轮流购买。这次作为东道主的老大,加车村也购买了一头猪用于祭祀。这两头猪将于祭祀完毕宰杀后平均分给各家各户。

    遗憾啊,遗憾!活动尚未结束我们就下了山。后来听说,我们走后不久就开始杀猪、向空中抛撒祭品,围观的人群争先恐后的哄抢着这些能带来好运的祭品,场面热闹非凡。

    下午5时,大家临时决定连夜赶回凯里,在村口与武书记、与加榜作别。于凌晨2点到凯。

    加榜,明年见!



瓜瓜视觉——2009从江加榜新米节 (40片)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 从江加榜之行(20片)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 自然原生态的家园——施秉马溪长田寨梯田风光一组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 麻江下司“花桥”随拍(1)----------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 从江加榜新米节掠影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 魅力从江画册初稿曝光(民风民俗篇)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 从江画册初稿曝光(民风民俗篇)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 风情黔东南--从江(3)--从江大歌节民间斗牛比赛纪实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 西江---迎宾的女孩(付原片)重新处理在第2页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 从江加车吃新节--2010.9.17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 从江鼓楼---夜景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 从江贯洞牯壮节的芦笙赛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 从江加榜党纽梯田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公... 从江鼓楼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公益网站 记2008年从江第五届大歌节开幕式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 从江好风光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公益网站 野溪无人(外5片)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 随拍(3)--------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 ——@苗家小姑娘@——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 ——江边小景——鹅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营利... 写在脸上的岁月——老人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非... 巴拉河之旅——1、南花苗寨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俱乐部橡友谷陇老五家吃疱汤记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u.com ... 大美黔东南—加榜、肇兴、堂安摄影采风花絮 - 中国橡树摄影爱好者俱乐部 - xiang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