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群英传vip12多少钱: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21:31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学生要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1 ] 。从高中新教材山东科技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方向”一节内容来看,新高中化学教材正是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内容由浅入深,提供个性发展的基础
高中课程要成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虽然每一个化学课程模块的内容、线索、侧重面及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不相同,但各模块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必修模块化学2 中学生已经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 ] ,在本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进一步深入探讨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这样教材把化学科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次分明;知识的逻辑顺序与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顺序相符合,使得化学反应原理方面的知识形成了一个清晰、利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网络。
高中新课程体系适应了不同发展需求和不同志趣学生的需要。必修课程模块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程模块则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3 ] 。以往教材在高中第一册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仅仅介绍了吸热、放热反应,而在新教材中,必修模块化学2 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的介绍,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选择“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化学反应原理作为一个选修模块,深入学习化学反应的实质,为今后学习化学热力学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2 联想质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与以往教材“化学平衡”一章相比,本节增加了启发性、探究性的内容。例如本章开篇利用对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的质疑,归纳了本章要解决的3 个主要问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学生对这3 个化学反应非常熟悉,但教材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学生也许会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为什么没想到呢?”,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又如进入第1 节,教材利用“联想质疑”中提出了将廉价的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问题,这个问题学生在初中学习碳的时候就提出过,只是那时由于知识有限,无法解决。现在能用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当然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的内容。教材这样精心创设了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积极地去参与探究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亲身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3 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
例如,本节内容安排上,围绕焓变影响- 熵变影响- 两者共同作用这一主线,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方法。特别是在介绍焓变、熵变共同作用的时候,体现了矛盾论的思想。教材还编入了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有关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化学史实,从中体会科学成果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4 迁移应用,增加实践、开放题比例
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本教材在“迁移应用”中安排的5道习题增加了讨论题、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同时能够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 提供示范,留给教师创造空间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范例。本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和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构建知识体系,增强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内容编排体系、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等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示范和启示;也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使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