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玻璃概念股:陆高峰评论 - 专栏稿:群现象、群心理与群功能 - 腾讯博客 - Qzon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19:17:07
群现象、群心理与群功能
陆高峰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成为“群”众,网络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群”。在腾讯QQ群的主页上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 5000 万个QQ群”。对于QQ群,腾讯的定位是“优质社会网络,无限拓展好友;高效即时聊天,在线群聚互动;实用群体空间,时刻分享精彩”。除了,腾讯的QQ群,开心网、MSN、雅虎通等都开发了自己的“群”功能。其中,以QQ群的数量最多、功能更完备、也更具代表性。
在“成群结队”心理的驱动下,自己不知不觉也已经加入或创建了十多个“群”。有用来与下属单位联系工作的工作交流群,有单位内部同事间用来交流的内部交流群,有学校校友同学间交流的研究生交流群,还有与职业和爱好相关的职业、爱好交流群等等。涵盖了工作、学习、爱好和交友等多个方面。当然,在网络的大千世界里,群的功能分类要比我等现实中使用的更加精彩纷呈。在腾讯QQ群的分类里除了有“美女”“股票”“车友”“老乡会”这样大众类的娱乐交友群,还有“寻仙”“搞笑”“小沈阳”“地下城与勇士”这样小众类的“群”。在两性交友类群中既有像“重庆邂逅”“广州k歌,野炊聚会群”“大连单身俱乐部”“阳光美女群”等名称比较明朗的群,也有“猎艳红唇(会所)”“非一般‘姓’组织”“XX装神弄鬼总群”“酒醉醚醨激情绽放”等名称比较隐晦的群,甚至还有“一个美女一个傻逼”之类名称低俗的“群”。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是虚拟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谁都很难游离于“群体”之外。美国学者戴维·迈尔斯认为,“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中。我们的社会不仅仅由64亿个体组成,它同时包括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万个地方性社区、2000万个经济组织,以及几亿个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群体——比如,约会中的恋人、家庭、教堂、正在交谈的同室好友等等”。高度互动性网络媒体的出现和现实中人们生活空间在地理上的分割使人们更加容易地与各种具有相同目的和兴趣的人集结成群。然而,这些建立各种虚拟空间中的真实群体的出现,增加了我们情感的交流和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互动,也给人类这种社会群居的动物增加了相互依赖,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生存安全感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在群体中,奔跑者会跑得更快,观众会笑得更大声,捐赠者会更加慷慨”,这些都是群体包括网络群体带给我们的正功能。然而,“群”可能给个体、群体和社会带来的负功能也同样不可忽视。
我们所说的“群”的负功能不是简单指“群”有可能为别有居心的人用作欺骗、假冒伪劣营销、色情招徕等非法活动的工具,而是指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由于我们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等心理上的缺点而导致的负效应。戴维·迈尔斯在他的《社会心理学》中,就专门从心理学的角度给我们分析了“群”可能给我们带来的负功能:
其一,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努力。研究显示,当个人的努力无法被单独评价时,群体往往不会出现“团结就是力量”的情形,反而会导致社会懈怠。大约在一个世纪前,法国工程师林格曼就发现,“在团体拔河中集体所付出的努力仅有所有个人单独努力之总和的一半”。这样的群体懈怠现象同样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在前苏联集体农场里的农民,其“私有土地只占全部耕种面积的1%,但其产出却占全苏维埃农场产出的27%”。相反,那99%群体耕种的土地,只完成了剩余73%的产出。这一点也在中国的农村“大包干”所证实。这种个人在群体中的懈怠也同样会在一些需要合作的虚拟工作群体中出现。
其二,去个体化:个人在群体中会失去自我感。群体的匿名性很容易使个体失去自我约束,群体的压力也容易导致个体失去自我。“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至于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从而变得“去个体化”。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则加重了网络群体中的“去个体化”。网络聊天室的匿名性“使其中敌对而激烈的行为比面对面交谈要多得多”。
其三: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成员的观点和行为。群体往往会导致冒险者更加冒险、顽固者更加顽固、乐于助人者更加乐善好施。怀特的研究显示,网络聊天室等互动工具“提供了一种便利条件,使相同目的的人集结起来,令分散的敌意更加明确,也能够动员致命的武装力量”。这种“极化”现象可以从一些聊天交流群中成员那些偏激、极端的言辞和思想中找到佐证。
其四:群体思维:群体可能阻碍好的决策。在群体决策中容易出现“群体思维”现象,即人们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不同意见。“在群体工作中,同志式的友情可以提高生产力。而且,团队精神可以鼓舞士气。但是在决策时,紧密团结的群体可能反而不利”。
如今,QQ群等网络互动交流群除了用于个人的日常信息和情感交流外,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工作、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交流中,成了集体决策,分工合作,乃至政治参与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设法发挥好“群”的正功能,避免其负功能。让建立在虚拟空间里的“群”更加灿烂地照亮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未来。
陆高峰评论 - 专栏稿:群现象、群心理与群功能 - 腾讯博客 - Qzone 十大常见心理求助快速解答 - 腾讯博客 - Qzone 梧桐树下戏凤凰 -- 腾讯博客 - 中国地震中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 Qzone 竞报评论 -- 腾讯博客 - 宋鸿兵:白银才是普通人长期投资的不二选择 - Qzone 刘闻雯 -- 腾讯博客 -- 腾讯博客 - 漫游热浪岛,停泊岛,穷游与富游 - Qzone 叶檀 -- 腾讯博客 - 阿里巴巴与两千大盗 - Qzone 偶听落雪细雨间 -- 腾讯博客 - 女人的八大极品心理隐私 - Qzone 腾讯博客 -14个心理测试看透你的心 - Qzone 阿九心理漫谈 -- 腾讯博客 - 对老板不能冒犯的9个礼节 - Qzone 周其仁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之三十七:政府主导投资的经济性质 - ... 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石述思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一国两猪 - Qzone 石述思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一国两猪 - Qzone 自然社会现象与心理效应 “吞钩现象”与心理调适 邱恒明-财经书研究院 -- 腾讯博客 - 索罗斯与巴菲特的唯一共性 - Qzone 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期待-央视赵普-- 腾讯博客 -Qzone 央视赵普 -- 腾讯博客 - 国家形象与国家形象期待 - Qzone 刘继兴的空间 -- 腾讯博客 - 爱情与婚姻的形象比喻 - Qzone 价值与趋势 -- 腾讯博客 - 缺陷市场理论将令A股重回2600点! - Qzone 曹操与蔡文姬,情人还是知己?颜炎的黄金海岸 -- 腾讯博客 - Qzone 央视赵普 -- 腾讯博客 - 非常幸福与非常不幸福 - Qzone 安邦分析师的QQ空间-“粮食危机”中的“危”与“机”-腾讯博客-Qzone 央视赵普 -- 腾讯博客 - 非常幸福与非常不幸福 - Q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