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导入有什么作用:[转载]仙鹤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9:11
原文地址:仙鹤草作者:老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仙鹤草

 

名称:仙鹤草

性味归经:

功用:收敛止血:用于身体各部的出血,。




仙鹤草始载于《本草图经》。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全草,常用名为脱力草、龙芽草、石打穿、狼牙草等。味苦、涩 ,性平 ,归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之功。传统主要用于治疗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 ,以及赤白痢疾、劳伤脱力等。现代研究证明:本品还有强心、升压、降血糖、抗菌、杀虫等作用。据报道,仙鹤草及其提取物有良好的抗癌活性。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仙鹤草这些新的药理作用的认识 ,其临床应用防治疾病的范围亦不断扩大。本文就近 10年来对仙鹤草的药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抗凝血
临床常用仙鹤草做止血药。与此相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仙鹤草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给大鼠用仙鹤草水提物后,可明显延长其出血时间。连续2天或7天给药,其腹腔注射组的抗凝血作用比口服组要明显得多。凝血研究表明血浆凝酶原时间(PPT)、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APTT)、斯提普文时间均延长 ,而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没有改变。凝血弹性记录表明反应时间延长 ,凝块的最大弹性降低。另外,还抑制了富血小板血浆ADP和胶原的聚集作用。由此可以推测,出血时间的延长可能是由于仙鹤草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作用。顾丽贞等用体外血栓形成仪观察到仙鹤草水煎酒沉制剂在 3 3 .3 3~ 93. 3 3mg(生药 ) /ml浓度范围内,对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表明他对血液的高凝倾向可能会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药理与临床评价的不一致,可能与中草药本身的复杂性与内在成份差异有关 ,也可能仙鹤草本身对血凝系统具有“促凝和抗凝”的双向调节作用,只是目前对他的有效成分或特定条件与规律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有待进一步探讨。
2 杀虫
临床上用仙鹤草杀灭阴道毛滴虫的作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近来发现仙鹤草也可以作用于绦虫。柴桂珍等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仙鹤草对囊尾蚴有直接杀灭作用 ,其有效成分为鹤草酚。这为临床用仙鹤草驱除绦虫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3 对荷瘤小鼠脾IL -2活性影响
将仙鹤草按常规煎煮 ,浓缩成lg(生药 ) /ml的浓度。将小鼠随机分成 4组,即正常对照组、荷瘤模型组、正常喂药组和荷瘤喂药组。每组小鼠按20g/kg给药 ,每天 1次 ,连续 10天。同时正常对照组和荷瘤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动物均于停药的次日处死 ,取脾作脾IL -2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荷瘤喂药组IL -2活性明显高于荷瘤模型组 ,说明仙鹤草水煎剂能明显增强荷瘤机体IL -2活性。正常喂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仙鹤草对正常机体IL -2活性无影响。
4 抗肿瘤
周芹等在筛选抗肿瘤中草药时发现 ,仙鹤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 80 实体瘤有抑制作用 ,平均抑瘤率达到 43 .1%。崔火同谟等用我国现有的 5种龙芽草的水及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 80 进行了抗癌药理实验研究。发现5种龙芽草不同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瘤效果。水提醇沉提取物抑瘤率高于正丁醇提取物。而小花龙芽草的水提醇沉提取物抑瘤率最高 ,平均达到69% ,大花龙芽草与龙芽草次之。李玉祥等选用人体肠腺癌细胞株SW62 0 、LS1 80 、HT2 90和人体乳腺癌细胞株MCF7采取体外培养的方式测定仙鹤草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仙鹤草水提取物在很低的浓度下 (0.5ug/ml)即表现出对SW62 0 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约 45% ) ,在高浓度下 (50 0ug/ml)对SW62 0、HepG2 、LS1 80 和MCF7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 90 %、80 %、3 0 %和 3 0 % ,而对HT29无明显增殖抑制作用。
为了更好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环境中产生药理效应的真实过程 ,王力倩等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离体试验,观察含仙鹤草的血清及仙鹤草煎剂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仙鹤草煎剂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对艾氏腹水癌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率达73 . 9%。而含仙鹤草血清则无效。出现这一相反结果的原因 ,可能与中药粗制剂干扰因素有关,也可能受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及血清等因素的影响。
仙鹤草的抗癌活性通过体内实验途径同样得到了证明。常敏毅用以仙鹤草为主药组成的复方 ,进行了抗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结果表明,此复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增殖效果 ,同时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的存活期 ,但不显著。

(据陈曼等“近10年来仙鹤草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