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法去除眼袋:佛足千辐轮相(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5:12:56

佛足千辐轮相(2)

时间:2009-09-25来源:未知 作者:郭乃彰 美术遗品中的千辐轮相 中印度西元一、二世纪所建桑奇佛塔(Sanchi stupta)的城门栏柱浮雕,出现佛的双足却没有佛像,佛盘足的千辐轮相象徵释迦佛的存在,说明未有佛像之前的表现手法。浮雕的内容描述佛传释迦腧城

 

美术遗品中的千辐轮相

中印度西元一、二世纪所建桑奇佛塔(Sanchi stupta)的城门栏柱浮雕,出现佛的双足却没有佛像,佛盘足的千辐轮相象徵释迦佛的存在,说明未有佛像之前的表现手法。浮雕的内容描述佛传释迦腧城出家的故事(图一)。佛盘足仅见二个简单圆形轮相。近桑奇东北部的巴尔户得佛塔(Bha^rhut stupa)的栏椐柱浮雕也经常有这种造形(注九)。现藏於马德里博物舘(Madrasmusum)一块西元二世纪阿玛拉底佛塔浮雕上佛盘足刻千辐轮的造形(图二),轮的中心有复办莲花,莲花的外围轮轴部分成放射状圆形辐轮。佛盘足外形平满不凹凸,着於地足迹清析可见,虽平板却没曲綫,符合经典所述。盘足有—一字和棕榈纹图案,在每脚趾也有同样的棕榈纹,这图纹表现与三宝标(Triratna)其中部份几乎相同。中印度桑奇第二号佛塔的东门便刻有三宝标(图三)大约一世纪左右,构成三宝标除了复办圆轮形与似三叉戟的W字形图案。在W字形南端作有三弁花形就像以环节带连结的亚述棕榈纹。复办圆形莲花视为日轮形,同时为太阳的象徵太阳被喻为佛(注十)。W字形被视为月喻为法。而僧统合这两者以象徵三宝的说法。早期印度佛教有归依佛和法的用语,但并没有归依僧的教团,归依三宝是後朋才开始。汉译「四分律」卷第五十,「房舍犍度」的起首,便有敍述私物的标帜。「彼六群此立。方作标帜。若作半月像。若作圆标帜。彼作如日光标帜彼作如麦根标帜,彼作一片姜像,彼作牛形标帜。佛言。不应尔。听作。如水凑。洒地标帜。作牛屎搏标帜。作轮标帜。」

藉此以窥知古代印度佛教美术象徵图文由来之所在。特别是日轮形或弯月形是不许可直接地依照原形使用,然而却指示使用轮宝,这是非常值得深究的。贵霜王朝以後的初转法轮的释尊像置有三宝标,且置三座轮宝於三宝标之上。替代三宝标形成三座轮宝相互并列的形式,这类图样也意味着释尊正觉为主体的内容象徵。拉合尔博物舘(Labore museum)收藏一块贾马尔葛利(Jamal Garhi)出土释尊一次说法就是此例(图四)。

最早出现轮相与三宝标的佛盘足是一二世纪的秣伦罗(Mathura)地区,同时亦是形成佛盘足典型的例子(注十一)。卡托拉出土一耸西元三世纪佛像就是例子(图五)手掌中央刻千辐轮,脚心刻三宝标,手足具千辐轮,这是贵霜王朝时代秣伦罗佛像特色之一。菩萨也有一样的造形。舆同时并相抗衡的犍陀罗地区,早期遗晶未曾发现有千辐轮的迹相。也仅是刻划出一朵似环形状的莲花。并不像秣偷罗的造形来得那么重要。例如犍陀罗一尊西元三世纪的佛像(图六),佛像结跏跌坐,左手握衣的一角。右手皋起,手掌心与双足足底刻有莲花图案,这是受到秣俭罗美术的影响(注十二)。佛盘足的千辐轮相受时间迁移也稍有变化。至西元四世纪珍藏在拉合尔博物舘的佛盘足(图七),轮相之外,三宝标中棕榈纹已消失,仅有勋章式的圆形莲花和W字形组成,脚趾并刻有卍标志与二世纪阿玛拉瓦底佛塔的佛盘足浮雕见图二所刻的棕榈纹迥异。

各国千辐轮相揽胜 中国一块石刻碑文,保留拓印本,纪年不详,刻有释迦佛双迹灵相图(图八)与释迦手字样,佛盘足有轮相、三宝标之外,更有法螺、双鱼、宝瓶、金刚杵。佛教中以法螺为释尊说法声闻十方如法螺之昔,被视作声名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徵·鱼以自由游於水中,象徵超越世间,自由濶达,得解脱的修行者,双鱼在西藏是八吉祥之一,通常以雌雄金鱼一对象徵解脱的境地,瓶原本是盛水容器,中有宝石或圣水,瓶中插孔雀羽毛或瓶颈生出易於生长如意树作为对财运的象徵。金刚杵为抵抗敌人的利器有降魔驱邪作用。刀柄首端是精神力量所在。金刚杵的刀口部份代表能宇宙内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与卓越智慧并可主宰宇宙的力量传递给子孙(注十三)。脚趾并有卍字,後世佛盘足更增加许多图案。

日本一尊佛像(图九)在手足上刻有千辐轮相,造形更加装饰化。W字形的前端有各种环节带的棕榈花。舆佛足迹上的三宝标形式几乎相同,只是缺少供养物,轮相与三宝标造形极相似想必年代定十分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