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信号司索工是什么:2010年3月18日 - 贤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29:47

补习神话1--禁办补习班后"高考镇"灵活的转身

                             2009年09月06日

                             文章来源于新安晚报 

 

 

 

  从“辛酸”中走出的毛中

 

 

 

  毛坦厂中学校长朱志明对记者的来访比较冷淡,他不大愿意接受记者采访,更不愿意记者报道毛坦厂中学近年来的升学情况。“学校的学生数早已过万,如果再有学生涌来,学校非被挤炸不可!”面对这个越来越大的小镇中学,朱志明感到自豪的同时也很担忧。

 

 

 

  从1984年至今,朱志明已经在毛坦厂中学工作了24年,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他见证了小镇的兴衰和学校的荣辱。毛坦厂本意是“茅滩场”,传说这里原是放养军马的马场,荒草丛生、人烟稀少。抗日战争期间,一批躲避战乱的富商为教育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兴办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解放后,当地政府将这个“富商私塾”改建成公办学校,学校的大门才开始向山里孩子敞开。因为生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毛坦厂中学一直藏在深山人不知。

 

 

 

  2001年,安徽省教育厅破例将这所山坳中学评定为安徽省示范中学,学校当时的办学条件根本达不到示范中学的办学硬件要求,当时的六安市政府给省教育评估组打了“限期改善办学条件”的欠条。学校要发展,教学质量是根本,资金投入是保障,朱志明告诉记者,“作为校长,我既要抓教学管理,又要想办法为学校挣钱!”

 

 

 

  看到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从这个山坳学校里“飞”走,朱志明感到心痛,也很理解教师们的“困境”。他叹了口气:“要留住好老师,需要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也需要经济待遇留人。”从2003年开始,毛坦厂中学就开始为自愿到该校任教的老师发放安家费,每位老师一万元。

 

 

 

  詹志斌老师是第一位领到“万元安家费”的青年教师,提及当年领到一万元安家费的感受至今仍很激动。“我当时很兴奋、很感激、也很辛酸!辛酸的原因不仅是自己为了这一万元就‘卖’给了毛坦厂中学,更因为这万元安家费竟是学校贷款为我发的!”詹志斌如今已爱上了这所山坳里的学校,称它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据了解,2003年到2005年间,毛坦厂中学共为13个新教师发放了13万元安家费,随后便将“安家费”这项优惠政策废除了,“因为学校里的好老师多了,教学质量搞上去了,慕名而来的学生多了,教师的经济待遇也随之提高了,也就会吸引更多的好老师来学校任教!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

 

 

 

  禁办复读班后怎么办?

 

 

 

  教育部近日规定,从明年起,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对这一新规,朱志明校长告诉记者,安徽省教育厅早在2004年就规定省级示范高中严禁举办高考补习班,毛坦厂中学当然不敢违反这条禁令。2005年,经六安市教育局批准、报省教育厅备案,毛坦厂中学与当地一家私立学校联合成立股份制的金安中学,由金安中学负责招收高考补习班和部分慕名而来的借读生。“社会上现在传言毛坦厂中学的学生有一万三千人,其实这是曲解,毛坦厂中学的在册学生只有一万人,其余三千人都是金安中学的学生;两校相对独立,共享优秀教育资源,因金安中学教室不足,目前租借毛坦厂中学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教学,才导致外界群众误传。”

 

 

 

  高考指挥棒下的畸形?

 

 

 

  “我们全家都把‘宝’押在儿子身上,供养儿子考大学是全家三年来的最大愿望!”——“北大新生”梁坤的母亲张传仁告诉记者,她家住离毛坦厂镇约70公里的三十铺镇,祖祖辈辈没有出过大学生,她当年高考落榜没有进入大学校门,曾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上中国最有名的大学。为了供养儿子上学,她两年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边给儿子当陪读边卖烧饼养家糊口……记者在毛坦厂镇调查时发现,几乎所有来这里读书的学生都来自农村,这些孩子的父母至少有一人在外打工,这些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门!”

 

 

 

  省人大代表、中学高级教师席庆云认为,毛坦厂镇现象其实是高考指挥棒下的中国应试教育畸形。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哪所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高,这所学校就是众人公认的“名校”,学生蜂拥而至、学校奇货可居,校园周边的房产和居民也跟着沾光。如果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都考不上大学,这所学校的声誉和前途也就可想而知。

 

 

 

  席庆云认为,毛坦厂中学是成功的,它把渴望成功的莘莘学子送进了大学校门。众人之所以认为它成功,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发展尚不平衡,我省许多学校还与这所山坳中学差距很远,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学生背井离乡到这里求学。“我们特别渴望能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创造更多新的‘毛坦厂’,摸索出中国教育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本组稿件由   姚瑞 本报记者 张洪金 向凯 见习记者 郭娟娟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