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钩弋:道德经第一至第五章大意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8:41

《道德经》为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所著。相传老子为公元前571-公元前477年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在的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孔子是同时代人,长孔子20余岁,孔子曾经数次求教于老子,尊称老子为“犹龙”。老子晚年离周西游时,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道老子不凡,请为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流传于世间。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其中博大精深,精微奥妙,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书中句句真理,字字真言,穿越了千古尘埃,折服了无数英雄伟人。他们不仅是佩服老子,更臣服于他所述说的“道”。孔子曾经感慨地说道:“天上之飞龙,老聃真乃吾之师也”,朱熹做了一辈子的学问,最后也感慨道:“问渠哪得清泉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鲁迅先生写了一辈子的文章,最后也说道:“不学《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是道德经的总纲,其他章都是对第一章的说明。在这一章老子言简意赅的从体、相、用三个方面,对宇宙人生进行了揭示,使人们透过现相看本质,然后从本质上再看现相,来证明体相不二,自他不二,以成就度众生成佛道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话里面有三个道,他的意思分别是:一是本体,道为宇宙之本体,为心性之异名,为万物之本源,为觉行之归处;无声无色,无形无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离一切烦恼,离一切障碍,无碍自在,故名为道。古德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怎么才能知“道”,佛法说“唯证方知”,只有自己亲证,才能够明了。虽然明了,但也说不出来。因为这个本体,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它不是物质,就无法去形容它,即是现在的精密的仪器、或者科学技术,高等数学,都不能探测量到它。它不是精神,就不能用心念去思想它,即是高深的推算,也不能发现它。所以在科学、哲学里面,对於宇宙本体只能说一个大概,或者说得比较近似一点。但真正的道都没见到过,都是在猜测,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二是作用,道有可通的作用,可以如此因,得如此果;可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善业可以使人通至善处,恶业可以使人通至恶处;无明烦恼可以使人通至凡夫;菩提觉道如七菩提、八圣道如是等法,可以使人通向涅槃,通至圣人。因为有能通之意,故名为可道,是可通之道。

三是现相,“非常道”是道体所显现的一切现相,包括非道与常道。什么叫“非道”?什么叫“常道”?从因上说,不善的心行,如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言行,皆是“非道”。善心善行,正确的思想、见解和行为,皆是“常道”。从果上说,三恶道乃至六道,不是正常的生活享受,如三苦、八苦、无量苦等,皆是“非道”,非是无常,心念无常,行为无常,处境无常,变化无常等;四圣法界乃至一真法界,具足常、乐、我、净,是正常的生活享受,皆是“常道”,常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小乘圣人是空无涅盘,大乘圣人是无住空涅盘,涅盘是不生不灭,故说是常道。依佛法讲,凡是与性德相违背那皆是“非道”,与性德相应皆是“常道”。性德讲到极处就是一念心性,所以讲到究竟处,一念是常道,二念、三念皆是非道。只有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才有能力保持一念,不落二念。所以他们所处的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大乘法常说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从一念而来。如果我们守不住一念,变成三心二意,那么就会变现成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众生,对法身大士来讲皆是“非道”。

“道可道,非常道”三者的关系是,道是可道与非常道的理体;可道是道与非常道的作用;非常道是道与可道的现相。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即是一,一即是三,道里面包含有可道与非常道;非常道里面包含有作用和理体,三者相互圆融,相互包摄。

“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名称。道是理体的名称,简称“名”;可道是作用的名称,简称“可各”;非常道是现相的名称,简称“非常名”;故说名,可名,非常名。由于名称会随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而有所变化,所以对名称不能有所执著。如,同一个人会随着不同的年龄,而被称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同一个人会随着不同的领域,而被称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和军人等。同一个众生,会随所处不同的空间,而称为天、人、饿鬼、畜牲、地狱等。同一个理体的名字,会随着不同的宗教,而被称为心性、大道、无极、上帝、真主等名称。

本经中是以“道”来形容宇宙万有的本体,如果以佛法中的“心”来理解宇宙的本体,心有本心、识心、肉团心,那么本心就是道的理体,识心就是道的作用,肉团心就是道的现相。《坛经》六祖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师、佛”。识心的作用,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若离妄想执著,则为净识。佛法讲识心有八种:眼识用来分别色的形状;耳识用来分别声音;鼻识用来分别香臭;舌识用来分别酸甜苦辣;身识用来分别冷暖;意识用来分别万法。七识叫么那识,它有执著的作用;八识叫阿赖耶识,它有含藏的作用,能含藏万有,为万有之本,又称藏识或本识。识心起作用就是现相,染识起作用是六凡法界,净识起作用是四圣法界,或一真法界。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离一切名,离一切相,离一切名相之后,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老子称为“天地之始”,即天地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佛法称之为“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因为这个本体无名无相,故说“无名天地之始”。“有”是道的作用,不同的作用,就会显现不同的现相。如果是智慧起作用,那么就是觉悟;如果是烦恼起作用,那么就是迷惑。觉而不迷的是圣人,迷而不觉的是凡夫。无量的作用,有无量的现相,有无量的万物,故说“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是离一切相,包括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佛法称为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我见就是身见,执著这个有血有肉之身为我,就是我见,因为有我见,所以才有烦恼。如果说这个有血有肉之身不是我,那这个身是什么?佛法告诉我们,他不是我,而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关系,与我相比就比较疏远了,譬如说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把身体跟衣服看作一样,那么衣服脏了,你可以换一件新的,很容易的就换一件,身体坏了马上再换一个新的身体,就像换衣服一样,就不会有恐惧,也不会有痛苦。然而我们凡夫执著这个身就是我,所以你要叫他换个身体,那就会感到十分的痛苦,死去活来,真的是舍不得。执著血肉之身为我就叫迷惑。因为有身见,有执身为我的错误见解,所以就有自私自利,有贪嗔痴慢等错误思想;有杀盗淫妄等错误行为;有三界生死的范围限制,有三苦、八苦、无量苦等磨难,有恶劣的生活环境。

离一切相之后就是空无,这个空无是一切万物的理体,万物的现相是幻有,理体是真空,现相有无量,理体都是空。但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就是玩空,玩空不能生万有。故说常无欲就可以观其妙,妙是微妙不可思议的理体,这个理体是常、是乐、是我、是净,是常乐我净四种果德。如果对这个道理明了之后,佛法称一切智。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是不著空相,这个“常有”,不同于凡夫的无常有,无常有是迷有,执假有为真有,执假我为真我,因为迷而不觉,所以才造种种恶业。前句“常无”是不著有相,如《金刚经》所谓:不著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这一句“常有”是不著空相。不著空相,可以观其徼,“徼”意为边际,是道的不同现相,是道的不同种类。对于道的不同种类,不同现相,能够明了的时候,佛法称为道种智。道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相,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有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是从那里来的?它们的现象和过程又是如何?后来的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这个表面的智慧,叫做“道种智”。道种智是菩萨智,它比二乘圣人的一切智要先进些。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两者”是指“理体与事相”,或者说常无和常有,“二者同出而异名”,二者同出一源,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字。理体是事相之体,事相是理体之相,理事不二,性相一如。佛法讲:心外无境,全境即心;境外无心,全心即境。理事不二、性相不二、心境不二、自他不二,不二之法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称之为一切种智。“同谓之玄”,理体和事相同谓之玄。玄的意思,是不可思议,是不分别,不执著。理体不可思议,现相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时候就称为玄。如果有分别有执著,则不能称为常无和常有。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对前面一段的总结。“玄”意为深奥不可思议,远离妄想执著,消除业障烦恼,涅槃寂灭,清净无染。玄之又玄,第一个“玄”,意指修“常无欲而观其妙”,常无是不著幻有,离一切烦恼,离一切相,离一切见,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包括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观其妙是观其妙体。所以,常无欲是智慧的观察,通过智慧的观察,而正确明了宇宙万有的本体。正确明了宇宙万有本体的这个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一切智就是知一切万有的总相,知道这个总相,是一切万有,所共同拥有的、空无的微妙理体。

第二个“玄”,意指修“常有欲而观其徼”,“常有”是不著空相,以“从空入假”的智慧观察,正确明了道体在不同作用下,所显现不同的现相,所显现宇宙万有不同的种类。正确明了宇宙万有现象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道种智。道种智是对道的不同种类,不同现相,以及这些现象的来龙去脉,能够彻底明了。如十法界中:四圣法界是随不同的道品,所出现的不同现相,四谛、十二因缘法,所显现的是小乘法界圣人;四摄六度,十大行愿,所显现的是大乘法界圣人。六凡法界是随不同的善恶,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上品十善所显现的是天道,中品十善所显现的是人道,下品十善所显现的是修罗道;上品十恶所显现的是地狱道,中品十恶所显现的是饿鬼道,下品十恶所显现的是畜牲道。

道种智又称为道种慧,道亦可以解作法门,法门有无量,道也有无量,通达无量之道的智慧,称为道种智。以真谛而言,诸法的实相是寂灭如空,若要体会诸法实相,必须要假俗入真,因为众生的存在,是虚妄幻有的假相,或存在于俗谛之中。如要自度度人,就要从实相的真谛上,回转到幻妄的俗谛中来,利用那通达了无量法门的智慧,来自利利人,便是“从空入假”,便是“见俗谛之理”。

“众妙之门”,是空有不二,心境不二,自他不二,理事不二。体相一如,众妙圆融,故说同出而异名。“众”是事相,“妙”是理体。不二之门是修习中道观,以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证三不退转,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即能够知道一切种类、一切现相,空如寂灭,又能知道一切种类、一切现相的来龙去脉,能够如此地空有双照,真俗圆融的智慧,便称为一切种智。不过这个智慧,绝非止于口头上说说,一定要彻证之后,才能算数。

如何才能落到实处,依诸佛菩萨的教化,及祖师大德的开示,多从念佛入手。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上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此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使人心不颠倒,及得往生,极乐国土。释迦牟尼佛又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无上正等正觉。大势至菩萨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文殊菩萨说,诸修行门中,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最为径要。忆我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门,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为诸法之王。

一句“阿弥陀佛”,“阿”意思是无,代表宇宙万有的理体,“弥陀”意思是量,代表宇宙万有的作用和现相,“佛”的意思是体相不二,性相一如。念佛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如果是从理体上入门,则叫实相念佛法门;如果是从事相上入门,则叫观相念佛法门;如果是从作用上入门,则叫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法门。四种念佛法门,祖师大德多称赞念佛法门,主要是认为这个法门,简易、直接、方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下手容易,不劳分别考究,只要蓦直念去,念念即佛,当下圆成,一句弥陀,即是实相,不同偏渐修法,故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乱,便同破无明的法身大士;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乱,便同断见思惑的阿罗汉;即使下根凡夫,惑业未消,也可仗信愿的力量,带业往生净土。

在念佛功夫上,有念佛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念佛成片”也属于事一心不乱,不过只是伏烦恼,是浅一点的事一心不乱;深一点的“事一心不乱”是断烦恼;如果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不著“有”相,“无念而念”不著“空”相,虽然念这句名号,知道这句名号“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执着有一个能念的我,也不执着所念的阿弥陀佛,亦没有中间这个名号,所谓三轮体空,这个念法就是破无明证法身,是“理一心不乱”的功夫。事一心不乱,不为见思烦恼所乱;理一心不乱不为二边烦恼所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也是这里说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中主要是从善恶因果上,说明“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提醒人们断恶修善,破除妄想分别执著,以便成就圣人之伟业。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知”是识心,是起心动念,是分别执著。“知美为美”是分别美,执著美,不明了真美与假美,如贪图五欲六尘,把五欲六尘当作美,以为财(钱)是美的、色是美的、名是美的、味是美的、睡(居)是美的。因为执著美,所以贪图美,钱财图多多的,美色图新的厌旧的,官位图高大的,吃食图厚味的,居住图豪华的,佛法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不要说五条,只要有一条,就不能出轮回。又,知美之为美在顺境中则起贪心,知美之为美在逆境中则起嗔心,知美之为美在不明事理中则起痴心。因为有贪、嗔、痴三毒,所以有三恶道。一念嗔心起,就是地狱;一念贪心起,就是饿鬼;一念痴心起,就是畜牲;这是说的三恶道之原因。故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三业:贪、嗔、痴,身三业杀、盗、邪淫,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上品十恶是地狱道,中品十恶是饿鬼道,下品十恶是畜牲道。十恶不犯了就是十善,上品十善是天道,中品十善是人道,下品十善是修罗道。“知”是有,是识心,是起心动念,是理体所起的作用。“善”是所,“为善”是作善,知善之为善,是有所作为,又称“有为法”。有为法的特点是处于相互联系,有生灭变化的现象,以生、住、异、灭为其四有现相,有生有灭为其特征。《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老子说:“斯不善已”,不是真善,它有生有灭,不能脱离六道生死相续,那么,什么才是真善?《坛经》里面六祖对惠明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什么是惠明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真善,不执著恶,不著执善,不分别不执著的,才叫真善、真美。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前面“斯恶已,斯不善已”是因缘,这一段是果报。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六入、触、受”,无明、行是缘,识乃果;识是缘,名色是果;同样名色是缘,六入乃至受是果。故“有无相生”,“有”是宇宙人生的作用,是人的识心,是起心动念,是分别执著,“无”是宇宙人生的理体,有理体,有作用,那么就有不同的现相发生,佛法讲:“唯识所变,唯心所现”,所现的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故说“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有无相生是缘,难易相成是果,这个果是指人在法界中的不同生活状况,有的法界就会很苦,有的法界就会很快乐,即是在同一个法界中也有难易不同,有的人赚钱就很难,生活会很苦,有的人赚钱就很容易,生活会很快乐。为什么会有这难易之不同,佛法说:“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无畏布施得长寿。财富是从布施中来,例如有一个红教的喇嘛,喇嘛是和尚的异名,在西藏称和尚叫喇嘛,这个喇嘛很有修持,很多人都不远千里来供养他。他住在山上,雨天时住在大树下,下雪则住小树下,他的周围几公里以内住满了跟他修学的喇嘛,每一个喇嘛找一棵树、一个山岩,或一个洞修持。经常有来自各地朝拜他的信徒,带不少供品来供养他。这个喇嘛的神通有多大?等这些供养的钱、食物够分配了,他晓得每个跟他修学的喇嘛有什么需要,他只要往空中一洒,就可以自动地分给每个喇嘛所需要的。

在他修持的山下有个乞丐,这个乞丐每天从早到晚,都要每个村庄挨家逐户地乞讨,若不乞讨就没得吃。他看到喇嘛如此广受供养就眼红,心想:“你看那个喇嘛!一天到晚坐那儿,四时不拈香,什么事也不做,人家把钱、供品各种好食物都送给他,还说:“求您老人家太慈大悲接受。”接受了还要跟他磕头说:“喇嘛!多谢您的慈悲,受我微薄的供养。”而我呀!还要跟人家磕头,求爷爷告奶奶,希望人家给我一口饭吃。”他愈想就愈不平,愈想就愈难过。于是有一天,他就上山去找喇嘛评评理。

他对喇嘛说:“喇嘛!喇嘛!您一天到晚坐在这儿,什么事也不做,好吃懒做,人家都来供养您,请您老人家接受,供养您后,还要跟您磕头;而我每天从早到晚,由这村乞到那村,要跟人家磕头,人家才给我一口饭吃,我们俩的际遇怎么差这么远呢?”

喇嘛听了以后:“你说怎么办呢?孩子!”乞丐想想也没话答,就说:“我有什么办法呢?那是个人的业报,您看!我好苦啊!假如您能把一天的供养给我,我这一生的生活就没问题了。”喇嘛说:“可以!可以!”乞丐一听,精神就来了:“真的吗?”喇嘛说:“真的!你选择一个日子好了。”乞丐想想:“今天已过大半天,而后天又太远,干脆明天吧!”喇嘛:“可以!可以!你今天就住这儿,不要下山了。”

于是乞丐晚上就坐在喇咻旁边,等到明天一到,好收供养。因为大喇嘛非常有修持,所以平常送供品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乞丐想到这么多人送各种供品来,心里很高兴:“明天这些供养都是我的了,我有这么多供养,以后就不必再乞讨,我的生活会好了。”他跟喇嘛约定,第二天过了半夜以后,供品就是他的。等呀等!等呀等!从早等到中午,没见一个人来供养,再等到太阳快西落时,也没见有人来供养。他愈想愈感奇怪,愈想愈难过,想来想去,不禁悲从中来,嚎淘大哭,哭泣不止。喇嘛很悲悯他:“孩子!不要哭了,山下送供养已经到了。我们等一等,他子时以前一定会到。”

他就一劲地等到深夜,看到有一个人扛著一张大牛皮来,到了大喇嘛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并呈上牛皮,说:“喇嘛呀!我是个可怜人,没什么东西供养您老人家。我是个牛皮贩子,挑了一张最好的牛皮来供养您,求您老人家慈悲接受。”大喇嘛就跟乞丐讲:“孩子!收下吧!”乞丐一看,实在是太痛苦了,就嚎啕大哭。喇嘛也不管他,等他哭完了,就说:“哭够了吗?孩子!你有什么好哭的呢?你是个最会做生意的人,一本万利,还不满足啊!干嘛还哭呢?”

他这一讲,喇嘛周围的人及牛皮贩子、乞丐都感到奇怪。于是喇嘛就继续讲:“你听著,凡世间的事,都是有因有果的。你前生是个栽缝,这个牛皮贩子前生也是个乞丐,他曾经向你乞讨一个顶针(汉人妇女做针线活时,手指戴一铜环,以便行针穿线,而藏人是用牛皮做顶针)。你想想,一个顶针所需的牛皮不过一点点面积,他跟你讨一个顶针,你给予他一个,你以那一小块牛皮换来这么大一张牛皮,还不满足,还不够吗?你是个最会做生意的人,真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啊!孩子!收下吧!”可见万事都有因果。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长短相形”是众生在不同法界中,所拥有的不同形体,人在法界中的长相有高低、胖瘦、美丑等不同,在十法界中长相较好的,如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都与人的不同用心有关系。“高下相倾”是众生在法界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在社会中有地位差别,有种族差别,有贫富差别,所享受的待遇也有差别,妄想执著少一点,生活待遇会好一点,妄想执著多一点,生活待遇会差一点。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对前面四句话的总结,《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恶之报,有如音与声相和,形与影相随。祸福从何而来?自作自受,这是感应的根本原理。佛法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悟是能召,苦乐是所召;智乐是福,迷苦是祸。我们要想祈福避祸,一味地向外求佛菩萨、求神明保佑,赦免我们的罪过,这些做法是迷信,与感应之理不相契合。

自己修善,就得福;自己造恶,不能回头,就得祸。所以,佛法讲“佛不度众生”,众生如何得度?众生是自悟、自修、自度,这就是“惟人自召”。三善道是业力所招感,堕落三恶道,也是自己造作业力招来的果报。佛菩萨将祸福的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让我们觉悟,不再造恶业,祸就远离;努力行善,福就现前,这是佛菩萨的真实教诲,也是说明感应道交的原理。

《坛经》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与这里说的“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一个意思。“方寸”就是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就感得吉凶祸福,小的果报称为“吉凶”,大的果报称为“祸福”。佛法说,吉凶祸福皆由心造。祸福苦乐都是“身语意”三业的造作所招感的果报。明白这个道理,就要自求多福;不明白这个道理,随顺自己的烦恼、妄想,必定招感灾祸。

如果我们的妄想念头,随顺嗔恚、嫉妒、邪淫,地狱的现象就会现前。随顺悭贪,贪而无厌,舍不得放下自己拥有的,鬼道的境界就会现前。随顺愚痴,愚痴就是对于世出世间法,没有能力辨别真假、邪正、是非,甚至将善恶、利害都会颠倒,那么畜牲道的境界就会现前,这是说三恶道。如果起心动念,处世待人接物,能够遵守五戒十善,这是得人身之业。再把十善业道向上提升,做得非常圆满,就是天道。三善道里,阿修罗虽然心行与十善业道相应,但是傲慢习气太重,脾气太大,好胜心太强,所以他堕阿修罗道。

佛法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教人断恶修善,目的就是保证来生不堕恶道,得人天福报,但是没有能力超越三界、六道轮回。更聪明的人知道,三善道也没有从根本解决,所以要再向上提升超越三界。阿罗汉知道人我事实真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放弃对“我”的执著,就是佛法讲的无我,老子说的无为。也就是说,有我有为,就有六道轮回;无我无为,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就证阿罗汉果。

若更进一步,了解宇宙之间的现象,六道、十法界都是缘起性空,甚至执著的习气也舍弃了,就能证辟支佛果。觉悟人空,学习六度,又能发心帮助一切众生,所行的就是菩萨业。若断除极其微细的妄想,以真诚的慈悲,平等的慈悲,自行化他,这就是佛业,是佛的所作所为。佛是人作的,菩萨也是人作的,只要一念回心就超凡入圣。学习佛菩萨是大吉大利,有无量无边的福报。所以,“祸福无门”,无门就是没有定门,无有定法,吉凶祸福都在人心一念之间。正报是自己的一念,依报是自己的生活环境,正报转了,依报就会随着转。《华严经》所说的华藏世界,那是毗卢遮那佛的生活环境;所说的极乐世界,那是阿弥陀佛的生活环境,所谓香台宝树、清净庄严,都是从真诚慈悲平等之心中所召感变现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一段是说的圣人的因果。“无为之事” 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圣人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没有四相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教”,就离言语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这是对自性理体的形容,佛法说:“唯心所变,唯心所现”,众生有什么识心,心性“无”就现什么形状,就起什么作用,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么来的。“不辞”是不推辞,不障碍。“生而不有”,大道心性,虽然显现一切万物,但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大道虽能显现万物,但大道不自恃其能。“功成而不居”,大道虽有显现万物之功德,但大道不居功自傲,不居是不执著,心里不落印象,不落一点痕迹。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弗居”是不执著,是无所住心,“不去”是不生不灭。《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断恶修善中,如果能做到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惟有做到“不居”,才会同圣人一样,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功德才会永垂不朽。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告诉众生要从见闻觉知上入手,来破除贪欲之心,使之成就圣人之清净无为,回归自然大道,恢复本有的智慧德能。

“不尚贤,使民不争”,贤是贤名,贤是地位。“不尚贤”是让人们不执著权力,不执著地位,不执著功名,老子说“美之为美斯恶已”,如果执著权力地位,就会起争夺之心。古德说:“诸法缘生性空,实无可得”。要知道权力与地位是从布施修福中得来,而不是作争斗中得来。由于众生不明白真相,所以才起争斗之心,因为争斗心而起杀心,因为杀心而使无数的生灵落为涂碳。在这里不明真相就是痴心,因痴心而生贪心,因贪心而生嗔杀之心。所以,人如果有贪、嗔、痴三毒之心,那么道就有地狱、饿鬼、畜牲三恶之道,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楞严经》说:“杀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果人们能明了这个事实真相,那么自然就不会去争夺这些功名地位,自然就会息灭争执之交点。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贵难得之货”用俗话说,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如果能视金钱如粪土,那么民众自然就没有盗窃的行为。难得之货是指钱财利益,因为难得,所以人们才会看的很重,因为看得很重,所以才会有盗取之心。佛法说,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无畏布施得长寿。财富是从布施中来,如果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而以强取豪夺的方式得到,只会增加自己的罪恶,使自己的生活处境越来越差。《楞严经》说:“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偷心不除,尘不可出。”所以,要深信因果,广种福田,如法求财,才是众生的谋生之路。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一句是收心,不见、不闻、不觉、不知,用佛法说,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不贪著五欲六尘,离见闻觉知现量,这样才会使心不散乱。这句话看似平常,实是人们见性悟道之要语。因我们无始以来,执着根身四大以为实有,日常生活都是在见闻觉知上取舍分别,从而欲念丛生,蕴没自性,流浪生死,无有了期。所以我们要了脱生死,必须就路还家,从息灭妄念上下功夫。要想息妄念,必须明了一切物质利益,都是“缘生性空”,犹如梦幻泡影,实无可得,可以随缘应用,但不能分别执着。故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佛法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莲池大师年轻时,去参访遍融老和尚,他十分诚敬,三步一拜,拜到老和尚面前,请求老和尚开示。老和尚说:“你不要被名利欺骗了。”当时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以为老和尚有什么宝贵的开示,结果不就是一句老生常谈,并无新鲜之意。但莲池大师听了之后,如雷贯耳,起到了不可思议的效用。他告诉别人:“老和尚真正慈悲,不给我谈玄说妙,给我说了一句老实话。”莲池大师一生的成就,就得力于这一次的开示,他远离名闻利养,老实修行,最后成为一代名师大德。

所以,要从根本上做到不见可欲,必须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名”是什么?“利”是什么?名利的危害是什么?身体只不过是灵魂的一件衣服,由四大假合而成,实无可得,只是让你临时使用一下,临命终时,还要交还给大地,那么“名利”更是身外之物,有则自然得之,无则不必要去贪求。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求之不得”。如果刻意地追求名利,往往会事与愿违。只要尽心尽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应得的“名利”则会随着自然而来。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虚”是清净虚无,“虚其心”犹如古德所说的心斋,即摒弃欲望,除却烦恼,断绝思虑,使心清净无染。过去庄子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后问他,你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回答说:我开始刻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三天之后,心里就不会想“庆赏爵禄”,就是说不去想会得到什么赏赐;守斋五天之后就不敢想“非誉巧拙”,就是想别人会不会称赞我,说我技巧很高;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的四肢五官。所以,心斋就是把功名利禄排除,把妄想执著排除,然后就能超越自我,这个时候已没有自己的欲望成见,完全是自然的力量在自身上显现出来,这样再去雕刻,那么刻什么就能像什么。这个故事说明,我们的心平时都是向外追逐,妄念纷纷不知道回头,以致障碍了自己本有的作用。只有让它静下来,把所有的妄念都排除掉,使之自然空虚,虚了之后就能静下来,静了之后才能明亮。如水平静之后,就可以当镜子来用,而照出各种影像。我们的心也是一样,从虚到静再到明,心若澄明的话,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我一看就能看到真实之相。

壶子说:“心不虚则神死,腹不实则命危”, 壶子是战国人,为列子之师。当时有个巫师叫季咸,能预知祸福寿夭,能算出某人某年某月某日死,从不出错。列子十分敬佩,就对他的老师壶子说:“本来我以为先生之道最了不起,想不到还有比您更了不起的。”壶子说:“你叫他来给我看看相,算算命。”

巫咸第一次来时,壶子示以地之相。巫咸看完相,出来对列子说:“我看到了湿透的死灰,你的老师十天之内必死无疑。”列子进去,流着眼泪转告了壶子。壶子说:“你叫他再来。”第二天,壶子示以天之相。巫咸出来对列子说:“你的老师运气不错,幸亏遇到我,才有了转机,我让他死灰复燃了。”列子高兴地进去转告了壶子。壶子说:“你让他再来。”第三天,壶子示以无我之相。巫咸一看世间诸相应有尽有,不敢妄言,出来对列子说:“你的老师心不诚,在面相上故意隐瞒自己的内心欲念,叫我怎么看?”列子进去转告了老师。壶子说:“你叫他再来。”第四天,壶子示之以无相之相。巫咸一看,站都站不稳,转过身撒腿就逃。列子追之不及,回来问壶子怎么回事。

壶子告以原委:“人总是以自己极有限的所知来揣度万物。巫咸不过是所知较多,尤其是对凡夫俗子颇为深知。凡夫俗子自以为得天道、得地道、得人道,并以得道之心与自然之道相抗,所以巫师能够给凡夫俗子看相,甚至能做出准确的预言。其实不是看相者有道,而是被相者不自知地告诉看相者的。这个巫咸能看出我的地之相和天之相,这是人之相的两种,已经算是有点混饭吃的小本事了。我第三天让他看无我之相,他就已经看不明白了。我第四天再让他看自然的清净本相,他就知道看与被看的位置完全颠倒了。所以再不敢狂妄,赶紧逃跑了。列子听了之后,知道自己对老师的智慧什么也没学到,于是回家给妻子老老实实做了三年饭。平时对待任何有生命的生物,像对待人一样恭敬,毕生对任何事物都不敢妄称了解。就这样,列子像泥土一样任行自然,终于像壶子一样成了圣人。

“心不虚则神死”,“神”是指本有的德能,人的烦恼不排除,本有的智慧德能,则不能显现出来。故说“心不虚则神死”。“腹不实则命危”,腹者土也,腹者福也,腹者融也。土是指自己的生活环境,福是指人的福报,福报中第一个是人的寿命,如果没有寿命,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融是融为一体。如果心不虚,心里有各种烦恼,那么随着烦恼所感得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不真实的生活环境,如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一切都是有变化的,而且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苦难和危险,与极乐世界相比,极乐世界人的心都清净,所感得的是实报庄严土,是真实的生活环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说“腹不实则命危”。

又“实其腹”,实腹是真实的福报,求福求慧,这个“福”是不是世间名闻利养?不是的。如果把世间名闻利养看成福,来求这个,那么就会老子的意思看错了。福是什么?福是定,就是清净心。心清净才是真福,心清净才会快乐。世间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虽富而不快乐,他有很多苦,不算有福。快乐是福,离苦得乐这是福,所以清净是福,快乐是福,不见得要富有。所以,富而苦不如贫而乐,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想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没有清净心,这些统统得不到。

又“实其腹”,实是实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腹是圆融,圆融一切事,圆融一切物,圆融一切人。但实腹的前提是要心虚,心清净了之后,心里无我之后,才能圆融,才能踏踏实实处事,踏踏实实待人,踏踏实实接物。如弥漫菩萨一样,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所以修福要离相修福,离相就是离我相、离人相、离众生相、离寿者相,修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修正错误见解,修正错误行为。离相之后,就是真实的环境。离一切相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没有了,家与家之间的界限没有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没有了,族与族之间的界限没有了,宗教与宗教之间的界限没有了,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界限没有了。佛法中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慈悲用现代人的话讲,就是爱护,无条件平等的爱护。因为一切万法都是自己,爱护一切众生,就是爱护自己。如果能够真正明白这个事实,那么在处事待人接物时,对立的观念就没有了,美丑与善恶的观念也没有了,不会有这个我喜欢,那个我憎恨或者说那个我讨厌。喜欢他人就是喜欢自己,讨厌他人就是讨厌自己,因为自他不二。所以,这时候自己的心才能够清净,才能够平等。我们今天的心,不能清净不能平等,不能与人相融合,就是因为在境界里面,在自他里面,还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

所以,在修学中要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都是一个自己,是自己的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佛法说“心外无境,全佛是心;境外无心,全他即自”。心胸拓开之后,境界就会现前,烦恼就会随着消除。我们今天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等六度波罗密,如果能到这个境界里头,六度波罗密就会觅之而不可得。不但六度波罗密觅之不见,贪瞋痴慢也会不见,是非人我也会不见,这才是真正契入法界,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所得到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得到的是法身大士的受用。法身就是把自己的身心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合而为一,能合二为一就是法身大士。能证得证得法身,就叫转凡成圣,就是法身大士。然后起心动念则全是为一切众生,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只是这个地球,地球也包括在其中。观念转变过来之后,环境才会随着转变,观念是正报,环境是依报,佛法说:依报随着正报转。心净则土净,心是清净心,土就会转变成清净土,生活环境就会变得自在快乐。

“弱其志”是减少人的烦恼妄念,是消磨人的妄想执著,是弱化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当人们觉悟了之后,知道整个宇宙人生没有第二个人,都是一个自己,是一个无我的自性,是一个圆满的法身,所以,争强好胜的心就没有了,跟别人不一样的妄念没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妄念没有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妄念没有了。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金刚经》说:“佛说我得无争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为天下先的妄念没有了,不再与人相争了,故称“无争”,无争是离一切相,离一切见,离相离见之后,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能现一切万物,为万物之王,故称万器之长,又为人中之第一。

“强其骨”是强化修学圣人之心,“骨”是修道之人的骨气,是发心成佛的愿心。必须有千难不改,万难不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骨气,才能不致于半途而废。佛法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大乘四谛。众生是苦海无量无边,三苦八苦无量苦,苦是“苦谛”这是凡夫果;苦因是无边的烦恼,烦恼是“集谛”;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乐因,是“道谛”;佛法无上誓愿成,是“灭谛”是乐果,佛是修学之乐果,烦恼灭完了就是乐,就是佛。小乘四谛是说佛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一是示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招集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行。(苦是生老病死逼迫之苦。集是积聚烦恼之惑业。道是戒定慧三学。灭是涅槃寂灭之乐果。)二是劝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三是证转。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无知”是无妄想、无分别、无执著,“无欲”是没有贪嗔痴慢等欲望,不被财色名食睡五欲所诱惑,不因五欲六尘而堕落。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是帮助自己的有缘众生,使他们能够远离烦恼执著,而能有个良好的归宿,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即使有些人还有妄想执著,还有烦恼妄见,也要尽量帮助他们减少烦恼妄见,帮助他们增加福德智慧,或给他们做一个比较好的榜样,使他们能够有所警觉,使他们的烦恼能不现前,而有一个好的结果。故说:“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段是讲道体冲虚,不可思议,深似巨海不可测,广如虚空不可量。只有放下烦恼,放下锐气,放下纷争,才能与道体之光相合,与天地万物同体,恢复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通盅,盅的中间是空无的,所以,“道冲”代表道体空虚,清净无为。如《心经》说:“空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道体空无,但不是玩空,如果是玩空,就不会能生万有。所以道体,会随顺不同的作用,而显现不同的现相,有无量的作用,就有无量的现相,无有不到之处,无有不圆满之处,充满天地,遍一切处。故说:“用之或不盈”。“盈”是圆满的意思,当起作用的时候,没有不到之处。

“渊兮,似万物之宗”。“渊”是渊源,意为万物的源头,形容道是万物的发源之地。又渊意为深,形容道体深不可测量,湛然清寂,能显现一切万物,为万物之母,为万物之所依归之处。但对万物却生而不有,为而不宰,故说“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锐”是钢锐之气,或者说傲慢气,“纷”为是非争辩。这些都属于众生的见思烦恼。当这些烦恼无物可挫,无物可解的时候,唯有道者能挫之,有道者能解之。因为道者无我无为,如果能使钢锐之气,或纷争之辩,明了道体无为,诸法无我,当体皆空,那么钢锐之气,自然就会被挫败;纷争之辩,自然就会被解除。故说:“挫其锐,解其纷”。

《坛经》中有段公案讲:有个法达法师,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累计已达三千余遍,功德确实很大。当他拜见六祖时,怀着贡高我慢心,因此在顶礼祖师时,头不着地。大师教训他,礼拜头不着地,还不如不礼。并说偈说:“礼为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礼拜本为折伏贡高我慢之幢,幢是指愚昧之心,但如果怀有贡高我慢之心,无有一点恭敬之意,礼佛头不着地,则依此我慢之心,反而成为罪过。若能不执著功德之相,才能获得无量福报。法达法师听完偈语后,向六祖忏悔谢罪说:“从今以后,我一定对一切谦虚恭敬,不著功德之相。”

《坛经》中还有一段公案:当六祖慧能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在黄梅五祖处,得到佛的衣钵时,五祖知道,此时还不是六祖度众之时,怕六祖会受到伤害,让他赶快离开此地。所以六祖慧能,连夜赶路,披星戴月,在某一日终于走到了江西与广东交界的梅关,但是这时后面追杀的人也刚赶到了。其中有个慧明禅师,是鄱阳人,为陈朝宣帝之孙,曾做过四品将军的官职。隋灭陈之后,慧明流落于民间,因为家道的变故,使他蒙生出家的念头,曾经叩拜过四祖道信,唐高宗的时候,又归依五祖为其弟子。慧明禅师本是一介武夫,性情粗糙,虽然他的求道之心非常强烈,用功也很精进,但是因缘未到,久不开悟,使他变得越来越急躁,就像个无头的苍蝇。

后来听说五祖把衣钵交给慧能大师后,慧明禅师一下便急了眼,心想我慧明参礼过四祖,在五祖的席下也有年头,慧能行者,一个不识字的舂米的獦獠,才来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得到了衣钵,于是便率领数十个,与他想法一样的人,一起向南追赶慧能大师。他们顺着六祖的行踪,一直追到大庾岭。大庾岭就在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地方,中间只有一条路可走。因为慧明禅师是个武夫,跑得快,所以最先追上六祖。六祖见慧明禅师追上来了,就把衣钵放在磐石上说道:“此衣表信,怎可力争,如果你要,就拿去吧。”说完,便隐入丛林中。慧明禅师欣喜若狂,上前就抓衣钵。但提不起来,于是使尽全身力气,再提一次,那衣钵依旧稳如泰山。慧明禅师这下子害怕了,绕着衣钵直打转,身体开始发抖。这时,他一念回心转意,对着丛林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六祖于是从丛林里走出来,于磐石上结跏趺而坐。慧明禅师连忙上前作礼道:“请行者为我开示法要!”六祖说:“你既为法而来,那就请你现在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听我为你说法”。慧明禅师静心良久。六祖问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慧明禅师当下大悟,遍体流汗,悲喜交至,涕泣滂沱,顶礼数拜。所以当人明道之后,他的钢锐之气,辩争之心,就会自然而然的挫解了。

“和其光,同其尘”,这是开悟之后,圣人帮助众生的巧妙方法。佛菩萨大慈大悲,恒顺一切众生,如果你要成就圣人,他就示现圣人的身份,帮助你成圣人。如果你是凡夫,他就跟你和光同尘,示现凡夫跟你混在一起,不讲圣贤法,为什么?圣贤法众生不喜欢听,听了不入耳,那么就跟你讲凡夫法。对根性好一点的,讲凡夫里面的善法,这就是随类现身,随机说法。对下根人你跟他讲上法,他没兴趣听,那么就讲下法。对于现在的人讲什么?跟他讲发财,他一听眼睛就会来神,可以教他发财,他们就喜欢来听。

所以,诸佛菩萨到今天来示现,跟众生讲经说法,也讲发财,也讲享受,使他欢喜接受。等接受之后,薰陶的久了,再慢慢转变他的观念。因为五欲享受的不会长久,凡是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时间久了,众生都会产生厌恶的心理。然后再随著年龄的变化,逐渐逐渐提升他的境界。到最后他快要死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害怕了,再劝他修道,劝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真的肯念佛,真的就能往生,以这样的方法,来达到度众生的目的。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湛”是道体清净无为,“似或存”是道体空而不空。“吾不知谁之子”,因道体不知道从何而来,无父无子,无形无相,无声无色,无始无终,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说:吾不知谁之子。“象”为好似之意。“帝”是天帝。意为似是在天帝未生之前,就有这个大道之体了,佛法称大道之理体,为“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一章主要以天地无分别智慧以及圣人无分别智慧,来警示众生的烦恼妄想,使其脱离烦恼系念,而遵守不二中道之法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代表万物之理体,“仁”是二人,因为理体只有一个,故说天地不仁,不仁是说不分别不执著,没有分别之二心。万物是天地的现相,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来说,不管现相有多少个生灭变化,但理体不生不灭。又,有生灭变化的不是真相,是真相的则不生不灭。那么有生灭变化的万物,则是天地的假相,天地的假相有生灭,天地的真相没有生灭。故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说的草狗,刍狗意为一切有生有灭的现相。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证得万物理体的人称为圣人,因圣人已证得自性理体,故不再有分别之心,知道理体是真正的自我,故又称圣人为真人或说真我。真我属于理体,因理体只有一个,没有相对的,故说圣人不仁,不仁就是不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百姓是众生的代名词,众生是真我之现相,因现相是变化的,故又称假相或说假我。真我是假我之理体,假我是真我之现相。因现相不是真的,故说圣人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橐籥是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之器,犹如风箱。当风箱不动的时候,那么它不屈也不伸;比喻不生的时候,则不灭。当它动的时候,这个风箱伸屈的越快,出的风就越多,比喻人心动的越大,离道就会越远。故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一句所说的天地不是指的性德,而是指的有无,天代表“无”,地代表“有”。“无”是自己的本心,“有”是自己的识心。本心是理体,识心是作用,有体、有用,那么体、用的结果,就是无量无边的现相。佛法说:“唯识所变,唯心所现”。识心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本心就随顺识心,而出现不同的现相。识心动的越多,本心就现出的越多。当识心停下来的时候,识心不动的时候,那么所现的就是本心,就是本有的智慧德能。佛法说:“狂心自歇,歇即菩提”。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言是指身口意三业行为,都是识心所起的作用,动的越多离道就会越远,生活的状况就会越差,如佛法说的从佛法界到地狱法界。故说“不如守中”,“守中”是指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人如果能作到不妄想不执著,那么人生将会得到快乐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