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最近怎么了:【引用】转]宝宝衣服测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1:03

【引用】转]宝宝衣服测量

编织引用 2011-04-24 20:41:16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遥遥《转]宝宝衣服测量》

 一:童装衣长和身高的关系对照表 

童上衣 衣长=身高*80%*50% 
童夹克 衣长=身高*80%*49% 
童长裤 衣长=身高*80%*75% 
童大衣 衣长=身高*80%*75% 
连衣裙 衣长=身高*80%*78% 
童短裤 衣长=身高*80%*30% 
选择连体衣服需要注意: 
连体衣的衣长=身高-头尺寸-脚尺寸=身高-(10~15)-(15~20) 
【1岁内宝宝,根据宝宝月份不同,宝宝头的尺寸是10~15cm;超过1岁的宝宝头尺寸是15~20cm;脚的话差不多是3cm】 
二:掌柜的几点温馨提示掌柜的几点温馨提示 
   1)测量时,选择使用软尺测量.以"厘米"度量. 
   2)如介于两个尺码之间,可以选择较大的尺寸. 
   3)量衣服时,请注意将衣服水平放置再度量. 
   4)量宝宝的话,软尺要贴身度量,请注意软尺不要拉的过紧. 
   5)每个外贸品牌的尺码大小会略有不同,每个宝宝的生长情况也不一样,请买家朋友务必事先量好宝宝的各项尺寸。 
      6)选择连体衣服的时候(尤其需要丈量宝宝肩到裆的尺寸),最关键是看肩到裆的尺寸,选择时一定要比宝宝的实际尺寸再多至少3~5厘米适宜,这样给宝宝换尿布和穿脱才比较方便。 
三:如何给宝宝量身高 
   身高(身长)是孩子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包括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身高的增长速度和体重一样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在生后第一个月,宝宝身体可长高5厘米左右。在生后头三个月,身长平均每月增加2.5厘米。 
    3岁以下的宝宝应躺着测身长,测量前先脱去孩子的鞋、袜、帽、外衣裤及尿布。可让宝宝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贴上一软尺。在宝宝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读取头板内侧至足板内侧的长度,即为宝宝的身长。测量身长时需注意足板一定要紧贴宝宝的足底,而不能只量到脚尖处,否则,会使测得的身长大于其实际身长。 
四:童装尺码与儿童年龄、身高、胸围腰围对照表 
年龄        身高      胸围    腰围 
0-3M        52-59      40      40 
5-6M        59-73      44      43 
6M -1T      73-80      48      48 
2T-3T       75-85      50      49 
3T-4T       85-95      52      50 
4T-5T       95-105     54      51 
5T-6T       105-115    57      52 
6T-7T       115-125    60      54 
8T-9T       125-135    64      57 
10T-11T     135-145    68      61 
12T-13T     145-155    72      64 
14T-15T     155-165    76      66 
注:年龄中的“M”表示“月”,“T”表示“年、岁”。 



以一位7岁男孩为例,测得的尺寸为:胸围66厘米,背肩宽28厘米,衣长40厘米,袖长38厘米. 
根据测量尺寸计算各部位尺寸针数.毛衣是一件合体毛衣,除胸围增加了6厘米余量,其眼余均是实测数.要想达到相同的效果将胸围增加6厘米即可(6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各部位尺寸计算结果如下: 
   胸围66厘米+6厘米=72厘米 
   领宽一般为胸宽的1/3(胸宽是胸围的一半)     36厘米÷3=12厘米 
   肩宽(28厘米<背肩宽>-12厘米<领宽>)÷2=8厘米 
袖笼收针尺寸(36厘米<胸宽>-28厘米<背肩宽>)÷2=4厘米 
袖笼深一般为实测胸围的1/4     66厘米÷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 
袖宽前后袖笼深相加(不包括肩斜)   14厘米+14厘米=28厘米 
袖山高   袖宽的1/3~1/4   28厘米÷4=7厘米 
前领深一般为领宽的1/2加1~1.5厘米   12厘米÷2+1~1.5厘米=7~>√≥厘米 
尺寸计算好之后计算针数,可算出1厘米针数再与相应尺寸相乘.例胸宽31厘米61针,1厘米针数为61÷31≈2针,那么胸宽针数应为2针×36=72针,(6个花样+1针)起针数为73针,其他部位针数可自行计算. 
         因为花样的原因,算出的针数不是整数.如果起针不是编织一个花样所需的整数倍时,可以进行调整.即将剩余的针数补齐到能编织一个花样的针数,或者把多余的针数减掉.但调整针数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增减2~3针,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衣身就会变窄或变宽. 
衣的顺序:后——前——袖——领——最后织其它细小部件
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6. 挂肩收针针数,与后片“6”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毛衣各部位的制作及大致比例 (请依据款式、体形、年龄……灵活对待)t 
图是毛衣各部分的名称: A, B, C, D, E, F, G, H, I 就是要量度的基本部份.  
A = 毛衣脚宽度 
B = 毛衣寬度 
C = 肩寬  
D = 腋下高 
E = 胸高(腋上线)
F x 2 = 袖寬 
G x 2 = 袖口寬 
H = 袖山高度 
I = 袖下長 
A & B:一般A = B,但是也可以A > B, 或B < A, 視毛衣款式而定。
D + E = 毛衣長度 
H( 袖山高度)+ I( 袖下長)= 袖長  

一、后幅后領減針, 肩膀減針, 袖弯減針及其编织法 
1) 后幅——后領及肩膀針数:  
有了A,B,C,D,E 這些針数当然不夠,如何計袖弯減針減針? 先看后幅袖弯及領弯減針:
一般有一個比例, 2: 
后領的針数約是毛衣闊度(B)的三分之一,(30-40%不等,視乎不同的款式)
肩膀的針数約是毛衣闊度(B)的百分之二十,(20-22%不等,視乎不同的款式)
袖弯的針数約是毛衣闊度(B)的百分之十,(10-12%不等,視乎不同的款式)  
大家可以看看其他紙样,其比例也近似。 
如按比例計算,那么針数如下:
例如B=100針, 
袖弯的減針是10%,即100針X10%=10針 
肩膀的針数是20%,即100針X20%=20針  
后領的針数是40%,即100針X40%=40針 
二、袖子:  
Fx2=C (约等于胸围的五分之一)  
Gx2=袖口(约为胸围的十分之一+1.5寸)也可由款式决定 
H(袖山高度)+ I( 袖下長)= 袖長  
H——根据款式不同而异

 评论这张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