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文奥特曼第五季:從利比亞亂局看西方軍事霸權圖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24:36
編者的話--從利比亞亂局看西方軍事霸權圖說

圖1: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上將於4月7日表示,由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推翻格達費的可能性很小」,美國應該考慮向利比亞派遣地面部隊,但是歐巴馬總統反對。

圖2:利比亞強人格達費於4月10日在首都的黎波里繼公開露面,在汽車上揮舞勝利手勢向周圍支持的民眾致意。

從利比亞亂局看西方軍事霸權的困境
自2011年3月20日淩晨美、法、英等國發動奧德塞黎明聯合軍事行動(Operation Odyssey Dawn,另譯奧德賽破曉行動)以來,西方聯軍對利比亞的空襲至今已整整持續一個月。按照美、法、英三國領導人的預判,西方聯軍大規模空襲利比亞後,利比亞民眾會迅速推翻穆阿邁爾•格達費政權(另譯卡札菲,Muammar Muhammad al-Gaddafi或Qaddafi)。然而局勢的發展出乎美、法、英三國的意料,利比亞最大的卡達爾法和麥格拉部族堅決效忠於格達費,致使利比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之間的戰鬥愈演愈烈,雙方在位於利比亞西部的米蘇拉塔及東部的艾季達比耶、布瑞加(Masra el Brega,另譯佈雷加)、油港拉斯拉努夫(Ras Lanuf)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加上聯軍空襲造成平民大量傷亡,激起利比亞民眾強烈不滿,反而使更多利比亞人加入反對西方聯軍的行列,加上格達費「巧妙」地運用穆斯林(回教徒)對十字軍的心結,宣傳西方聯軍是21世紀的新十字軍,挽回原本立場中間者的支持,使局勢大轉,將西方大國認定的「格達費政府鎮壓平民」即將倒台的局面,演變為真槍實彈的利比亞國內戰爭。
就在反政府武裝急需西方國家提供空中支援的情況下,2011年3月2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大陸譯奧巴馬)發表全國講話,稱「美國不能為推翻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而付出與伊拉克戰爭一樣的代價」。3月31日,美國主動將西方聯軍在利比亞的指揮權交給了北約組織,宣佈從4月4日起,美軍戰機不再執行空襲格達費地面部隊的任務,只執行空中偵察輔助任務。
北約聯軍接手軍事指揮權後,立即集中力量空襲利比亞政府軍的戰車或地面部隊,北約空軍每日出動150架次戰機參與軍事打擊行動,利比亞政府軍的儲油罐和運油車也是北約空軍的打擊重點。在北約聯軍的評估看來,摧毀了利比亞政府軍的油料補給,格達費政府軍就會徹底癱瘓。在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北約空軍重創了利比亞政府軍的防空設施和裝甲部隊,使格達費部喪失了30%的戰力。
不過,西方列強空中打擊更堅定了格達費對抗西方列強的決心。格達費手裏掌握著上百噸黃金,通過向民眾發放武器和招收志願者,利比亞政府軍增強了兵力,並改變了以往的進攻戰術,用民用車輛替代軍用戰車,使北約聯軍找不到空中打擊政府軍的目標。儘管反政府武裝在西方聯軍的空中支援下攻佔了東部產油地區,但格達費政府軍很快又收復了失地。
4月7日,美國非洲司令部(U.S. Africa Command)司令卡特•哈姆上將(General Carter Ham)表示,由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推翻格達費的可能性很小」,美國應該考慮向利比亞派遣地面部隊。但美國總統歐巴馬強調美國「不會派遣地面部隊進入利比亞」,原因是美國已無力支撐伊拉克、阿富汗之外的另一場戰爭,同時也要避免美軍直接參戰可能帶來的傷亡。
按照聯合國憲章規定:「任何國家不得以武力入侵和干涉別國內政」。聯合國安理會2011年2月26日通過關於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1973號決議,目的是限制利比亞政府軍利用空中優勢襲擊反對派民眾,並不是發動利比亞戰爭的授權書。
西方軍事霸權發動利比亞戰爭違反了聯合國決議,是繼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之後,美國發動的第三次針對伊斯蘭文明的非正義戰爭,目的是幫助利比亞反政府軍推翻格達費政權。2011年4月10日,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大陸譯為基辛格)博士與貝克在《華盛頓郵報》聯名發表文章,稱「利比亞無關美國根本利益」,美國只能採取保護平民的有限軍事行動,不應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曾幾何時,美國在反恐的名義下,打垮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絞殺了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同時也耗費大量財力,導致美國至今仍陷入戰爭的泥潭。很顯然,美國總統歐巴馬接受了小布希總統推行「單邊主義」的失敗教訓,處處謹慎從事,於是此次由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另譯薩克齊、薩科齊或沙柯吉),挾著「率先承認利比亞反對派」之名,在國際舞臺上充當「新美國」的角色,擔任急先鋒帶頭發動攻打利比亞的軍事行動,用歐洲國家的資金援助利比亞反對派、打垮格達費反美政權。而法國總統薩科吉的領頭,讓格達費的支持者將薩科吉鎖定為恐怖襲擊的目標,從4月起就不斷發出「追殺薩科吉」的威脅警告,使得巴黎變得緊張不少,擔心有恐怖突擊。
隨著利比亞戰事陷入僵局,國際社會主張用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利比亞問題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大陸、俄羅斯、德國、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等國,均呼籲有關各方立即在利比亞實現停火。古巴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外國軍事干預利比亞,呼籲國際社會通過對話談判而非武力和平解決利比亞危機。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提議建立一個國際和平使團幫助解決利比亞的國內衝突。烏拉圭總統穆希卡發表聲明,對多國部隊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現行國際秩序的破壞。阿盟(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穆薩在埃及開羅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時說,西方國家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與阿盟要求的設立禁飛區「完全是兩回事,超越了禁飛區的範圍」,阿盟對此表示反對」。
4月2日,非盟(非洲國家聯盟)召開緊急會議,提出了政治解決利比亞危機的「路線圖」。4月10日,以南非總統雅各布·祖馬(Jacob Gedleyihlekisa Zuma)為首的非盟代表團到訪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與格達費進行了會談。當晚,祖馬總統發表簡短聲明稱,格達費接受非盟提出的停火「路線圖」和民主改革建議。4月11日,非盟代表團趕往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會見反對派領導人——利比亞前司法部長阿布達賈利,但反對派堅持要求結束格達費及其家族的統治,拒絕了非盟提出的和平解決利比亞危機的調停方案。對此,參與調停的烏干達駐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大使穆勒說:「非盟在給雙方的提議中已經包括進行政治改革,但是格達費的去留,要由利比亞人民決定,任何第三方包括非盟都無權決定」。
4月13日,法國總統薩科吉與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大陸譯卡梅倫)在巴黎舉行會談,呼籲北約加強對利比亞的軍事壓力。4月14日,美、法、英三國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宣稱「為實現(政權)成功過渡,格達費必須走人,永不重返」。
當天,中國大陸、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領導人共同發表「金磚五國聲明」,特別強調:「我們對當前西亞北非以及西非地區局勢動盪深為關切,衷心希望相關國家和平、穩定、繁榮、進步,根據其人民的合法願望在世界上享有應有的地位和尊嚴。我們都贊同避免使用武力的原則。我們主張,應尊重每一個國家的獨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並且強調「我們願在安理會就利比亞問題加強合作。我們認為,各方應通過和平手段和對話解決分歧,聯合國和地區組織應發揮應有作用。我們支持非盟關於利比亞問題的專門委員會提出的倡議」。由於中國大陸和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印度、巴西、南非也是當今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新興國家,所以這五國領袖發出的上述聲音,實際上代表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顯示出一個嶄新世界格局已經出現。
4月14日,利比亞強人格達費身穿黑色上衣在首都的黎波里繼4月10日再次公開露面,從電視新聞中可以看見他站在汽車上揮舞拳頭向周圍民眾致意,聲言絕不離開利比亞,要和反對派戰鬥到底,顯露出十分彪悍的性格。
4月15日,格達費的女兒艾莎•格達費在25年前(1986年4月15日)被美軍戰機炸毀的格達費原住處發表演說,要求北約戰機「離開利比亞天空」。她告訴在場的格達費支持者,當年她才9歲,看到美軍戰機轟炸「彈如雨下」;25年後,「同樣的導彈和炸彈再次傾瀉而下」。艾莎最後用挑釁的口吻說:「有多少炸彈你們就來吧」「利比亞當年沒有被空襲打敗,現在也不會」。
目前,利比亞內戰已經導致大批難民流離失所,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眼看利比亞民眾遭此劫難卻毫無援助方法。由於利比亞政府和反對派在格達費去留問題上互不相讓,雙方實現停火的希望非常渺茫。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是臨時組織起來的民眾團體,具有強烈的泛伊斯蘭民族情緒和排外情緒,如果西方國家貿然向其提供武器,很可能重蹈當年扶植塔利班的覆轍(已有情報顯示,「基地」組織已經混入利比亞反政府武裝之中)。而北約聯軍又無法派出地面部隊破解僵局。
若中東、北非局勢持續混亂,勢必抬高國際石油價格,影響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經濟復蘇。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演講時提出了「削減赤字新方案」,未來12年美國要減少4兆美元支出,具體措施包括增加富人稅收、降低國內支出、減少聯邦健保開支及削減國防預算,而國防開支的削減必然削弱美國對於世界的支配能力。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警告說,「如果石油價格大幅度並且持續上升,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會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別放緩0.3和1.2個百分點」。從這個角度來說,西方國家的「利比亞惡夢」才剛剛開始。
有鑒於此,西方國家必須儘快回到聯合國1973號決議的原則上來,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利比亞危機,由非洲國家聯盟或亞洲(非基督教國家)派遣維和部隊維持對立雙方和平秩序,再進一步推動利比亞國內實現各部落和解。或許可為利比亞人民免除戰爭苦難,世界和平才得以維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