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号宇宙大冒险动画:毛泽东连续10年国庆阅兵一次比一次规模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04:58

毛泽东连续10年国庆阅兵一次比一次规模大

  文章摘自《天安门往事追踪报告》
  作者:曹宏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简介:天安门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它不仅目睹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衰落的悲凉,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次次要民主争自由,反抗外国侵略和反动统治的斗争,同时还见证了新中国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更是共和国举行盛大庆……[连载内容]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历来很重视阅兵。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瑞金成立,当选为主席的毛泽东和副主席项英等领导人在县城东郊的叶坪举行了当年这一新生的全国性红色政权的“开国大典”。

  为防止空袭,阅兵在傍晚举行(当时敌机因技术水平差不敢夜航起降),一个师的红军部队和军校学员穿上新制的军装,通过在旧祠堂边临时搭起的检阅台,接受了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检阅,随后军民组织了盛大的提灯游行。从留下的历史照片和当事者的回忆看,第一次参加阅兵式的毛泽东表情显得有些忧郁,因为此时召开的赣南会议,执行“左”倾路线的领导人正对他的一些正确主张进行指责,造成心情不愉快是可想而知的。

  抗日战争期间,1944年11月毛泽东在延安机场检阅过奉命南下开辟根据地的八路军359旅。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当时毛泽东站在刚刚缴获的美制吉普上面,检阅了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和警卫北平的第41军的“塔山英雄团”等部队,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乘车阅兵。

  1949年10月1日的新中国开国大典之日,因苏联人拍摄的彩色胶片随后在饭店因吸烟失火而不幸烧毁,如今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目睹的只是中国摄影师拍的那些黑白片。从这些历史镜头中,可以看到广场上万众欢腾之时,毛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脸上很少出现笑容,此刻的心情按他自己说是“又愉快又不愉快”。毛泽东后来解释: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当时在天安门参加检阅的英雄部队,也显现出“很落后,很穷”的情景。展现在广场上的装备是日制九七式“老头坦克”、150毫米“花炮”和德制七九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这些缴获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十几个国家,多是别国淘汰的旧品。检阅途中有一辆装甲车驶到天安门西侧,还因机械故障熄了火,多亏后面装甲车里的战士急中生智,开上前去把开不动的装甲车顶到西长安街上。

  开国大典的这次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的组织程序进行。全体受阅部队以天安门主席台为中心,依次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前接受检阅。受阅部队按海、陆、空三军的序列编组。海军的一个方队由东北海军学校和华东海军舰队选调人员编成;陆军各方队由步兵第199师、独立第207师第619团和临时编组的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编成;空军的一个混合飞行梯队由华北军区航空处所辖的P-51型歼击机中队、蚊式轰炸机小队和PT-19型、L-5型教练机小队编成。受阅部队共1.64万人。武器装备以军兵种为单位,按种类集中,统一编组,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使陆、海、空三军浑然一体。

  看到受阅部队装备陈旧,国家领导人心中自然蒙上一层阴影。不过据卫士长李银桥等人回忆,当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还是很兴奋的,足足站了6个小时没有休息。阅兵的最高潮,是新建的人民空军的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此前看着阅兵,人们只闻军乐奏响而屏息无声,此刻从广场和城楼上突然爆发了如雷如潮的掌声欢呼声,毛泽东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因为从这一新军种的亮相看到了人民军队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1950年10月1日,毛泽东又一次登上天安门,检阅了第二次国庆阅兵队伍。此时国内外形势严峻,尤其是朝鲜战局在半个月前的美军仁川登陆后迅速恶化,炮火就要烧到鸭绿江边,新生共和国的安全受到威胁。就在国庆节这一天,毛泽东收到了朝鲜领导人请求中国出兵救援的信。此时,因美军入侵朝鲜和台湾,国内残余反动势力的气焰增高。国庆节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报告,破获了一起以国外特务准备在庆典时炮轰天安门的案件,并搜到1门解放前遗留下的旧迫击炮。

  在过去革命战争中便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气慨的毛泽东,此时虽然日夜思考对策,却仍镇定自若。在上天安门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当时,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还没有来得及换装,参加阅兵的部队只是换上了新军装和大沿帽,所携带的仍是战争年代缴获的杂式轻兵器。比较有特色的,是骑兵部队以6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这一天,朱德总司令在国庆阅兵式上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美军乘机进驻中国领土台湾的局势,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阅兵式后,首都人民40万人进行了盛大示威,历时3小时25分钟之久才全部从检阅台前通过。

  这一天在城楼上,毛泽东虽然心情并不轻松,却还是面容镇定。结束了检阅后,他回到中南海颐年堂住所,便召开研究出兵朝鲜的会议,经过多少个彻夜不眠的讨论,终于在10月上旬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虽然存在美国对中国内地实施空袭的威胁,1951年和1952年国度节在天安门仍举行了阅兵,毛泽东都照例参加。

  1951年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的高级军官。这次阅兵中还出现了民兵大队,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

  在1952年国庆阅兵中,公安部队首次参阅,还有160辆摩托车组成的摩托化步兵方队。

  1953年国庆阅兵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该次阅兵仪式上,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使用的是苏制“卡秋莎”火箭炮。

  1954年国庆阅兵,是在全国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好形势下举行的,部队编成和武器装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受阅部队有军事学院方队,步兵学校方队,炮兵学校方队,工兵学校方队,坦克学校方队,水兵方队,航空学校方队,公安部队方队,野战军抽组的步兵师、摩托步兵团方队,内蒙古军区骑兵五师抽组的骑兵团方队,伞兵方队,高射炮和探照灯方队,炮兵师方队,三轮摩托车方队,航空兵梯队等共1.03万人。

  当天,刚刚胜利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诸军兵种参加了检阅,受阅部队的武器结束了过去的不统一状态,全部上标准化、制式化的苏式装备。111架苏制战机组成了航空兵编队,也低空从广场上掠过。这一天站在城楼上的毛泽东,满面笑容地同站在左右的国外来宾——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朝鲜首相金日成谈话。这时,共和国正在凯歌中前进,天安门上的毛泽东显得十分高兴。

  1955年国庆阅兵时,刚刚授衔的官兵们穿着有军衔的新式服装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军容焕然一新。

  1956年国庆阅兵在大雨中进行,受阅部队乘坐中国刚刚生产出来的解放牌汽车通过广场,精神振奋势气高昂,当时还有应邀参加中共八大的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参加了观礼。

  1957年阅兵时,中国新生产的喷气式歼击机通过了天安门。

  1958年国庆受阅方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的将校学员。

  1959年国庆10周年是毛泽东参加的最后一次阅兵。这一年10月1日的阅兵规模比以往大,准备工作也比较早。当时,天安门广场已扩建一新,整个广场较5周年国庆时扩大了2.5倍,达40万平方米。受阅部队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

  当天受阅的徒步方队有:军事学院、石家庄步兵学校等编组的院校方队,海军长山要塞区编组的水兵方队、北京军区3个野战军编组的步兵师方队。

  当天受阅的车辆方队有:2个摩托化步兵方队,空军空降兵教导师组成的伞兵方队,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弹炮方队,空军高炮师、雷达探照灯团组成的100毫米高射炮和雷达探照灯方队,122毫米加农炮方队,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方队,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和152毫米自行火炮方队,100毫米自行火炮方队。

  当天的空军飞行梯队,由1个轰炸机师、4个歼击机师和高级航空兵学校抽组而成。

  这次阅兵与5周年国庆阅兵相比,取消了骑兵、三轮摩托车和口径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队,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增加为24人,受阅总人数增加1/3。受阅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国产的,标志着中国军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空军受阅编队由5周年时的3机增加到5机,飞机总数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阅飞行高度降低100到150米。

  最令人兴奋的是,解放军带“五”字头的新式武器——五六式冲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五九式坦克、歼五型歼击机等也纷纷亮相,而且基本都是中国自产。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此时一国军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已不是新型坦克和喷气式歼击机,而是美苏英已装备的核武器及远程导弹。恰恰在这一问题上,中苏之间刚刚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矛盾激化。

  当天,除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苏斯洛夫外,还有来自1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和60多个国外共产党的领导人。在阅兵时,毛泽东同赫鲁晓夫并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从彩色纪录片中可以看出这位开国领袖虽偶有笑容却比较勉强。虽然庆典空前隆重,毛泽东的心情却很不愉快,此前党内刚刚在庐山会议上就大跃进和经济困难问题出现了激烈争论,中苏关系也趋向恶化。中国国防事业的常规装备虽有飞速进步,但在发展尖端武器方面却受到苏联的限制。在毛泽东身边的贵宾赫鲁晓夫,便嘲笑过中国庞大的民兵只是“一堆肉”,并利用核技术援助作为政治施压的工具。这一年6月间,苏联通知中国,在核武器技术援助方面“推迟两年”。在这次国庆节期间,中苏领导人会谈时又发生了激烈争吵。赫鲁晓夫为了报复,竟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毛泽东说准备撤回在华专家(翌年夏果然实施),并不再提供核技术帮助。城楼上的毛泽东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那也好”,随后便同身边另一位外宾胡志明谈笑,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其实,这时毛泽东已经下定了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的决心。他在党内便说明:“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1959年国庆阅兵是中国单纯的常规装备检阅的终结,向“两弹一星”的迈进更大步地得到展开。

  1960年夏天,因“左”的方针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的恶果显露出来,同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决定全党共渡难关,毛泽东也决定带头不吃肉。在这种形势下,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通知说,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的政治动乱,又使阅兵制度在20多年间中断。

  1966年“文革”开始后,人民解放军又出现在国庆通过天安门的队伍中,不过从严格意义讲只属于参加游行性质。这时行进的指战员手中拿着的是语录本,也没有严整的队列训练,只是在1969年国庆紧张的战备气氛中手持半自动步枪做了几个集体刺杀动作。1971年9月发生了林彪叛逃的“九一三”事件,在紧张状态下中央临时决定取消了解放以后天安门国庆游行的惯例。此后毛泽东的身体状态也很不好,再也不能上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