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尔丝.伍德礼包:古巴人的月收入(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1:58:27

古巴人的月收入(组图)

徐铁人(2011-04-26 )


基于诸多的原因,古巴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古巴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去古巴之前曾听说古巴人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但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却并不大清楚……

进入海关之后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这辆“黑车”的出租司机,他告诉我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还可以开出租挣钱。我问他那份稳定的工作月收入大概是多少的时候,他想了想说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为15个CUC-即大约合15美元左右,要知道我从机场打车进市区所要付给他的车费恰好也是15个CUC。也就是说如果他每天都能揽到一次去机场的活的话,其实际收入应该是工资收入的30倍-即450美元,考虑到他的本职工作不大可能让他每天干私活,其收入水平应该大大地低于450美元吧。不过,无论如何他的生活水平要远远地好于只靠工资生活的人。


我住的私人公寓的房东老太太,她每个月需要上缴给国家200个CUC的税金。如果满打满算的话,她那两居室的房子每个月最多可以给她带来1500个CUC的收入,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事实上我住在她家的七八天时间里只有三天是全满的。即便我们给她的收入打个对折大概也有七八百个CUC-老太太说她的儿子在政府的一个部门工作,每个月还要在经济上接济一下他-她儿子的收入只靠政府发的那点工资,一个月只有十二三个CUC。这个老太太去年还自费去了一趟巴西看望远嫁的女儿-在古巴能够凭自己的收入出国旅行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近几年哈瓦那街头出现了许多这样的私人餐馆-说是餐馆不如说是出售食品的窗口更恰当。尽管已经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小餐馆但几乎每到饭点的时候窗口都会排起长队-在窗口吃一顿饭并不贵(连饮料一起大约只要一到三块钱人民币的样子),但巨大的需求一定会衍生出可观的利润,尤其在市口较好的地段。当然,如果单靠工资收入的话不大可能每天到街上吃东西,一般的古巴人还是多在家里解决吃饭的问题。

近来在哈瓦那街头涌现出的个体私营经济已经产生了较为富裕的社会阶层,只是他们究竟富裕到什么程度外人恐怕是难以搞清楚的。

哈瓦那最著名的咖啡馆,因为海明威曾经时常光顾而受到游客的青睐,不过一杯卡布奇诺6个CUC的价格以古巴人15个CUC的月收入来说恐怕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因此,在这家咖啡馆里的顾客注定只可能是来自海外的游客。

哈瓦那街头一间很小的美甲店,做一次指甲的价格竟然要10个CUC,这个拿着名牌包的女士告诉我她因为嫁给了一个德国人而移民到了欧洲-我相信本地的女孩是不大可能享受这样的服务的。

晚饭前路过一户人家,两个红薯是夫妇俩当天的晚餐,估计是妻子准备上街再买点什么而伸手向丈夫要钱-我偷偷观察了一下,丈夫钱包里其实是没几个钱的。

这个能够说流利英语的老大哥主动要求与我合影,他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古巴人的生活状况-包括月工资不到20CUC的情况,不过他本人则不属于这一行列,因为开了两家小餐馆(古巴只允许每个人开一个餐馆,所以另外一个是以别人的名义开的),所以收入相对较高-我猜他一个月收入是500CUC,他笑着摇了摇头说一千以上。

在古巴,既没本钱开店又没有别的生财途径的人如果有一副好嗓子的话也可以在街头挣钱-只要紧紧地缠住外国游客并热情地演唱一番,一个CUC的小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哈瓦那街头的三轮摩托,如果有幸能拉上外国游客的话应该也可以小发一笔。

其实古巴最苦的阶层并非是街头艺人之类的没有固定收入者,最苦的反而是类似小学教师这样的拥有稳定收入的阶层。这个女孩是这所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她毫无隐瞒地告诉我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2个CUC,而这个收入在商店里很可能只够用来买她身上穿的那件绿背心。不过,从她从容的谈吐上来看似乎她也并不为过低的收入而感到不快或是不好意思。临别时我送了一支很好的签字笔给这个拥有灿烂笑容的小学教师。

画家的日子或许好过一些,他们可以拿起画笔尽情描绘哈瓦那的风情,幸运的话一副画作可以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其他种类的艺术家似乎也是各尽所能地搞一些副业以增加收入-最令人吃惊地是在一个星级宾馆的大堂竟听到了极其专业极富有水准的钢琴演奏,我甚至一时怀疑那位演奏者是否属于国字号的音乐团体。

在古巴大约有两种商业形式,一个是个体经营户,再一个就是国营商店。

说实话国营商店里的物价确实很低,不过商店里的货品却难以涵盖人们日益丰富的日程所需。

不过,即便是国营商店里的商品,如果是舶来品的话价格依然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就譬如说这种产自中国的酱油,一瓶要付3个CUC,也就是说古巴人一个月的收入大约只够买四瓶产自中国的进口酱油。

这是国营商店里罐头的价格。

就绝对值来说,进口货在国营商店里的标价并不高,但与古巴人的月收入比起来依然显得过于奢侈。

同样是国产货,本地产的酒在价格上还是有点令人望而生畏。

鞋子的价格-基本上等于一个月的工资。

国营商店里的面包是相当便宜的,一个CUC可以买上25个。

农副产品的价格视情况而有所不同,据观察土豆的价格是最低的,一个CUC可以买25磅,这样低的价格足以保障所有的市民阶层都能得到最起码的温饱。

这是古巴先富起来的代表-旅行社的导游。我参加了一个两日游,而在这两天的旅行结束之后他收到了45个CUC的小费(其中包含应该给司机的一部分),而我们的团其实仅仅是一个只有三名游客的小团,如果接了大团的话小费的数额肯定会水涨船高。

古巴人的收入虽然不够高,但古巴人却好像有种天生的乐天像,街上的每个人几乎都带着灿烂的笑脸-尤其是遇到外国游客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很容易让你忘记他们是收入不高的一群人。

街上的孩子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追赶着各种时髦。

健身房里虽然没有空调散发的凉爽,但挥汗的场面与别的地方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在街头打麻将的人们,一下子竟让我想起了成都的街景。

时髦的小伙子,对着镜头展现出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信。

这里的人们也迷恋大海。

这里的人们也同样热情。

这里的人们也同样醉心于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庭……关于幸福的定义,古巴人似乎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即幸福的指数与收入的多寡并非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