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老板 老婆讽刺布兰妮:我们为什么买不到廉价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28:23
  • 我们为什么买不到廉价菜
    作者:[生人勿进]
    发表时间:2011-04-25 08:44:08
    [收藏] [发短信] [回复] [投诉] [添加好友]
  • 好多年以前,我还在上学的年龄,每天都可以听到有菜农或者其他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声,有卖菜的、有卖水果的,甚至还有卖馒头包子烧饼的。这些小商小贩们,很多都是自己种菜种果,收获后自己来卖的。后来,据说是因为打击无照经营,于是就打击游商小贩,渐渐地走街叫卖的声音少了,转而出现了摆摊的小贩。菜摊、小食摊纷纷出现在居民密集区附近,形成了市场。可是,你们懂的,中国的管理者们向来是懒惰的,居民区密集的自由市场,往往发展无序。存在着比如说占道经营,比如说垃圾成堆,比如说治安混乱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管理者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取缔而非加强管理和疏导。至于取缔的办法,大家都常见的:城管可以打几十岁老人的耳光、城管甚至可以掀翻满载雪白馒头的簸箩、城管还要在滚落地上的白馒头上狠踩几脚……

    后来,又因为国家那时候倡导“市场~经济”,于是县一级的长官们,纷纷相应号召,以为修建市场就是搞好了“市场~经济”。小贩们连散摊也摆不成了,都得迁移到集中市场中去,否则就是影响市容,否则就是非法经营。而且光是迁进去还不行,,不能白进:进去就得交足了摊位租金、交卫生费、交管理费、电费等等等等各种费用都来了…

    而往常只需要出门就可以买到菜、买到馒头的人们,就需要走上几百米甚至好几里,甚至几公里去到“市场”去买菜。记得有响声讽刺一家两口子开这车,打着电话从东城到西城比较菜价高低,当时以为连油钱和电话费都不够省下来的菜钱,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在没有了零售网点的情况下,人们也只能每天集中在所谓大市场买菜,这种荒唐的比较,变得无奈而可悲。

    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变少了,能参与流通环节的市场主体慢慢形成了集中,久违了的叫卖声,现在很少听到了,而我们也与低物价久违了很长时间,我们只能在超市里听由垄断零售商们制定的物价摆布了。

    还有,从现在的政策来看,国家好像在搞特色产业集中化。种菜的就集中种菜,种粮的就集中种粮,造车的就集中造车~~可问题是,产业的过分集中,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巨灾。比如说前几年发生过大旱,直接导致了国内几大粮产区的旱灾,旱灾造成粮价不稳,还记得没?去年的蔬菜价格上涨,还记得FGW是怎么解释的吗?也是因为山东寿光蔬菜主产区受灾~~~一地受灾,全国无菜,菜价能不贵么?

    产业过于集中,还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比如寿光离山西很远,但是确实有很多菜来自寿光。普通百姓是无法知道菜市行情的,可是菜贩子知道。菜贩子有良,则依照行情卖菜;若菜贩子无良,则垄断菜价,想高便高。

    我一直在想,市场经济,其实是一个多主体充分竞争的经济活动模式,除了菜贩子参与市场活动之外,菜农也应当直接参与到市场当中。要想让市场充分活动,必须得有充分的产品支持。如果山西的菜农不荒废了菜田,山西本地菜也能进入市场,那么菜贩子会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垄断地位获得额外利润?我想是不会的。

    由此及彼,国家电信垄断、石油垄断、超市垄断~~~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扶持商业主体的做大做强,甚至做成垄断寡头,而对于大量的中小市场主体却采取高税、搞成本的态势……可见物价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的条件下,国家却又大力扶持了各行各业的垄断势力。

    第三点,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家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失。上面说到了产业的高度集中~~还是以菜为例,为什么那些原本种菜的菜农就甘心情愿不种菜了?是他们觉得种菜不赚钱甚至赔钱吗?不见得,蔬菜主产区的农们能赚钱,他们就也有可能赚钱。那么是他们觉得从事农业劳动辛苦吗?这个有可能。我们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低下,这是有目共睹的。农业生产确实辛苦,而且相同的劳动能够获得的回报很少,于是有想法的年轻人,都想脱离土地,他们大多数都选择了进城务工。

    同样的劳动量,但是务工的收入要比务农高,生活条件又好,干嘛还要务农?别不信,你们可以问问进城的20岁左右的农民工兄弟们,他们会种地的有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