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森·基德生涯十佳:80后记忆中十大生活场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23:20
80年代记忆中十大生活场景 贺60年华诞,忆80后旧年:记忆中十大生活场景文/韩文龙    在新中国60华诞,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之妹,网络、报刊各种媒体都在为其做着自己的举措。我也很想加入这一举国欢庆之中,60年的道路是艰辛、是奋斗,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想做的就是以我的回忆为中国60华诞举国同庆! 

   虽然仅从我自身出发,我想也是能反映80后一代的心路,更确切地说是一个82年出生人的生活回放,是个体,但相信也能引起一部分人为之共鸣! 

    在我们这些久违而温馨的记忆里,对照现实,我们会发现新中国的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变,才能感恩于生活的幸福。最后还是汇成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中国万岁!


NO.1
露天电影

 

儿时的记忆是从油灯、蜡烛到灯泡,从开始经常停电到后来的停电是极少数不正常的情况。电视也是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电。而露天电影则伴随我们儿时记忆很长时间,放场电影便是一个节日,而且一些年轻人追着电影的放映到邻村赶场,哪怕看了多遍,也是看不厌。每每放电影,全村人都是互相转告,早早准备好,最多留下一个人看家。放电影前通常放个“文艺片”热身,全村人男女老少拿着凳子、垫子去占位置,记得《妈妈再爱我一次》哭得大家鼻涕一把、泪一把。爸爸就是年轻时为了到邻村看电影把腿冻了,落得关节火的病根。露天电影是在那个娱乐贫乏时代的最快乐时光! NO.2供销社

供销社是“大锅饭”时代的产物,或是包产到户?我没有仔细考究。只记得它依然存在儿时的记忆里,买东西去供销社,还隐约记得有粮票、油票之类的东西。大门、大柜台,记忆中的供销社。 NO.3赶集

 

赶集的事情应该是在年龄稍大的时候了,商品供应已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慢慢有了市场竞争。赶集是奶奶、妈妈、婶婶们热衷去的地方,而每逢赶集也是我们小孩子高兴的时候,因为每每回来,总会给我们买些吃的。 NO.4捉蝈蝈、抓蚂蚱、捕蝴蝶

 

这三项也是儿时最经典的快乐时光吧,乡村、田野、麦田,就是不知城市里的孩子是否享受过。在麦田或树林里听蝈蝈叫,辨方向,然后悄悄过去。捉蝈蝈,然后编蝈蝈笼,挂在家里的院子里,听蝈蝈的鸣叫,后来还出现各种各样的蝈蝈笼。 NO.5溜自行车

幼年时,自行车对于我们很重要,几乎人人一辆,因为是上学时必备的交通工具,所以那时孩子的自行车都是自己的宝贝,放学后,会赛下车,玩耍时可以溜自行车。此外,大家在学骑车时的情景,相信大家印象也是很深的…… NO.6掏麻雀

掏麻雀的记忆只限于那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们,也算是区别于城里娃的一段快乐时光。在北方的冬天,冰天雪地,脚踩在积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夜里打着手电筒去掏麻雀的窝,用手电筒一晃,麻雀就不能分辨方向而不动了,想办法爬到屋檐去掏鸟窝。 NO.7放鹅鸭

在农村大人们通常会家养一些鸡鸭鹅,其中鸡是吃粮食不用太管理的,而鸭鹅是吃青草,是需要要人放养的,就象放羊一样,所以当孩子们放学写完作业后,可能要帮大人们分担一些。 NO.8酒瓶换冰棍

买冰棍的记忆是相对遥远的,那时没有超市,没有食杂店,好象最多有叫做“代销点”的地方,当然没有冰箱也没有多样的雪糕。只是冰棍厂,卖冰棍的人骑自行车驼一个用泡沫做的冰棍箱,在街上吆喝“冰棍、冰棍”、“酒瓶换冰棍”,冰棍也可以用酒瓶来换的。 NO.9爆米花 爆米花是小食品贫乏时代的美味。这里说的爆米花是现在肯德基店里式的,当年的制作是一个圆的铁桶在火上不停地转着烤,当时间到了开启时,会听到一声巨大的“砰”声。 
NO.10
电报

在互联网日渐普及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回忆里是否还记得“电报”这样一个词,每每有亲人远方来访,总会事先打封电报,电报要比平信贵得多,是论字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