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到梵净山怎么坐车:回避20家“现金僵尸”公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20:55

回避20家“现金僵尸”公司

2011年04月24日22:40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杨秀红  

    《投资者报》分析员 杨秀红

  在A股市场中,有这么一类公司:他们频频向资本市场伸手要钱,但是公司业务却迟迟不见起色甚至亏损连连;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手握大量现金,但业绩却总是得不到提升,很难给股东带来预期的回报。

  由于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这些公司在资金到手后,并未努力扭转尴尬的业绩,为了掩盖其滑坡的业绩,有些公司甚至会通过非经常性收益来粉饰公司的净利润,比如获取政府补贴、卖出股权获得投资收益等等。

  对于这些不断从资本市场“吸血”,业绩却持续不佳的上市公司而言,其未来走势堪忧。而且,这些危险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通过对已发布2010年年报的公司梳理,《投资者报》发现有20家公司符合或部分符合上述特征,为了让投资者能够回避这些公司,因此,我们对它们冠以“现金僵尸”之名。

  另外,我们编制的“现金僵尸20” 指数与大盘的比较表明,在最近一年中,“现金僵尸20”指数远远跑输大盘。而从最新年报的统计结果中,我们还发现这些公司正在或者已经遭遇机构的遗弃。

  20家现金僵尸公司

  所谓“现金僵尸”,简单而言,就是现金充足但业绩很差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拿着钱不知道投向哪里,或者根本不懂得如何经营,导致融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公司业绩得不到改善甚至大幅亏损。这一特征体现在会计报表中,就是公司的每股货币资金较高,但每股收益却很差。

  根据上述特征,我们对当前发布2010年年报的1572家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寻找出了隐藏在其中的20家典型的“现金僵尸”公司。这些公司可能随时会把投资者拉下水,吞噬投资者手中的资金。

  我们的筛选流程大致分为四步。

  第一步,我们选出了那些现金充裕的公司。根据公司已发年报中的货币资金金额,我们得到了每家公司2010年末每股货币资金额(计算公式:每股货币资金额=货币资金/总股本),然后把2009年上市公司每股货币资金的平均值1.37元作为比较基准,找到超出这一平均水平的公司,我们将这些公司界定为现金较为充裕的公司。目前,这样的公司有786家。

  第二步,在上述现金充裕的公司中,我们找到了最近三年(2008年至2010年,下同)净利润平均值为负值的公司,并从中剔除了2010年业绩出现大幅扭转、经营状况有望得到改善的公司。符合上述条件的公司有12家,包括沃华医药(002107,股吧)(002107.SZ)、渝三峡A(000565.SZ)、红太阳(000525.SZ)、云南铜业(000878,股吧)(000878.SZ)、青岛碱业(600229.SH)等。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选取的最近三年的净利润均是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因为很多上市公司会通过政府补贴或者投资收益等来粉饰净利润,为了避免这些粉饰遮盖上市公司的真相,我们采取了这一指标。

  此外,我们选取最近三年公司净利润的平均值,是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公司连续几年的整体经营状况。

  第三步,在786家现金充裕的公司中,我们找到了最近三年净利润平均值为正值的公司,然后计算得到各公司每股货币资金和最近三年每股收益平均值(注:这里所指的每股收益为按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得出的数据)两者的比值。这些公司包括高鸿股份(000851,股吧)(000851.SZ)、TCL集团(000100.SZ)、四川长虹(600839.SH)等。

  最后,我们结合上市公司2010年每股货币资金、每股收益、两者比值等条件,从上述公司中选出20家公司作为“现金僵尸”公司,除了前述已经提及的公司外,这些公司还包括航天通信(600677.SH)、三木集团(000632,股吧)(000632.SZ)、中青宝(300052.SZ)等。            一年跑输大盘12个百分点

 

  为了能更好的考察这20家“现金僵尸”公司最近一年(2010年4月18日至2011年4月18日,下同)的表现,《投资者报》为这20家公司编制了“现金僵尸20” 指数,我们采用了与上证综指编制相类似的方法,给予该指数的基点为1000点。

  结果显示,在最近一年中,这一指数震荡下跌,至今年4月18日,跌至905点,较期初下跌9.5%,同期,上证综指微涨2.39%,可见,最近一年该指数跑输大盘近12个百分点。

  “现金僵尸”的股价表现大多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公司最近一年股价平均下滑11%。其中又以2010年上市的创业板次新股中青宝跌幅最大,接近41%,中小板的沃华医药跌幅也较大,下跌38%。

  就整体而言,在最近一年中,现金僵尸20指数几乎时时都运行在大盘之下,表明其全年走势都弱于大盘。

  这样的结果,还要得益于云南铜业的提振。在现金僵尸20指数中,云南铜业因为总股本较大而占据了较大权重,其所占权重达到23%,相当于上述指数中的“权重股”。这一权重股最近一年下跌6.6%,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现金僵尸20指数的跌幅。

  如果剔除云南铜业的影响,这一指数的跌幅将更大。而跌幅较大的中青宝和沃华医药则给这一指数拖了后腿。

  资料显示,中青宝是一家2010年2月登陆创业板的网络游戏公司,有“国家队”的背景。公司2010年每股货币资金高达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23元,两者相差悬殊。

  公司上市不久就入选“现金僵尸”,一方面源于其上市募资金额多、大部分尚未投资或投资尚未取得效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上市第一年业绩就出现大变脸,净利润下降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下滑近30%,令市场失望。

  8公司靠再融资支撑现金

 

  这些公司充裕的现金从何而来?在20家现金僵尸中,除了前面提及的中青宝(300052.SZ)是2010年后上市的次新股外,其余19家均是上市超过3年的“老公司”,基本不存在首发IPO超募资金过多导致存留问题。

  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上述公司相对充裕的现金,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再融资,他们通过不断的再融资从资本市场上拿到现金,但是却没有将这些现金有效利用。

  根据我们对过去三年再融资案例的汇总,在20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在过去三年实施过再融资方案,包括TCL集团、海马股份(000572,股吧)、宏图高科、诚志股份(000990,股吧)、高鸿股份、青岛碱业、中国软件(600536,股吧)和沃华医药。这8家公司合计融资额约138亿元。

  其中以TCL集团融资额最多,达54亿元。公司在过去三年中两度融资,均为定向增发。分别为2009年4月和2010年7月。

  然而在成功再融资之后,这些公司业绩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证明其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盲目融资,其实际融资额超过实际资金需求,最终导致募资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不佳,导致业绩迟迟得不到改善。

  事实上,在当前上市公司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大家并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缜密的可行性分析,经常出现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收益低下、拼凑项目圈钱的现象。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参与意愿。

  除上述已从资本市场拿到钱的公司外,还有一些公司虽然握有充裕的现金,仍在排队等待从资本市场“吸血”。

  根据我们的统计,自2010年以来,在上述20家公司中,有5家发布了增发预案。包括云南铜业、红太阳、三木集团、渝三峡A和昆百大A(000560.SZ)。其中,云南铜业、红太阳的再融资方案已经获得证监会批准。其他3家公司的尚处于董事会预案或股东大会通过的阶段。   12公司取巧粉饰利润

 

  这些公司在融资完成后,如果单纯从净利润增长率角度衡量,一些公司业绩确实出现了好转,如中国软件和青岛碱业,两家公司均进行过融资,去年净利润分别大增929%和105%。

  但实际情况却是,为了使利润不那么难看,或者挣脱被“ST”的命运,很多现金僵尸通过“非常手段”粉饰利润。

  我们对上述20家公司2010年利润表的统计发现,有12家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其净利润的30%以上,其中10家的非常性损益居然占公司净利润的一半以上。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中国软件和青岛碱业,这一指标分别达到58%和505%。

  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中,一半以上的公司通过政府补贴或者投资收益等“不务正业”的形式粉饰利润。

  需要解释的是,这里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该项包括公司处置长期股权资产产生的损益、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短期投资收益、债务重组收益和资产置换收益等。

  上述公司中,还有4家公司的非经常性收益超过净利润一倍以上,这意味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的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实际是亏损的,这四家公司包括渝三峡A、青岛碱业、TCL集团和高鸿股份。尤其是渝三峡A和青岛碱业,其经常性收益居然占其净利润的5倍以上。

  其中,青岛碱业在去年两度变现股权获取投资收益,才令公司净利润转正,避免了戴帽的命运。  机构提前规避怕“受伤”

 

  对于上述20家公司,机构们(特指基金、保险、券商、券商集合理财、QFII和社保等六类机构)的态度基本一致,很多机构采取了规避或者减持的措施。

  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010年末,这20家公司的机构持股比例都较低,仅有2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在10%以上,分别为宏图高科和诚志股份。另有2家公司机构一股未沾,即高新发展(000628,股吧)和中青宝。剩余16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

  除了持股比例低外,机构还通过减持刻意规避上述股票。在去年四季度,有8家公司遭遇了机构们的减持,包括渝三峡A、四川长虹、海马股份、航天通信、青岛碱业、昆百大A(000560.SZ)等。目前渝三峡A仅得到一家机构的持有,即南方策略优化基金,持股比例0.51%。

  众多机构集体逃离这些公司,从侧面表明上述公司未来或难有较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