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男子 主题曲:罗教教主--罗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55:34
                                                           罗教教主--罗清                                                                           一僧一道一儒缘,同入心空及第禅。
                                                                          似水流源沧溟瀇,日月星辰共一天。
                                                                          本来大道原无二,奈缘偏执别谈玄。
                                                                          了心更许何谁论,三教原来总一般。
                                                                                                                            ---《破邪显证钥匙卷·破不论在家出家辟支佛品第一》 罗清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兵的军旅家庭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他的影响很深,因此,从小就磨练了他吃苦耐劳,不怕艰辛的意志,使他具有坚强的性格。他的籍贯隶属于北京密云卫古北口军籍,因此,他并不能过上稳定的定居生活。他早年出家剃度为僧,便信奉佛教临济宗(其创始人为义玄),并随临济宗修行,后来,他便以临济宗为基础,进而进行发展修正,创立了罗教,这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   罗清先是信奉临济宗,后来自创罗教,便是以姓为宗。临济宗创立于唐代,当时属于南岳一系。临济宗不主张谈经,而主张打禅语,属于禅宗一派。他们宣传“顿悟”、“自力”(普济《五灯会元》,下引同)的简易修持方法,为苦劳大众和中小地主阶级所欢迎,因为它不需诵经念佛,只要禅语打得好就算得其“要领”。因此,几次中原大乱,在南方的下层人民和贬官(当时大多往南贬,因当时南方尚未全部开发)之流,与之联系密切,即随着政治的兴衰而兴衰。这一派的本质是摆脱文字桎梏和经院繁琐哲学的一套,以“革新”的面貌接近平民百姓,取得人们的信仰。在当时,简单的修持方法是主要的。它通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打禅,只用心领意会,不用文字言传,摆脱了教条,从而达到了“见性(心性)成佛”的目的。并且,在学术思想上,从李翱的《复性书》到周敦颐的《通书》,导出了两宋专讲天人性命之学的“理学”和“陆(陆九渊)、王(王阳明)一派的“心学”,使中国哲学有了新的血液。这样一来,在禅宗流行了几百年后,在明代使其与净土宗合流。罗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信奉临济宗开始而创立了罗教。其罗教的宗旨也与临济宗一脉相承,只是加进了时代的变迁,使其面貌稍变,形式稍异。   罗清著有《苦功悟道卷》、《叹世无为卷》、《破邪显证钥匙卷》(上、下两册)、《正信除疑自在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简称“五部六册”。传其大旨,述其本源。     

罗祖五部经,又称罗祖《五部六册》,是“无为教”创教始祖“罗清”所著的五部经典。其中,第一部《苦功悟道经》,一卷一册不分品;第二部《叹事无为经》,一卷一册不分品;第三部《破邪显正钥匙经》,上下两卷分两册,二十四品;第四部《正信除疑无修正自在经》,一卷一册二十五品;第五部《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经》一卷一册,二十四品。上述五部经书,共分六册,所以简称《五部六册》,共74265字。  罗清(1442-1527明正统七年至嘉靖六年),又名因,亦名梦鸿,法名普仁。后世门徒称他为“罗祖”、“罗大士”、“无为道人”或“无为教主”。该经是罗清口述,由其弟子福恩和福报二人笔录整理而成。  罗清自幼聪慧好学,家境贫寒,幼时即失去双亲,14岁戍边。罗清在青少年时期就饱尝了人生艰辛,在精神和肉体困苦不堪之际,常思灵魂解脱之道。退伍后,遍访佛法,先拜禅宗,临济宗中、宝月和尚、无静禅师等为师,学习佛法。他精通《金刚经》,13年后悟道,创“无为教”,后被诬下狱。在囚禁期间,写成《罗祖五部经》。《罗祖五部经》写成后,罗清把该经进呈明武宗朱厚熙,武宗大喜,故罗清蒙幸获释,并被明武宗封为“无为宗师”。其经奉诏颁行天下。由于无为教迅速在下层劳动群众中传播,成为一种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武器。万历四十四年,无为教被朝庭禁止。有关罗清的故事很多,清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卷七起首就有《罗祖》故事一则,可见罗清影响之大。  罗教在明末影响极大,其《五部六册》经典,在中国大多佛教禅宗寺院,多有诵读。到了近代,该经首先为日本人所重视。后来,郑振铎先生也十分重视《五部六册》经典,自行收藏了一些。但经他考察日本所藏的版本目录,以及自己所藏部分,皆无一套完整的《五部六册》经典。  上世纪末,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徐小跃博士的《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对《五部六册》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研究。其中,就其版本一项,列出了日本及国内各图书收藏单位,所藏《五部六册》的各册年代情况。没有一家单位,存有完整、成系列的《五部六册》。而目前市场出现的,大都是以其中零种为单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