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子vs伽椰子西瓜影音:华裔少年吸毒的预警信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21:01
华裔少年吸毒的预警信号作者:刘阳 原创   摘要:与欧洲一些国家相比,美国的吸毒情况似乎并不太糟。例如,英国17—34岁的青年人中,每7个就有1个吸毒;在被同性恋者视为乐园的荷兰,吸毒、卖淫和同性恋婚姻都是法律许可的。

     与欧洲一些国家相比,美国的吸毒情况似乎并不太糟。例如,英国17—34岁的青年人中,每7个就有1个吸毒;在被同性恋者视为乐园的荷兰,吸毒、卖淫和同性恋婚姻都是法律许可的。吸毒已经不同程度地成为发达国家的一种亚文化现象。许多华裔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作为新移民,从前现代社会一下子来到后现代国家,对此茫然无知,缺乏免疫力。

    写于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小说中的国家为了管理公民、维持他们的幸福感,统一发放一种叫“苏摩”(som a)的药物给他们服用。这一经典情节被解读为揭露出专制之恶。其实,这是作者赫胥黎的真实想法。1956年他在《知觉的门》、《天堂与地狱》两本书中,公开鼓吹服用药物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找到真理和“最佳经验”。受此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摇滚乐和嬉皮士,都离不开迷幻药的刺激。

    启蒙运动以来,人高举自身的价值,自信满满地替天行道、君临世界,却接连遭遇两次大战的打击、冷战格局的压抑。人们对理性深刻绝望,认为人生根本全无意义,却又不肯回到接纳人的罪性以及对自我的谦卑认识中,企图骄傲地自救:转而进入非理性世界寻找“圆满的体验”,弥合生存的分裂。他们真诚地梦想,如果人人吸食迷幻药,现代文明的各种问题就会解决了,因此有人严肃建议在城市饮水系统中投放药物。吸毒在当时是有理想的青年的行为,因为他们对现实极度不满。

    直到70年代,在吸毒后的丑态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因此丧生的几起事件刺激下,人们清醒了一些。但毒品已被引狼入室,今天的吸毒者年龄越来越小,头上不再有理想的光环,只不过是在逃避现实。

    美国思想家薛华在《前车可鉴》中对此做出了梳理。了解这一背景,可以帮助中国读者清楚地看到,毒品进入现代社会是被人性根深蒂固的问题呼唤而来。

    在对华裔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为了逃避父母的压力。中国父母一味强调成绩、特长、名校而忽视孩子的先天素质和爱好,结果导致双方的关系紧张。一些孩子在精神压力下选择抽烟、酗酒、吸毒来自我发泄。其背后是两代人价值观的差异: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其生活经验主要来自中国,要成功要奋斗,在专业上、人际关系上的竞争意识极强;而在美国长大的孩子们则很容易就接受了“享受生活”的状态。许多父母移民美国是为了让孩子不受国内应试教育之苦,可等到落脚安家之后,却又逼着孩子在美国出人头地。

    另一类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父母想占尽中美两国的好处:把孩子安顿在美国,扔下一张银行卡就回去挣钱了。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辛苦,他们说为了孩子,但第一个被舍弃的却是孩子,许多这样的孩子都受到吸毒的诱惑。

    当孩子吸毒被发现,父母的反应同样具有中国特色——— 怒骂、责打、检讨、签保证书、限制人身自由等等。与偶然好奇尝试不同,真正吸毒成瘾的青少年往往有深层问题,涉及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孩子是这些环节中最脆弱的一环,因此最先露出破口,这其实是围绕他们的小世界即将沦陷的预警信号。当问题暴露时,父母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做孩子的法官。
    毕德生在《清晨的甘露》中的提醒,值得中国的父母常常思考:可悲的是在儿童期,需要父母以教导者和榜样的角色出现为孩子建立价值观时,他们却以照顾者的角色出现,只是满足孩子的生活所需;而等孩子长到青少年期,父母要成为守望和引导者,让充满叛逆的孩子自行走过以进入成年,父母又变得非常紧张而成为强势的干预者。

    反映在家庭关系中的文化更新问题,与人们在哪个国家生活关系不大,僵化的自我与对物质世界的热衷,在新环境里起到的负面作用有时后果更严重。(作者系南风窗杂志前常务副总编,现在美国普度大学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