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旅游团:南京发现明朝锦衣卫墓 墓主人或为徐达后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5:47



考古人员正在挖掘的双室墓穴。 李海勇 摄



手持绣春刀,身穿飞鱼服是锦衣卫的两大标志。虚拟合成图

    新华网南京4月19日电(记者蒋芳)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近日在南京林业大学附近发现一座明朝双室墓,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叙及其妻周氏之合葬墓。考古专家初步分析认为,该墓靠近徐达家族墓,且明朝锦衣卫身份尊贵,因此不排除墓主人是徐达后人的可能性。

    据考古人员介绍,首先发掘的左边墓室发现了一块墓志,上面用篆体字刻着: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妻恭人周氏之墓。由于明代四品官员的妻子才能称为“恭人”,因此可以推断这座古墓的男主人徐叙是锦衣卫的四品官员。尽管如此,该墓并不像其他贵族墓一般大气高贵,仅是两个占地五六平方米用青砖砌成的简单双室墓。

    专家分析,明代锦衣卫身份特殊,往往是皇帝直系亲属、世家子弟或是亲信。徐叙及周氏墓所在之处靠近明代开国猛将徐达的家族墓,考古人员在这一带已经陆续发现了徐达两个后人的墓葬,因此,不排除这位锦衣卫徐叙是徐达后人的可能性。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龙门客栈》、《侠女》到90年代的《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再到2010年的《锦衣卫》,香港武侠总爱围绕着明朝锦衣卫那些事儿拍个不停。锦衣卫这个当时的秘密情报部门,脱离于正常的行政、军事体系之外,所以才引起更多人关注。昨天下午,在南京市林业大学一处正在开挖中的锦衣卫墓穴,更是勾起了不少观者好奇。

  昨天下午,记者接到读者报料,反映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一处施工工地,工人在平整地基时挖掘机一铲下去掘出了一个锦衣卫墓穴。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南京林业大学,发现这处工地位于南林大一片叫南大山的山洼里,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已在现场指挥工人清理这处被施工挖出的明代古墓。记者发现这座被挖掘机揭开墓室的古墓,并不像一般王侯贵族的墓族那样大气高贵,仅是两个占地仅有五六平方米用青砖砌成的简单双室墓,其中一个墓穴上面的几块青石板已被揭开,墓室内堆满的淤土正由工人清理出来。

  据现场负责指导挖掘工作的考古人员许志强介绍,这座古墓其实是前天下午5点左右,工地工人平整土地时发现的,随后工地负责人上报学校领导,然后通知了考古部门,昨天上午,考古人员赶到后,发现两座墓穴都有明显被盗痕迹,其中一个挖掘一空的墓穴内没有文物出土,就连原本的棺木也因氧化已经完全变成锈土。

  许志强还告诉记者,现在这座古墓的发掘最有价值的,就是已经被打开的两块1平方左右的正方形合字墓碑,还有两块箍在一起尚未开封的文字朝内的合字墓碑,目前已经打开的墓碑,其中一块表明这是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君叙妻周氏之墓,而另一块碑刻上介绍了锦衣卫许妻周氏的生平和病死原因。

  “由于碑刻证明这里埋着一位明代锦衣卫的妻子,加上墓穴双室,估计另外一个墓穴和墓碑打开后,应该葬着明代一个锦衣卫。过去这儿发现过明代锦衣卫的碑刻,但多数都残缺不全,这次发现的碑刻基本没有损毁,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许志强兴奋地说。 明代锦衣卫佥事是个什么官?

  虽为副职,但权力不小

  昨晚,记者采访了原江苏省社科院明史专家季士家。季士家表示,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指挥佥事属于一个副职,但是权力同样不小。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下有副职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一个顿号,基本上把锦衣卫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至于“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也是它为什么能为人们牢牢记住的原因。

  锦衣卫为何这么“牛”?

  是皇帝的“私人警察”

  其实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觉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于是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而东厂的发明者是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为了巩固政权,朱棣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由宦官掌领的侦缉机构——东厂。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东厂、西厂都是明朝的特务机构,他们直接听命皇帝而不受其他单位管辖,皇帝的亲信卫队亦称作“锦衣卫”,实则是东西二厂的爪牙。明史专家季士家说。(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