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饼和鸡粪怎么做肥料:北京千万元住宅一天卖完 选豪宅就像买白菜 & 监管部门被批为自身利益-放任食品企业违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18:55


每套总价至少千万元的房子,一上午就被抢光。昨天,楼市“日光”现象,又再次在广渠路15号“金茂府[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开盘现场上演。购买上千万元的住宅、转战周边城市,可见楼市调控政策对中高端楼市的影响并不大。

千万元住宅一日售罄

“基本上犹豫一下好房源就没了,这哪是在选豪宅,明明是买白菜。”昨日,广渠路15号地正式以“金茂府”的名称入市,一位购房人告诉记者,240套房源引来了近千名购房人,整个选房过程不超过两个小时,稍微晚点到的就已挑不到好户型。而另一位购房人则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开着宝马5系进去,才发现根本都不算好车。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金茂府首期共有3栋楼开盘,预售均价在每平方米48000元到51000元之间,主力户型集中在200平方米到330平方米。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便宜的一套户型,总价也在上千万元左右。而北京楼市上次出现“日光盘”,还是在“京十五条”颁布前,万科[简介 最新动态][简介最新动态]长阳半岛开盘现场,当时每套房源的总价仅仅在150万元左右。

香河楼盘挤满北京人

除了上千万元的楼盘遭哄抢外,面临限购政策,不少改善型需求也将眼光转向了北京周边城市的高端项目。周六,记者来到香河的万科北京欢庆城[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售楼处,就遇到了一批从北京来的看房团。一位看房人告诉记者,因为香河的房子价格相对便宜,190万元就能买套不错的别墅,而且买了后不算北京房产,不影响将来二套房的置业,还能兼顾投资。项目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首期的售卖情况和蓄客量看,北京人在购买人群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改善型需求渐成主力

根据亚豪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高端住宅的销售表现良好。4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产品共计销售了280套,而4万至6万元/平方米的产品共成交了158套,占高端市场份额的56.43%。改善型需求或将在第二季度渐渐成为市场的购买主力。

欢迎浏览凤凰网汽车2011上海车展专题·石家庄豪宅频现能否搅热春季楼市?·北京千万元住宅又现“日光盘”豪宅无惧调控·北京房价19个月来首降揭秘:暂停豪宅预售·“中国十大超级豪宅”何用之有?·豪宅成交减半 价格仍坚挺

国外动态

·姚明美国豪宅曝光 价值60万美金具浪漫气息·澳洲豪宅向江浙沪地区展开推销

监管部门被批为求多次罚款放任食品企业违规

2011年04月18日22:04新华网我要评论(261)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王海鹰、刘元旭、朱立毅、俞丽虹)“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把好“入口”安全关该有哪些突破?

监管“马后炮”: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食品安全的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何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现?

随着上海盛禄食品公司非法使用色素生产“染色”馒头的曝光,相关部门迅速进行了查处。然而,疑问却并未随着调查结果公布而消除。一个馒头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终上到百姓餐桌,需要过企业内控、质监、工商等诸多关口,但遗憾的是,除了经营者“黑心”外,安全监管防线“集体失守”。

记者梳理发现,从近期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其中暴露出的“马后炮”监管,并不少见。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从当年3月起三鹿集团、有关部门就陆续接到消费者反映,在前期长达四五个月时间内,各级检测机构先后多次对三鹿奶粉进行检验,“均未发现问题”。直到9月被媒体曝光后,地方政府和企业才开始“彻查”。

2010年底的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事件”中,当地的假葡萄酒业存在多年,形成了“造假一条龙”,甚至带火了当地的酒精、食品添加剂及制作假冒名牌葡萄酒标签厂家,而当地的监管部门竟“浑然不觉”。直到被曝光,才开始“迅即”介入……

在疑云未散的“瘦肉精”事件中,有关部门排查后对外界称,确认的“瘦肉精”阳性生猪主要集中在河南济源周边四县市。而“巧合”的是,媒体所曝光的,也是这四县市。“搞调查的媒体掌握得这么准?没被曝光的就全都让人放心吗?”采访中,一些百姓仍心存疑虑。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共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40多万个,人手相对较少,快速和常规检测能力不够完善。“监管难度大,但这并不能成为监管缺位的‘挡箭牌’!”山东大学社会问题研究专家马广海教授认为,作为百姓食品安全“把关人”,少数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得过且过,曝出来就查,曝不出来就算,这样食品安全事件焉能不发生?

以利定取舍:“执法为民”还是“执法为利”

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瘦肉精”事件中,曝出“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的尴尬,更有甚者,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之脑后。

毋庸讳言,虽然近几年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经费需求还有很大缺口。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

山东某县质监局一位食品审查员曾多次向记者反映基层监管问题:“现在的财政供养机制不是很顺,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所有人的工资福利就从收费、罚款中出,这样的监管能没漏洞吗?如果说之前曝出的上海出租车运营是‘钓鱼执法’,我们现在就变成了‘养鱼执法’,每天的工作目标就是想着如何完成‘创收’任务。”

罚款的目的本来是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基层监管人员那里,罚款竟然“生财有道”。

这位食品审查员举例说,执法中即使发现造假也不能罚死,罚太狠了,下年找谁收钱去?本来罚10万元的现在罚1万,企业交了“保护费”,焉有不放之理?这样的怪象下,监管人员快与违规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了。

据了解,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浙江一名基层监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有的年份几个月可以不干活,因为“前期努力”,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创收”任务。

记者在“质量技术监督人士的网络家园”“中国质量热讯”网上看到,有些帖子说“我们的工资来源于企业的违法所得”,“只要给了钱,立马变成甜瓜脸。能否吃上饭比有没有面子重要些”。

此外,来自一些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削弱了监管力度。一位地方质监部门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政府头等大事是发展经济,监管部门如果只是管管小企业、打打苍蝇还无所谓,要是对于地方“有重要贡献”的食品企业、行业“铁面无私”,领导就会找你“谈话”。

问责需到位:严防“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一些专家指出,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虽然部分人员确实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但法律法规对于如何判定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缺乏明确界定。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监管部门“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肇事者,但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失职却易被忽视。“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监管部门也不能免责。”马广海说。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的今天,食品安全监管一旦不及时,极易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所以强化监管是重要的突破口。”舆情问题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陈月生等专家认为,应从问责“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现象入手,铁腕查处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执法腐败、部门牟利等行为。

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食品安全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仍需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健全完善,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实现全程无缝监管。食品行业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监管力量分散,必须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我们常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九龙治水’,为什么?这在经济学上存在着‘搭便车’的尴尬。”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锫说,食品的监管部门众多,每个监管环节都会认为,我这里没管住,自然会有别人来管;反过来,如果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管,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反让其他部门“搭便车”,破除这种职权交叉的体制势在必行。

强化信息收集,建立群众举报奖励机制。专家建议,按照查获情况重奖举报者,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让不良分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无藏身之地,从而净化食品市场。

加强基层监管部门人力、设备和经费保障力度,让罚款与部门利益脱钩,严禁罚款返还、变相“坐收坐支”。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工作。绝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在基层,也解决在基层,黄锫建议将地方政府是否建立了工作责任制、经费保障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和问责的重点。


北京千万元住宅一天卖完 选豪宅就像买白菜 & 监管部门被批为自身利益-放任食品企业违规 食品监管部门执法为利:被批为求多次罚款放任食品企业违规 监管部门被批为求多次罚款放任食品企业违规--时政--人民网 监管部门被批为求多次罚款放任食品企业违规 北京千万元住宅一日售罄 选豪宅就像买白菜 北京千万元住宅一日售罄 选豪宅就像买白菜 北京千万元住宅一日售罄 选豪宅就像买白菜2011年04月19日 08:21 食品监管部门被指为罚款放任企业违法 食品监管部门被指为罚款放任企业违法 食品监管部门被指养鱼执法 为罚款放任企业违法 食品监管部门被指养鱼执法 为罚款放任企业违法 食品监管部门被指为罚款放任企业违法_ 食品监管部门被指养鱼执法 为罚款放任企业违法-[中财网] [原创] 食品企业犯罪的背后是监管部门失职-搜狐社区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监管部门被批为利执法 监管部门为肯德基“正名”让人一声叹息 ◎刘嘉玲梁朝伟购千万元豪宅媲美宫殿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监管部门被曝“为利执法”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 监管部门被曝“为利执法” 投行内部违规PE投资增多 监管部门拟全面监控 平安资管证实遭监管部门调查 或涉嫌股票违规交易 调查称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创收“养鱼执法” 调查称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创收“养鱼执法” 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监管部门为利执法“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