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制作机:《善知者巧》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6:22:06

 

1

我在路上走,偶尔便有一阵顺风而来的淡淡的炊烟气息。

夜幕已经徐徐地降落下来,这个春末的天空也随之显出苍茫与暗淡。街灯、霓虹,还有,那从万家灯盏里透过来的光,节奏般一点一点地点燃闪烁,象剪影里缕空出来的灯红,渐渐地勾画出了这座小城的脸。白日里,那些以虚饰的成分在努力表达一种与虚构化和理想化有关的故事,总有力不从心和筋疲力尽的感觉。只有到了这样的时候,身心才会趋向舒展,流淌的血液不再火旺焦躁,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把那层虚饰的成分卸去,以最大的可能还璞到本色上来,此时,温馨的情节自然就多了。

华灯初上的时候,让人温暖、陶醉。

因了佛法的机缘,我应约而往一个聚会。穿过了几条街道,便望见了掩映在夜色灯岚处的“善巧素食馆”,小家碧玉般的感觉让人倍感亲切。灯影纷繁,错觉恍惚,前方象是有一股清雅的静谧的芬芳在流淌着,嗅了嗅,嗯,是一股关于佛的味道。走进里面,灯火辉煌,中式古典与现代简约相结合所显现出的雅致清新以及无处不再的亲佛风格,让人很容易就想象出主人也应该具有这样的一种气质。

大厅背景处悬挂一幅书法——“善知者巧”。原来素食馆真名“善巧”的出处来自于此。主人迎了过来,我盯着书法沁心地笑。

主人说:“‘善巧’出自于佛家的词汇,善良巧妙之方便名善巧。经书上说,称顺机宜,也名善巧。还有说,旧译以方便并为善权,唐三藏翻译为善巧。《大方便善巧方便经》卷一有云:‘所谓一切智心、回向心。善男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进而,在佛学大词典中又对善巧引申开来作了解释——何为‘十善巧’。”佛法无处不在地涵蕴着深邃的哲理,理解起来往往是若临深渊又觉近在眼前,或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果然是高深莫测。

看来单从这取名的考究,就见出主人以及这一群体在佛学上的造诣。此时此刻,在这种清新淡雅与从容不迫的氛围中,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善巧。此前,总以为人只有具备大才情,才会真性情,然而,今天在我看来具足善巧方便才是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在于懂得如何处理大得大失,如何面对着变幻却依旧从容不迫,如何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后人生如梦终得醒时的彻悟,而这只有在善知后才所得的真性情,它表现为豁达的人生,是一种超脱的境界。这样理解,善知善巧化开理解就是脱离内心矛盾与痛苦达到快乐和智慧的彼岸吧。

来之前,我正读过一篇记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再造佛门的故事,彼此触动很深。法师接手住持北京龙泉寺时,佛寺只是一个辽代的遗址,残败凋敝。他发愿要在平地里建起佛庙来,一切只能从零做起,可见的困难。曾经一度艰辛窘迫到只剩两块钱。最终只好亲自出面向原要给他常住的广化寺捐助的一位企业家寻求帮助。这位企业家本身也是一位居士,在实地查看后,回头连自己的公司都不要了,跟着学诚一起上山盖庙去了。后来这位企业家居士这样说:“学佛了,放下事业,抛家舍子,上山做常住,生命的方向和内涵就会彻底地改变。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加持、拉拔和棒喝,我们生命的方向大多只会在原地上转圈,低水平地重复。”

多么富有哲理与觉悟的一句话啊!善知,它改变了一个人,缔造了一个人纯净的内心世界。这句话的水平和层次之高也只有在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质变,人生境界变得豁达的时候才有可能收获到的彻悟。个中滋味,是否是他已经感悟到了人生的无常与向度的最终蹉跎,是否是他厌倦了商场的尔虞我诈与官场的处心积虑、勾心斗角?想一想,这是一位将一家高科技企业做到获得上市批准的成功人士啊,而这一切的取舍之间只在于佛法的善知识。

学诚法师说:“佛教认为只要你想去干的事情,都能干成,佛法是不可思议的。”善知善巧,是不可思议的,愈发地喜欢这个佛家词汇。

选择在一个雕有大幅“大悲咒”的餐厅里就坐,头顶着温暖色调的灯火,身心愉悦渐渐得到释放。很多事情,只要用心地稍作改变,原本单调的方式或事物就有了不同的样式与理解,就如这里的素食,每一盘上来,我都觉得是一件艺术品,欣赏之余再举筷品尝,可口精致,浓淡相宜,总让人不禁啧啧称赞。话题自然而然就会有所设定地展开:关于素食,关于佛教。主人侃侃而谈:

“从科学角度讲,素食是最为营养的。因蔬菜中含有淀粉质、脂肪质、蛋白质、矿质、……,对身体有很大的滋养。再者,淡中滋味长,性静菜根香。百味错综,能善分别而不贪;粗茶淡饭,甘之如饴而不嫌,巧之使然,‘善巧素食’应运而生。”

我知道,从养生的角度讲,素食自古有之,古时的人就说,人不应该过分追求浓烈的厚味饮食,而“平易恬淡”才是养生的基本原则。那种觥筹交错大快朵颐的痛快之后多半伴随着各种病痛的产生,切身的体验导致意识的苏醒,素食养生才最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和思想的洁净。

她又言:“这家小巧的素食馆算也是闹市中取静,不与闹市争锋,素修半响宁静,在这人来人往的喧嚣地段,为素食者营造出一份难得的恬淡与清静,暂时抛弃心中欲念,在这片难得的宁静中享受无酒无肉的素食大餐,也算是对自我的一种净化与醒悟吧。这也是我们致力于素食的宗旨。”灯火下,她的脸颊映满了红光,显得神采奕奕,笑意浓时,一副佛法相若隐若现,都说由内而外、相由心生,那么,这也应该是她长久以来以佛法供养心灵所获得的后天福报吧!

这就是明心见性,是真正的善知者巧。

此时我感觉到,素食所释放出来的清淡与她那种舒缓淡雅的言说颇为相得益彰。不知是岁月的增长,还是历经世俗沧桑后内心在渐渐蜕变,如今,工作之时不得以外,那么,之余我更喜欢与那些从容淡定的人一起言说,彼此气定神闲地诉说,从容地谛听,不要那么多的诳言妄语,不须太多的豪情表白。言谈中,我了解到素食馆在经营素食的同时也不忘佛法的传播,比如,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五,为佛教信众们提供一些免费的素食餐饮,比如,免费向顾客赠送有关佛教的光盘和书籍,等等。

她继续在言说,还是那种很清淡的口气:“素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渐渐汉化而提倡的。我们致力于弘扬禅宗关于素食的戒律,只要在餐馆内,任何一个人包括厨师在内都必须严格遵循素食的禁忌,真真实实地体现素食的意义。”

在我看来,茹素所涵含的远不止是一种饮食方式和禅宗戒律,它是一种文化,表面上,它在告诉人们以茹素的方式来培养心性的清淡与寡欲,让人体会关于知足常乐的道理。进而,去感受里面所渗透着哲学理念,这种理念是在表达人性的慈悲情怀与众生的和谐平等。在这个角度理解素食文化,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高雅美丽与富有人性的情调,仔细地,你象在品味一朵娇艳的花——从禅宗内在所弥漫出来的馨香,很自然的你就理解到其中的内涵。素食在伦理道德上是慈悲——爱护众生。那么这样说,传播素食就是传播佛法。佛家人士曾经讲过:我希望佛教能够传到世界,更希望素食运动能够普及全球,由世界人之素养,无形中佛教的精神遍及于世界,因为素食的普及就是佛教的普及,佛教的健康亦是人类的健康。

 

2

停下笔来,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这是个深静的晚春夜晚,外面飘散着纷繁的细雨。静静地谛听,远处还是传来一片清清浅浅的蛙声。走出门去,我闻到了浓浓的乡村气息,还有一股清凉的蜜柚花香在淡淡地飘逸。农历三月十四,这个柔美的晚春时节,终于盼来了春雨的断续断续,深夜的幽润潮湿氤氲而来,如果没有雨,我还会看见天边有一弯浅月在悬挂,一定更有几分韵味。

继续走了走,雨愈来愈是缥缈,远处已是朦朦胧胧,在一座土地公庙前停了下来,里面烛光犹在闪烁,定了定,不禁又想起了那间名叫“善巧”的素食馆,又想起了佛家这个词汇——善知者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