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的果蔬冷饮功能:k线模式判断的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46:09

k线模式判断的因素

 

在即日操盘中,k线是一个怎样的模式是指导做盘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方法,那么其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当天均价与收盘价的价差是必须弄明白的,也为是否持仓提供一个依据和理由。所以全面考察当天k线的形成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作为一种尝试,当你对行情因素考虑得越多,或许你就越明白期货价格走势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情。就可以针对不同的k线形态做出不同的操盘方法。不至于盲目去追涨杀跌。 

一,k线模式形成大体所处的形态中的位置  
     1,期货价格最近形态中的位置,即上涨中,下跌中,还是回调中,还是在反弹中;  
     2,外盘引领做出判断;  
     3,重要整数价位关口;  
     4,习惯的价位位置;  
    二,判断开盘价的一般依据:  
     1,外盘涨跌的幅度空间;  
     2,国内品种多空人气转换;  
     3,整数关口的压力或支撑;  
     4,均线系统中的重要压力和支撑位;  
     5,电子盘的引领;  
     6,庄家习惯的技术点位;  
    三,最高价的判断 
       在下跌趋势里,调整的行情里去找,而在上升或反弹过程中忌讳的。  
     1,外盘涨跌的幅度,  
     2,可能就是开盘价;  
     3,均线的压力线价位;  
     4,形态中的高点。(可能是反转卖出的好点位)  
    四,最低价的判断  
        在上升趋势里,反弹行情里找,而在下跌或调整行情中别去自作聪明。  
     1,外盘涨跌幅度;  
     2,多空人气值;  
     3,均线的支撑价位,  
     4,整数关口的支撑;  
     5,形态中的低点(可能是做多的反转价位)       
     6,开盘价;  
    五,收盘价的判断  
     1,当天分时均线价;  
     2,电子盘引领的涨跌幅价;  
     3,人气带动;  
     4,关口或习惯价位;  
    六,动能态势的判别  
     1,上涨趋势里,外盘低开少追空;以买为主,外盘高开,或少量追多,或回调后买进为主;     
     2,下跌趋势里,外盘高开少追多。以卖为主,外盘低开,或少量追空,或反弹后再卖出为主;     
     3,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不管三天的涨,或三天的回调,不管三天的跌,或三天的反弹后,在基本面没有根本的改变前,小心翼翼多点反向思维!  
     4,在下跌的趋势或调整中,当天如果期价在下跌的幅度空间里刚好探到整数关口或重要的10日、20日均线,则关口和均线价位会成为暂时的支撑价位,此时是反弹买入的好点位;后几天一旦某一天开盘跳空向下突破该整数关口或均线,则关口和均线价位就会变成阻力价位,是做空的好点位。  
     5,在上涨的趋势或反弹中,当天如果期价在上的幅度空间里刚好探到整数关口或重要的10日、20日均线,则关口和均线价位会成为暂时的阻力价位,此时是回落卖出的好点位;后几天一旦某一天开盘跳空向上突破该整数关口或均线,则关口和均线价位就会变成支撑价位,是做多的好点位。

--------------------------------------------------------

K线分布范围的伸缩性质

                                      

市面上有许多研究K线结构理论的书,归纳起来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就是K线的「重叠区」和「非重叠区」之间的分布法则。 这些「重叠」和「非重叠」的K线分布,造成了行情版图的收敛和延伸。 了解这些基本的K线观念,对于预测行情的趋势和幅度很有帮助。

让我们以18天和54天的周期来观察K线群组的结构。 每根K线的振幅就是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价差,这个「价差振幅」大部分都会落在某个平均振幅之内。 比方说,最近每天振幅平均都在60~90点之间,异常大的振幅为130~190点,异常小的振幅为30~40点。 实际应用上,我们可以根据平均振幅预测每天高低价格。 例如,今天开盘6500,而最近的每日平均振幅是70点,则我们可以预测今天的高低价范围大约在6570和6430之间;异常大的价差范围就是6650~6350;异常小的价差范围就是6540~6460。 然后继续观察当天价位分布所产生的崭新平均值,再把这个崭新的「观察平均值」加减过去的「平均振幅」,或异常大小振幅,就可以不断地「即时修正」当天预测的价位分布范围。

既然个别K线的振幅分布,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价位将分布在某个平均值范围之内,那么把18天和54天K线的振幅加起来的总长度,应该也是分布在某个「平均范围的总值」。 但是,实际上从市场观察的18天或54天总振幅,却不会等于这个「平均范围的总值」,原因就是,K线之间的排列出现了「重叠」或「非重叠」现象,使得平均总振幅值,因为K线的重叠而收敛,或者因为K线的「跳空」而延伸。 换句话说,任意取样N个K线把它们的长度加总起来,跟实际上N天价位分布范围的总值做比较,就能够了解:若实际价位分布延伸,则比较偏向于有趋势行情,若实际价位分布收敛,则比较偏向于盘整行情。 由此观之,「重叠」与「非重叠」的现象,关系着行情的未来发展。 就巨观结构而言,K线是否彼此重叠,以及这些「重叠区间」占「非重叠区间」的比例,是一项很重要的观察重点。

就微观结构而言,K线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就是转折点。 换言之,K线的振福就是高低转折点的距离。 K线「重叠的部分」表示高低转折点之间的距离拉近,「非重叠的部分」表示转折点之间的距离拉远。 转折点距离的远近,清楚地表达了转折点出现的频率:转折点的距离拉近,表示转折出现的频率升高,结构上看起来应该属于盘整型态;转折点距离拉远,表示转折出现频率降低,应该属于有趋势的结构。 此外,我们发现,K线重叠的部份将发展成为未来价位分布的对称中心;因为重叠区间会随着时间消逝而逐渐收敛,犹如其中有一股力量将价位往重叠中心收敛,所以可以称呼重叠区间的中心为「吸子」(attractor)。 换另一个观点言之,这个「吸子」造成价位的重叠,收敛了价位分布的范围,使得行情呈现盘整状态。 最重要的是,重叠区间的「吸子」可以变成整个盘整区间的对称中心,使得价位分布往这个对称中心收敛。

非重叠区间就是趋势的延伸。 价位脱离重叠区间往非重叠区间渗透,造成行情的不稳定,也因而出现了趋势。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行情的延伸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新的分布范围,显而易见地,新旧分布范围之间一定有价差存在,也就是说,在新旧对称中心之间,发生了漂流(drift )现象,而使得其间的价差产生移动(shift)。 这种价差移动现象就是趋势的延伸。 通常趋势的延伸都会从「跳空」或K线的「重叠比例降低」之现象所引发。 产生这种趋势延伸现象的区间,其中似乎有一股力量把价位往「非重叠区间」排斥,所以可以称呼这个「非重叠区间」所存在着的推挤力量为「排子」(repeler)。

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排子」本身将发展成为未来价位分布范围的「对称中心」。 也就是说,在K线出现「跳空」或「脱离重叠区间」之后,崭新出现的K线,将陆续以「排子」为中心,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分布范围。 换句话说,「未来新的价位分布范围」很有可能就是,对于「原先价位分布范围」的某种比例伸缩而已。 所以说,深入了解K线分布范围的「伸缩性质」,以及「吸子」和「排子」对于K线分布所造成的伸缩功能,将有助于提升预测未来「趋势」和「振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