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背后剧情分集介绍:揭秘武则天長壽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9:20
揭秘武则天母女共用男宠 专家称实为"间谍"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日前,一本名为《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的书出版,此书对武则天的私生活做了细致而另类的研究,介绍了武则天与她的几位花样男宠间鲜为人知的内幕。

    大爆猛料 

    揭秘1:

    第一个男宠曾是“花和尚”

    在《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中提到,太宗皇帝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书中记载,武则天与冯小宝在井台邂逅,冯小宝怜香惜玉,经常帮武则天到井中打水,你来我往,二人就熟悉了。冯小宝爱吃肉,经常打山鸡送给武则天吃。武则天也经常借井边打水之名,与冯小宝幽会。在武则天回宫之后,还经常暗中与冯小宝来往。直到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在后宫广纳男宠,知己冯小宝就是她第一个男宠,武则天任命他为侍从。

    揭秘2:

    武则天母女共用一个男宠

    冯小宝入宫后,与武则天幽会十分不便,因为他不是士族出身,武则天就想方设法改变冯小宝的身份,赐他姓薛,改名叫薛怀义。不光如此,武则天还让他与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薛绍联宗,让薛绍称他为叔父,这就大大抬高了薛怀义的地位。但是得宠的薛怀义并不忠心于武则天。据书中爆料,薛怀义在外面包养了很多情人,还生育了十几个子女,其中最大的情人正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薛怀义成了武则天母女共用的男宠。此后,薛怀义气焰十分嚣张,还借机打压武则天的其他男宠。最终薛怀义落得个“乱棍打死”的下场。

    揭秘3:

    太平公主为她引荐两兄弟

    薛怀义死后,太平公主见武则天暂时没有特别宠幸的人,便主动将自己的情人张昌宗兄弟二人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见了二张兄弟后,喜形于色,相当满意,立刻把兄弟二人一起纳为男宠。二张得宠后,还得了官运,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之后还屡屡加官,一时权倾朝野。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二张兄弟还在宫中比赛豪奢和残暴,嚣张至极。 

     史学家说

    《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

    男宠是女儿安排的“间谍”

    记者就书中爆料内容采访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著名唐史专家孟宪实。孟宪实笑说:“武则天确实有很多男宠,历史上也有过相关记载,也有很多历史学家批判过武则天过度荒淫,但我认为不能这么定论,在我看来武则天不过多了几个男朋友而已,不足为奇,更不能说她荒淫。”

    孟宪实还认为,太平公主之所以要给武则天推荐男宠,一方面是为了讨母亲欢心,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为了在武则天身边安插自己的“眼线”,这些男宠在一定意义上带有“间谍”的性质,他们要定期向太平公主汇报武则天身边最新的情况。 

 

风流女皇武则天竟然用俊美男宠保持青春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而且是一个活了81岁的长寿女皇,这里不论她的政治业绩,只讲讲她在养生保健上的独到之处吧。

  武则天是非常讲究保养的人,御医们也为她的皮肤护理开出了很多美容秘方,有两个很有名的美容秘方是武则天常用的。一个是“益母草泽面方”,这个方子收录在苏敬编辑的《新修本草》中,后来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有所收录,后世的医书中也曾经收录并改名为

  “神仙玉女粉”,到明代李时珍时,在《本草纲目》中又恢复原名收录。益母草是妇科的良药,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有治疗肤色黑、祛除面部斑点和皱纹等功效;经常使用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益母草泽面方具体的做法是,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采集根苗全具的益母草,采集的益母草上不能带一点土,否则就没有效果。将采来的益母草晒干,粉碎后过细罗,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调和成鸡蛋大小的团药,晒干,然后用黄泥土制成炉子,炉子四边各开一个小孔,炉上层和下层放入炭火,两层间放置药丸,点火烧制。大火烧一顿饭时间,改用文火慢慢煨制24小时,中间不能灭火,最后炼出的上等药丸应该是药色洁白细腻的。药丸一般制好取出后要凉透,放入瓷钵中,用玉锤(或鹿角锤)研粉,过细罗,再研,如此反复,粉越细越好。接着将玉粉或鹿角粉掺入药内,然后将药放入瓷瓶密闭,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制作这种药丸非常讲究,包括采药的时间、药材的品色、制药过程中的火候等等,如果做不好,药丸变黑、变黄,都会失去功效;制作这些药丸的主药、药童,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才可能制作成功。王焘在注解中说:刚开始用这个药洗面,会觉得手开始变得润滑,脸上也有了光泽,以后逐渐会面生血色,脸色红润,如果长年使用,四五十岁的妇人,看上去也会像十五六岁的女子一样年轻。武则天八十岁的时候,还能保持秀美的容貌,看来跟她经常使用这个美容秘方不无关系。

  另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收录在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面脂作为养颜美容用品,在唐代很为流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面膜,有别于今天的是,那时候的面膜都是用天然的药材制成的。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加猪油炼成的。制作方法也很复杂,药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为面脂。葳蕤、瓜蒌、猪油有滋阴润肤的功效,细辛、白附子、辛夷可以祛风通窍,黄芪可益气补肾,川芎、木蓝皮能活血保湿。所以这个面膜用后可以光洁皮肤、祛皱保湿,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武则天养面首之事,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从古代房室养生的角度来看,如果和谐有节,一样也可以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武则天长寿的原因。武则天宠爱的几个年轻面首中,还有一个是她的御医,名叫沈南,此人长得年轻俊美,又会医术,所以在武则天面前也很受宠。他还说,武则天血气衰弱,通过药石来补气是很难的,应该采取元阳方法,阴阳合才会令血气充足,对于武则天养面首从医学角度加以支持,这令武则天非常高兴。沈南的医术不见得有多高明,不过因为侍奉了女皇而出名,在御医史上也是一桩奇事。

 

食色性也 看狄仁杰如何让武则天戒色的(图)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好色是人的天性,男人如此,所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千古佳句,女人亦如此,因而今天的成语词典里多了一条“看杀卫王玠”。论好色的本事,历史上因此出名的女人比比皆是,比如南北朝的山阴公主一次就向她的皇帝大哥要了三十个男宠,著名的贾南风更是玩一个杀一个,不过最受人们厌恶的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但武则天有她的伟大之处,作为一个敢做敢为的女强人,她实实在在把自己当皇帝看,把自己当成龙,而不是凤。她对男人的宠幸是正大光明的,而且学着男性皇帝们的做法,比如把自己的后宫制度化,设立名为“控鹤府”的机构,大量圈养貌美的男人和轻薄的文人。一时间,男人涂脂抹粉,邀宠吃醋,陪女皇玩榕蒲戏或说笑话,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其实比起历史上的许多男性皇帝,武则天的后宫已经是很小了,而且她也没有因为享乐抛弃了黎民苍生,国家还是被她治理得井井有条。对于自己的后宫,武则天虽然溺爱,但并不放纵,再加上她本人以严狠出名,所以当时的满朝文武很少有人对此加以劝谏。然而事情到了后来,控鹤府在最高长官张易之的精心打理下,男宠日益增多,服务内容从单一的提供“男性温存”,逐渐增加了曲宴供奉。泡在美男堆里的武则天虽然已处七十多的古稀之年,但经不住诱惑,经常在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和诸武的陪侍下,通宵筵宴。长此以往,她的身体肯定是受不了,但是大臣们知道,谁劝谁倒霉,因为这是在逼皇帝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一不留神,进天牢算是轻的。

    就在其他大臣们沉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狄人杰出场了,不过话说回来,满朝文武也只有他出场才会有效果。很多电视剧里都描述狄人杰与武则天的关系如何如何非比寻常,《护国良相》里更是把二人写成了人前玩笑打趣的朋友,这些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多少符合史实。公元700年狄人杰去世时,武则天令朝廷哀悼三天,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说朝廷没人了,足见她对狄人杰的倚重和信任。

    说起来,狄人杰和武则天还是老乡,都是山西人,前者在并州(今天的太原),后者在文水,两地相距不算太远。不过狄人杰成为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不是因为二人的同乡关系,而是因为他的卓越才干和刚直不阿的性格。唐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大理丞是专管司法的官职,狄人杰一到任就展示出了惊人的断案能力,短短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牵扯到的人多达17000,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大神探。而且他正直清廉的作人风格,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称颂。这时的唐高宗已经体质变弱,不得不在背后升起一道帘子,请武则天坐在后面指挥自己。唐高宗不比父亲李世民,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欠缺名君风范,比如仪凤元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与和左鉴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干了一件蠢事,竟然误砍了太宗陵寝的柏树。老子的坟地被人动了,高宗自然不是一般的生气,当即命令治二人的死罪。依仗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狄仁杰上奏说二人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二人)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掌握天下人生死的皇帝不发火已经够可怕了,发火的皇帝就更可怕了。然而狄仁杰面不改色,立即开始当堂辩护:“犯言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通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知识就是力量,唐高宗在法律专家面前自然无言以对,最终,帘子后面的武则天的强势干预,高宗被迫改变了主意,赦免了二人的死罪,改为将他们流放至岭南(今广东)。几天后,狄仁杰被拔擢为侍御史。武则天还特意把他找来,夸奖道:你日前所言,令哀家深深感佩。在那样的场面敢说那样的话,勇气可嘉,值得嘉勉。

    如果说这次事件是唐高宗违心的决定,那么后来他称赞狄人杰“大丈夫”则是心甘情愿的。调露年间,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让狄仁杰负责布置路上的吃喝拉撒。当时的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另外开辟御道。狄仁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于是这条命令被废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听说后,随口赞叹:“真大丈夫矣!”

    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经过几年的准备,于公元690年,登洛阳则天门(今应天门遗址)诏告天下,改国号为“周”,称“圣神皇帝”。到她统治的后期,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试探,她终于把除皇帝之外最有权势的位置——宰相给了狄人杰。狄人杰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对百姓如此,对皇帝也是如此。看到武则天沉溺在温柔乡里,他自然有话说。不过他的话也太硬了,直接要求武则天关闭控鹤府。他说:“臣过去请撤‘控鹤监’,不在虚名而在实际,今天‘控鹤监’的名虽已除去,但二张仍在陛下左右……”对狄仁杰的指责,武则天没有大怒,反而拐弯抹角地加以解释:“我早已知道你是忠正老臣,所以把国家的重任委托给你。但这件事情你不宜过问,因为我宠幸二张,实际是为了保养身体。我过去躬奉先帝,生育过繁,血气已竭,因而病魔时相缠绕,虽然经常服食参茸之类的补剂,但效果不大。沈南璆(御医)说:‘血气之衰,非药石所能为力,只有采取元阳,以培根本,才能阴阳合而血气充足!’我原也以为这话虚妄,试行了一下,不久血气渐旺,精神渐充,这决不是骗你的,我有两个牙齿重新长出来就是证明。”

    武则天说完,还张大了嘴巴让狄仁杰看。其实张易之确实是个难得的制药师,他不光帮武则天长出了智牙,还想办法让她脱落的眉毛重新生了出来。但狄仁杰就是不依不饶,坚持说:“游养圣躬,也宜调节适度,恣情纵欲,适足贻害,希望陛下到此为止,以后不要再加添男宠了。”武则天只得服输地说:“你讲的是金玉良言,今后我一定会有所收敛的!”想想从前连自己皇帝老公都不怕的武则天,竟然在狄人杰面前没了霸气,足见女皇对他的敬重。

    不过,食色性也,武则天完全戒色是不可能的,当狄人杰去世后,年逾八旬的她生活更加堕落了,这使她丧失了对时局的敏锐,导致自己在兵变中被迫退位,结束了大周王朝。

   为什么40万人都挖不动武则天墓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陵者就有17人之多。然而时至今日,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五百吨!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盗 掘

  如此丰厚的宝藏使得乾陵吸引着职业盗墓者、封疆大吏、土匪、军阀,甚至是农民起义军,纷纷抄着铁锹、锄头前来刨上几下。从武则天躺进乾陵的一刻,梁山就没消停过。第一个光顾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这位盐贩子率领60万大军攻进长安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待土匪瘾过足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这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这个消息就是在暗示黄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侧。黄巢大喜,立即调出40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 黄巢沟”。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这位自称是书生的黄巢愚蠢之极,他根本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唐朝皇帝故意将修建产生的碎石埋在离墓道口300多米远的地方。也就是说,他挖错了方向。

  向乾陵伸出罪恶之手的第二个人是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但他的理想在此破灭。和黄巢一样,他也兴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

  最危险的是第三次,这次出动的不是40万大军,而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锄头、铁锹,而是开山劈石如切菜的机枪大炮。主谋就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七个山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里还敢再向前,发一声喊跑了出来。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最后一劫。

  劫 后

  到了建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的墓道。1960年,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 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 的记载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