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市场营销专业怎么样:戏剧期待“小制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35:49

戏剧期待“小制作”

陈 原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15日   19 版)

  话剧《哥本哈根》最近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这部英国作家迈克·弗雷恩的作品中国版至今已经演出了140多场,场场满座。看过多遍的观众不在少数,有人还看过十几遍。据导演王晓鹰说,他遇到一位观众,竟然看了40多次。一部两个小时的话剧,3位演员、3把椅子,再加上几个原子弹爆炸的镜头,为什么能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

  台词、叙事、结构,是《哥本哈根》牢牢抓住观众的根本,而这些正是话剧艺术的本体,靠本体吸引观众,让人人都沉浸在话剧本身带来的魅力之中,静静地享受演员对话发出的阵阵心灵撞击,这才是真话剧。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夫妇在二战期间的一次聚会,其内容究竟是什么?仅仅依靠这样的悬疑,就令整台话剧跌宕起伏,仅仅依赖3人之间对话的冲击,就足以让全场聚精会神。

  我们看到的《哥本哈根》属于小剧场话剧,舞台简单、艺术探索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这出戏不仅是简洁的典范、探索的先锋,而且也是简洁与探索中创造震撼的经典。

  仅仅依靠艺术的本体也可以创造大效果,这是《哥本哈根》告诉我们的舞台事实。

  过度依靠大制作、大舞台、大场面,是近些年舞台演出的基本状态。舞剧、话剧、杂技、歌剧、音乐剧、开幕式、闭幕式、歌舞表演、各类晚会,无不竞相攀比,惟恐在道具、服饰、布景、灯光上输给别人,炫耀大制作成了演出的广告词,用了多少集装箱更是演出新闻的所谓亮点。

  许多大制作的演出,其最大的企图就是用高科技来掩盖,掩盖的正是艺术本体的极度虚弱:演舞蹈却看不到舞蹈的表现,而是满眼炫目的声光电;演话剧却没有强劲的语言力量,而是变化多端的舞台背景。无论舞剧、歌剧、晚会,还是开闭幕式,人海战术都是首选,人多自然有气势,这似乎成了艺术界的共识,而场面一大,什么样的软肋都可以掩饰起来,消弭于所谓的大气之中。

  大制作到现在已经不少年了,当我们回过头去检视时,很难说出留下了什么;那么多晚会,那么轰动一时的开闭幕式,我们在其中究竟记住了哪些?是歌,是舞,是杂技,是曲目?大概只有那浩大的场景还能给我们一点点记忆。

  从20世纪初开始,舞台走向简洁化成为世界的大趋势,在舞蹈表演中的现代舞,话剧表演中的小剧场话剧,都是人们追求艺术的心灵回应的真切表达。在舞台上,人的本体回归才是当代艺术应有的品质。真正的艺术无需豪华的布景、高成本的制作,也不必依赖炫目的舞台和华丽的服饰。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舞台表演都专讲素洁精干,那些旅游节目、娱乐节目、纯商业节目,为了热闹,为了场面,为了招徕游客,强调制作,偏重外观,也未尝不可,可是舞台上不能都充斥着这些花费昂贵却生命速朽的产品,这些产品也不应该替代文化的全部。其实,制作的大小主要看作品本身,尤其那些讲究艺术品质的作品,制作更应该为作品服务,而不是让作品跟着制作跑,跑到终了,反倒淹没了艺术。

  在大制作包围舞台的眼下,期待更多的小制作应该成为一种迫切追求,环保、节约、尊重艺术本体,我们有无数的理由需要小制作,即便为了文化的生态平衡,也需要小制作与大制作互相补充。不但话剧,舞剧、音乐剧、歌剧,即使晚会、开闭幕式,也同样可以用小制作取胜,而且,小制作还可以检验导演的实力,考验主创人员的真实水准。

  话剧《哥本哈根》是20世纪50部舞台经典之一,完成于1998年,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制作刚刚开始,很快就如火如荼。十几年过去,大制作经历了登峰造极后,弊端日益明显,而几乎没制作的《哥本哈根》依然挺立,这就很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