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嘉按摩器副作用:“成交密集区”该如何分析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17:49
百度空间 | 百度首页 |登录
香瓜子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成交密集区”该如何分析
2009年07月05日 13:49
市场在涨跌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成交量集中的时段,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交密集区”,这种“成交密集区”也往往成为下一轮行情的“压力区”或“支 撑区”。这样,成交密集区便成为了一些投资者研判市场的辅助工具。例如,去年6月下旬,十几天内成交量急剧放大,沪市在6月25日这天成交量达443亿, 该时段对应的点位大致在1450—1700点之间,这个“成交密集区”便成为后市发展的阻力。元旦后的反弹一度突入该区,但很快无功而返,似也在印证该区 形成的庞大套牢盘压力,许多投资者对该区域的套牢盘压力忧心忡忡。其实,我们应当全方位地看待“成交密集区”。总感到成交密集区有压力的投资者,其实是把 该区域静态化了。这是一个误区。成交密集区其实是一个动态指标。这是因为,市场过高的换手率无时无刻不在化解“成交密集区”。许多人套牢之后,并非死守, 会出货会换票,留在K线图上的成交密集区,往往不过是一张历史图表而已,而且时间越长,换手率越高,成交密集区效力越小。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都是这样, 尤其是个股,有些股票换手率极高,成交密集区作用十分微小。如长百集团,去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该股在6.6—7.4元区域成交量持续放大,并形成一个 “M”头,股价于4月27日跌至5.65元止跌,至6月18日有效突破6.6—7.4元成交密集区,37个交易日内共成交123亿股,换手率高达 146%,所有流通筹码换了一遍还多,密集区中套牢盘还有几个?不可能形成什么压力。
通过上述事例,投资者可以更加明确成交密集区的市场地位,动态化的成交密集区只在短时期内对股指或股价起到一定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换手率 的增大,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小。真正的作用可能只是心理上的。的确,在大盘或个股冲关或下跌遇阻之时,会有“成交密集区”的提法出来解释现象。但最终在市场 中起决定作用的当然不是什么“密集区”。“没有过不去的山”,主力如想拉升股票,当然会考虑成交密集区可能存在的被套盘,但影响只会是一时的。中小投资者 应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在操作上,如你所持有的股票向上运行遇到前一个密集区时,不要被轻易“吓住”,尤其是股价正好在前一个密集区驻足不前时,如果此时你 的个股经过调整,有了充分的换手(一般要达100%以上),上攻时成交量又持续放大,那么这座“山”过定了,而且突破时不会显得很沉重。全方位看待“成交 密集区”的核心是要动态地观察市场
股价在某一价位附近反复整理,成交量萎缩之后,供求关系就会趋于平衡,对于吸货阶段的股票来说,此处已很难拿到更多筹码,这时主力通常会拉升股价,采用拉高手法继续吸货,但此时盘中自然会出现散户获利盘,为清洗获利筹码,主力会及时洗盘。
拉高股价时会很容易发现市场抛压的轻重以及投资者持筹心态如何,从盘面看,拉高股价时的成交量与股价升幅是判断主力洗盘时间长短与幅度大小的重 要依据。对于吸货阶段的股票,拉升时主力一般不会对敲,而是对上档抛压逐一消化,此时成交量的大、小是主力判断市场筹码多少的重要依据,也是我们判断主力 后市何去何从的重要线索。例如,赤天化(600227),该股于2000年2月上市,当天高开低走,且盘口有明显收集迹象,之后回落整理,经过近一个月的 震荡,成交量明显减少,说明此处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抛压比较恒定,主力想再次收集筹码,就采用拉高手段,3月17日,主力开始拉升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 后,股价回升到上市首日均价附近,此时成交量明显放大,显示市场浮筹较多,该股又在高位震荡了几个交易日后,成交量仍难快速缩减,表明投资者信心不足,而 从盘面量价配合关系看,该股很有可能再次回落,因为主力已经了解到投资者目前并不看好股价,想要吸货可以在更低的位置拿到筹码。显然,该股在高位盘整了一 段时间后开始回落,最低时又调整到上市之初盘整的位置,之后又反复震荡盘上,继续吸货,6月10日左右,股价创历史新高后成交量已明显减少,尤其回调时, 量更小,表明该股筹码已开始集中,再吸货,只有震荡上行,回落也不会有很多抛盘,反而会损失主力打压时的筹码。
通过对该股走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量是主力及投资者最关注的技术指标,主力因有切身体会,对抛盘、买盘都有较准确的把握,并据此制定未来操作 策略,我们虽不能每时每刻盯着盘口供求关系变化,但从盘面价涨价跌与量增量减就可以推测主力的未来操作手段,如果能仔细分析,对个股的趋势性就会有更准确 的把握。
从主力洗盘过程中的量我们可以判断今后股价可能回落的幅度,同样我们也可以大致估计出洗盘的时间,或者说估测洗盘与正式拉升之间的时间。例如, 深华发(0020),该股在7-10元的箱体内震荡了整整一年,从其量的变化看,主力明显在吸货,与一般的主力手法相同,2000年初该股上了一个台阶, 在12元上下继续盘整,其间股价波动频率开始减缓,这是一个筹码已相对集中的重要标志,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股价连续上涨时量也减少,持续下跌时量也缩 减,可以说该股盘口已经很空。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判断,该股吸货阶段已基本结束,股价会较快步入拉升阶段,洗盘的必要性已经不大,一旦股价上扬,很有 可能就会步入快速拉升阶段。
从量的方面度量主力洗盘时股价上涨与回调的幅度和洗盘时间的长短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量大、量小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想更准确判断股价未来 的趋势,还要综合判断个股基本面情况,包括流通盘,股东持股量等,还有盘口变化情况,主力习惯手法等综合研判,才会得出一个总体的印象,在这个总体印象之 下,根据量价变化会得出较准确的判断结果
从理论上讲,股票成交量反映的是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就是说,不会所有的投资者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    更深层次理解在于:随着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的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 M M股在价格为5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只有20个人认为会跌;当这80个人买进以后,引起价格上升,又比如这时到10元,这100个人中的一部分人的 思想会产生变化,起先买入的80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那看跌的20人中(或者是其他的场外人),可能有10个改 变观点或重新认识了该股票,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就产生了瞬间的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价格下跌。假设价格跌到7元,和刚才 一样,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变化,并决定进一步的走势。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的成交量越大,价格就可能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 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
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寻常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 M M股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分析成交量的变化,会给投资带来什么帮助呢?
首先,从成交量变化可以分析某个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其次,从成交量的变化,可以分析某个股票的压力和支持价格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这个价格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持,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第三,从成交量的变化中,可以观察该股票的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的区域,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向上走,那么价格 倾向于上升;向下走,则倾向于下跌。    第四,从成交量的变化,还可观察该股票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的大小,判断趋势的持续性。随着该股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该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 说,股票的(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的)减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当然,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作为长线资金,大多寻求稳健的投资路径,因此,如何准确地判定一个股票的底部和如何分批投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试从成交量的变化去分析一个股票的底部形态,挖掘最佳买入点。
近年的几种底部形态
1、打压、下破平台,放量见底。这类股票大多已经累积一定幅度跌幅了,然后再在低位横盘相当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放量下跌突破平台(大多借助大市下跌),在放出巨量后再收一阴,底部形成。
2、标准下降通道,突然爆发性放量拉高。这类股票大多有标准漂亮的下降通道,突然在某天放巨量收阳线,底部形成。这类股票有时还能跑出短期黑马来,但大部分拉高后会再作调整。
3、构筑双底、三底、四底。这类股票筑底手法比较老。但有一部分资金的确是很喜欢玩这把戏,每一波浪的底部和顶部有高达50%的幅度,每年玩它3、4个浪,也不赖。
4、在低成交量的水平下,升时放量,跌时缩量,振幅不大,横盘走势。这类股票是一些比较老的吸货手法了,也最折磨人。一般会出现阴阳相隔、两阴夹一阳或两阳夹一阴的走势。这类股票的庄家一般实力不算太强(相对于期货资金来说),但控盘性很高,做庄期很长,起码一两年。
5、期货资金入主,井喷。这类股票看不出底部,庄家就是底部,运气就是底部。这类股票只适合短线资金参与。
6、迅速拉高翻番后,向下调整近一年,价位到达黄金分割点处。
从长线投资的角度看,第1、第3和第4种底部是比较适合长线资金参与的。但第1种需每天观察,否则哪知道它哪天会破位?而第3种有一定风险,最好在前几浪参与,否则别人玩腻了,在到达浪底时还继续沉下去,那你就……。
因此参与这类股票一定要设好止损位;第4种风险最小,但时间可能很长,需很有耐心,还要说明一句,必须先看看其相对价位是高还是低
一、关于量?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 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 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 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 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 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 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 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 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 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 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
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 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 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 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 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 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 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升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 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 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 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 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 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 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 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 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 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亿和217亿,共计452亿,表明多头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大盘开始缩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涨,是典型 的缩量上涨,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抢筹的投资者并未出逃,筹码锁定良好,上档抛压较轻,所以缩量仍能上涨。与缩量阴跌一样,缩量上涨一般能持 续相当长的时间。
缩量阴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阴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反之,缩量上涨表示市场处于强势,较 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指上扬,之后必然会放量大涨,大盘如此,个股更是如此。别忘了,现今股指仍处于1500点“政策底”附近,时间才2月,象自然界一 样,尚处于含苞待放之时,尚未到春暖花开之际,希望大着呢!ST中燕自2003年1月13日开始缩量(或基本无量)上涨已经告诉我们,缩量不但能上涨,而 且能大涨特涨成交量在魔山理论中的地位,从来就是辅助性的,它不能作为直接决策的依据,很多人认为我们有意冷落成交量指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魔山理论追求的是投机的 效率,如果成交量的指标可以提高我们的投机效率,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放在我们的工具箱里呢?相反如果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效率我们又何必应用它呢?   请看,这是成交量的表现,价格在跌到1311点时的表现,在它的前一日,成交和价格创出了新的低点,次日价格继续创新低的时候,成交却有所回升,在这 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它来判断大盘出现了转折呢?如果这个特征代表了大盘的一个主要转折特征,那么请看图二却给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表述,这里价格创了新低 成交并没有回升。相反当价格继续 向上的时候成交却进一步萎缩,直到价格穿越了传统形态W底的颈线,成交才出现快速放大。
成交量具有先天的滞后性,不要相信量在价先的聒噪。必须明确一点,成交量是价格的“衍生物”,市场资金是对价格的追捧——竞买或者竞卖形成了价格的波 动,而不是对成交量的追捧,因此,成交量首要的功效在于甄别市场的容量,和市场的流动性。除此以外,它对一些拐点的有效性的验证存在一些功效,但是这种功 效到底有多大,我们还不能从根本上加以确定。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带给了我们一些线索,但是乐观前面要加上谨慎二字。
在一个拐点出现的时候,那么这个拐点的基准日,倾向于成交量萎缩。我们通过对10年来一些重要的大盘的转折点的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屡屡出现,其概率在80%以上。
这种情况说明当拐点降临的时候,市场人气是极端低迷的,市场中大多数的人心怀绞痛,他们在这个时刻对市场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这种悲观情绪在肆意的蔓 延,在不断地打击着每一个参与者,而这些参与者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被动性“拒绝交易”,这就是成交低迷的原因。但是一旦市场出现了转机,人们的眼球就会立 刻被吸引过来。没有准备的人会吃惊,会关注,会等等看。经验丰富的人,会立刻介入,而职业交易人则会全仓而动。这样价格便会持续上升,直到观望的人介入全 仓者退出,而留在图表上的则是放大的成交量和远离拐点的价格。
成交量温和放大的直观特征就是量柱顶点的连线呈现平滑的反抛物线形上升,线路无剧烈的拐点。定量的水平应该在3%至5%换手左右方为可靠、温和放大的原因 是随着吸筹的延续,外部筹码日益稀少,从而使股票价格逐步上升,但因为是主力有意识的吸纳 所以在其刻意调控之下,股价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个温和变化的 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场的关注。对“温和放量”的理解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同位置的温和放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意义,其中在相对低位和长期地量后出现的温和放量才是最有技术意义的。
二是温和放量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探性建仓行为,所以虽然也许会在之后会出现一波上 涨行情,但一般还是会走出回调洗盘的走势;也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盘动作,会根据大盘运行的战略方向确定下一步是反手做空打压股价以在更低位置吸筹,或者 在强烈的大盘做多背景下就此展开一轮拉高吸货的攻势。因此最好把温和放量作为寻找“黑马”的一个参考指标,寻低位介入。
三是温和放量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否则持续吸筹不容易控制股价也会引起市场注意。在不同时期参与市场的散户群体和散户心理也会有很大变化,所以一个 实力主力介入个股的前期为了获取筹码,会采用多种操作手法,但温和放量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手法。这样,在一个长线庄股的走势中出现反复的温和放量也就 不足为奇了因为成交量是行情的基础,股价涨跌就象上楼梯和下楼梯一样,我们在上楼时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因此必须用力,想上的快,就需要用更大的力,而成交量 就相当于“力”,力越大越持久越好,量大说明力大,“力”大上升的就快,而“持久性”说明有“长劲”,有长劲才能上的更高。成交量连续持久放大的股票就象 登山一样,后劲十足,最后会上的很高。这样的股票是最理想的牛股,参与价值最大。
与此相反,当我们站在地上跳高时,就是另外一种情况,此时所用的力是“爆发力”,这种“爆发力”虽然跳起来时的速度很快,但是一旦身体脱离地面之后,就没 有后续力量了,这种“力”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跳起来的高度是很有限的, 最后,怎么跳起来的还会怎么掉下去。在股票下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股票突然在某日放出巨量并快速拉高,但是第二天他的成交量很快就大幅萎缩了,这 样的股票就和跳高一样,没有持续的“力”,因此上涨的高度很有限,这样的股票不值得参与,如果盲目追高的话风险是很大的。
在空头排列的情况下,均线系统向下构成持续的压力,股票会出现无量阴跌的走势票,就象自由落体一样,不需要“力”也能跌下来。在股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上涨时必须放量,但下跌时是不需要放量的”。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那些从高位放量下跌的股票就象俯冲轰炸机一样,更为可怕,它不但具有自由落体的性质,而且,由于在高位开始下跌时是放量的,因此还具有向下的俯冲力,轰炸机俯冲时发动机的推力与机身重力的方向都是向下的,形成强大的下跌合力,非常可怕
由于地量具有低量之后还有更低量的特点,使得地量的研判具有一定滞后性,所以,对地量的分析必须结合其它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地量分析必须结合市场趋势。当市场整体运行趋势向上时,如果投资者确认曾经出现地量,那么可以在有温和放量伴随的股价上涨过程中择机介入;当市场整体 运行趋势向下时,投资者即使确认前期曾经出现地量走势,也最好不要轻易介入。因为,在弱势格局中,即使暂时确认了地量,也不排除在今后行情中出现更低的地 量。
二、如果市场趋势处于一种平衡市中,那么,对地量的运用要结合技术分析的方法。技术分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结合技术形态进行分析,当地量出现的同时,股 价或指数也同时走出比较完善的底部形态,其中有圆弧底、V形底、双底、潜伏底、头肩底等底部形态,这时就可以考虑买入。另一种是结合技术指标分析,主要是 参考随机指标KDJ指标和乖离率BIAS指标。当BIAS指标小于-6,KD指标产生黄金交叉,K线上穿D线,在KD交叉同时,KD指标中的D值小于 16,J值小于0,并且确认前期有地量出现时,可以积极介入。
三、选股时,地量分析必须结合个股的实际情况,分析出现地量的具体原因。是因为股价暴跌,市场中几乎没有获利盘产生的地量,还是庄家高度控盘导致的地量,或是因为股价涨幅过大,缺少跟风盘引起的地量。投资者要针对不同的地量产生原因,采用不同的投资方法。
四、地量分析需要结合资金动向。投资者常常有种错觉,认为地量可以止跌。实际上地量是否能止跌并不取决于地量本身,而取决地量之后的放量。当增 量资金及时介入,就会出现地量地价的情况;当增量资金介入缓慢时,地量将无法止住下跌的趋势,直到股价下跌到某一深度后,大批增量资金被吸引进来时,方能 止跌
某股在平静多日后在巨大的成交量支撑下上冲,全天拉出阳线,似乎主力开始拉升股价了,但具体情况还需仔细分析。
放量上涨只是一个多重条件产生的结果,假设以下条件成立,我们来梳理一下思路。
条件①:股价横盘一段时间并成交清淡。
条件②:当天日成交量超过前一交易日五天均量一倍以上。
条件③:当天涨幅不超过4%。
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在成交清淡的某一个时点,在两位数的买卖挂单中突然出现三位数的接单,接着买单一路将股价打高。显然这是非正常的市场交易 行为,可以视为主力所为。接着股价在当天的相对高位进行震荡。中继换手之后股价带着更大的量再次上冲,这时的买卖挂单已经全部达到四位数,尽管流通股也许 不到2个亿,似乎表明市场买单很多,股价还会继续上涨。但最后不到4%的上涨幅度告诉我们,近期的缩量整理并不会产生如此多的短线获利筹码,因此后面的巨 大成交量大部分也应该是主力所为。
假如确实有那么多市场买单,那么股价的上涨幅度就绝对不是这么小。
假如主力正在启动一波行情,那么完全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做这么大的量。
主力吸引市场买单的真正的目的是出货。
有不少个股出现了这种走势,比如双环科技 (000707)。做出1400万股的成交量,达到前5天均量的3倍,上涨2.79%,符合上面的三个条件,结果在后面连续两天跌幅超过5%。类似的还有益佰制药 (600594)、锌业股份 (000751)等。
至于下跌的幅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基本面的情况,主力的出货数量等等。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这种阳线的昭示下不能追高。
这里所提到的主力不一定是真正的主力,假如某个交易者手中握有一张500万股甚至1000万股的卖单,这样的操作是比较合理的。
类别:成交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61) |评论 (0)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姓 名:   注册 |登录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网址或邮箱: (选填)
内 容: 插入表情
▼ 闪光字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
©2009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