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豪门免费橙光游戏:光影折射忧患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50:15
王众一
《 人民日报 》( 2011年04月13日   23 版)
一个月前发生的日本特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一下子让2011年的春天变得异样。数码技术的普及使得这场灾难的许多细节被真实记录下来:地块大幅开裂、高达10米的海浪卷走船只、列车和飞机,淹没农田、房屋,抹平村镇等电视画面,令世人瞠目结舌。人们热议这种恐怖场景与灾难影片中所出现的镜头暗合。此后不久,广州青宫电影城独家上映了2006年版的日本电影《日本沉没》,有报道说,此举是想让观众更多反思生存境遇,深入思考灾难、死亡和生命的话题。
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长篇小说《日本沉没》问世,引起轰动。1973年,该小说第一次被森谷司郎导演搬上银幕,一经上映便引发了不亚于小说付梓时的轰动,获得了大约40亿日元的票房收入,观众累计达880万人次,在欧美多国上映获得成功。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了这部电影。2006年,导演樋口真嗣在时隔33年之后对原作做了大量改动,将故事背景搬到21世纪的日本。这部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高(20亿日元)的电影,目标观众人次直指1000万,并广受法国、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中国等地观众的好评。
1973年版以写实的笔法,虚构了日本列岛的沉没。海洋地质学家田所雄介博士在跟踪研究中,发现了日本列岛将要沉没的征兆。越来越多的事实无情地证实着他的推断。在接连不断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中,人们纷纷转移资产,想方设法逃往国外,内阁策划向世界各地输送移民,引发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和推出各种不同的对策。影片最后以日本列岛沉没在太平洋的波涛中,日本人流落世界各地而告终。
2006年版着力描写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惶恐气氛中人们却不乏乐观与从容。科学家小野寺俊夫在救援过程中爱上了阿部玲子。为了让无法移民的日本人获救,小野寺俊夫毅然操作“海神号”潜艇潜入海底7000米处,引爆高能炸药,使日本与下沉板块一刀两断。
一个故事,两个时代。20世纪后半叶复兴时代的忧患与21世纪初停滞时代的忧患形成了鲜明对照,日本民族“进亦忧,退亦忧”的忧患意识,通过“日本沉没”这一主题顽强地折射出来。
不同时代背景下,从男权中心向女性主义时代的过渡、从上流社会意识向草根意识的转变、从老人政治向新生力量崛起的变迁,时隔30多年的两部同名电影的不同描写反映了日本社会、政治、家庭、观念“年轮”的变化。不变的是日本民族深刻的生存忧患中形成的强烈的共同体意识。生存忧患使日本人笃信大自然也是有生命的。面对大地的生命运动,他们表现出虔诚的敬畏。两部影片的开头有一个相同的镜头,即新干线列车从巍峨的富士山背景下急速驶过。这个画面隐喻了现代化文明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仿佛就像是如来佛手心中的孙悟空。
一部电影,两个版本。其呈现的变化还可以见诸对国际关系的描述。1973年版中日本首相为了移民日本人向澳大利亚总理送国宝,而2006年版的送礼对象被调整为美国;1973年版中中国海军派遣小型军舰帮助运送难民,而2006年版中中国的“向阳红”科考船前来帮助在下沉板块上打钻。两个版本中,在面对灭顶之灾时,编导都表现出对邻居中国的信任和期待。事实上,此次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对灾害的报道和对日本全力提供救援,都印证了影片对中国的合理想象。永远的邻居,是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现实主题。大灾大难面前,人类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作为东亚的邻居,中日两国在各自遭遇震灾时彼此所给予的援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此次震灾给日本人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深重的。历史上,照顾到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日本与现实有关的灾难片的推出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反映核武器恐怖记忆的日本特有的类型电影《哥斯拉》,大约出现在核打击10年之后,2006年版的《日本沉没》则完成于阪神大地震10年之后。一位日本学者告诉笔者,也许反映今年强震的灾难片也要等到10年以后才会问世。不管怎样,如果真有这样一部电影,关于接踵而至的地震、海啸与核事故灾难在影片中如何描述,将非常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