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手游稀有狐狸加点:医武合一 离经易道-太素九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37:41
太素九针
药王秘传之医术,专以救死扶伤。小成可清心顺气,益气养血,大成则可精元固守,起死回生,不过目前只保留了八针,还有一针早已遗失。
《黄帝内经》关于“九针”的论述,包含于《灵枢》的《九针十二原》,《官针》,《九针论》,《刺节真邪》以及《素问》的《针解》几篇。太素九针注解皆出自《九针十二原》与《九针论》。此外,九针的起源记述于《异方法论》之中。
九针起源于南方,分法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应人之皮、肉、脉、筋、声、阴阳合气、齿面目、出入气、九窍三百六十五络。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九针各有所主,对症施针,方能祛病。

握针
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握针为九针第一,天之针。在原版九针中,名为镵(chán)针,状为头大末锐,“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用于以针灸去泄阳气。主治病在皮肤。

局针
将其身而员其末。
典出《灵枢·九针论》。
第二针局针,注解疑为错误,原版九针中所述为“筒其身而员其末”,原名员针,为地之针。形状为“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做泻气用。
这应该是一根细长的针,可深刺入肉,排出邪气。主治病在肌肉。

提针
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出。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第三针提针,原作“鍉(chí)针”,为九针中的人之针。形状为“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从“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出”。从这些描述来看,这是一款按摩针。主治病在血脉。

锋针
第其身而锋其末。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第四针锋针,四时之针,对应春夏秋冬。也有版本做“筒其身而锋其末”,长一寸六分,刃三隅。
形状奇异的三棱针,用途为放血,泄痈热。主治病在五脏。

彼针
阴与阳别,寒与热争。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五音之针,区分阴阳,“铍(pī)针”,亦称剑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铍针形如宝剑,两面有刃,有泄热去邪之功效。多用于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五音既宫商角徵羽。

毫针
尖如蚊虹晚静以徐往。
典出《灵枢·九针论》。
第七针,七星之针,毫针。“长一寸六分”,“尖如蚊虻喙”,大概是九针中最尖细的一根。主治“寒热痛痹在络”。
七星即北斗,对应人之面目牙齿。

长针
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胜理之间。
典出《灵枢·九针论》。
长针,第八针,八风之针。注释的正确版本应该是“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九针中最长的一针,长七寸,“长其身而锋其末”,可刺入骨缝,治疗深藏人体内部的疾病。
八风为八方之风,对应人之股肱八节。

内舍
太素九针气劲“内舍”,成功施放长针或者局握提三针会心时触发,出典参见长针注释,但实际上的意思其实是长时间的疾病已经渗入骨骼脏腑深处。

大针
分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九针之末,九野之针,大针。四寸的长度仅次于长针,形状类似锋针,针尖微圆。主治水肿。
九野,九州大地,在这里对应九窍。

黛香
墨黛飘香,氤氲透骨,握局提长四针会心后触发的气劲,可增加目标接受的治疗量。

养气
回蓝气劲,涵义与中医的养气相同,触发自身恢复效果。

逐流
九针任何一针都有可能触发的特殊气劲,读条招式不再需要施放时间,随水瞬发,谓之“逐流”,属于象形命名法。


由上述可见,太素九针缺失的是第六针,调和阴阳的六律之针,员利针。其主治为“暴病”,因此非常有可能是治疗量奇高的瞬发技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独独它“不经意”失传了。
身为慢郎中的万花,还是本本分分地一针针扎吧,救急之事,自有他人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