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手游法宝天琊血炼:吸烟, 心血管疾病防治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03:37
吸烟, 心血管疾病防治不能承受之重 ——数字背后的故事 作者:国际循环 日 期:7/27/2010 1:03:00 PM 点击:1743    第75期  

吸烟——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的得力“帮凶”
    据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心脏病和卒中统计-2010更新数据(Circulation. 2010;121:e46-e215),美国心血管疾病(CVD)所致死亡率近50年来持续下降,但2006年CVD致死人数仍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4.3%。而我国CVD自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CVD所致死亡人数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CVD是人类健康无可争议的第一杀手。
    吸烟与CVD之间的因果关系已被明确证实。INTERHEART 研究(Lancet.2006;368:647-58)证实,吸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第二大危险因素。吸烟者患非致死性AMI的危险较非吸烟者显著升高(OR 2.95;P<0.0001 );年轻吸烟者具有最高的人群归因危险度(58.3%;95% CI:55.0%~61.6%),其MI发病危险较老年吸烟者增加4倍。同样来自AHA 的更新数据,2000-2004年间美国每年吸烟相关疾病死亡44.3万人,其中35岁以上人群中,32.7%为CVD死亡;每年因吸烟死亡女性17.8万人,其中4万人死于心脏病;且吸烟是当前冠心病(CHD)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强预测因子。基于此次更新的统计数据可清楚地看到:吸烟使CHD发病风险增加2~4倍,CHD死亡风险增加2~3倍,卒中风险增加1 倍,周围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10倍。在我国不同地区14组人群(共17 330人)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平均随访6.4年,显示国人缺血性CVD发病危险31.9%归因于吸烟,列第二位。吸烟与CVD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毋庸置疑。
    吸烟除了自身危害,还与其他危险因素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Burns对美国白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吸烟合并高血压(舒张压≥90 mmHg)或/和胆固醇升高(≥250 mg/dl)时CHD发病率较单一危险因素时显著升高,且超过各单一危险因素的叠加效应(图1)。


    除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大量临床观察研究也证明了吸烟的巨大心血管危害。Willett WC对119 404名女性护士进行6年随访,校正年龄因素后,吸烟1~14支/天、15~24支/天、≥25支/天者发生心绞痛的相对风险,分别为不吸烟者的1.6、2.0和2.6倍,CHD死亡的相对风险分别达不吸烟者的1.7、3.7和5.4倍(N Engl J Med.1987;317:1303-9)。另一项对7735名40~59岁英国男性的8年随访研究显示,吸烟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相对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3倍(Circulation.1995;91:1749-56)。加拿大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CCAIT)的一项亚组研究以血管造影评估吸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吸烟者冠状动脉新发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36% vs. 20%,P=0.007)。

戒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吸烟是CVD的重要致病因素,也是唯一完全可控的致病因素。与任何治疗手段相比,戒烟无疑是避免心血管死亡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措施。美国近半个世纪来CHD死亡率下降50%,其中吸烟量下降11.7%,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率达12%。戒烟对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均意义重大,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吸烟的心血管危害。相对于终生服用阿司匹林、降压药等药物,有效戒烟可能仅需要数月即可显著获益。
    INTERHEART研究证实了吸烟可导致AMI发病危险显著升高(OR 2.95),而既往吸烟者(戒烟3年)危险有所下降(OR 1.87);且校正性别、饮食、居住地等因素后,AMI发病危险随戒烟时间延长而持续下降(P<0.001),提示戒烟越早,获益越大。此外,许多观察性研究表明戒烟可减少CHD死亡率及其他心脏事件达50%,较其他任何干预和治疗手段都更加有效。
    在二级预防中,戒烟同样带来显著获益。2003年一项系统综述纳入20项在CHD人群中评估二级预防措施对CHD死亡风险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AMA. 2003; 290: 86-97),结果显示戒烟可降低CHD的死亡风险高达36%(图2),优于其他干预措施。


    即使不能绝对戒烟,减少吸烟量仍能有效降低CHD死亡率。Gerber Y对1521例首次AMI入院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中位13.2年)发现,与永久吸烟者相比,多因素校正的死亡风险比(HR)在从不吸烟者、AMI发病前戒烟者、AMI发病后戒烟者分别为0.57、0.50和0.63(图3);而永久性吸烟者中,每天少吸5支烟仍可使死亡风险下降18%(P< 0.001)。  


    顾东风、赵冬教授关于未来中国CVD的预测性研究(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0;3:243-52)表明,中国目前吸烟率的下降幅度不足以抵消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糖尿病和体重指数(BMI)等危险因素未来变化趋势所增加的约2600万例CVD事件和900万例CV死亡;而不论其他危险因素控制状况,如能通过更积极的控烟策略使活动性吸烟率到2020年降低20%、2030年再降低10%,即可达到总死亡率下降的目标。这一研究进一步佐证了戒烟是最具经济效益比的CVD强力防治措施。
结语
    吸烟是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二者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且吸烟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合并存在将进一步增加CVD发病危险。戒烟可显著降低CVD发病率,同时具有重要的二级预防意义,是最经济、最强效的CHD干预措施。


胡大一教授寄语
“控烟专区”
    CVD是世界第一杀手、中国第一杀手,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上海世博会上法国馆的口号是“健康城市,使生活更美好”,法国正是通过在所有公共场所禁烟法规这一举措使其目前的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死亡率已低于癌症,而后者造成的死亡率近50年几乎未有变化。我们应在CVD预防的战场上尽早发动控烟戒烟、控制高血压、降低胆固醇三大战役。这三大战役也是美国近50年来取得CVD死亡率下降50%这一巨大成就的最大功臣。但我国目前,相对于抗高血压和调脂治疗,吸烟这一最重要的可控制危险因素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戒烟绝不仅仅是呼吸科医生的任务,心血管医生必须充分认识戒烟对CV事件一级、二级预防的巨大意义。国外大量的经验和证据表明,公共场所、社区禁烟1年即可大幅度降低MI发病率。因此,心血管医生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地开展控烟、戒烟工作,为CVD防控阵线前移做出应有的贡献。
    控烟戒烟工作任重道远,个人以为有必要发动“中国戒烟长征”,以“长征精神”向“全民戒烟”目标迈进。即使有生之年未能看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希望“中国全民戒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此祝贺《国际循环》“控烟专区”的设立,祝“控烟专区”为传播控烟、戒烟知识,实现全民戒烟目标做出表率和贡献!

book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