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侠客行:电视剧《毛岸英》编剧心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1:52
电视剧《毛岸英》编剧心得
作者:韩毓海 

    摘要:写《毛岸英》是个学习的过程,首先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其次是学习毛岸英精神。毛岸英精神在于其共产主义者的品格、朴素的美德和科学的态度,他光辉的一生,将永远鼓舞、激励、警醒着我们。

    写《毛岸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首先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北京大学要求学生读书,教授们一致推荐的第一种书,就是《毛泽东选集》,因为你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特别是现代中国,你就必须去读毛泽东的书。同样,理解毛岸英(这是创作《毛岸英》的一个基本前提),也必须首先理解毛泽东,理解毛泽东的思想。
    我是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这个学科必须面对如下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中国、什么是现代、什么是历史、什么是文学。我先从个人的角度讲一讲,为什么要学好这个学科,首先必须了解毛泽东,必须读毛泽东的书。
    我们怎么认识中国、怎么认识中国的现代转化,取决于我们怎么认识中国革命,即毛泽东领导的革命。
    我个人比较关注中国革命如下的两个特点,其一,它是从基层起来的,毛泽东说是“农村包围城市”,如果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建立在土地革命基础上的人民军队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唐代的“府兵制”可以与之媲美。因为唐的府兵,就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选拔品质优秀、德才兼备的农民入伍,故每次征兵,都是一个在基层选拔骨干和积极分子的活动,而每次退伍,都是一个壮大基层骨干和积极分子的过程,如此一来,就在中国的最基层农村,建立起牢固的基层政权、基层组织,从而结束了基层一盘散沙的局面。其二,它是从边疆和边区起来的。红军长征,是从大西南的纳西、彝族、藏族地区,铁流滚滚溶入大西北的回族、羌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的家园,就是革命者的根据地,陕甘宁、晋察冀、东北和蒙古地区,是共产党革命时代的立身之地,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革命又是以“边区”包纳或者“包围”中原的。
    1701年,欧洲开始了西班牙继承权战争,从而瓦解了欧洲最后一个帝国——西班牙,欧洲从此走向了彼此征伐的民族国家体系。而此时中国的康熙皇帝,却开始了平三藩、下葛尔丹、收西藏的大业,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版图,从此完成了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建设。为什么中国与西方的道路如此不同?这里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满族统治者来自边疆,它对于经营边疆具有深刻的历史经验。而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中国为什么会在共产党的手里完成了统一?这其中也包含着同样的道理:一是共产党在农村基层建立了牢固的政权,二是共产党革命时代具有经营边区、边疆的深刻经验。
    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革命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故宫博物院的创办人之一吴赢曾说:毛泽东功高唐宗宋祖,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综合了唐太宗的均田、府兵和康熙大帝经营边疆的成就,能够继往开来。歌曲里唱“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其实是对历史很好的概括,把传统的中国,成功地转化为现代中国,实现56个民族大团结,打破基层与上层的隔阂、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维护祖国版图的统一,靠的就是中国革命,靠的就是毛泽东思想。而只有了解历史,只有研究历史,我们才能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
    今天大家都喜欢讲民主,认为追求现代化,就是追求民主。但是,什么是民主?民主不是空洞的口号,民主的实质就是平等,消灭三大差别,消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地与边疆之间的差别,这当然就是追求平等,这当然就是最大的民主。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中国革命的指向,就是追求平等,国内的和国际的、中国的与世界的。
    阿玛提亚•森,一个英籍印度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指出,平等不仅仅是“起点平等”,还必须包括“分配的平等”,而分配的平等主要是指使“最小受益者福利最大化”,即改善社会最下层百姓的生活和福利,并不是我们这里一些经济学家鼓吹的:凭借把蛋糕做大、依赖“涓滴效应”。森的研究指出,在那个时代,这方面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做得最好;森还提出,平等同时还包括“能力的平等”,即要增加下层劳动者的能力,就必须给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参与政治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在印度,种姓低的人能力永远低,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更没有信心。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增加基层劳动者能力这一点上,也在全世界做得最好。而且,森的统计表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比印度少死了一亿人,就是因为中国基层百姓的福利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这是人类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成就。
    民主从来就分“形式的民主”和“实质的民主”两种,所谓“形式民主”就是选票、多党制、议会,而实质的民主,核心其实也就是民生。民主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当然是用来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如果民主搞成了阶级对立、种族对立、互相杀伐、民不聊生,搞成了华尔街专政,搞成了几大家族轮流坐庄,搞成了媒体做秀,搞成了黑社会,这就是形式民主的破产。至于说到选举和公开化,这里当然还有“选人”与“选政策”的区别:选人,你如果选上了陈水扁,他在“法定任期”内胡作非为,你根本没办法;而选政策,即通过政策的公开化,一个政策出台必须几上几下,强调公民普遍参与制订政策,强调老百姓监督落实政策,这当然更是实质的民主。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平等、民生,是人民广泛参与政治和政策,而这就是实质的民主,所以,毛泽东思想是民主的宝库,是对现代民主理论的最大创新,是人民民主,
    说这么多,乃是因为写毛岸英,就离不开毛泽东,写毛岸英,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写毛泽东。写毛泽东,也不仅仅是写毛泽东说湖南话,爱抽烟,关键在于写毛泽东思想。我想这是《毛岸英》这部电视剧,与其他表现毛泽东作品的一个区别。
     怎么看毛岸英?我认为毛岸英首先是共产主义者,他除了在上海捡破烂换来的一本字典,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也正因此,毛岸英就特别热爱公共财产。岸英流浪的童年和短暂的青春使得他认识到:在雇佣劳动迫使大多数人失业、失学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的“饭碗”永远是朝不保夕的,在私有制、雇佣劳动制度下,大家本质上其实都是没有家园的流浪者、讨饭者;面对着日常性的失业、失学、失散,大家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那一点所谓的“私有财产”,对劳动者的苟活其实毫无意义。
     正是无产阶级的这种处境,方才使得他们认识到一个简单的真理:正如人首先必须吃、喝、居住、看病才能谈得上其他一样,人类的发展必须以拥有和积累公共财产、公共财富为基础。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无产阶级在争取解放的斗争中,也必然要提出人类解放这个命题。因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永远是与公共财富的创造、积累和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而没有这种“无产阶级觉悟”,所谓公共住房、医疗、公共福利,那都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有了那么一点,也会被分掉、被瓦解和抛弃。就此而言,上海流浪那两集虽短,但意义不凡,因为那是一个“少年无产者”思想的形成期。在这个意义上,毛岸英是早慧的,他觉悟非常早,他后来在给舅舅的信中说:共产党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亲戚不同于蒋介石的亲戚,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因为私人的感情、私人的利益,去损害公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于人民利益、公共利益之上。什么是共产主义觉悟?什么是觉悟了的无产者?这就是共产主义的觉悟,这就是觉悟了的无产者。什么是真正的慈悲?什么是人类的关怀?这就是真正的慈悲,这就是人类的关怀。
     有人说,《毛岸英》好的地方是因为它表现人性,但是,这里的人性,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抽象的爱,不是追求自己的小房子,而是共建、保卫和热爱“新中国这个大房子”。
     “人各得其私”,这或许符合某种文化偏好,但是,当资源和人口的压力一次次把人们逼向发展公共财富、积累公共财富、管理公共财富、舍身保卫公共财富这个命题与选择的时候,作为共产主义者的毛岸英光辉而短暂的一生,给了今天的我们以深刻启示。
     写毛岸英当然很不容易,如果说他的性格开朗、阳光、活泼,那只是表面,是皮毛。如果那样写就失败了。毛岸英的性格第一是朴素。朴素,这是毛岸英最大的美德,也是李讷、李敏和刘思齐身上最大的美德,只要一接触她们,你便知道什么叫做朴素的力量。而当朴素凝聚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字,这便是毛泽东时代的品格,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品格。
      毛岸英性格的第二个特征,就是科学的态度,什么是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当年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回首延安十三年,毛泽东曾在川口慨然长叹:陕北人民真金子!
      什么是“真金子”?而所谓“真金子”,也就是朴素的美德。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这样比较当时还属于“边区”、“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核心区,他说: 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淫。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利;多利,则国强。今境内之民皆日:“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
      与朴素的“边区”秦地相比,中原文明核心区恰恰是由于其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正因为文明发达,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因而,商鞅说:此三者俱备,固可谓文明的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正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
     什么叫做文明?所谓“文明”,绝非表面上的文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真正的文明起源于不言不语,伟大的文明,就是埋藏在不懈奋斗中的朴素精神。而这就是毛泽东对岸英的要求,是他老人家对李敏、李讷的期许,更是毛泽东对新中国、中华新文明的期许。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便是医治文明衰败、制度异化的苦药,是撬动“天下兴亡周期率”的杠杆。
      1945年7月,访问延安的黄炎培,曾经向毛泽东提出“天下兴亡周期率”的问题。
      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据黄炎培的回忆,毛泽东对黄所征询的“新路”的回答,似乎异常地简略:这便是“民主”。
     实际上,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上述“天下兴亡周期率”的问题,做出了极其著名的解释和回答,这见诸于毛泽东那篇著名的讲话: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这就是因为它对现状和自己有所不满,而所谓“不满”者,也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将批评和自我批评日常化,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方才会埋头苦干、奋斗不息;同理,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之所以会停滞不前、“政怠宦成”、乃至“人亡政息”,那就是由于它骄傲自满,如此,就必然会丧失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伟大的武器,从而也就会失掉了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意志:
      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这句格言,我以为比一切民主教条都更为具体,比一切“普适价值”都更为切中文明的积弊,它直指人心的深处,简明扼要地回应了“天下兴亡周期率”这个问题。
     “不满”是一国、一族、一人、一家前进的动力,而“自大”则是其堕落的开始。
     “平平常常书生貌,一颗勤劳大众心,中国土生中国长,地道中国一平民”,毛泽东思想彰显的乃是朴素的文明、朴素的政治、朴素的美德,而丢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失掉了朴素的美德,失掉了朴素的政治,我们就丧失了真文明,我们就将会堕入腐化,甚至不可避免地陷入尔虞我诈、骄奢淫逸,最终就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这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告诫的: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1964年6月,毛泽东在十三陵水库会议上,谈到了“接班人的五个条件”。他说:你不注意培养后代怎么行?不能一个人死了,就没人管事了。帝国主义说我们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这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灵,但也有可能。培养接班人,我看有几条:第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二,要靠大多数,为大多数人服务,中国的大多数人,世界的大多数人。第三,要团结多数人,包括反对过自己反对错了的。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不要结仇。不然,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个不行。第四,民主作风,必须讲民主,让人家说话。第五,要批评自己,自我批评。不要总是自己对。总之,马列、人民、多数、民主和自我批评,一共五条。可以说,毛岸英28年的人生,正是对这“五个条件”的完满诠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生同欣然,死而无憾。花谢再开,长河不断。我兮何有,谁与安息,日月经天,何劳寻觅。毛岸英光辉而传奇的一生,将永远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警醒着我们。
    (《环球视野》第361期,摘自2011年第3期《高校理论战线》)
转自: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4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