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网:10大 将 排 名 浅 析·下·续 Qzone精彩由你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27:33
10大 将 排 名 浅 析
     1、粟裕(1907.8.10——1984.2.5)终年77岁。湖南省会同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如果把粟裕与林彪作一比较,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粟林同庚,都是1907年生人,都在将帅中年龄靠后而排名靠前,粟裕在大将中排名第一,年龄倒数第二,林彪在元帅中排名第三,年龄最小,这就等于两人以上将的年资做出了元帅的贡献。
    两人都出身于地主家庭,身材矮小,敏于思而讷于言,不善人际交往,但都是公认的军事天才。解放战争时期,粟林只是我军四大支柱中的两支,但消灭国民党部队的数量是彭德怀刘伯承部队所无法比拟的。这固然有客观因素,如西北地区地瘠民贫、人口稀少,不可能是国共决战的主战场;刘邓则是挺进大别山损耗太大、元气不足。但指挥员的主观原因也不能忽视,比如中央也让粟裕南下江浙,挺进敌后,就被粟裕拒绝了,而后来的事实证明粟裕的拒绝是正确的。
    粟林两人的发展道路则不尽相同。起步阶段,即南昌起义、井冈山时期,两人差距并不大,但后来逐渐拉开,林彪担任红军主力军团军团长时,粟裕只是江西地方部队的一个师长。到北上抗日先遣队被打垮时,粟裕步入了人生的谷底,甚至到了给刘英之辈当打手的地步。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抗战初期。
    林彪是赫赫有名的八路军115师长,粟裕仅是新四军二支队副支队长。直到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和陈毅搭档,粟裕这块金子才开始熠熠发光,他的军事才能开始淋漓尽致的展现,直至三大战役时期达到一生的顶峰。但建国后,粟裕的命运开始逆转,58年反教条主义后,默默无闻了20多年,最后沉冤未雪而悄然辞世。与此同时,林彪则继续攀升,直到成为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副统帅。
    分析林粟的经历,不能不使人想起“性格即命运”这句名言。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其他方面则并不突出,与林彪的灵活相比,甚至显得死板,比如他处理“南阳事件”的做法,比如他从1934年与中央分手,直到1948年才与毛泽东再见面,比如他建国后与彭帅聂帅等关系不睦等等。粟裕性格谦虚恬淡,只是一个为战争而活着的人。当他与陈毅搭档时,两人优势互补,陈毅性格开朗、大度,擅长政治工作,擅长统战、外交,但军事指挥能力稍弱,这种情况下,粟裕的军事才能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建国后,陈粟分手,没有了战争,粟裕没有了用武之地,被迫陷入了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这就注定了粟裕必然的悲剧结局。
    林彪争强好胜,竞争心理极强,但成于此也败于此。粟裕相反,谦虚谨慎,但也是成于此败于此。如果粟裕不过于谦虚,不两让司令,作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兼政委,55年不可能不授元帅军衔。如果粟裕当上元帅,50年代彭聂对他的态度显然不可能和大将一样,起码58年的冲击波不会那么严厉。当然也正由于他的谦虚,他得以安度晚年,不至于产生象彭、林那样的激烈后果。



    2、徐海东(1900.6.17——1970.3.25)终年70岁。湖北省黄陂县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陂县区农民自卫军队长,中共黄陂县委军事部部长兼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独立营营长兼党代表,黄陂县补充第六师师长,鄂东警卫二团团长,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师、第二十七师师长,红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徐海东是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支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支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徐海东和彭德怀性格颇为相似,(两个人在将帅中的位置都是第二位,这也许是个巧合,也许是毛的有意为之。)两个人都是红军中著名的猛将,但两个人又有很大的不同。徐海东是一个标准的军人,又是一个单纯的军人,而彭德怀也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但也热衷于政治,而又不懂政治,结果最后终于栽到在了政治上。
    毛泽东曾说过,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并不是指他在鄂豫皖的贡献,也不是指陕北根据地给中央提供了一个落脚点的功绩,(后者首先应归功于刘志丹)主要是指他对中央红军的态度。当时中央红军刚刚与四方面军决裂,跌跌撞撞的来到陕北,人地两生,人困马乏,兵疲将惰,穷困潦倒。这时,同样来自四方面军的徐海东,却毫无骄嗔之色,对中央保持了极大的尊重和绝对的服从,而且倾囊相助支援中央,(7000块钱给中央5000,自己只留2000)这种雪中送炭之举和刚刚差点兵戎相见的张国焘相比,反差太强烈了,不可能不给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当年红15军团长是彭德怀,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所以,尽管徐海东后来在劝阻毛江结婚问题上使毛不快,但毛仍然一直善待于他大将排第二(他的战功有限,主要是红军时期),九大当中央委员,都是明证。



     3、黄克诚(1902.10.1——1986.12.28)终年84岁。湖南省永兴县人,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游击队党代表,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党代表、团长,第二路游击队司令,红三军第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代理书记,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二书记。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黄克诚也许是大将中最令人敬仰的人,王平上将对他有很准确的评价:“他是一位有马列主义水平、对中国革命中的重大问题有主见的人。……他性格直爽,胸怀坦荡,不唯书,不唯上,也不盲目从众,对重大问题敢争辩,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尽管他品德高尚、有头脑,有才干,但他的性格难以见容于这个复杂的社会,尽管是在革命队伍中,这使得他一生命运多蹇,屡遭挫折,饱受打击。
  但他历尽苦难,信仰不变、宗旨不变、观念不变,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晚年的双目失明使他的形象升华到了入圣的境界。黄克诚的经历就象一本丰厚的人生教科书,可以教育我们怎样做人。
    读黄克诚时有两点疑问:
    1、红军时期,黄克诚屡屡被人视为右倾而加以批判,多次撤他的职,那么当时整他的人是谁呢?彭德怀?滕代远?袁国平?杨尚昆?按说当年的红三军团是彭德怀的一言堂,但共产党的队伍中政工人员的权力有多大很难说清楚,估计彭、袁可能性大一些。
  2、黄克诚曾随湘南农军上井冈山,后湘南农军被打散后,他为什么不就近返回井冈山,而要东躲西藏、最后千里迢迢跑到上海去找党呢?是对井冈山道路有疑问吗?



     9、王树声(1905.4.23——1974.1.7)终年69岁。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
  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分队长、大队党代表,鄂豫游击区总预备队总指挥,红一军第一师支队长、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第十一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长、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西路军副指挥,红九军军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正当委员,嵩岳军区副司令员,鄂西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王树声是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翻遍王树声的历史,他最值得称道的不是担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一节,而是他的毁家纾难和大义灭亲。王树声出身小地主家庭,但他为了追求真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而且他们全家都几乎参加了革命(他的堂兄王幼安是麻城县首任党的特支书记),最后大部分为革命而献身;王树声为了开展农运,不惜领头批斗他的大恶霸舅爷,实在令人钦佩。
    王树声在军事上没什么造诣,他指挥的战斗不是击溃仗就是败仗,鲜有胜绩。王树声最为人诟病的主要是两次逃跑行为。
  一次是西路军时期,本来他是右支队的负责人,但他看到形势不妙,丢下部队,带着孙玉清杜义德骑马跑了,引得战士们破口大骂,最后还是李聚奎来了才把人聚拢住。
  再一次是中原突围后他担任鄂西军区司令时,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借口保护干部,把部队留给了别人,带领文敏生一帮人,跑到了山东。
  他在49年担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只是一个中将级的职务,(他的老部下李先念王宏坤任司令和第一副司令)只是后来为了授大将,才临时提拔他当了总军械部长,明显让人感觉勉强。
    有一点很让人纳闷,张国焘为什么会提拔王树声当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他出身不好,又是知识分子,还是鄂豫皖的老人,正应该是张国焘的打击对象,而且他的弟弟妹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肃反掉的,为什么王树声能独受青睐?




    10、许光达(1908.11.19——1969.6.3)终年61岁。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
  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政治委员、师长,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八师师长,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一九三二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一九三七年回国。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许光达的资历不够大将级别,这一点人所共知,只是因为大将中需要一个二方面军(或者二军团)的代表才把许光达平衡上了。对此许光达自己也清楚,所以才向毛主席提出让衔申请,并推荐王震顶替。
    许光达知道,张宗逊虽然是一野的副司令,但不是二、六军团出身;萧克虽然最有代表性,但他的历史问题使毛主席不可能同意;而王震既是六军团政委,又是毛泽东的爱将。这说明许的让衔不象有的将帅那样,只是客气客气,谦虚一下而已,而是真心实意的。就冲这一点,许光达的大将军衔虽然有点勉强,但他的人品绝对是高尚的,是令人钦敬的。
    1937年许光达从苏联伤愈回国,见到贺龙,贺龙说:国民党打了你一枪,却救了你一条命,别人挨一枪是祸,你挨一枪是福。这话虽然是句幽默却含有深意。的确,如果许光达不是因为负伤到苏联治病,极有可能也和段德昌孙德清柳直荀一样被夏曦杀害了。可惜,他躲过了夏曦没有躲过文革,69年就去世了,年仅61岁,本来他是大将中最年轻的。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十大将的籍贯:十位大将,有六位来自湖南,两位湖北,广东(今海南)四川各一位。正应了那句古话:无湘不成军。不过这种现象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毛泽东,其次是孙中山。
    十大将的排名:徐海东、黄克诚、谭政的靠前排名显然有毛泽东、彭德怀、罗荣桓的人为感情因素,并不十分合理。一般认为十大将的合理排名应该是:粟裕、陈赓、萧劲光、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谭政、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粟裕第一毋庸解释,陈赓论资历论战功都应该排第二,萧、张、徐主要是凭资历,黄、谭、罗则是当时的实力派,王、许属照顾对象类别。